1、第二节 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一.伊凡雷帝 二.大混乱时期 三.早期罗曼诺夫王朝11历史B班和琼,伊凡雷帝,1.伊凡雷帝的简介 2.伊凡雷帝改革的背景 3.军事改革及作用 4.特辖制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伊凡雷帝的生平,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又被称为伊凡雷帝或者“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F:temp.flv,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伊凡四世三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当时各集团激烈争权、倾轧和谋杀,对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伊凡雷帝改革,伊凡四世
2、于1549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军制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改革背景,俄国经济遭到破坏,国家权力分散,阶级矛盾尖锐。伊凡四世在“重臣会议”的辅助下,进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沙皇权力的广泛的改革。编纂新法典。,军制改革,一、改革门第制度。 二、改进领地民团。 三、建立射击军、城市哥萨克兵和炮兵。 四、改革军事指挥体制。,一、改革门第制度。 1550年7月,沙皇颁布改革决定,加强了军队中的“一长制”,禁止在战斗行动过程中搞门第之争。他还规定名门望族的年轻人在低级职位上服役,在任命督军时,
3、已能把战功卓越者提拔到指挥岗位上来。,二、改进领地民团。改革主要任务是:改善中小贵族和波雅尔子孙德法律和经济地位,改进服役制度,从而提高领地民团的战斗力和改善整个军队的组织结构、状况。,三、建立射击军、城市哥萨克兵和炮兵。军事改革过程中成立的常备射击军,是俄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改革军事指挥体制。经过改革形成了更为明确的军事指挥体制;沙皇负责对军队和整个军事工作的总的领导。吏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吏部负责召集所有的俄国军队,把它们组编成团,根据沙皇和杜马的指示任命将领向他们下达军事行动计划。,意义,伊凡四世的改革是他信奉的君主专制思想的具体化,其目的是在统一国家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进
4、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打击封建割据势力,他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措施,初步稳定了全国的混乱局势,加强了封建国家军政基础。,保证了兵源,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军事实力发展以后,为以后的大肆扩张提供了条件,进而促进了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伊凡四世成为俄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确立者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开创者。,特辖制,将全国领土划分为两部分-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全国经济上和军事上最重要的地区和一部分城市,由沙皇直接管辖;普通区由大贵族杜马管辖。,背景,沙皇伊凡四世(雷帝)为摧毁王公和领主的封建割据势力、巩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在15651572年期间实行的非常制度。1564年立窝
5、尼亚战争的失利和领主的叛变,促使伊凡四世于1565年1月宣布实行特辖制。,特辖区包括全国经济上和军事上最重要的地区和一部分城市,由沙皇直接管辖;领主辖区由领主杜马管辖。为了镇压王公和领主的反抗,建立了一支主要由服役的中小贵族组成的、绝对效忠沙皇的特辖军,在特辖制期间,特辖区内的王公和领主被遣走,他们的世袭领地被分配给特辖军和中小贵族。特辖军到处烧杀掳掠,恐怖气氛笼罩全国,伊凡四世不仅处死参与叛乱的王公领主和教会上层,而且镇压了一批反对特辖制的中小贵族。1570年,恐怖浪潮达到顶点。,伊凡四世宣布诺夫哥罗德参与了叛国阴谋,亲率特辖军对诺夫哥罗德进行了为期6周的血腥讨伐。每天有10002000名贵
6、族、商人、市民和农民被杀害,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顿成死城。,在返回莫斯科途中,他又血洗了普斯科夫和特维尔城。1572年,伊凡四世鉴于王公和领主反对派已基本被消灭和特辖制不得人心,为集中力量继续进行立窝尼亚战争,宣布废除特辖制。,作用,特辖制摧毁了王公和领主赖以生存的世袭领地,剥夺了他们的政治权利,中小贵族的军功封地逐渐取代领主的世袭领地,巩固了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是,特辖制的推行,造成了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小结,伊凡四世实行的改革措施以及“特辖制”,摧毁了波雅尔贵族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消除了分裂割据隐患,动摇了教会封建主的独立地位。同时,服役贵族的地位作用大为提高,中央集权得到巩固,沙皇的专制权利得到极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