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文币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ppt
- 资源描述:
-
1、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复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及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重点) 2、认识海陆的变迁,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学会“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难点) 3、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重点) 4、通过读“三大人种分布”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通过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
2、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通过读“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重点) 5、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并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海陆分布,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陆地占_,海洋占_。 说出字母A、B、C、D、E、F、G分别是哪个大洲 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_洲、_洲、北美洲、_洲、南极洲、欧洲、_ _洲。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_洋、_洋、印度洋、_ 洋 洲界:亚洲与非洲:_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_运河,亚洲与欧洲:_山脉、_河、里海、_山脉、黑海、_海峡,29,71,亚,非,南美,大洋,太平,大西,北冰,苏伊士,巴拿马,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
3、索,土耳其,读各大洲在半球的位置完成表格,半球 主要的大洲东半球 西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读“七大洲的分布”图填表,考法探究,考法1 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例1 (2014山东东营)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解析】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C,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南半球比北半球陆地多 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 A. B. C. D.,【点拨】世界海
4、陆分布不均匀,相对而言,北半球、东半球陆地多,南半球、西半球陆地少。,C,易错提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考法2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例2 (2013云南西双版纳)读下图,说出印度洋周围的大洲( )A.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解析】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关键是能从大洲的轮廓图中判断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因此要做到以下三点:熟记七大洲轮廓;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相对位置;熟记各大洲之间的界线。,D,针对训练,读“世界大洲
5、、大洋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大洋是 ,是 ;国家是 。 (2)将代表下列大洲的字母填写在图中恰当的位置。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3)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 。 (4)写出图中P点的经纬度:经度是 ;纬度是 。,【点拨】在世界地图上根据各大洲、大洋的轮廓特征、海陆方位、经纬度位置来确认大洲及大洋。也可用歌谣“站在北京往西看,亚欧两洲连一片;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站在北京望西南,亚非两洲紧相连;大洋洲和南极洲主体都在南半球”来判断大洲的位置。,印度洋,大西洋,澳大利亚,A,B,C,南极洲,180度,北纬23.5度,二、海陆变迁,(1)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
6、断变迁的。 (2)原因: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例证: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等。,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外部天体引力等作用下,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这种海陆分布变化,至今还在极其缓慢进行着。,2亿年前,现 在,6500万年前,魏格纳,大陆漂移示意图,思考回答,1.魏格纳通过哪些证据证明他的大陆漂移理论?,证据; 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大西洋两岸古生物、古老地层相似性;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煤层;
7、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2.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煤层这一现象,南极洲曾经位于低纬度温暖地区,植被茂密,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或者板块运动),到了高纬度的南极地区。不耐寒植物和动物相继死亡,然后被埋在地下,经过地下的微生物处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煤炭层。,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示意图,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想想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路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分别是那些板块挤压形成的?,思考回答:,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形成。,印度洋板块和欧亚
8、板块挤压而成。,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而成。,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挤压而成。,教师点拨: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考法3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例3 (2013云南红河)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下列关于此海陆变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C.人为因素 D.地壳运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及其原因。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其次还有人类活动的影响。,D,针对训练,(2014山东滨州)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
9、变化之中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B,考法4 (高频考点)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例 4 (2013云南大理等)当地时间2012年4月1日,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据右图分析,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的交界处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B,【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
10、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意大利西西里岛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针对训练,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D.欧洲板块,【点拨】这里提到的阿拉伯半岛,属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上,但却属印度洋板块。,易错提示 : 大多数板块的分布与大陆的分布大体一致,如非洲大陆位于非洲板块;少数例外的要特别注意,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均位于印度洋板块。,C,针对训练,(2014山东泰安)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
11、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A,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此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计算。那么,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之差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三、世界的居民,读图回答:,_洲、_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_洲、_洲和_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_,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_。,欧洲,北美,非,大洋,亚,低,高,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读“世界人
12、口密度分布”图回答:,1.找出人口稠密的地区,并思考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2.找出人口稀疏地区和无人居住区,说出原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等。,3、人口增长过快会引发哪些问题?,饥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医困难、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展示图片(人口增长过慢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养老负担重等,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这会引发哪些问题?,就医困难、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