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99393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 2016 届高三 1 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第 I 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茶“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而“ 茶 ”这个字出现却较迟。在茶字出现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说文:“荼,苦荼也。” 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茶经:“茶之为饮,发之神农氏。”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 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茶是我国特产,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荣誉,它和我国瓷器一样,简直可以代表中国。我国茶不但品种多而且质量高。在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如中国十大名茶:1、杭州龙井。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

2、味醇形美而享誉中外。2、苏州碧螺春。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4、庐山云雾。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5、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6、恩施玉露。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7、

3、白毫银针。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8、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乌龙等,品质独特,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9、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复杂,好的铁观音,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10、普洱茶。普洱属于黑茶,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理作用,因此,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

4、于巴蜀。茶的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

5、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茶经诞生后茶大行其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明代文人学士认为,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由于茶能益思,所以诗人饮茶成习,对此体会更深。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很有味道:“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

6、腋习习清风生。”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饮誉全球。有文人学士的参与,更显底蕴丰厚、音韵悠长。(选自咬文嚼字汉字趣编之十六)1下列有关“茶”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茶字出现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 说文中“荼,苦荼也 ”和本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就是证明。B.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从而使茶具有了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C.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茶业已经在巴蜀地区兴起。D.“茶”这个字出现较迟,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这个字在汉代才出现。2下列有关“中国十大名茶”的表述,不

7、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十大名茶”中,有绿茶、白茶、黑茶等品类,杭州龙井、庐山云雾、恩施玉露属于绿茶。B.“中国十大名茶” 中,有的因产地得名,有的因形得名,因形得名的有苏州碧螺春、六安瓜片、白毫银针。C.好的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复杂,冲泡后,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兰花香,后尝纯浓味,回味无穷。D.普洱茶被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当作养生妙品,正是因为普洱茶特殊的药理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A.文人饮茶的兴起带来了咏茶的诗词歌赋的出现,茶走入了文化圈,起着精神和社会作用。B.唐代禅教兴起,寺庙因茶的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而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

8、专呈茶事活动。这导致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C.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这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D.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暗合了明代文人学士追求的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新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的境界。【答案】1B2D3D【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将选项带入原文,然后仔细比对,从而做出推断。A 项,张冠李戴,文中 “本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是为了证明“茶在我国出现很早”。C 项,“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茶业已经在巴蜀地区兴起”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中国茶文化源远

9、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的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D 项,“ 茶这个字在汉代才出现”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根据原文可知“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故本题应选 B。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 项,“正是因为普洱茶特殊的药理作用”这一说法不全面,属于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可知原因还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故本题应选 D。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起着精神和社会作用”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B 项, “这导致了唐代茶文

10、化的形成”这一说法有误,原文是“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此处属于强加因果。C 项,根据原文“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可知,C 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故本题应选 D。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老夫老妻冯骥才他俩又吵架了。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

11、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 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她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

12、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一进 “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

13、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

14、她心底。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

15、人为伴。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屋门推开了,啊! 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

16、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虽名为“老夫老妻”,但主要是以气走的女性视角来展开情节,因为女性感情更为细腻丰富。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构思小说会更生动。B.这对老夫妻吵架不止一次,由于妻子在家中很强势,每次都是老头气得离家出走,小说结尾老头“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正说明了这一点。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

17、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她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D.小说第段展现了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对曾经美好恋爱往事的态度,真实再现两人感情由浓变淡,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的过程。E.朴实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小说中的人物说着朴实的话,做着朴实的事,叙事语言也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2)小说很巧妙地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小说第段写到了“雪”,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有人说:“看这篇小说看到了幸福温馨。”也有人说:“看这篇小说看到了悲凉落寞。”你怎么看,请联系文本并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1) CE(2)

18、小说前几段写丈夫“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进而摔大瓷壶,摔门离家出走的情节,正与小说第 10 段通过妻子心理描写来评价丈夫性格“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相呼应。第 5 段写到“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和小说结尾,老头在妻子回家前已先到家把炉火捅旺,碎瓷片扫干净,给妻子斟茶等细节,与 10段“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相呼应。小说第 4 段写到“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与有女儿的邻居李老头遭遇相呼应,说明有儿有

19、女作为依靠还是比不上老伴好。(3)第段写“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同时,“雪下得紧” 也烘托了妻子内心的复杂、烦乱、忐忑的心绪。段落最后写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的暗示了下文“恋爱”时两人情感的美好、圣洁、甜蜜。(4)答案示例:我同意第一种看法“小说让人看到了幸福温馨”。小说中老夫老妻虽多次争吵,但最后都能相互反省,自动和解,说明两人还是深爱对方的,否则,不可能和解。小说中两人“恋爱” 的情节,说明他们是有良好的感情基础的,吵架不过是他们老年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通过吵架,更检验了他们的感

20、情的真挚。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特别事件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故小说让人看到了老夫老妻感情的深厚,让人感到了爱情婚姻的幸福温馨。结合现实: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吵架是很平常的事,吵架也是一种交流,不过是一种激烈的沟通方式。老夫老妻更懂得珍惜数十年的相守,哪怕爱情削减只剩亲情,这亲情也是升级版的爱情。生活虽有磕碰但只要不离不弃,相互依靠,爱情、婚姻、家庭的温馨美好将会永在。我同意第二种看法。小说中尽管夫妻二人又和好,相互自省妥协退让,回归正常,但曾经的甜蜜爱情已远去,正如文中所写“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两人无儿无女可以依靠,

21、也只能相依为命,然后陷入和好吵架和好再吵的怪圈。老夫老妻屡屡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而吵架怄气,说明老人们精神的空虚无聊,故借吵架让如死水的生活起点波澜。小说看似温馨的结局下隐藏着老年精神世界的无尽悲凉落寞。结合现实:作为老年夫妻,应该有新的生活规划,让心灵有新的依托。多出去走走,与外界交流,不要宅在家里。社会、子女在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要让他们有被忽视遗忘之感。【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构思小说会更生动”这一说法有点绝对。B 项,“由于妻子在家中很强势”这一分析有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 项,“直至不屑一想

22、、勉强维持的过程 ”这一分析有误,从后来两人能和好说明两人有好的感情基础。(E3 分、 C2 分、A1 分)(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从文中找出“前后照应” 的语句,然后再分析前后是如何照应的。本题结合文章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以及第十段相关情节进行分析即可。(3)本题考查鉴赏环境描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一般可从结构上、内容上以及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心理等角度进行分析。文中关于“雪”的描写既有写实的一面,也有虚写的一面,由眼前的“雪”的实景引出“恋爱”“ 新婚”与“雪”有关的虚景。正是“雪”景的暗示,让妻子勾起了美好的回忆,而妻子也在回忆中原

23、谅了丈夫。(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此题是个开放性的探究题目,既可以同意第一种看法“看这篇小说看到了幸福温馨”,也可以同意第二种看法“看这篇小说看到了悲凉落寞”,然后结合文本找出依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先亮明观点,即同意哪一种观点,然后再分层次、分角度进行论述。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钱伟长小传(节选)解放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促使钱伟长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干劲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尽管繁忙的社会活动占据了他不少时间,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他总在想着怎样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恨不得一天做两天的工作。解放初期,百废待兴。钱伟长看到

24、有些人妄自菲薄,畏首畏尾,甚至崇洋媚外、数典忘祖,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告诉这些人(同时教育青少年) :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伟大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的过去。他立即编写科学普及著作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甚至在赴朝慰问的列车上也在孜孜不倦地写作。这本小册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学、历史根底。该书后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成了一本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并译成蒙古文和维吾尔文。苏联的科学史报也翻译发表了其中的主要部分。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的关闭自守、抱残守缺和内忧外患,使我国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竭尽全力尽快地培养人才,建成一支高水平的、浩浩荡荡的科

25、学大军。他开始更活跃地出现在讲台上,先后为本校师生和京郊高等院校教教师开设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应用数学等课程,后来又参与创办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由钱学森担任班主任,他担任副班主任,并亲自授课。他每天认真备课到深夜,决心把自己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经验传授给新的一代。他开的课程深受学员欢迎,大家说,听钱先生的课是科学艺术的享受。目前,这批学生已成了我国力学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也就是在解放以后,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在他们身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他对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采取了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诱导他们独立思考。在他们面前,他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经验体会乃至不成熟的想法,一旦有人有了一得之见,他总是满腔热情

26、地予以鼓励。就这样,没过多久,一个强有力的研究集体形成了。一九五四年,钱伟长和他的学生林鸿荪、胡海昌、叶开沅共同写成了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系统总结了由钱伟长首创的方法以及与学生们一起所作的拓广,使钱伟长方法逐渐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一九五五年,中国科学院颁发第一批国家科学奖金,这部著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九五七年,该专著被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获得了国际声誉。就在那一年十月,钱伟长被聘任为波兰科学院院士。在成就和荣誉面前,他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他对学生们说:“在现代科研工作中,不吸取别人的经验而作新的创造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你们想想,如果不是前辈科学家解决了小挠度问题,如果没有浅

27、壳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能做出今天的贡献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的成果确实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永远保持冷静和谦逊的态度。”这席话给大家以深刻的教育。在他的启发下,他们开始共同研究另一个重大课题:弹性柱体扭转理论的基本假定问题,对圣维南假定做了全面分析,并作了新的创造。不久,他们共同编著的另一本专著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问世了,美国应用力学评论杂志立即以较大的篇幅对此书进行评论,做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一九五六年,钱伟长代表中国力学界去布鲁塞尔出席第九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会议,在会上宣读了他和他学生的论文,受到广泛重视,有两篇论文发表在大会的文集上。会后,他应邀到波兰科学院讲学。接

28、着,苏联力学家穆什达里和波兰科学家诺瓦茨基(WNowacki)等先后专程前来北京,与钱伟长他们讨论问题,对中国的力学研究工作成就深为敬佩。【相关链接】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科院院长钱伟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教授、博导樊蔚勋,是钱伟长的第三位研究生。从1956 年开始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师从钱伟长。回想起恩师的教诲,樊蔚勋至今仍历历在目,他说,“你不要认为书上的字是平的,也别认为书上的字都是一样大小。

29、”这句话影响了樊蔚勋一辈子。“乍一听起来,这话与常识相违背啊,书上的字怎么会是不平的?又怎么不是一样的大小呢?后来,我慢慢悟出来,这其中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钱伟长编写科普著作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 ,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有些人妄自菲薄,甚至崇洋媚外的现象,成了一本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B.为了改变我国科学教育处于落后状态,钱伟长先后开设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应用数学等课程,后来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C.钱伟长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经验体会乃至不成熟的想法,对学生要求严格,采取了启发式的教育,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30、D.钱伟长和他的学生共同写成了专著 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系统总结拓广了钱伟长方法,使之逐渐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E.代表中国力学界的钱伟长在布鲁塞尔第九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会议上宣读了他和他的学生的两篇论文,并发表在大会的文集上。(2)就本文来看,钱伟长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作为人物传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给读者介绍钱伟长取得的科学成就的?请简要回答。(4)请结合材料阐述钱伟长有哪些科学的思维方法?【答案】(1) AC(2)新时代社会发展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 或: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强有力的研究集体。充满热情的勤奋的投入事业和自身天赋。(3

31、)取得成就的动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取得成就的过程,勤奋天赋和团队合作。科学成就和著作被多方好评并获得中外多项大奖。钱伟长本人获得多项荣誉并受到一些科学家的敬佩。(4)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看到有些人妄自菲薄,他立即编写科学普及著作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竭尽全力尽快地培养人才。创新发展的思维方法。受到浅壳方程式的启示,首创钱伟长方法,并和他的学生一起系统总结拓广,共同写成了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或:他和学生一起对圣维南假定做了全面分析,并作了新的创造,他们共同编著弹性柱体

32、的扭转理论。)辩证的思维方法,他教导他的研究生樊蔚勋要辩证地看待书的作用“你不要认为书上的字是平的,也别认为书上的字都是一样大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后来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这一分析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后来又参与创办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D项,“系统总结拓广了钱伟长方法”这一表述与原文不符,根据文意可知应是“系统总结了由钱伟长首创的方法以及与学生们一起所作的拓广。”E 项,“宣读了他和他的学生的两篇论文”这一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在会上宣读了他和他学生的论文,受到广泛重视,有两篇论文发表在大会的文集上。”(C3 分、A2 分、B1 分

33、)(2) 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从文本中找出与“钱伟长取得成就”相关的语句,并分析归纳其原因。可对“解放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促使钱伟长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干劲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和“就这样,没过多久,一个强有力的研究集体形成了”进行归纳概括。(3)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的要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给读者介绍钱伟长取得的科学成就的”,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归纳即可。进行概括时,要从钱伟长取得的科学成就的动力、取得成就的原因、取得成就的过程以及钱伟长受到的奖励和赞誉

34、等几方面进行。语言要精炼,将主要内容转述出来。(4) 本题考查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有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等。然后再从文本中找出一些事例加以证明即可。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点要明确,思路要清晰,层次要分明,答题要规范。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正统三年,从都督蒋贵征朵儿只伯,先登陷阵,大获,擢都指挥佥事。十年以守边劳,进同知,始赐姓。明年,从总兵官任礼收捕沙洲卫都督喃哥部落,徙之塞内,进都指挥使。十三年率师至罕东,生絷喃哥弟伪祁王锁南奔并其部众,擢都督佥事,始赐名忠。寻除右参将,协守甘肃。天顺二年贼寇大入甘肃巡抚芮钊劾奏诸将失事罪部议忠功足赎罪置不问三年以镇番破贼功进左都督五年孛来以数万骑分掠西宁庄浪甘肃诸道入凉州。忠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贼来益众,军中皆失色。忠意气弥厉,拊循将士,复殊死斗。贼见终不可胜,而援军亦至,遂解去。忠竟全师还。七年,永昌、凉州、庄浪塞外诸屡为边患。忠与总兵官卫颖分讨之。忠先破巴哇诸大族。昝咂、马吉思诸族,他将不能下者,忠复击破之。论功,忠止增禄百石,而颖乃得世袭券。忠以为言,遂封伏羌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