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校建筑设计探析.doc

上传人:jmydc 文档编号:5992833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建筑设计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建筑设计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建筑设计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龙源期刊网 http:/学校建筑设计探析作者:张秀岩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摘 要: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 组成部分,校园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应尽的责任,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本文更对学校建筑的 发展趋势、高校自身的 发展、校园内整体的合理规划和布局,设计的必要条件、节能、节水、节材等作为重点并把校园与城市需求的完美融合。力求作出更加完美的学校建筑设计。 关键词:校园建设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033-01 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国民教育,教育地位也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软硬件的投入。不但

2、要了解学校建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还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地理 环境和个高校的需求和特色,并且还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 节水、 节 材、节地等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这也是呼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 下做出的“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1 学校建筑的发展趋势 要想设计学校建筑,首先必须了解现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方向及趋势。自2000多年以来产生了学校,逐渐形成以“班级教室” 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学生的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的机会太少是该模式的不足之处,有点“一心只读圣贤书”

3、的味道; 而现代教育注重能力教育,出现了新模式并以“年级”为中心,例如美国佩里社区教育村,朝着开放、互 动,强调个性化 现代教育的方面发展,设有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共享外,高中低年 级的学生还能共享教育 课程。并在学校中逐 渐普及了以“ 电脑教室”为主的校园局域网。由此见由于网络的技术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中主流军。学校的设施不仅是提供 给在校生学习使用,还应考虑 非在校生(电大、夜大、职大生等) 的使用。同时校区的绿地应尽可能多置 ,并在设计中,把可发展的用地 预留出来。校区内、外的公共设施(体育馆、图书馆、科学楼等) 应当是互补的,保证校区的开放性及自由度。 2 科学的校

4、园规划 大学校园建设与高校自身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同时也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目标的落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固然要求校园建设与之相适应。现今许多高校都面临着不同程度扩大、调整、合并、改建、搬迁、新建等各 项任务,全国各地也兴建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龙源期刊网 http:/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大学校园。校园规划是高校校园建设 重要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先作出合理规划后,在进行建设。校园规 划是具有基础性、法 规性、全面性、持久性作用的关键步骤。做到科学规划使校园建设的最大的节约,是建设以节能、 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校园的最重要措施。 (1)做到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本着以强

5、化节约、集约、合理使用校园土地为指导思想为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确定校园建设规模与规划,不能一味求大规模,攀比成风,应当把土地的使用效益作为重中之重。在有限的土地 资源中,校园建筑应考 虑向“低密、高容、立体化”方向发展。在不提高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可以向空中和地下发展是一个较好的对策。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把功能分区和教学秩序充分考虑到,对特定地域、特定人文历史背景下的学校设计,应表现其建筑或场地所拥有的品质和特别的精神,才能做到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规划。 (2)校园规划中,应尊重自然,应当有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 ,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在水文、土质、气

6、候、植物、动物等方面与原有生态相融,构筑校园生态系统。使形象环境和行 为环境有机结合,以生态环 境意识为指导,并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 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 。应避免兴建大面积的人工湖,避免过多挖池堆山、制造人工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植被、水系、地形地貌。在满足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考虑校园发展的动态变化,创造出一个使用灵活,扩展方便的弹性生长型校园结构。 (3)节约型社会建设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大学校园内的 资源应适应大学社会开放化的要求,资源共享,注重城市空间互动,充分开发开放,力求将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可把城市设计的概念引入到校园规划设计中,在满足交通组织

7、、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公共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文化、体育、绿化景观等设施可以为整个城市所借用。例如杭州在2004年举行的第七届艺术节由于音乐厅等观演性建筑紧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大学生活 动中心、剧场提供了必要的演出场所 ,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活动设 施的利用率。 3 合理的建筑设计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源消耗的30%,设计阶段是能够更大发挥建筑的经济性的根源,大学建筑是教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构成校园硬件环境的主要因素。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构建校园的最佳选择应当有适宜的人文环境或良好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其形象性的标志以回归绿色设计和纯净形式为优,以功能

8、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为主,校园建筑设计以建设低耗能、超低耗能和绿色建筑 为主要目标,以节能、 节水、节材等为重点。 (1)单体建筑的建筑外形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应以满足使用功能 为主要目的,又要顾及校方的要求、地块大小、朝向等因素来决定建筑的形状。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一字形布局、王字或田字形布局及综合式布局等。建筑立面宜庄重典雅、朴素大方、经济适用,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要求。多采用有效的墙 体保温材料,以降低能耗。 单 体设计中应以自然采光与通风为主,既可以节约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投入资金,又可以形成舒适的学习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2)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新节能产品。加强贯彻实施关于发

9、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可以选择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加大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的使用力度,建设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在建筑 设计中可以适当的加大 应用新节能产品及新工艺。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 ,可实施结构保温节能、智能化设计、太阳能利用等方法。 综上所述,学校建筑在完成分析各高校的地域环境、人文历史背景、我国的教育模式、学校规模、和该学校的教育目标的前提下 ,再分析建筑的合理布局、完美的规划,再到建筑的形状,单体建筑的立面等,为了应和并呼吁现今社会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我们还应当节能、节水、节材等作为重点,把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于校园建筑融为一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理念,集成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充分展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世界建筑 ,2004(9):7679. 2 张清,夏青.大学校园规划探索J.天津大学学报,2004(6):106 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