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85974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9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主张。2.过程与方法: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思想家老子、百家争鸣。【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春秋战国时期 是

2、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大的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 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政治主张。当历史的车轮由滚滚前进的时候,科学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字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科学文化领域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思想领域的内容,了解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它们的主张和著作。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 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2. 孔子的教育贡献

3、有哪些?3. 怎样评价孔子?其学说有何影响?4. 归纳说出思想家老子的生活年代及成就。5. 说出百家争鸣出现的时间、背景及内容。6. 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是什么?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 大思想家:(1)儒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观点:提出“仁”的学说, “仁”包含了 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1)教育贡献: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 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

4、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2)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3.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4. 思想家老子:时代与称谓: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辩证法思想体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 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著作: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5. 百家争鸣:时间:“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

5、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特别是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必然反映到思想领域来。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互相展开争论,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内容:所谓“百家争鸣” ,是形容学派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

6、大。6. 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学派 姓名 主 要 思 想墨家 墨子 “兼爱”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儒家 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自然。道家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 说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2.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阅读孔子的这三段

7、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3.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4. 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5. 填表: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孙武6.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 “儒”在古代

8、,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 ,崇尚“礼乐”和“仁义” ,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德治” (礼治)和“仁政” ,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战国时, “儒分为八” ,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 级的需 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

9、的玄学,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2. 孔子 “仁”的学说提出的背景和含义:(1) 背景: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军事上也不受制于周天子。反过来,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开始争霸,西周时的分封制遭到破坏。同时,由于争霸战争的进行,给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苛政,任意刑杀,各种残暴的统治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根本谈不上“仁” ,

10、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重要性。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爱人”主张,恢复西周的分封制重整统治秩序。(2) 含义:孔子提出“仁”的概念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 “仁”包含了一切美德。它是“礼”的根本内涵,是伦理道德观念的基本依据,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提出“ 仁”的概念并不是偶然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发展的状况。春秋时代,一方面是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发展了,私田扩大了,因此产生一个新问题:如何使对生 产失去兴趣的劳动者不再逃离,安心生产,以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同 时,又由于周天子势力衰微,争霸战争不断。这一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

11、奔走不得社稷者不可胜数。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主张恢复西周时的礼乐制度,平稳地过渡到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因此,当他的学生问他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 。这两个字的意义十分重大。 “爱人”对劳动者 来说,就是统治者应当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对统治者来说,就是要做到“克己复礼。 ”即克制自己的私心,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3.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学派林立,思想活 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当时社会的大变动和大分化,使得新旧阶级

12、之间、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斗争既复杂又尖锐,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登台表演,并各推出自己的思想家作为代言人,而这些不同色彩的学者和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来解释宇宙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从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诸子百家。(二)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人数较前增多。当时通称为“士” 。这些“士”尽管阶级属性不同,但他们都力图为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发展开辟道路,于是各显神通,著书立说,非难辩论,推动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百家争鸣”的生力军。(三)战国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割据,七国争雄。各国的掌权者和政治家为了本国的存在和发展,都招贤纳士,重用人才 和引进人才

13、,一时养士之风大盛,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人才较为流动的局面。这种养士之风和人才流动,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评价单。【板书设计】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孔子庄子庄子孟子孟子墨子墨子孙武孙武老子老子韩非韩非儒家儒家道家道家法家法家墨家墨家兵家兵家改革变法改革变法爱人爱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仁政仁政非攻非攻知己知彼知己知彼事物对立面事物对立面1.生活年代: 2.大思想家: 3.大教育家: 4.地位:二、思想家老子1.时代与称谓: 2.思想观点:3.名言: 4.著作:三、百家争鸣1. 时间: 2. 背景: 3. 内容:4. 主要学 派:学派 姓名 著作 主 要 思 想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儒家 孟子 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自然道家 庄子 庄子 “无为而治”法家 韩非 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