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目录,循环经济概述,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概述,服务业循环经济,4,1,2,3,循环型社会,5,甘肃循环经济概况,6,生物功能材料、技术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7,1、循环经济概述,1.1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1.1.1 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或recycle economy)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 cycle)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级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资源环境方面表现为资源高效利用,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再生产品”循环经济的实质。,1.1.
2、2 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 “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 特征: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 染物和废物毫无节制的排放到环境中去。循环经济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环境和谐的经济 特征: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比较,1.2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1.2.1 循环经济的产
3、生 循环经济最早萌芽于环境保护运动思潮崛起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斯.艾瓦特.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 理论,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形。 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原存的资源存在, 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唯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 能少的排出废物。 20世纪90年代以后,循环经济理论逐步形成。 1.2.2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微观企业试点阶段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模式生态工业园区阶段 21世纪初-循环性社会建设阶段。,1.2.3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解决环
4、境危机的根本途径 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SO2排放400万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如能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1000万吨废物的排放。 (3)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贸易环境政策:绿色标志、包装回收、再循环。环境因素将成为国际贸 易中的贸易堡垒。 (4)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1.3 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及主要原则 1.3.1 技术特征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 (2)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 (3)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成为二次资源无限次的循环利用。 (4)对生产企业无法
5、处理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回收和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扩大就业,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循环经济。,1.3.1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 (1)循环经济的基础原则,大系统分析的原则生产成本总量控制原则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原则尽可能利用高科技的原则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建立绿色GDP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原则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2)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3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 输入端方法,目的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reuse) 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服务的时间。再循环原则(recycle) 输出端方发,目的是把废弃物变成二次资源重新利用。,T
6、itle in here,“3R”原则,Title in here,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第一原则,“3R”原则,第二原则,第三原则,2.1 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2.1.1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的经济活动,按照 生态系统内部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 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 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限度的减轻环境污染,使农 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与经济协调发展。,2、农业循环经济,2.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循环层次,Tex
7、t in here,Text in here,清洁生产,物能互换与废物资源化,循环层次,途径,农产品生产层次,农业产业间层次,农产品消费过程层次,物质和能量循环,2.2 生态农业与农业循环经济,2.1.1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系统)工程的简称。-马世骏 基本内涵: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主要特征: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从国外引进生态农业的概念,开始进行农场和村级水平的生 态农业试点研究与建设。 第二阶段:20世纪8
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村级和农场层面进行试点建设,开始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研 究。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进入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建设,并开始省、市级的生态农业建 设试点。,2.3 生态农业的模式,(1)生态农业村(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1982),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模式,(2)生态农业县,某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3)生态家园示范户,生态家园示范户示意图,(4)生态养殖场,生态链式养殖示意图,(5)生态农场(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循环农业空间尺度,城市,城镇,农村,可控制,农田,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支撑,反哺,高级阶段,
9、初级阶段,3、工业循环经济概述,3.1 生态工业的概念 生态工业根据生态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工业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3.2 生态工业园(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s,EIPs) 生态工业园区可以定义为一种工业系统,它有计划地进行材料和能源交换,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废物最小化,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PCSD),PCSD:美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4、服务业循环经济,4.1 生态旅游(ecotourism)4.1.1 生态旅游概念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
10、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ecotourism ikoturzm4.1.2生态旅游内涵 (1)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2)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 (3)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4.2 循环物流4.2.1 循环物流概念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无害化”和“3R”原则,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利用陷阱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在保证物流各个环节对环境无害化的前提下,实现物质从供应地到接受地,再从接受地通过
11、各种途径返回某一供应地的系统化实体流动过程。4.2.2 循环物流内涵 (1)集约资源。 (2)采用绿色运输、绿色仓储和绿色包装方法和技术。 (3)逆向物流。 所有与资源循环、资源替代、资源回用和资源处置有关的物流活动。,5、循环性社会,循环性社会:通过抑制废物产生,促进物质循环,减少天然资源消费,降低环境负荷,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收到抑制,环境负荷得到消减的社会形态,从而谋求经济的健康发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6、甘肃省循环经济概况,甘肃省循环经济基地分布图,,7、以生物功能材料、技术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7.1 基本情况 7.1.1概述 甘肃省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2009年12月2
12、4日国务院批复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简称总体规划)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甘肃省循环经济“由理论至实践的重大突破”。 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主持,依托甘肃省老教授协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自2007年以来,遵循甘肃省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针对甘肃的资源、环境条件、农业基础、资源性工业结构、经济欠发达等省情,开展了发展甘肃省循环型农业的模式研究与措施创新实践。国务院对总体规划的批复,使甘肃省科协主持、甘肃省老教授协会实施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创新”更具方向性,并使其成为了总体规划所要求的“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的具体行动。,目前,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模式的“模式探索实践创新
13、”业经数年,已初步完成甘肃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新模式(简称创新模式)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并形成了方案,该创新模式运用“现代过程系统”等为理论基础和机制,调动内生动力;依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的原则”,整体优化;利用新型环境友好PAL材料和集成相关技术为耦合纽带,构筑健康集约化养殖生物质能源(沼气工程)有机、无机肥三元种植饲料加工制造健康集约化养殖为循环功能层,串接产品链条、产业集群和市场流通领域的循环型结构体系已基本构划成形;具象示范基地即将建成;以实践效果为支撑的全省推广三级网络已规划。,创新模式在研究和实践基础上,以落实总体规划目标为目的,将循环经济体系与功能层次耦合串接,与总体
14、规划关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实施技术对接,依照农业产业规律,推进实践措施,以及循环型农业向低碳经济的延伸与切入等方面,显示了理论基础有支撑力度,思路与举措具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可复制的广泛推广性等优势。 基于(1)循环经济发端于工业产业;(2)循环经济是工业革命后,寻求保护环境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3)循环经济是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的高技术产业化时代的产物这一产生背景,而且,总体规划是以工业强省为基调的发展规划,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总体规划中被定位为“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然而,时至今日,从国家“发展平衡力”角度,强调“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
15、强调资源与生产要素作为调整发展模式的杠杆,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可持续发展,因而,必须对我国资源体系进行一次深刻的价值重估,其中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土地和“劳动力两个核心要素”。重估变动的结果,将改变以往单边发展的模式,实现城乡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平衡发展。 因而,创新模式与实践不仅将为甘肃省循环型农业模式的创新做出贡献,同时,也期望对农业与工业之间平衡发展的“模式探索”有所贡献。,7.1.2 以生物功能材料、技术为纽带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养殖产业开始,仍闭环于养殖产业的五个层次构成循环体系,分别包含了农业产业中土、肥、水等生产资源与要素。各层次废弃物(排泄物)成为下层次的原料,承上加工制作为产
16、品,并成为可独立构成产业的功能层。由于互为原料,层次间串接形成产品链,产品链综合集成产业并集群,功能层实现集约化、体系化的产业集群均与市场保持紧密衔接。各功能层之间的内生动力驱动和封闭反馈,由环境友好PAL材料和集成现代技术去完成。结构体系的整体优化,将有利于实现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以生物功能材料、技术为纽带的发展农业循环示意图,畜禽养殖,牛,羊,猪,鸡,沼气工程,沼气,沼液,沼渣,生物发酵,有机无机肥,液态肥,固态肥,三元结构,粮食作物,饲 料,玉米,牧草,秸秆,经济作物,饲料作物,PAL 材料(增效剂),排泄物+PAL 材料
17、(供养剂),沼渣、沼液+PAL 材料(供养剂),PAL 材料(调理剂),PAL 材料(饲料添加剂),7.2 基本情况特点7.2.1 以内生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方式,调动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与调动农业固有内生动力,启发循环体系“闭环”反馈式循环内生过程的高效率,而不是强调加大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其中,最具特点的是甘肃省科协智慧地引入了内生人力资本投入,利用了自身的智库,并调动了甘肃省老教授协会的专家资源。7.2.2 引入“现代过程控制系统工程”等理论,以全过程控制为机制,将工业生产管理模式移进到循环型农业。 现代过程技术系统强调全过程调控,无论生产过程、产品质量
18、和废弃物处理都在循环过程中受控,实现资源化利用,而非末端控制。通过循环型农业建设,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有效过渡到农业低碳产业。,7.2.3 采用新材料与新技术为纽带的耦合循环体系与功能层结构。 新型材料环境友好PAL材料和相关技术的集成,将循环层次的废弃物经新材料、新技术的技术耦合,成为下一循环层次的原料,并在该循环层次制造为产品。耦合即技术衔接的“有机化”,使循环层间“有机串接”、严密封闭,调动内生动力、驱动运转。7.2.4蕴涵现代技术前沿生物工程的发展内容与前景。 农业产业是最基础的生物产业,同时,它又蕴涵着现代技术的前沿之一生物工程。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循环过程即是生物工程过程,无论是
19、宏观还是分子生物学层面,无论是原生还是次生,无论直接还是间接。,7.2.5可复制的广泛推广性。 可复制才可能有广泛的推广性。依照农业产业规律,创新模式设计了五个功能循环层次,还可分解为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结构形式。无论何种结构形式,均可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作纽带,耦合成“减量化”(Reduce)、“再利用” (Reuse) 、“资源化”(Recycle)的循环模式,并达到可复制。,7.3 甘肃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新模式与低碳经济一致性探讨 由于农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趋同和生态化经济取向,而具有本质的一致性。 而且,发展循环型农业是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创
20、新模式与实践从以下几个模式与途径,辅以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来实现循环型农业向低碳经济的延伸与切入:,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7.3.1 通过新型材料的缓释功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碳排放和生物技术秸秆直接还田(减碳总排放4%7%)的循环技术途径,实现物质减量化投入,促进低碳农业发展。,,,7.3.2 采用农牧结合的循环方式,应用畜禽排泄物肥料化技术、能源化(沼气工程)利用技术(包括与沼液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以上
21、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废弃物生态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农 田,畜 禽,粪 便,秸秆作为饲料,PAL材料饲料添加剂,PAL材料吸附剂,PAL材料有机肥辅料,“秸秆畜禽粪便农田”循环模式示意图,,7.3.3 发展农菌循环链低碳,减排产业,延长农田产业链,采取秸秆或畜禽排泄物加工物质食用菌菌渣选作菌料(制作饲料、直接还田、制作肥料)种植方式。,农 田,畜禽,食用菌(温室),秸秆作为饲料,PAL材料饲料添加剂,粪便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原料,培养基添加剂,食用菌菌渣,PAL材料菌渣肥辅料,“秸秆畜禽粪便食用菌农田”循环模式示意图,,7.3.4 复合循环复合种植、复合林(果)
22、与粮(菌)、复合种养,改变高碳农业发展方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复种指数,提升农业自然资源(光、热)的利用效率。生物多样性即低碳农业。,农 田,畜 禽,沼气池,秸秆作为饲料,粪 便,秸秆直接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沼渣,PAL材料有机无机肥辅料,“秸秆畜禽粪便沼气农田”循环模式示意图,,7.3.5 发挥农业循环经济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和重点工程资源、环境基础好的优势,发展循环体系工程化的作用,突出实现节能减排为指标的农业低碳经济。,农 田,畜 禽,日光温室,秸秆作为饲料,栽培基质原料,秸秆直接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原料,栽培基质,PAL材料无土栽培基质,“秸秆+畜禽粪便温室无土栽培基质大田”循环模式
23、示意图,粪便作为无土,,7.4效能分析与作用评价 7.4.1 效能分析 (1)立足甘肃区域资源、环境基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遵照总体规划“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的规划,进行了创新模式探索与初步实践,并形成了“甘肃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方案。 (2)针对总体规划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基地和重点工程的建设要求,创新模式从针对性、可操作性、可实现性方面,提供了技术性对接和实践措施。 (3)从指导意义和应用角度,引进了内生经济、现代过程系统工程、系统控制、耦合经济等基础经济理论,增强了理论基础,提升了创新模式的可复制与广泛推广性。,,7.4.2作用评价
24、(1)创新模式与实践提升和拓展了甘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要性的层次与意义; 对照总体规划、创新模式与实践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和拓展了甘肃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层次与意义。 总体规划必要性分析之一为: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模式与实践通过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再认识,提升与拓展为“非产业转移,跨越式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体规划必要性分析之二为:调整产业结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选择。 创新模式与实践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将这一必要性推向了占领产业制高点和发展前端科学与技术的更高层面,上升为从“占领产业制高点角度,调整产业结构”。,,总体规划必要性分析之三为:确保国家生态安
25、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 创新模式与实践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气候极端异常等高度,评价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已超出我国和本省,而是“全球意义上的确保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 。 总体规划必要性之四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的战略举措”。 创新模式与实践就溶融的民族文化、和谐的多民族文明的深层次背景提出了“文化、文明背景下的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2)创新模式从国家“发展平衡力”角度深刻表达了“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的重大意义和潜在价值 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空间资源大规模调整。在中国资源体系中涉及农业土地与劳动力两大要素,目前也在进行一次深刻的价值重估。重估变动的结果,既不妨碍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又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因而必须是“实现城乡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平衡发展”。 因此,创新模式与实践“探索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价值,对于以工业强省为基调的总体规划,其深刻意义是显而易见的。,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