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清朝的建立与军机处的设置、明清的八股取士与文字狱。2、通过对明清内阁制作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对比历史现象的方法。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 1368 年, 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 。1421 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迁到 。(2) 明朝时期实行厂卫制度。 “厂卫”是指 、 和 。它们都是 性质的机构。(3) 1616 年, 建立金国,史称 。1636 年, 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 。1644 年,清军入关, 迁都北京,统一全国。(4)文字狱是统治者刻意挑剔 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它在历朝都有发生,但以
2、 时期最为厉害。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清朝统治者加强君权在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3)文字狱是危害是什么?(4)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二)探究历史科举制度产生于何时?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什么?和以往的科举制度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1636 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A 太祖努尔哈赤 B 太宗皇太极 C 世祖福临 D 圣祖玄烨(2)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 秦始皇、明太祖 B 秦始皇、
3、明成祖 C 秦始皇、隋文帝 D 隋文帝、雍正帝(3)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厂卫制度 D 文字狱(4)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 明朝中央机构 清朝军机处内景A 专制皇权 B 监察权力 C 丞相权力 D 地方权力 (5) 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 梵书坑儒 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 八股取士 D
4、大兴文字狱(6)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是在( )A 1368 年 B 1616 年 C 1636 年 D 1644 年(7)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所论述的内容必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是在哪一时期( )A 两晋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2、阅读材料回答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朝统治者采用怀柔(笼络)和镇压两手政策。一方面采取笼络手段,用科举考试办法网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另一方面 大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清朝统治者从哪两个方面加强思想控制?(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统治者的两手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危害?四教学反思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5、固和发展第 11 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的开发、西方传教士的东来等相关知识。2、通过郑和下西洋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惧困难、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品质。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来源:Z*xx*k.Com(1) 年,郑和受 的派遣,率领 60 余艘船只,从 出发,经 、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最后到达印度的 后返回,完成了第一次远航。(2)从 1405 年以后的 20 多年里,郑和先后率领船队共 次下西洋,一共到过 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3)郑和是世界上杰出的 ,他的远航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 。 (4)早在 时期,我国就有人
6、到南洋谋生,到 ,在南洋的华侨超过了10 万人。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 、工具和 ,为南洋的开发作出了贡献。*(5)明末清初,西方 纷纷来到中国。其中最有名的是意大利人 和德意志人 ,他们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3)华侨对南洋开发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二)探究历史为什么说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印度的古里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非洲西海岸A B C D (2)
7、中国人最早到达南洋的是( )A 三国时 B 南北朝时 C 唐朝时 D 明清时2、填图题:仔细观察郑和航海路线图在图中填出以下地点的字母代号:A 首次出发地点:刘家港 B 印度西海岸:古里 C 红海沿岸:天方 D 非洲东海岸:慢八撒2. 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吴晗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郑和下西洋,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 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郑和
8、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四教学反思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 12 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相关知识。2、通过对戚继光、郑成功抗击外来侵略是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不畏强暴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 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在我国 一带走私、劫掠,人们称这些人为“ ” 。(2)明朝中期, 受命到浙东一带抗倭,他组建新军,严格训练。这支军队深受人民爱戴
9、,被称为“ ” 。(3)17 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 流域,以 、 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4)1689 年,中俄双方通过平等谈判,签订了划定中俄边界的 ,它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 的边界。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 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 台州之战的意义是什么?(2)17 世纪 20 年代,台湾被哪国殖民者占领?郑成功收复台湾分为哪几个阶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二)探究历史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朗;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 ”这首儿歌是描述下列哪一事件的
10、?(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文天祥抗元(2)1561 年,戚继光抗倭取得九战九捷战绩的地点在( )A 登州 B 福州 C 台州 D 泉州(3)17 世纪 20 年代,霸占我国宝岛台湾的殖民者是( )A 日本 B 沙俄 C 荷兰 D 英国(4)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 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5)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渡海登陆 围攻台湾 攻占赤崁 沿海抗清 收复台湾A. B. C. D.(6)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
11、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7)17 世纪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8)2008 年 10 月 14 日,黑瞎子岛一半的领土重归中国。回顾历史,在 1689 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规定了黑瞎子岛所在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的领土。当时在位的统治者(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2. 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去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韬铃深处材料二:开辟荆榛逐荷
12、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肯离。复台回答:(1)材料一是谁的诗作?“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 材料二的作者是谁? “十年始克复先基”是指哪一史实?(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首诗的作者有何相同的历史地位。四教学反思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 13 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驻藏大臣的设置、台湾府的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利将军的设置、清朝前期的疆域等相关知识。2、通过慨述清朝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 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
13、管理,清初 和 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2) 1683 年,康熙帝任用 攻占台湾。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 。(3) 17、18 世纪,清政府先后平定蒙古 的叛乱和回部 的叛乱,先后设置了 将军和 将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4)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 ,北接 ,东临 ,南到 ,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来源:学科网 ZXXK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驻藏大臣设立于何时?有何职权?“金奔巴瓶”制度有何作用?(2)列举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3)台湾府设置的时间和意义。(二)探究历史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三)师生总结。(四)课堂
14、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设驻藏大臣是在( )A 顺治时 B 康熙时 C 雍正时 D 乾隆时(2)台湾府设置于( )A 1683 年 B 1684 年 C 1685 年 D 1686 年 (3)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驱逐了殖民势力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巩固了清朝海防(4)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其中伊利将军管辖的区域包括( )A西藏 B黑龙江 C蒙古 D新疆(5)清朝下列皇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叛乱和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的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 雍正帝
15、 D.道光帝(6)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郑成功收复台湾 戚继光抗倭乾隆时,清政府设伊犁将军 雍正时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A. B. C. D. 2、填图题: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将图中番号所代表的史实填写在横线上。 ; ; ; ; ; ; ; 。3、阅读材料回答: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至噶尔布以下番目及管事喇嘛,分系属员(噶尔布以下的僧、俗官员都是属员)事无大小,均应禀明(报告、听命)驻藏大臣办理。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什么驻藏大臣在西藏的地位。(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
16、驻藏大臣的设置有什么意义?四教学反思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 14 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盛世与危机、闭关锁国等相关知识2、学习“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了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认识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中发展的,若脱离交流,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清朝 时期,经济繁荣,国立强盛,史称“ ” (2)康乾时期制瓷中心 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制瓷的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3)清朝 时,官吏贪污成风,当时最大的贪官是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 ,贪污的银两比国库一年的收入还要多。(4)乾隆年间,清政府规定有关外国的一切贸易由
17、政府特许的“ ”办理。 来源:学科网 ZXXK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 “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国立强盛的原因。(2)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探究历史议议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下列哪些是康乾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并开始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开始开辟圩田,修建梯田。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的种植不断推广。A B C D (2) 康乾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和杭州,成为兴新的丝织业城市的是( )A 南京 B 成都 C 松江 D 洛阳(
18、3)康乾时期,下列哪些地区生产的棉布畅销各地?( ) 苏州 杭州 松江 无锡A B C D (4)“康乾盛世”中潜伏的危机反映在乾隆中期以后,其表现在( ) 土地兼并严重 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 军队腐朽 财政出现危机 阶级矛盾日益加剧A B C D (5)乾隆年间,清政府只准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 )A 广州 B 福州 C 泉州 D 宁波(6)下列哪些是清政府执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 不准中外商民接触。 外国商人不得随意出入广州,禁止携带武器和家眷 中国出海商民要作详细登记,并限期返回。 严禁中国的铜铁、米麦杂粮、丝绸等出口。A B C D 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是马克思对清朝康乾时
19、期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与道义,而现在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铁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回答:(1)在以上材料中,马克思对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作了怎样的评价?(2)你如何认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四教学反思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第 15 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等相关知识。2、学习印刷术、指南针与
20、火药的发明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史实,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理解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道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我国的四大发明是 、 、 、 。(2)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868 年刻印的 ,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到 、 400 年, 才有活字印刷术。 (3)北宋时, 被发明,并用于航海。 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4)火药发明的时间是 。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发明的时间。(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何重大意义。(二)探究历史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
21、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 请根据材料指出他说的这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2) 上述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发明与(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2)北宋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 蔡伦 B 毕昇 C 王帧 D 祖冲之(3)司南的作用是( )A.印刷 B.排版 C.爆破 D.指示方向(4)我国最早
22、发明火药的是( )A.兵家 B.炼丹家 C.建筑家 D.音乐家(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现于北宋的有( )指南针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A. B. C. D.(6)四大发明对是中国人带给世界的最大的贡献,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A.造纸术、指南针 B.火药、指南针C.造纸术、印刷术 D.印刷术、火药(7)马克思说,这是预兆资产阶级到来的三项发明,其中什么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变成最强大的推动力(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业。南
23、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二 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 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材料三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 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四 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请回答:(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
24、明?(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3)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4)从材料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迫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五教学反思。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第 16 课 建筑奇观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等相关知识。2、了解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的特点与结构等,认识它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培养尊敬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 朝时,杰出工匠 设计和主持修修建了赵州桥。(2)隋朝 帝时,在天然河道和前人开凿的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一条 的大运河。(3)大运河以 为中心
25、,东南起 (今浙江杭州) ,北达 (今北京) ,是世界上 的运河。由北向南分为 、 、 、 四段(4)明长城西起 ,东至 ,全长 6000 多千米。(5)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的北京城是 两朝的都城,该城由 、 和三大部分构成。(6)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 ,它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 建筑的杰出成就。 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大运河有何作用?(2)赵州桥、明长城、故宫的地位?(二)探究历史宏伟华丽的故宫向人们昭示了什么?(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白尺高红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说的是( )A.长城 B.故宫 C.赵州桥
26、 D.卢沟桥(2)在前人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3)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抵达北京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4)下列建筑成就中,哪些是隋朝的( )赵州桥 大运河 故 宫 长城 会通河 通惠河A. B. C. D. (5)元朝时,为了将江南粮食运往大都,政府组织修建了两段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相接,这两段运河是( )A.通惠河和会通河 B.会通河和江南河C.通惠河和永济渠 D.永济渠和江南河(6)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十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
27、二的”其实,大河的南北两段应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7)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在(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8)下列对北京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太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B.北京城布局严密,城墙高大宏伟,街道笔直C.城内中心建筑是紫禁城D.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605)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通济渠。通典漕运材料二:隋氏作之虽劳(隋朝修运河劳民伤财) ,后代实受其利。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对隋朝运河
28、的评价有道理吗?为什么?五教学反思。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第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一学习目标、记住理解本草纲目 、 天工开物 、 资治通鉴等相关知识。2、了解明末清初我国传统科技的杰出成就,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 本草纲目是 代医学家 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2)明朝末年,杰出科学家 经过长期的研究写成了他的代表作 ,该书全面反映了当时 和 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 “ ”。(3) 资治通鉴是 史学家 主持编成的一部 史学巨著。它记载了上起 下至 1300 多年的历史。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李时珍编
29、著的本草纲目至今仍被西方誉为“中药宝库 ”东方医学巨典“,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其理由。(2)说说本草纲目 、 天工开物的历史地位(二)探究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对答问题。“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恩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 ,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 -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 (1)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他是哪朝人?如何评价他?(2)此书是什么体例?记载了哪段历史?(3)说说胡三省为什么认为这本书是群臣必读之书?来源:学科网(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下图人物所著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千金方 C.
30、本草纲目 D.水经注(2)下列哪一著作被称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C.资治通鉴 D.齐名要术(3)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B.是一部纪传体通史C.是一部编年体通史D.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4)某民族中学将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小雯等几个同学准备编一个关于文成公主的短剧,现在编写剧本,需要查阅资料,你推荐他们查阅( )A.汉书 B.三国志 C.资治通鉴 D.史记(5)下列著作中,成书于明朝的著作是(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资治通鉴A. B. C. D.(6)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A.揭示为君之要
31、B.用来警示百姓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 治国家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 (1637 年初刊)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法、英几种外文出版,而到乾隆年间则被毁, 四库全书也不予以著录,以至湮没失传近三百年,直到20 世纪初才从日本寻回。-中西三百年比较材料二 纵观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中国科学技术在传统科学的发展中,则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而陷于停滞。至于中国长期积累起来的诸多成果、发明创造,则在封建主义的高压政策下,或被湮没,或被扼杀,或被遗忘。-中西三百年比较请回答:(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天工开物记载了哪些主要内容,外国人对该书作了什么精辟的评价。(2
3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天工开物在国内外的“命运”有何不同。为什么它在国内会遭遇如此“命运”?五教学反思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第 18 课 唐诗与宋词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唐诗与宋词的相关知识。2、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了解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忧国忧民的情操,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 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最杰出的诗人有 、 、 。(2)李白,人称“ ”,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 诗人;杜甫,人称“ ”是唐代伟大的 诗人;白居易,是唐代又一杰出的 诗人。(3) 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的有一个高峰。宋词有 和 之分。婉约词代表人物是
33、 、 ;豪放词代表人物是 、 。2. 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唐诗主要分为哪些种类。(2)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他们在文学史上有怎样的地位?我们才诗人身上学到了什么?(3)苏轼对宋词发展的作用来源:学科网 ZXXK(二)探究历史议议唐诗与宋词繁荣的原因。(三)师生总结。(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2)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3)宋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是( )A.诗 B.词 C.赋 D.小说(4)唐朝出现很多伟大的诗人
34、,其中人称“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高适(5)下列人物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6)唐朝诗歌繁荣的最重要条件是( )A唐朝文化开放B唐朝民族关系融洽C唐朝对外交往频繁D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7)他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寓意深刻,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材料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材料三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请回答:(1) 三则材料的作者分别是谁?(2) 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三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点。3、简答题:分别概述苏轼和辛弃疾词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