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5.10 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 第2课时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975401
  • 上传时间:2019-03-22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1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5.10 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 第2课时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doc
    资源描述:

    1、第十课 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第 2 课时 功亦逆境,过亦逆境【教材分析】“功亦逆境,过亦逆境”主要从对逆境的认识出发,分析逆境与人的成长和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在逆境中消沉” ,让学生明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心理感受,逆境的阻碍作用是明显的,逆境对人的成长有消极影响。第二层次“在逆境中奋进” ,在明确逆境具有“两重性”的基础上,揭示在一定的条件下,逆境和顺境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最终使学生明确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必须正视现实,自己的人生轨迹由自己做主,只有如此,方能成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以积极的心态把握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在逆境中

    2、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努力上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客观分析、正确面对逆境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逆境是客观存在、难以完全避免的;认识逆境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懂得顺境与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逆境中奋进” 。从教材内容设置来看, “在逆境中奋进”是对逆境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逆境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是激发斗志的源泉,引导学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从学生思想教育来看,由于缺乏对逆境的正确认识,当逆境来临时,有些学生情绪消沉低落,行为紊乱偏激,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因此,正确对待逆境,在逆境中奋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意

    3、义重大。教学难点:“顺境和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从初二学生的认知角度看,他们大都缺乏辨证思维能力。怎样在顺境中居安思危?怎样遇到逆境不气馁,理智分析,勇敢应对,变不利为有利?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构成一定难度。【教学过程】1导入方式一:列举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逆境,如考试失利、没有知心朋友、家庭经济困难等。通过生活情境的设置,主要 让学生明确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帆 风顺,但 这种美好的想法却不现实,我们每个人都会 经历逆境的考验,从而导入新课。方式二:案例对比导入。通过勇者面对逆境能奋发、搏 击 而胜利的案例和懦夫面对逆境是抱怨、退却而失败的案例 对比,引 发学生思考,

    4、从而自然导入“功亦逆境,过亦逆境”的教学。2第一层次:在逆境中消沉方式一:第一步:请同学们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逆境,并回想当时的感受。通过列举和谈感受,使学生对逆境有一个初步的 认识,知道逆境 总是与人不期而遇,它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人对逆境的感受也不同。第二步:教师提供提示材料,设置活动“猜猜她(他)是谁” 。 此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遭遇逆境,即使是伟人、名人也不例外。逆境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逆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第三步:列举遭遇逆境的初中生高明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说明什么道理。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对于有的人来说,逆境会打击他们的自信,消磨他们的意志,摧残他们

    5、的身心,甚至使他们走入迷途,一蹶不振,最终一事无成,从而总结本层次的题目:在逆境中消沉。方式二: 第一步:首先让学生思考并畅谈:你眼中的逆境是什么?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逆境,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反映逆境的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视具体情况点拨、引导即可。讨论的结果应达成共识:逆境总会与人不期而遇。逆境既是一种客 观存在,也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人对逆境的感受也不同。第二步:让学生完成教材 P102 的探究:在你的周围,有人因为逆境而沉沦吗?分析他们的具体情况和沉沦的原因。 (因为探究的内容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所以在课堂上直接让学生交流即可。当然,教师也要准备一些因逆境而沉沦

    6、的案例。 )师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逆境的阻碍作用是明显的,逆境 对人的成长有消极影响。3第二层次:在逆境中奋进方式一:第一步:多媒体课件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洪战辉的事迹,让学生就洪战辉说过的一句话“苦难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人生最重要的是奋斗。”展开讨论。用感人的故事引出主题,激励学生在逆境中 奋进。第二步:让学生就高明和洪战辉的事例展开大讨论。通过境遇相同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的两则事例进行对比,使学生直 观地认识到逆境的“ 两重性”,即对懦夫和意志坚强的人来说,逆境的作用完全不同。第三步:请学生讲自己了解的战胜困难、在逆境中奋起的故事。进一步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学会在

    7、日常生活中应对逆境。第四步:播放 2008 年中国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并展示大灾大难后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让学生明确“多难兴邦”的道理,它蕴涵着历史的辩证法,充分说明顺境与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并激 发出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的 认同, 对伟大祖国母亲的热爱。方式二:第一步:组成合作探究小组,讲述在逆境中奋进的人和事,进而分析自己在学习、交往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原因并找出应对的方法。通过发表自己对这些人或事的看法,以及帮助那些有挫折感的同学出谋划策,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耐受能力,明确逆境的 “两重性”。第二步:举办一场辩论会,题目为:顺境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逆境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辩论澄清观念,学会辩证地看待 顺境和逆境,培养主动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意识,形成“ 笑对人生 ”的积极心态,从而结束对第十课的学习。【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5.10 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 第2课时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9754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