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8.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74825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8.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8.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8.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8.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孟子 两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shu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摆出观点,提挈全文。,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3、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1,七里之郭2,环而3攻之而4不胜。夫f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5不胜者,是6天时不如7地利也。,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1、城:内城;2、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3、而:表修饰。4、而:表转折,却。5、然而:可是。6、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7、不如:比不上。,方圆三里(那样小)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1非不

4、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2也,米粟3非不多4也;委5而去6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1、城:城墙。2、坚利:坚固锋利。3、米粟(s):指粮食。4、多:充足。5、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6、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故曰,域1民不以2封疆之界,固国3不以山溪之险,威4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域: 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2、以:凭借,依靠。3、固国:巩固国防。4、威:震慑。5、兵革之利

5、:武力的强大。,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寡助之至,亲戚1畔2之3;多助之4至5,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6君子有不战7,战必胜矣。,1、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2、畔,通“叛”,背叛。3、之:他,代词。 4、之:到。5、至:极点。6、故:所以。7、有不战:不战则已。,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

6、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摆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结构图解,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战争事例,治国道理,类 推,总,总,分,类比论证,艺术特色: 、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字词小结 1古今异

7、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洌 表修饰 着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背诵课文,以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单的演讲。

8、、你知道孟子的有关故事或语录吗?,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孟母断机杼,孟子的母亲仉氏经常督促孟子勤奋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她看见孟子就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是不分昼夜勤求而得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孟子专心读书,发愤用功,努力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预习第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