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本文系母亲过世周年祭文,曾发表于太极湖期刊2017 第 2 期悼念母亲. 石乾华母亲节那天傍晚,患肝癌晚期的老母处于弥留之际。晚饭后三弟兄在一起商量,准备第二天把老人家送回老家,让她在老家回归天堂。病魔折腾得老人家只剩皮包骨,痛苦不堪的母亲不断声的呻吟,围在病床前的儿孙们也是凄然泪下。为减轻老人家的痛苦,想办法在医院买了两针吗啡,孙女婿给她注射一针,慢慢的老人沉睡过去。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各自回家休息,我是老大,就留下和远方回来的姨娘一起陪伴老母。打了麻醉药,母亲不再呻吟,为让已经几夜没有睡好觉的姨娘好好休息,我关掉了母亲房间的灯,躺在沙发上假寐。那天晚上,始终睡不着,心里躁动不安,几次
2、起身去看母亲,用手掌探她的鼻息,听她的鼾声,感觉她在熟睡,就没有去打开母亲房间的灯。事也蹊跷,那晚手机在家里充了十几分钟的电池,显示有两格电量,揣在身上没有使用,电居然消失怠尽被迫停机。忐忑不安中挨到淩辰 2 点,和母亲睡一间屋的姨妈听到母亲呼吸急足,打开房灯,发2现母亲嘴吐白色唾沫,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呼我名字。听到呼声我立即闯进母亲房间,见状用纸巾搽试母亲嘴角的唾沫,用勺子喂她水,呼唤母亲,没有得应,知道母亲这要走了。忙用姨妈的电话通知二弟,三弟及家人到场。赶来的一家人怀着悲痛的心情给老人换穿衣物,老母目光呆滞,待到她最后赶来的小儿子到场呼唤着用手抹平她的双眼,才如愿安详地离开人世间。母亲一
3、生苦命。十八岁死了娘,30 岁去了爹。弟兄姐妹5 个,她是长女,父母多病,家庭贫困,很小就承担起养活家人的担子。十七岁嫁人,十八岁就当娘。娘家母亲过世时,小妹只有 2 岁,大的弟妹还不满 10 岁,她不仅要待抚自己的孩子,照顾自己的家庭,还要一心牵挂娘家未成年的弟妹,为身体灜弱的父亲分担。生活都困难的年代,自己家庭的生存都十分窘迫,还得口攒肚饿的节约粮食积攒钱物救济娘家人,为此,没少挨夫家人的反对和责怪,就致家庭不和,夫妻打架,忍辱负重中艰难扶持弟妹长大成人成家,一直对他们的生活关怀备至,直至她善终。母亲善良贤惠。对待亲人关爱有加,对待有困难的外人也是行善积德。邻里家里有困难求助,她也总是舍己
4、助人。队里有一位嫁来的远房姨娘,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的年3代家里经常断粮揭不开锅,常以走亲戚看姐姐为托词带着她的孩子到家蹭饭吃。那年月一日三餐谈不上吃饱饭,每顿就喝些玉米糊糊、吃些红薯白菜甚至苕渣、野菜汤,母亲也从不嫌弃落难的亲戚,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来家“作客”的孩子填饱肚子回去。生活特别困难的年代,时常有远方的穷困人群来乞讨,每每见撞饿得皮包骨的老者或拖子要饭的妇女,她都会将自己都舍不得下锅的米面施舍他们,救济那些素不相识的乞讨者。母亲是一位能干的农村妇女,女儿活做的很好,手工活、烹饪活都很拿手。记得小时候,大姑娘出嫁都得自己做些绣花枕套、鞋垫之类的针线活,村里的待嫁闺女是我们家的常客。
5、常来家里向母亲请教,为人爽直的母亲是来者不拒,手把手将自己的所学手艺托盘传授。母亲的蔑芭扇、麦草帽编的很艺术,生活困难的年代,全家人的称盐打油、人情客往礼信钱全在母亲的手上出,靠母亲编蔑芭扇、打草帽草鞋、编竹器卖维持。一家人的鞋帽,都是母亲一个冬忙里偷闲一针一线赶出来。母亲一生节俭。印象中母亲一生没有吃顿像样的饭,穿件时尚的衣,时时刻刻做到厉行节约。小时候家庭经济困难,生产队分的口粮份量少,全家的生活得益母亲精打细算,精粗搭配,得以维持。那年代,家里人的衣服是老4的穿了小的穿。大的穿了修改缝补小的穿,好几年才见添置一件新衣服。一生节俭的母亲,晚年的日子也没有舍得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儿子们成家都
6、住在县城,多次接她到城里居住,她总嫌城里吵闹,犟着与父亲住在乡下老家。自行耕种,自给自及,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素食生活。逢年过节,儿孙们要给她添置新衣服,她总有理由婉言说服后辈不花这笔钱。为了省钱,母亲常常是小病忍,大病拖。一次阑尾炎发了,她当一般的肚子疼忍着,终于忍到阑尾恶化脓变,卧床不起。住在城里的儿子闻讯赶回老家急送医院抢救,救得她老生命,却落下肝硬化的病根,由是每年都得住几回医院输液消肝腹水。每次躺在医院病床上,她关心的不是她的病情,关注的是每天早上医院护士送来的医疗费用清单。目不识丁的她,总是手拿费用单子向陪护的子女问又用了好多钱。病情稍有好转就急催出院。在肝癌晚期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7、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母亲心感医治无效,心疼每天耗费的医疗费,强烈要求回家等死。在癌细胞逐渐扩散吞噬她生命的日子里,辛劳一辈子的母亲终于想明白了,她要吃这样,她要品那样。孝顺的儿子、儿媳、孙儿、孙女每次将可口的食品端到病榻前,见她支撑起虚弱的身子,或浅尝一口,或鼻子闻一闻,露出5慈祥会意的微笑以表谢诚时,心酸的泪水禁不住盈满眼眶,吞进肚里化着一份怨言:老人家呀,在你能吃能喝的时光里,你为什么舍不得吃啊!母亲是贤德孝顺的典范。对待子女严教慈爱。对待老人恭敬孝顺。小时候不懂事,常受母亲竹条教训,打过之后,常见母亲流着眼泪数落孩子过错,解释自己的无奈,教导子女如何为人。娘家、婆家的父母生前赡养,她没有在兄
8、弟姐妹前论彼此,总是以大姐大嫂的表率作用引领兄弟姊妹行德尽孝。父母生病的日子,她都带头请医问药,精心护理,直至送终。母亲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善解人意。凡有求于她的事,只要她力所能及,都会尽力而为地帮助别人。他心里装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却不愿意给他人增添麻烦,哪怕是自己的孝子孝孙。勤俭的母亲自己的事情总是自己亲自做,就在病入膏肓的时候,她也强撑着虚弱的身子料理自己的生活,在卧床的日子里,还担心儿子的生意,怕影响他们的工作,坚持不让专人陪护。母亲就这样的走了,走的让人寒心。母亲的葬礼非常隆重,尽管在老家安葬,闻讯赶来祭奠的亲友络绎不绝,几十年没有走动的亲戚都来了,来看看他们心目中的亲人。孝子们花费了她生平没有见过的开销,6为他购置了一付大寿材,让她老人家躺在宽宽松松的寝床上安息;在她的墓铭志上书写一幅对联:含辛茹苦抚儿女,厚德载福荫子孙。母亲走时,还给后人留下一万多元的存款。她把一生的积淀留给后人,留给我们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