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练丹田气.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7288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练丹田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怎样才能练丹田气?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 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

2、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如何练功:(一)我一开始练的是“下丹田”的功法。方法是两眼轻闭,意想双眼顺着鼻尖,轻轻“内视”肚脐里的“下丹田”,每次练功半小时到一小时。我是采取直立的姿势练功的,刚开始学功,意守丹田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两脚经常发痒,收功后就不痒了;有时候两手掌很重,有时候整个人也好象很重,不知不觉变成站桩形式;有时候两腿发抖收功的方法是两手掌轻压下丹田位置,心里反复的默念: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直到精神恢复正常、轻轻活动一下关节就行了。 继续练下去,就出现了“外动”的现象。最初是感

3、觉到两手向外慢慢张开,以后就慢慢出现各种运动,甚至拍打全身经过一定时期,“外动”慢慢减少,后来就不动了。每次练功都是很安静的站着,意守下丹田,经常有一种温热的感觉,四肢和身体的一些部位经常有一种微弱的电流感;平时安静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手掌心和十指尖甚至脚掌心有一种麻热感,“下丹田”有时也会发热。 (二)丹田出现热感之后,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丹田在什么位置?发热的那个地方就是丹田。怎么意守?保留住丹田部位那种温热感,就是意守。丹田发热之后,接下来该怎么炼呢?还是意守丹田。这个“意守”不是全神贯注的意守,是“似守非守”,也即是心理清清楚楚知道丹田部位有温热的感觉就行了。是意守那个温热的感觉,不是

4、意守丹田那个位置。到这个层次的炼功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意守丹田。我这样说是方便说,说“意守”,其实不必很用意,是自然而然的感知,这就叫“似守非守”。丹田发热之后,接下来就会通督脉了。通督脉的反映因人而异。有些人有明显的“三关”的现象: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有明显的堵塞的感觉;有些人却没有“三关”之感,是一路畅通的。这“一路畅通”又分几种:有些人感到一股热气很强;有些人却感到热气不很明显;有些人又觉得是一种电麻感,到“玉枕关”附近又变成热气;有些人又感到是一种清凉的感觉当年我自己的感觉是一种热气感,不是很强烈,没有“三关”的感觉,一直循督脉上升,至“玉枕”时发热非常明显,经头顶、口鼻

5、、入任脉,回归下丹田。气走任脉时,是一种微热的电感,气入下丹田时,有发热的感觉。气从下丹田往下走时,感觉一般也不明显;气从督脉往上升时,感觉比较明显。气循任督两脉循环,叫“小周天”。通“小周天”之后的炼功方法和原来也差不多,都是意守丹田。不过,这个阶段的炼功者,每当丹田发热之后,就会出现“小周天”循环。循环的形式大致有两种:2一种是随呼吸升降,另一种是自然运行,不受呼吸影响。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小周天”运行,都要顺其自然。时间长了,内气都是自然运行的;督脉的气感都是温热的。具体一点说:就是意守丹田时,丹田就会发热,丹田发热之后,就有一种感觉往下走,然后督脉有一种热气感往上升有些人是气到哪里就热

6、到哪里;有些人是整条督脉发热,甚至整个背后发热。然后气又从任脉回归下丹田。气归下丹田时,下丹田也会发然。收功的方法是:轻轻意守下丹田,同时反复的默念“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直到精神状态恢复正常之后,随意活动一下身体就行了。有几点说明:(1)练功都要求“舌顶上腭”,其实不必特别去顶。嘴唇轻闭的时候,就自然“舌顶上腭”了。(2)有些人的内气运行是:吸气时,气循督脉上头顶,呼气时,气循任脉回下丹田吸气时要求“提肛”。 “提肛” 时轻轻收缩肛门,不要太过用力;日常生活中用作锻炼的“提肛”、或硬气功的“提肛”就必须用力。(3)男性炼功者在日常或睡觉时,不知不觉有生殖器勃起的现象,这个时候假如方便即可

7、炼功。内气运行之后,生殖器自然会变软缩回;假如是因为剌激如勃起的,可以这样作:舌顶上腭,吸气时提肛、意想气之会阴穴循督脉,上行头顶,自然略停,然后循鼻口经任脉,回归下丹田如此反复几次,生殖器自然变软。(4)有些人意守下丹田时感觉不明显,但却觉得“命门穴”附近发热,这也是将要通“小周天”的现象。你可以轻轻意守“命门穴”,气走时意念就跟着它走;气停的时候意念就跟着它停。这叫“意气相随”,千万不要去导引它。收功时,轻轻意守“下丹田”,但不要有意将气引回来。(5)意守下丹田时,有些人会看到火球、玻璃珠、旋涡,或者动物、植物等。随其自生自灭,不要执着和追求,也不必害怕。这是正常的现象。(三)在将近出现“

8、小周天”的一段时间内,意守丹田时,丹田经常有温热感,而且这个感觉很稳定。通“小周天”之后,意守下丹田时,有时可能没有什么感觉;有时觉得督脉发热;有时出现明显的“小周天”运行每次练功时,出现“小周天”循环的次数也略有不同。每次循环后气归下丹田都有一个停留的时间,要顺其自然,停留就停留、循环就循环以后慢慢养成这样的习惯:双目轻闭,意想鼻尖对着肚脐里面即用这种方法意守下丹田。内气不管循行到什么部位,你都必须一边意守下丹田,一边轻轻跟着气走也就是将你的意念分成两部分。“小周天”通后,全身各处的气感也逐渐增强,下丹田的气团也逐渐明显、小腹也逐渐充实,小腹的热感由不稳定逐渐转为稳定、热度逐渐增强,直到发热

9、甚至发烫当年我自己的感觉是:肚脐发烫隔着衣服也摸得到,全身经常有燥热感到这个层次不必意守也自然意守了。当有一天练功时,你会觉得小腹的气团剧烈翻滚,好象不可控制、热度也比较大你不要害怕,勿助勿忘、顺其自然,切不要导引它,假如这一次是要气通“大周天”了,内气自然会向下循督脉上冲头顶流灌全身假如时候未到,就仍然轻守下丹田。真正气通“大周天”时,下丹田的气团和热感是非常明显的。内气从下丹田出发循督脉上冲,可以热遍全身;内气自头顶往下走时,一路回归下丹田其它分流手足口中津液明显增多,请分成小口用意吞入下丹田处。功夫至此,练功者可感觉到中、下两个丹田联成一体:即胸腹部里面都充满气有时空荡荡的,但意守哪个部

10、位哪个部位似乎就有感觉;有时感觉体腔内有气流动;有时感觉某些部位会跳动或疼痛总之,你能觉得你的意念可以同时意守整个体腔。以后每次练功只是轻轻意守整个体腔就行了。这个时候你细心体会一下,你就会感觉到你的“意守” 已经慢慢转变为“内视”和“返听”了。3假如你没有这种变化,你就要有意识的去转变它。这是通“大周天”之后修炼的要决,也是关系到以后能否通“中脉”的重要一环。下面我们先来谈一谈“人体场”,的结构,以帮助大家加深理解。“人体场”和其它的场不同,它是由相对稳定的生理场和能够剧烈变化的心理场组成的,而万物却只有生理场。人的心理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六意识场、第七意识场、第八意识场。第六意识场是我们

11、日常的思维活动的那种精神状态,第七意识场是下意识状态,第八意识场是一种全息的状态。第六意识是最不稳定的最强烈的精神状态,当第六意识占主导地位时,第七、第八意识根本显示不出来,人体的生理场和心理场就不能很好的叠加,造成身体聚能不良,所以练不出功夫。修炼上乘功夫的绝对路径是:淡化第六意识、使第七意识显露出来,淡化第七意识、使第八意识显露出来。当第八意识显露出来的时候,人体的“生理场”和“心理场”的叠加达到最佳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体就能够高效的、快速的聚能,迅速成就功夫。那么,怎么使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淡化呢?就是修心养性、行善积德。 我在许多文章里面提到修心养性、行善积德有些人以为我是在做社会教育工

12、作,其实这是修炼的技术。一个修炼者,如果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整天有许多对立面,他的意念就强烈的意守着心中的哪个憎或爱的对象了真正修心养性的人,整天心无挂碍,自在无愧他的第六意识和第七都很浅淡,自然而然是与世无争、万物同体的第八意识状态了这种状态下修炼者的“生理场”和“心理场”就良好的叠加,身体吸收能量多而快,功夫进展迅速 通“大周天”之后,练功时再也不要注意气的运行了。具体的炼法是:轻轻内视下丹田,同时用双耳返听整个体腔也可以返听全身,但重点是返听体腔。大脑如有什么念头出现,你可以一边炼功一边思考,正确的念头你可以给予肯定,错误的念头你要否认它、去除它自利利他的念头是好的对人对己的任何一方有害

13、的念头都是错误的收功时,还是意守下丹田,反复默念: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 在“大、小周天”的阶段,身体的气感是不稳定的,它会受季节的或月亮盈亏的影响:一般春秋的气感比较强;月圆的时候气感也比较强关于练功的方向,我有三种看法:一般人可以向东或者向南;假如身体有某些疾病,可以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取方向;另外一种最实用的方法是你觉得你所处的地方,朝哪个方向最舒服,心情最好,你就朝那个方向练功,就行了。至于,什么时间练功最好?一般有子午卯酉;也有五行生克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有时间随时可以炼功;身体气感活跃的时候,练功效果最好;心情平静舒畅的时候,练功效果最好 有许多人问,身体有病练什么功好?我认为最好是炼

14、“大、小周天”的功法。无论是阴盛阳衰还阴虚阳亢只要通了“大、小周天”,阴阳就会足渐平衡、病变的地方气血开始流通,身体就会慢慢康复大、小周天是治本的大法,从理论上来说,对一切疾病都是有效的。(未完待续四)炼“大、小周天”一般可采取站、坐、卧等姿势。采用站法练习时,“小周天”阶段时,我建议用直立站法,即两脚分开,脚的外侧与肩平衡且同行,重心落在涌泉穴处,两手自然下垂,手指松直;通“大周天”之后,可兼用马步站桩、弓步站桩桩位高底视自己的体力而定。坐法可采用盘坐或平坐,我建议一般用单盘坐。卧法一般采用仰卧或侧卧,我建议用仰卧。坐炼时,双手可以交4叉或叠放在下丹田处。总之,练功姿势不必特别拘泥,可以参照

15、别人的练功姿势,只要能够放松入静就行。 练功的心法可以按照入静要决和最高效的采气方法二文所说的去做。 刚通“小周天”的人,最好不要发放外气。因为这时候气量比较少,发气容易影响功力的上长,治疗效果也不好;通“大周天”之后可以开始学习发放外气,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参照发气治病的方法一文。但要量力而行,发气不要太过量,同时要注意加强练功、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五)真正气通“大周天”之后的炼功,对于内气的发动与运行都要听其自然:内气有时强有时弱,有时显行有时隐藏(即虚无)。一切随其自然变化,不要追求和执着,只是轻轻用内视和返听去观察全身;收功时,还是意守一会儿下丹田,反复默念着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就行了

16、。 气通“大周天”之后,意念从意守的状态,逐渐变成内视和返听。因为意守只能守一个小范围,内视可以守一片,返听可以守一个大整体。这是意念功夫的自然上长,也是逐渐改变内气在身体内存在的状态:处于意守阶段时,意到气到,气在体内如珠滚管。这个层次的练功者气量很少,也就是说功夫很浅。如果发放外气,内气减少很明显。到达内视和返听同时存在的阶段,练功者的内气,如水管里面的水,是充满整条经络的,全身各处都有气在同时流动。我这样说出来,大家就会明白了我为什么强调:真正气通“大周天”之后要用内视和返听,就是为了修成整个身体都充满气。 有些练功者问,初练功时,有些功法说意守肚脐里面、有些功法又说意守气海这没有什么关

17、系,你们放心按照功法的要求去做就行了。因为丹田是一个大范围,各人的敏感点略有不同。初学者在丹田得气之前,你怎么意守都是守不准的。只要你诚心诚意的去守你所学的功法所要求的位置就行了(其实,这个阶段的守的都是守不准的)。等到有一天出现了气感,你就会恍然大悟:气感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丹田,肚脐里面也好、气海也好都无所谓,只要你守住这个气感就是标准的意守丹田了。 通大、小周天这些阶段,呼吸的模式也会产生变化:初练功时是自然呼吸。下丹田得气之后,有些人会腹式呼吸,或顺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要顺其自然,不要有意去做。气通“小周天”一段时间后,有些人会出现“胎式”,即鼻的呼吸非常微细,好像停止了,只感觉肚脐在呼

18、吸;也有人感觉到,练功时鼻尖对着肚脐好像鼻尖和肚脐叠合在一起,鼻孔和肚脐同时在轻轻的呼吸。真正气通“大周天”之后,有些人会出现“体呼吸”。“体呼吸”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整体的“体呼吸”,练功者可以感觉全身的毛孔自动呼吸,或者随着鼻孔的呼吸而呼吸;另一种是局部的“体呼吸”,你可以感觉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如“涌泉”、“劳宫”、“百会”等自动在呼吸,或随鼻孔的呼吸而呼吸。请记住,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可勉强! 气通“大周天”之后,练功者更要注意品德修养了,否则干扰很大,功夫很难上长。这个阶段后,主要是全面构筑周身的气机,聚集大量的内气,为日后“开天门”、“出阳神”、“还虚”、“合道”做好准备。修养好的

19、人练功容易入静,采气技能效果好,长功快;反之,无法入静,哪能长功。练功者可多参阅入静要诀、最高效的采气方法、宇宙人生现象我所说的都是师传和我所实修、亲证!(续)气通“大周天”之后,有些人会出现一些不适的感觉:有时会感觉全身懒5洋洋的,头也有点晕,甚至有些头痛但是,却觉得心很平静,甚至气感很强这是正常的现象。有些人会感觉身体某些地方会痛会胀,或者食欲不振,甚至老病复发,或者全身发烧,也有后脑发烧的,也有脚底发热、发烫,或者手指尖发胀发烫,头顶或前额发重,也有晚上难以入睡的都属于正常现象,要坚持练功。若是老病复发比较严重,应该去看看医生,检查检查,还应该坚持练功。因为正确的练功,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

20、。练功的作用就是流畅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通过练功,气血的流通量增大了,所以出现气冲“病灶”的反映。有些人也会疑问:我本来身体好好的,为什么练功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出现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呢?其实病也是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过去生的病虽然感觉好了,但不一定是彻底好了。这个残留的病叫“过去病”;“现在病”就是指现在所患的病;“未来病”是指潜伏在体内、尚未表现出来的病。内气流通时会根据气血堵塞的程度依次疏通的:十二经络和任督两脉如果有问题,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产生堵塞或疼痛感。“病灶”是多层次的,所以同一个地方会出现好几次的反复。(六)练下丹田功和中丹田功的阶段,身上的气感反应比较明显。因为是处在

21、经络的开通阶段,气的运行是有始有终的,比较容易被练功者觉察。练中丹田功一段时间后,尤其是转入练上丹田功的阶段,全身的经络基本畅通了,体内的气量也增加了许多。气在经络里运行,从原来的意气相随、如珠滚管,变成了自来水管里的水那样充满整个经络系统,源源不断的在全身各处同时运行。这个层次的练功者,经常可以感觉到从腰部到脸经常是温暖的,手脚的电麻感很明显。尤其是双手,经常有充胀感,觉得很有力气。全身各处都有内气运行的感觉,但很柔和、很舒服。-意守丹田的时候,总是胡思乱想不能集中注意力到丹田怎么办?怎样把注意力集中到丹田?想着有气顺着任脉进入下丹田,你当先以舌扣齿三十六 再赤龙搅水三周 以津液导气神入丹田

22、 再数息后自然而然 进如天人合一 不要克意去想丹田 要顺气而行气到哪神到哪 因为气最后会下归丹田 如何意守丹田?方法是两眼轻闭,意想双眼顺着鼻尖,轻轻“内视”肚脐里的“下丹田” ,每次练功半小时到一小时。我是采取直立的姿势练功的,刚开始学功,意守丹田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两脚经常发痒,收功后就不痒了;有时候两手掌很重,有时候整个人也好象很重,不知不觉变成站桩形式;有时候两腿发抖收功的方法是两手掌轻压下丹田位置,心里反复的默念: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直到精神恢复正常、轻轻活动一下关节就行了。 丹田出现热感之后,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丹田在什么位置?发热的那个地方就是丹田。怎么意守?保留住丹田部位

23、那种温热感,就是意守。丹田发热之后,接下来该怎么炼呢?还是意守丹田。这个“意守”不是全神贯注的意守,是“似守非守” ,也即是心理清清楚楚知道丹田部位有温热的感觉就行了。是意守那个温热的感觉,不是意守丹田那个位置。到这个层次的炼功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意守丹田。我这样说是方便说,说“意守” ,其实不必很用意,是自然而然的感知,这就叫“似守非守” 。 意守下丹田的奥秘 意守丹田,简单地说,就是排除杂念,全神贯注到丹田的部位,耳无闻,6目无视,鼻无嗅,心不外驰,专心体会真气之活动。在炼气功时,首先要注意精神集中,意守丹田。丹田在小腹正中,脐下三寸,为吾人生命力的泉源。在调整呼吸以后,由呼气运动,推动真气

24、下行,集中在丹田之内。丹田内真气充满,则可以贯通督脉,所谓“积气冲关”则可以进入高深之境界。所谓意守,就是心不外驰,精神集中。守字有定的意义在里,也就是尚书说的“唯精唯一,允执厥中” ;大学上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佛家说的“止观” ,孟子提出“求放心”都是指意守而言。俗语说“锁心猿、拴意马” ,也是意守。 内功经上说得更具体:“泰出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 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就是意守丹田。孔子告诉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四个勿字,也就是意守的具体办法。 书经所云:“念兹在兹,释

25、兹在兹,永言兹在兹” ,更指出意守之办法。练气技巧:腹部内收为吸腹部鼓起为呼。闭气:口全闭,不松,鼓足气力闭住气;顶气:意念有宇宙之精华,象顶东西一样顶上去;吞气:就象吞食物一样,将呼吸之气连口水一块儿吞下;喷气:吸气后迅速将气一下喷出,喷气有声。 养丹功:盘腿打坐,双腿散盘或单盘坐于床上或地上均可(练 功环境要清洁,干净,不要潮湿) 。脸面向东,舌抵上胯,鼻与会阴成一条直线。眼睛微闭,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 念。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相叠,两手拇指相触,贴着 于丹田。吸腹部内收提肛,然后再呼腹部鼓起,意念丹田部位有大自然精华在转动,松静、自然、没有杂念,初练 10 分钟,一个月后,不得低于 25 分钟。收功时,左右手 五指全伸,覆盖于右手上顺揉丹田 36 圈,本式相当重要,主要练好丹田内动,每次练功前一次。 练功中注意事顶 未练前必须大小便解干净; 最好自己做一根 腰带,随自己腰而定; 练功中多喝开水,不要吃辣椒、刺激东西,练功中最好不做房事; 有事不要发脾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