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口学.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70438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口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口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口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 年 4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负责人口统计的张为民副局长(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主要数据。摘要: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 1339724852 人,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 7390 万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 0.57%,比1990 年到 200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1.07%下降 0.5 个 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10 人,比2000 年

2、人口普查的 3.44 人减少 0.34 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 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人口普查现场登记结束后,在全国随机抽取了 402 个普查小区进行事后质量抽查,通过与现场登记结果比对,这次普查的漏登率为 0.12%。这次人口普查,0-14 岁人口占 16.60%,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比 2000 年人口普 查上升 1.91 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

3、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 26139 万人。点评:从发布的数据看,总人口 13.397 亿,由于这次普查设计是防漏报、甚至不惜重报(人口普查顾问翟振武就一直强调生育率有 1.8,漏报严重),漏报率只有 0.12%,比上次要低,但重报 率却很高。流动人口已经有 2.6 亿,从福建的情况看重报率非常高,那么实际人口就远远低于发布数据。这次人口普查 15-59 岁人口占 70.14%,以公布的 13.397 亿总人口计算,15-59 岁(195

4、1-1995 年出生)为 93968 万。而根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951-1995 年出生人口还存活 93398 万,也就是 1951-1995 年出生的人口在2000 年之后一个都不死(可能吗?),还额外多出 570 万!根据生命表,55 岁以下人口每年死亡 0.22%,56-59 岁人口每年死亡远远超过 0.22%,即便全部以每年死亡 0.22%估算,那么 2000 年的时候 1951-1995 年出生的 93398 万人口到 2010 年还有 91343 万。 那么 2010 年 15-59岁人口净重报 2625 万(93968 万-91343 万=2625 万),重报率为

5、 2.87%,如果其他年龄段没有重报,那么 2010 年总人口只有 13.1 亿。如果所有年龄段的重报率都为 2.87%,那么总 人口就只有 13.0 亿。0-14 岁人口占 16.60%,那么 0-14 岁(1996-2010 年出生)人口为 22239万,平均每年 1483 万;而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显示 1996-2009 年平均每年出生 1729 万,说明以前统计公报结果是不准确 的,是高估了人口增长。统计公报认为 1996-2009 年平均每年死亡 847 万(我认为有漏报,实际死亡人口应高于这个数据),姑且采纳统计公报的这个数据,那么过去 15 年平均每年只增加 636 万 左右

6、(1483-847=636),尤其最近几年平均每年只增加 400 万左右(2009 年死亡 943 万)。2000-2010 年这十年加只增加 5000 多万(或6000 万左右),根本没有统计公报所说的 8291 万,也没有这 次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所说的 7390 万人。根据 0-14 岁人口可以大致估算最近 15 年的生育率。0-14 岁(1996-2010年出生)人口为 22239 万。 粗略地假设妇女平均生育年龄为 25 岁(那么他们的母亲是 1971 年到 1985 年出生的)。第五次人 口普查资料显示 1971 年到1985 年出生的女性共 15416 万人,这表明 1996-20

7、10 年平均生育率只有 1.44左右。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人口手册第四版的定义,总和生育率(TFR)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总和生育率将特定时点上全体 妇女的生育率综合起来,以一个数字来表示。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即 1549 岁)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所生育孩子的总数。依照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14 岁人口占 16.60%,那么 1996-2010 年平均每年出生 14826288 人。我们不知道年龄别生育率,但是可以从上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得出 35 年生育妇女总数,比如 2005 年 15-4

8、9 岁育龄妇女是 1956 年到 1990 年出生的女孩,共有 368171308 人, 过去 15 年育龄妇女总数平均 357948206 人,35 年平均每年 10227092 人(357948206/35=10227092)。生育率=每年出 生孩子数/ 每年平均生育妇女数=1465048314826288/10227092=1.45。这种算法比实际生育率要高,比如上面美国人口咨询局人口手册附例以色列的总和生育率用这种算法为 2.93(1994 年以色列出生孩子数为113731,1549 岁育龄妇女人数为 1356400,生育 率=113731?1356400?35=2.93),但是用年龄

9、别生育率精确计算的总和生育率为2.88;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用这种方法计算的 2000 年、1999 年、1998、1997 年的生育率分别为 1.38、 1.16、1.43 、1.49,但是用年龄别生育率精确计算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 1.23、1.23 、1.31、1.31。意味着 1996-2010年中国平均总和生育率没有 1.45,扣除重报的影响,那么实际生育率只有 1.35 左右。说明以前国家统计局关于生育率的数据是基本准确的,从某种角度讲这次普查有雪耻之效。但联合国人口基金一直拒绝承认中国 1.3 左右的超低生育率,每次都将中国的生育率篡改为 1.8。以翟振武(翟振武是联合国人

10、口基金中国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为代表的主流人口学者这十多年 来一直依照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旨意,用各种理由否定统计局超低生育率的数据,一次次将生育率篡改为 1.8。最乐观估计(假如仅仅只有 15-59 岁存在重报), 2010 年总人口只有13.1 亿;而十二五规划根据计生委和翟振武等主流人口学家的建议,提出的2015 年人口控制目标是 13.9 亿。意味着五年要增 加 0.8 亿人口(考虑今年几年会死亡 1 千万左右,那么每年出生 2600 万),可能吗?滑天下之大稽的十二五规划!翟振武这些年也一直打着治理性别比的幌子(是国家“关爱女孩工程”专家组副组长),贯切联合国人口基金的通过“提高”妇女地位

11、而降低生育意愿的意图。但这次人口普查在这方面也狠 狠地扇了翟振武一耳光。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指出,出生性别比是 118.06,比 2000 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 还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但是翟振武的势力集团能量很大,2011 年 4 月 26 日翟振武与于学军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给国家领导讲解人口问题,通过领导人的口说出了翟振武多年来一直强调的观点(生育水平面临反弹压力大 ,坚持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宣传少生优生等观念)。人口普查之前,大家可能还怀着某种侥幸心理,以为过去的 1.3 左右的生育率是因为漏报,以为实际生育率真有 1.8,指望用各种过

12、渡方案来平稳过渡人口政策。现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已经出来了,1.3 左右的超低生育率经历了两次人口普查、两次 1%人口抽样调查、十多次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如此低的生育率,即便停止计划生育之后会出现生育率反弹,但又能弹多高? 连世代更替水平都不可能弹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后,是形势比人强了,人口政策调整必将进入快车道,这恐怕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了(如果硬是要继续人为对抗这种历史趋势,代价将是巨大的)。这次普查显示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 13.26%,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了,老年化呈加速之势,性别比居高不下。如果还坚持现行生育政策,还稳定目前的低生育水平(1.3 左右的第

13、生育率),那是说不过去 的,不但无法平息民愤,更是对历史的犯罪!第六次人口普查之后,中国人口政策走向应该是很明朗了:依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快马加鞭地“完善”人口政策,并且这个步伐还要加快,不能局限于二胎。从政治角度考虑,翟振武、于学军给政治局领导上课时间选在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之前和之后,政治意义差别甚大。选在此前,是领导被蒙蔽,翟振武有欺君之罪;选在此后,是领导明知结果 还接受愚弄,错在领导。这次翟振武在人口普查之前给中央上课,主动权在中央了。如何处置翟振武等人,要看政治智慧了。如果翟振武、田雪原等人都不用为人口政治失误承担历史责任, 那是没有天理!姓名:刘雪伟班级:1624081学号:162408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