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说国内外医学教育的改革趋势,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简道林,2012-07-25,临床实习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医学教育聚焦了教育、卫生两个重大民生工程,可谓“一肩担两义,牵系千万家”。对于这一改革,百姓关注,任务艰巨。在这两个民生工程中,医学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医学教育的改革因此为党和政府极为重视。 国际上对医学教育改革已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PRAT1 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过去与未来趋势 PRAT2 全国医学教育会议(98)和医学教育改革会议(2011) PRAT3 医学教育改革的领域、任务、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PRAT4 临床实习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PART
2、1 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过去与未来趋势,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及百年医学教育改革,二、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四、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三、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的重大深远意义,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及百年医学教育改革,1908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 (Flexner)受美国医学会委托对美国与加拿大全部155所医学院逐个实地考察后,于1910年发表了弗莱克斯纳报告,即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致卡内基基金会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A Report to the
3、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一) 弗莱克斯纳报告及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弗莱克斯纳报告在欧美医学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使美国的医学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认证后关闭了一半不合格的医学院,开启了美国的医学教育从带徒培训,向以大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样板和里程碑。,随后的15年间,美国逐步确立了在校教育期间以“四年本科学位四年医学院教育” 医学生培养模式(下称“4+4”),然后对接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完成对医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二)医学教育过去百年改革进程,3 代医学教育改革,
4、过去的一个世纪,以不断进展的3代医学教育改革为特征。第1代医学改革出现在20世纪之初以Flexner报告引领的改革,基于大学的医学教育,科学为基础的医学课程为特征。第2代改革出现在20世纪中期,引进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创新。第3代改革就是现在需要的,以系统为基础,吸收全球知识,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核心职业能力,从而改善整个卫生系统的工作。,二、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2010年11月,来自不同国家的20位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了一个全球独立委员会,交流在医学、护理和公共卫生领域高等教育的理念,共同制定出一个跨越国境、打破单独学科限制的发展战略,并在柳叶刀杂志上
5、发表报告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 : 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以下简称 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委员会从全球的、多专业的、系统性的视角出发,理论框架考虑到了教育体系与卫生体系之间的关联,要取得卫生工作的成功,医学职业教育子系统必须重新设计针对教学和体制的新策略。可以用五个“新”来概括对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的内容,即:新方法、新挑战、新
6、视角、新理念、新策略。,(一)新方法委员会第一次用循证方法和系统论的方法,科学总结了世界100年来的医学教育改革的经验。,专家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1月,用1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组织了多次讨论,进行了反复咨询、数据整理,拓宽了分析的范围和深度。独立的专家委员会,采用寻求健康进步的全球视角,推广介绍教学和体制创新,目标是设立一个全新的理念,提出针对具体行动的实用性建议,从而可能推动所有国家,包括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的医学教育改革,以培养新一代卫生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应对现在和将来健康挑战的最强能力。,(二)新挑战21世纪的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系统总体上不适应全球卫生系统的要求,在21世纪初全球
7、出现了新的问题。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在卫生领域出现了突出的差异和不公平,突显出在公平分享巨大卫生成就方面的失败。全新的卫生挑战开始出现。人口和流行病学形势出现巨大变化,新的传染病、环境和行为风险威胁着所有人的健康安全。卫生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何使卫生体系适应形势的发展,是对卫生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现在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医学院校医学课程相互分离、内容过时和一成不变,培养出的毕业生有明显缺陷。,毕业生存在的主要缺陷,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卫生工作者在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中并未得到充分的教育,不能应对老龄化、患者人群的变化、文化多元性、慢性病、患者就医
8、行为方式变化以及公众期望值增加所带来的挑战。系统性的问题:卫生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团队合作不佳;存在职业方面的性别差异;狭隘地专注于技术而缺乏全面联系的思维;随机接诊而非持续性的医疗服务;以大医院为重心而忽视初级保健的作用;专业人才资源中数量与质量不平衡;对卫生系统工作缺乏有力的领导。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没有针对这些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强有力的措施。,(三)新视角:从全球的、多专业的、系统性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应对全球范围的新挑战。,从全球角度看,每年培养出100万名新卫生人才由于国家之间不均衡,医学院校的数量既未与国家的人口规模、也未与国家疾病负担相匹配。每年全球医学教育总支
9、出约1 000亿美元,在国家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一数额还不到全球卫生总支出的2,这对于这个劳动密集型、人才驱动的行业而言有些少得可怜。每位毕业生的人均成本北美地区最高,中国最低。管理体系、认证体系和学习体系都比较薄弱,在世界各地的执行情况又参差不齐。尽管所有地区的许多教育机构都开始进行革新,但此类改革有效甚微。,(四)新理念:3代改革和3个学习层次,3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进展的改革过程。为了推进第3代改革,所有国家的卫生工作者都必须接受运用知识进行批判性思维和伦理行为的教育,作全球团队的一员立足本地工作,胜任以病人和人群为中心的卫生工作,以确保全民覆盖的高质量综合的卫生服务。实
10、现这一理念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体制改革。而进行教学改革和体制改革,必须明确3个层次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3个层次,授予式学习(Informative learning):授予式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卫生专门人才。形成式学习(Formative learning):形成式学习着重于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形成,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卫生人才。转化式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转化式学习是3个连续层次的最高一级。转化学习着重于培养领导力特性,目的在于培养卓越的具有改革意识的创新人才。成功教育的每个层次都建立在前一层次基础之上。,转化式学习(Tran
11、sformative learning),转化学习是师范教育理论的一个术语。即,导致学习者重新评价先前的已经继承他人的信念与经验的过程。转化学习的意义在于它会引导学生产生三个重要的转化: 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转化为通过信息检索、分析、综合作出决策;从为了获取专业文凭转化为掌握有效团队合作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从不加批判地采用现有的教育模式,转化为创造性地利用全球资 源,来应对本地亟需解决的问题。,(五)新策略:针对教学改革和体制改革,采取相互依存的教育和转化学习两个策略。,相互依存是系统方法中的关键因素,因为它强调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理想的相互依存教育也包括三个重要转化: 从教育系统和卫
12、生系统各自为政,转化为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 从一个个独立的机构转化为协作网、联盟,直至联合体; 从只关注单位内部运作转化为充分利用全球的教育内容、教学资源和创新成果。转化学习是教学改革的预期结果,相互依存的教育则是体制改革的预期结果。,三、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意义重大而深远,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汇聚国际一流医学教育专家智慧,高瞻远瞩,站在全球和百年历史的高度,从教育和卫生多系统的角度,用犀利的眼光发现问题,证据充分,并指出医学教育的核心推动力必须是推动卫生体系公平有效地为病人和人群服务。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为我们设计未来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们未来的行动提供了指南。21世
13、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是一个高质量的医学教育研究范例,值得我们深人学习,也为开创我国医学教育新时代的新思维、新策略和新举措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四、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一)应该建立“负责的医学教育”(二)倡导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三)倡导以转化式学习和相互依存的医学教育为指导方针的教育改革(四)重视医学教育经费投入的价值(五)用全球视野看医学教育(六)未来百年改革愿景,应该建立“负责的医学教育”,过去很多医学教育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在“象牙塔”中进行研究和改革。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和医学技术的教育各自为政,甚至相互竞争。报告认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医疗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
14、,一切改革都要以此为目的,应该构建对社会“负责的医学教育”。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教育水平很高,但所在的城市,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相当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水平”,因此霍普金斯大学的改革备受争议。,倡导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1、第三代教育改革以系统为中心,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提升整个卫生系统的能力为目的,必须摆脱为了改革而改革。2、知识、技术、资金的跨境流动,医学卫生人才和患者跨境迁移导致全球医学教育为卫生系统相互依存,同时也为各国医学教育的合作和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3、第三代教育改革要求综合医学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统筹规划,相互协调的设计新一代的医学教育系统。中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正朝着这一方向迈进。,未来百
15、年医学教育改革愿景,报告预期: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必将遇到许多障碍和困难,需要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与社会、医学和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未来百年,第三次改革浪潮将是一个医学教育新时代,是一个推动转化式学习的时代,一个能协调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各系统相互依存关系的时代,并将产生一个比现在更公平、效率更高的卫生体系,为民众带来福音。转化式学习和相互依存的医学教育,主要目的是把医学教育改革的目的,定位于医疗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医学教育改革必须以此为目的。必须牢记医学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2008年)二、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2011)三、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弄
16、清的几个问题,PART 2 全国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改革会议,2008年2月28日至29日,继1990年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后的第18年,也是医学院校划归教育部管辖后的第10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求的结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努力建设医学教育强国,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11年12月6日在北京联
17、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筹备时间近一年。会议是两部于2008年2月28日至29日联合召开医学教育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会议作出批示(规格更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并讲话。,二、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201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精神:任务: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围绕社会服务和群众卫生健康需求,大力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医学教育规律,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途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科学研究和
18、学科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的:大力提高医学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医学人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的讲话精神: 围绕“医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实现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两个根本问题,结合医学教育的办学规律和医学教育国际发展趋势,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及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大力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培养;重视实践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医学内部及外部的学科交叉整合,培养具有“大医学”概念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教育部长袁贵仁就医学教育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做主题报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创医学教育发展新局面,对推进
19、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和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等问题进行部署。卫生部长陈竺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做主题报告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对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等问题进行部署。,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的鲜明主题是改革,而且是综合改革。医学教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的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重要而紧迫。,一是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突出强调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极端重要性,把质量视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医学教育怎么办?,(一)为什么现在要进行医学教育的综合改革?
20、(三个医学教育怎 么办?),三、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弄清的几个问题,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李克强 “强基层,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要在软件上下更大功夫,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才短缺、技术薄弱这一最突出的问题”。当前,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医学教育怎么办?,三是医学发展新趋势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世界医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医学的社会性、公平性、整合性,健康需求的广泛性、医学的国际化都在加速发展。建设教育强国, 医学教育怎么办? 解决这三个“怎么办”,关键是改革创新。要通过综合配套的改革,提高
21、质量,提高水平,满足医药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二)医改,确实是百姓关注的大问题。医学教育改革怎样适应医改需 求,满足医改需要?其基本思路是什么?,袁贵仁:“只要是医改需要的,医学教育就要努力做好;只要是有利于医改的,医学教育就要积极探索实践”。从医改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医学教育为医改服务、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观念,强化四个“着力于”: 1、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2、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突破; 3、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 4、着力于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显加强。目的: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全面提高医学人才
22、培养质量,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三)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如何科学调整医学教育的规模、优化 结构,完善学制学位体系?,我国医学教育规模、结构还有待优化。医学教育要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要相对稳定医学教育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要缩减招生数量。要着力优化人才类型结构,逐步完善学制学位体系。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构建、发展“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即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
23、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高水平的执业医师。,(四)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将怎样改 革?如何保障质量?,培养模式确实成了医学教育改革的“瓶颈”,影响着医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是我们要高度重视、下大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两部委明确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其根本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 一是德育为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卫生事业的推进者,这是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关
24、爱他人、珍重生命的人文精神。,二是能力为重。有能无德、有德无能都不是“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这块“短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要求,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三是全面发展。要让医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五)医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事关医学教育质量。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好医生即好教师。严格临床教学职务的聘任,明确附属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责任和义务,把教学水平作为聘任教师专业技术
25、职务的重要条件。教育部将实施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临床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二是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好学生必须有好医院。要高度重视附属医院的建设和管理。三要加强社区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等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让医学生走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医情。,加强实践教学有三个要素:,会议对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整体设计和系统部署。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思路。针对当前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提出了五大领域12项改革任务和举措。准备组织实施深入推进改革的六大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指导思想和
26、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改革。,PART 3 医学教育改革的五大领域、12项改革任务与对策、6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
27、的调控机制;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为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一、改革重点和主要举措(5大领域、12项改革任务和举措)二、改革试点与建设项目(6项),一、改革重点和主要举措(五大领域、12项改革任务和举措),(一)优化临床
28、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三)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 (四)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五)加强临床医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设,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五 大 领 域,(一)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1、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总体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点的招生数量,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缩减招生数量。 2、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优化医学
29、教育学制学位体系。逐步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少而精、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按需办好三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培养农村实用型助理全科医生。,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2012-5-7,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2010 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在我国医学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说明国家和教育部对医学教育的高度关
30、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2012-5-7,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60种核心能力。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从世界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和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的医学教育的七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体会到,医学教育就是卓越教育(精英教育)。医学生的学习和培养目标就是卓越医师。,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于上海交大在题为卓越医学教
31、育培养计划的报告中认为医学教育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特殊性,医学教育不单指学校内教育,还要包括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这两个阶段,因此卓越医学教育培养计划应该包括了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遵照医学教育标准,思考如何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石鹏建强调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不是一个拔尖计划,而应该是使得不同类型的医学教育都能够提高水平的计划,要从知识、能力、水平等综合方面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为基层培养更多卓越的医学人才。,“卓越”词语解释:超出一般; 杰出; 卓越人材; 卓越功勋; 卓越的才能; 卓越的社会活动家。 高超出众;卓越的成就。,什么是“卓越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外科讲座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专
32、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允怡教授认为:“卓越医师”是相对于“合格医师”而言的。我国当前的医学院校主要是培养具有发展潜能的“合格医师”,而“卓越医师”相对合格人才应具有更高的能力、素质要求,尤其是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职业发展的能力。现今社会对医学界的需求是能够为广大医患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医疗水平的质量要求也相应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目光已经延展到全球,如果医学生还只将标准定在“合格”,那势必会被淘汰。,卓越医师培养的阶段性、层次性、渐进性、相对性,卓越医师培养的阶段性 医学教育分为学校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
33、各个阶段都卓越,才是最全面的卓越。巴德年院士曾经对世界各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其中来自美国的越来越多,这当然和美国的科学实力和经济实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坚持了百多年的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完整的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推行规范的在校医学教育,以及毕业后严格的全科医生、住院医生、专科医生培养制度,正是这样的医学教育体系成就了美国今日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学校医学教育是打基础,毕业后的住院医师培训是临床能力的培训,重点是临床技能的训练,继续教育是持续职业的发展,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构成了医学终身教育体系,不能相互替代。 中国的住院医师培训1949年以
34、前在协和等一些医院已开展,1949年到1977年主要进行的是进修教育,1978年到现在,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体系,取得了一些成就。从1993年卫生部正式颁布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办法开始,卫生部在全国有组织地推进住院医师培训试点,2004年在财政部支持下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现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和丰应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此项制度的落实进度明显加快。2011年湖北省首次认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卓越医师培养的层次性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博士毕业,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特别是没有经过临床训练,一直从本科读到士的毕业学生,更应该接受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35、否则就是眼高手低,是成就不了卓越医师的。当然,这些学生有扎实的基础、有良好的发展后劲,只要经过规范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绝大多数都会成为卓越的医师。,卓越医师培养的渐进性或者说过程性 医学是个相对比较晚熟的职业,因为实践性与经验积累,是成就一个卓越医师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一个时间长青的职业。没有一定的病例经验积累,是很难成为一个名医的。我们主张,医院要通过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加之通过医学生毕业后的自己努力,尽可能地缩短培养时间,在相对年轻的年龄段,就成为一个相对卓越的医师。,卓越医师培养的相对性 不同学校的医院之间的相对性、在同一学校和同一医院、同一单位的相对性。我们告诫我们的学生,不
36、要因为学校名气不是特大而懈怠,要有赶与超的精神,在同一单位,要有做得最好的精神。我们也恳请各教学实习单位,加强临床实习管理,这也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卓越理解。,卓越医师应该是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发展,一个优秀卓越的医师,更应该面向国际,面向世界,学习先进技术,造福于民。练就卓越必须锻造“七剑”: 、外语能力 掌握好国际语言,尤其是对医学专业英语的熟知必不可少。 、运用网络能力 提高网络运用能力,可以足不出户与国际大师进行网络平台学术性的搭建,从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发表论文能力 在已达到合格医生的基础上,想要成为卓越医师就要在国际上多发表论文,将自己放到国际“试金炉”中去历练,验证自己的实力
37、。 、交流沟通能力 但只有同行间多进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形象”得以展示,进而提高学术论文的影响力。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提出: 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借鉴文献能力 借鉴对于医学院校学生来说,最多的应该是应用于文献的引用借鉴的过程,不是单纯地搬抄,而是吸取知识的过程。,、避免失误能力 学术论文小失误”所传递的信息是作者的“不严谨”形象。尤其是对于治病救人的医者,手术台上的“小失误”将会酿成大祸。 、终身学习能力 学海浩瀚,学生不可能在五年内学习所有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科技在发展,医学生在工作岗位也不可能“无所不能这就需要医学生成为具备终身学习的
38、能力。,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2012-5-7,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强化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立足长远制度建设,着眼当前突出问题,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高20127号),基本原则 按照“立足国情,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医学
39、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医学人才的培养标准,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以试点高校的改革为重点,力争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任务 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
40、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高20127号),建设内容,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高20127号),2、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3、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4、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1、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3、改革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和评价考核方法,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推进医学基础与
41、临床课程整合,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基层见习,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确定若干所地方医学院校和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等医学院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
42、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完善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4、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制度。着力推动研究生
43、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有机衔接,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授予与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有机结合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为培养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和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研究生招
44、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有机衔接,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授予与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有机结合。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为培养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3),5、改革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
45、的基础;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导师制,强化临床能力培养,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医教研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诊疗和科研创新的潜质;推动培养过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结合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确定若干所高校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46、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导师制,强化临床能力培养,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医教研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诊疗和科研创新的潜质;推动培养过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4),6、改革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深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改革,实施早临床、多临床教学计划,探索集预防保健
47、、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诊疗能力,培养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村医疗卫生需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6号,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确定若干所高校开展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深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增强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自觉性、坚定性。培养大批面向乡村、服务基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