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挑战与应对[岳麓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6923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挑战与应对[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挑战与应对[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挑战与应对[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挑战与应对[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挑战与应对[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 学 论 文“挑战”与“应对”崇雅中学:宋慧英随着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的展开和新高考方案的出台,新教材的使用,对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新旧教材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新教材对教学方式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新教材对传统的评价方式有什么影响?面对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以及一大堆陌生的历史学、教育专业术语对处在一线的教师来说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空前的。因而对站在一线的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呢?本人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一、转换教师角色定位,建构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对学生耳提面命、严防死守。学生对

2、老师畏如虎猫,敬而远之。难怪西方学者批评我们的教育“没有儿童” ,教育是无“人”的教育。而老师的教学也不外乎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练到底。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处于受支配的地位。这样造成师生关系的严重隔膜。学生不敢说,不敢想,更不敢去做,动辄得咎,谨小慎微。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被死死的束缚住。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和孔乙己强不了多少。其实,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尤其要帮学生清扫心灵的垃圾。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老师要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点亮学生心灵之灯。所以我们历史教师要利用自

3、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二、激发欲望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很多同学以至部分家长的心目中总认为历史是“副科” ,可学可不学。因而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显得无计划性、漫无目的。又加上传统的历史教育还存在多角度史料少,多角度评价少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个人认为应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怎样才能调动学习的兴趣呢?首先应设计好“开场白” ,

4、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就能抓住学生求知心理,激发他们学史的兴趣。如何开场?我们不妨可以:借助文艺作品导入、利用文物、模型及课本上的插图、图表和其他直观教具导入、引用成语典故导入、谈话导入、名言导入、广告导入、故事导入、设计导入等 。其次历史课上应该尽可能应用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材料充实课堂内容,切忌单纯用课本的理论,所以这就要求历史老师的见闻要很广。还要考虑到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一些跟课本的知识中有联系的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搬到课堂上来。学习的动机源于人性的内部,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伊拉克战争刚刚爆发时,针对学生们都非常关注的情况,以伊拉克的

5、过去、现在与未来为题,引导学生进行了专题学习。由于学生们很感兴趣,所以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三、正确处理好课标-教材 -备课三者的关系。在新课改下是“一标多本”而高考又是以课标为主。如何将“一标”与“多本”结合?这就要求处在一线的教师正确处理好课标-教材- 备课三者的关系。原因在于:第一,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功能不一样。课改前的

6、教材与教学大纲从体例到内容都基本一致,导致许多熟悉教材的教师养成了一个备课习惯-基本不参考 教学大纲 ,因为他们认为教学大纲所包含的思想脉络已经被教材充分体现出来了。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却不一样。新教材是编者按照自己对课标的理解来编撰的,而不是一一对应课标的体系来编撰的。因此目前的 4 套高中新教材从体例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旧教材的地位与教学大纲相等,那么在课改背景下, 课程标准的地位要远高于教材。因此在新教材备课中,绝不能抛开课标来处理教材。第二,课改后教材的性质发生了转变。课改前,我们对教材的性质定位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 。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把这种资源看作

7、是“唯一的资源” ,力求用足教材、学透教材甚至背熟教材。课改后,我们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 ,教材的资源性没有改变,但绝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而只是最重要的资源。此外,教材还具有“工具性” ,承担着提供学生学习的方法,方便学生随时查阅的功能等等。因此,认为教师必须一字一句地讲授教材,学生必须一字一句地背熟教材的观念是不可取的。第三、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具体说来就是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旧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监督下掌握教材知识。而

8、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 4 个方面:一是开发教学资源,二是调整课程结构,三是进行教学设计,四是进行课程评价。核心内容就是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以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身份去帮助学生进步。因此死抠教材知识点并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四、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重在知识的传授,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模式很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过去学生历史学习基本处于孤立、单个、静止的状态,同学之间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学习单靠个人背记,效率极其低下。但是现

9、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潜能的终极目的。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把握“互动式”教学原则,是有序、高效地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 “互动式”教学原则包括能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方面。而且教育部付部长王湛提出新课程标准时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10、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 “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所以历史学习,应在学生主体自学、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随着课改的进行,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但我们应尽量避免方法的模式化。本文侧重从理性层面加以探讨,并结合时事实例加以说明。具体可以这样尝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

11、。另外也可以将一些适合的内容或材料在课前让同学将其排练小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学生的观点与传统的结论不相一致,也应给予宽容。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治史能力。组织历史辩论会、一分钟的历史演讲、撰写历史小论文、组织历史文物参观考察等。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学史兴趣、提高了治史能力,同学之间也增进了解,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我校高一学生就今年中日关系进行辩论,学生网上搜集资料,形成两大观点,一派认为对日应采取强硬立场,一

12、派认为应理智对待,在辩论中,学生密切合作,唇枪舌剑,智慧火花的激烈碰撞,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学生在撰写“抗美援朝利弊谈”中,还走访老人,进行访谈,增进了对社会、民生的了解。只要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尝试一下。五、历史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注入生命活力和能量何谓的“教学反思”?扬州大学朱煜教授提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我们的教学是针对活生生的人,教学反思就要研究学生,了解学情,从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出发,及时调整和修正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同

13、时,教学反思也是老师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体现,反映教师的学术素养和职业修养。通过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常教常新,如源头活水,给我们的教师本身注入生命活力和能量。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朱煜教授提出了要转变历史教学理念,丰富历史专业学识;进行案例研究,撰写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以及课堂观察与思考等。六、关注现实,引导学生主动讨论,深化认识。“历史不是对僵尸的临摹,而是对生命活力的鉴赏。”历史教学本来就不该是为“历史而历史”,否则,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也无法完成历史学科本身应该承担的任务。心理学研究也证明,高中生求知欲强,思辩能力已有初步发展,他们关注时事政治和国际关系,也同样关注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所以历史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更要让学生运用这种智慧来关注现实,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有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开创历史教学美好的新明天。参考文献: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皮连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桂生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小山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2004 年第 6 期 46 页 朱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