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语言传播的多元论与进化观摘要 关于络语言传播现状,学界有众多观点,归纳起来有肯定论、否定论、合理论和发展论四种,本文以为应从发展进化的思维来看待络语言的传播,从而有利于语言的生态平衡发展。 关键词 络语言 多元论 生态进化 络语言的渗透力和创新性,推进并改变着人们现实的语言生活。络中独立的个人为传播主体通过络媒介包括 ICQ、QQ 聊天空间、MSN、新闻组、BBS、BLOG、论坛等际交流渠道,进行即时传播或延时传播的文字、数字、字母、英语和图片等信息符号或符号复合体,形成了多样的络语言。关于络语言传播的态度,学界有众多观点,或赞成,或否定,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以发展进化的思维来看待络语言
2、的传播,有利于语言的生态平衡发展。 一、络语言传播的多元论 络语言传播现象一直是学界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热点。对于络语言,人们表现出多元化的态度和观点。 1 肯定论。该论点的核心是完全肯定络语言。认为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 ,具有简约性、丰富性、开放性、形象性等特征,是“新新人类” 的“新新话语”,要加以推广和应用,是络时代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大的渴求和认同。同时,这些另类词语也在都市人生活中大行其道,成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例如在常听到朋友间调侃道,“你真是 286!”这实际是说你脑子转得慢。这些带着情感的字符,体现出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可谓络时
3、代独特的社会文化。一些词语在老一代看来也许不习惯,可对于时尚的新一代而言,却有血有肉。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这一观点能够以发展的视野来看待络语言对人际传播的正面作用,对新生事物从与时俱进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推动语言多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 否定论。该论点的核心是对络语言提出尖锐批评,认为络语言会威胁传统语言的纯洁性,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络语言是语言垃圾、语言污染,是档次极低的胡言乱语。所以,他们极力主张对络语言加以限制和规范。因为络语言把错别字、谐音字当成时髦在公众场合滥用,绝对是对汉语的污染而不是什么发展,这种泛滥一旦不遏制,量变会引起质变,一旦
4、年轻人有了长期使用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就会影响人们正规语言的使用,从而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同时,络语言也冲击传统语言教育。有人担心,现在孩子上的越来越多,而他们又正处于掌握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对络语言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3 合理论。该论点的核心是认为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历史上最鲜活的语言产生于民间,最有生命力的语言也是源于民间。汉语需要汲取人类文明成果,互联语言对汉语的发展与完善,利大于弊。络语言都是经过民检验的,不合理的或者流通率低的都会被淘汰。络语言也有人称为 Q 语,存在并广泛应用说明有其合理性。存活下来的应该让其发展。如在 20
5、01 年 12 月举行的“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研讨会”上,大部分专家学者达成共识:不能用一般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新词语。对待新词语要宽容,要有“词语保护”意识,也要有 “品位”意识和“规范度”意识。具体到“络语言”,专家认为络词语是新词语中的另类,是否现在就去规范,以及如何去规范,还有待时日。“不论怎样来讲,语言总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络语言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它有自己生存的空间,有相对固定的使用群体,有它内部运行的规则,它就有存在的理由。”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中,很多研究者主张,“ 应客观地看待络语言对孩子的影响,不能一棍子打死。语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新的语言产生
6、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而且对社会能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就不能人为地去阻止它。比如说一些大众俚语、俗话,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倘若是些类似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则应当坚决制止。” 4 发展论。这种观点认为:络语言是今后语言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世纪的最先锋的生活和语言活力。“面对络语言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受影响,并认为它们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坦白地讲,认为络语言对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是一种戕害,希望语言纯洁而下大力气对之进行封杀,这样的举动太过偏执和理想化。几千年来,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着,一直处在一
7、种非规范与规范的对立统一之中。语言也存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变化往往带来新的发展。络语言虽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语言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与完善,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就如上世纪初,因为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了白话文运动,我们今天的语言中才没有了之乎者也。在白话文刚出现的时候,也遭到了不少的抨击与抵制,而历史则证明了白话文存在的价值。”于根元认为,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语言在发展,语言需要规范,但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规范。所以对络语言的规范要尊重约定俗成,因为约定俗
8、成是无法代替的客观伟力,可以体现语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上述几种观点有其各自的科学性。但一味地肯定或否定,则缺乏辨证的认识。对此我们要理性对待。 二、络语言传播的进化观 研究发现,在整个语言生态系统中,络语言的进化功能与趋势,将对语言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有学者认为,“因特提供了群体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它成了一个人们可以与全世界交流而无需中介人的舞台。一些人预言,这将意味着地理的消亡使地区与地区失去联系的距离的崩溃。”“我们可能注意到因特常常被指责与真实生活的空间分裂,就像它创造一个实际上的共同体一样。在研究电脑城现象时,看到的是人们独自坐在自己的屋里或办公室里,通过络进
9、行沟通以此弥补社区交流的缺乏,这对地区社会结构的确是一种削弱。”络语言作为互联中另类语言和另类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范,使中国语言文字不断变迁,对现实社会和日常语言应用产生了影响。但是,语言有其自身消化和扬弃过程,一定时期后,能够存在和流行于络人际交流活动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是那些富有创意并得到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部分,它们将成为人们体验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媒介。所以。对于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我们要以辨证和发展的思维来看待。 1 零和思维与融合胸怀 对络语言的态度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语言的未来走向,是“零和 ”思维,还是融合的文化胸怀,是全球化语境下考验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所谓
10、“零和” ,是博弈论里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双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之所以称为“零和” ,是因为将胜负双方的 “得”与“失”相加,总数为零。在零和博弈中各博弈方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既无法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也无法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除非在各博弈方中存在可信性的承诺或可执行的惩罚作保证,否则各博弈方中难以存在合作。也就是说。零和思维,是两者之间通过相互竞争,实现自身利益,结果是参与各方得失总和为零。 可以看出,零和思维与融合思维是相对的逻辑,前者为参与双方对资源的占有式竞争,后者为参与者共赢式发展。语言生态也如此,作为一个系统,语言群
11、落或语言个体之间存在着竞争,但竞争中可以相互融合,并彼此促进。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一部分有生命力的适合民交流并能丰富语言系统的就会发展,并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一些恶俗的络语言则会被淘汰,从而保持络语言的健康传播。对此,络语言一方面对现代语言系统和语言交际习惯提出了竞争和挑战。但也在融合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此,以开放的心态和科学的视野为一些有生命力的络语言提供传播平台和渠道,将对络语言以及现代语言发展起到促进推动作用。 2 创造性破坏与多元化共存 “创造性破坏”是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经典观点,原本是其企业家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不
12、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不断创造新的结构。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机遇来源于(环境、产业等)“创造性破坏” 的突变。把这一观点融入语言文化和络语言传播,可以发现,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本土文化的创造性破坏和颠覆。它究竟是利是弊?泰勒 考恩针对这个激烈争论的话题提出了令人瞩目的原创性论述,试图向读者证明:文化的“破坏 ”带来的不是艺术之死,而是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化。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都变得越来越相似,最终我们可选择的余地或许会越来越少。某种层面的文化专业化和差异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丰富每个人的选择。这其实是一种多样性悖论:即创造性破坏的另一面就是实现多元化共存。语言演变
13、过程存在一种“平衡”。络语言为了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活力,不免对现代汉语产生冲击。但两者之间为了维系自己所在符号系统的稳定,相互之间尽量减少对抗(即“磨擦与碰撞”) ,使整个语言系统保持一个足以抵拒其他文化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求得系统内部和系统的相对稳定。如果从元语言的哲学思维来考虑,络语言的多元化生存也是值得认同。所谓元语言,又称“纯理语言” ,“符号语言”,与“ 对象语言”相对。指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如用络语言来说明汉语,汉语是对象语言,络语言是元语言;用络语言来说明络语言,络语言既是对象语言,又是元语言。海德格尔认为,科学规范的元语言可能导致人类思想语言的全面逻辑
14、化和程序化,它根据技术操作原则,将词与物变成单一严肃的对应阵列,可能剥夺语言的创造功能乃至生命,给人带来一种“单轨思想” ,最终造成人类语言蜕变和思想萎缩。0 络传播有其自身的特征,络语言把关和控制源于传播者个体,其创造力不受编辑的过滤或限制,民可以自己创造和选择,并自由使用和传播。这种共同的创造和平等的参与传播,使络语言具有更彻底的约定俗成性和草根化,这既是络语言的本质,也是络语言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实现共生的土壤和传播基础。 3 汉语危机论与文化吸纳力 信息时代,络的无国界传播让汉语言面临新的挑战:在电脑络中,中文信息只占不到总量 1。有学者警告,中国在信息领域几乎丢掉了汉语的发言权,失去了汉
15、语文化的空间。对于这一趋势,学者朱竞在其主编的汉语的危机一书序言中写道:当我们身处“全球化” 、“国际化”的热浪中时,便会感到汉语已经越来越面临危机。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在走一个介乎被“欧化” 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 “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也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 色彩较浓,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 的症状。汉语危机还来自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身为中国人,不能很好地用母语进行思想、文化乃至生活上的交流;不能体会汉语的自身魅力,那是多么悲哀的事!对全球化和络化引发汉语危机这一问题,陶东风也曾作过很专业的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