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 动 笔 墨 不 读 书 不 动 脑 筋 不 读 书 不 提 问 题 不 读 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背 影 第三课时设计者:王丽君 徐永凯 设计时间:2014-2-25 领导签字:学 习 目 标1、在对比阅读中感受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2、在对比阅读中提高分析能力。3、感受两篇文章中的父子深情,努力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学 习 重 点 感受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难 点 预 设 体会父子深情。自 主 学 习一、阅读朱自清背影片断,回答下列问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
2、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
3、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用横线画出对父亲外貌描写的语句,并说说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请用号标出选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说说对刻画父亲有什么作用? 4、选段中几次提到作者落泪?在什么情况下落泪,各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5、写送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怎样的心情? 6、 “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 。 7、选文几次写到父亲
4、的背影,哪一次写得最详细? 8、给这个选文加一个标题。 动 笔 实 践 动 脑 闯 关二、对比阅读:鼾声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了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 ”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 “我爱打
5、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
6、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 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下面。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蹲在村口坚硬的石头”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感情? 3、 “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的是什么? 4、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地”
7、有什么表达效果? 5、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哪种叙事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6、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什么主题? 反 思 提 升1.总结自己的课堂精彩2.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3.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8、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表现了为生活而奔波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9、两次。第一次感动于父亲对自己的照顾非常仔细,同时后悔自己刚才认为父亲迂的想法。第二次看见父亲消失在人群里,不知何时能与父亲相见,是伤心之累泪。10、父亲对自己的行动很满意,而且故作轻松,不希望儿子为自己担心。11、画略 强调父亲行动的不方便,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 12、丙13、怕儿子在
8、路上口渴,便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14、怕父亲看见我流泪而伤心 15、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举例略。16、两次。车站买橘子那次。 17、浦口(车站)送别 18、非法进入投票站。19、法官被镇住了,说话没有底气。20、从两个方面为自己辩护,首先驳斥了强加给她的所谓罪行,然后尖锐地指出真正有罪的是那些违背宪法的人。 21、运用排比句、反问句达到感情强烈、鲜明有力的效果,气势如虹,咄咄逼人;辩护词逻辑严密、无懈可击。22、历史的车轮是永远向前的,谁也不能阻挡社会的进步。23、时间 “夜色已深” 、 “月亮在窗外移” 、 “月亮从窗口消失” 、 “随后” 、 “最后” 。24、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25、父亲对儿子的爱。 26、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27、第一次是因为: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 第二次是因为: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 28、插叙 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29、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