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實現多個 A P 的無縫漫遊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原有的WL A N覆盖范围比较小,而现在需要增大覆盖范围,所以要再加入1个A P来扩大无线覆盖范围(加入多个A P时解决方式相同),使客户端能在整个WL A N中漫游,在改变接入A P时能无缝切换。这种需求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无线漫游模式(如图1 )。此模式下,多台A P都通过网线连接入局域网的交换机中,此时所有的A P都采用“ A P ( A ccess P o i n t )模式”,所有的A P构成一个无线工作组,因此它们的S S I D必须相同,其他的认证、加密模式的设置也都需要相同。而由于相同或相邻的信道( C h a n n e l )存
2、在相互干扰,有必要将相邻的A P使用不同的信道,而且最好信道号间隔5个,这样干扰最少,如: 1、6、1 1。强强经验:如果A P默认开启了D H C P功能,要将其关闭,最好在所有A P连接的交换机上层另外设置一台D H C P服务器。因为用户切换A P时,不同的A P各自启用了D H C P,很可能造成I P冲突。这种漫游模式不仅能扩展无线覆盖范围,还能在信号重叠区域提供冗余性保障,设置相对简单,所以被广泛采用。强强提示: A P模式又被称为基础架构模式,所有的无线通讯都经过A P完成。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模式,大多数A P默认都是在“ A P模式”下工作的,而家用的S O H O级A P大多只
3、支持此模式,所以无需设置。无线AP中继模式2这种“中继模式” (如图2 )不是所有的A P都支持,一般的S O H O级A P都不支持此模式,高端商用A P则大多支持。此方案中,一个接入有线局域网的A P作为中心A P,根据需要可采用“ A P模式”或“桥接模式( Wi r e l e ss B r i d g e ) ”。一般我们的中心A P也要提供对客户端的接入服务,所以选择“ A P模式”,而充当中继器的A P不接入有线网络,只接电源,使用“中继模式( R e p e a t e r ) ”,并填入“远程A P的MA C地址( R e m o t e A P MA C ) ”即可。强强经
4、验:中继A P将可与中心A P之间进行桥接(注意中继A P要放置在中心A P的覆盖范围内) ,同时也可提供自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客户端接入,从而延伸覆盖范围。一般中心A 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中继A P接入。此时全部A P须使用相同的S S I D、认证模式、密钥和信道,还要将A P的I P设置为同一网段且不要开D H C P。客户端还是会认为这是一个大范围A P,所以客户端设置还是跟单一A P的情况相同。这种中继模式虽然使无线覆盖变得更容易和灵活,但是却需要高档A 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 P出了问题,则整个WL A N将瘫痪,冗余性无法保障,所以在应用中最常见的是“无线漫游模式”,而这种“中继模式
5、”则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如:空旷的厂房和露天广场类的地方。强强提示:在一些高端商用A P中(如C I S C O的A i r o n e t 1 2 0 0系列),如果A P3身处WL A N覆盖中,且只连接电源没有接入有线网络,则自动设置为“ A P中继模式”,十分智能化。另外,上面方案的中继应用目的是增大无线覆盖面积,拓展无线接入范围。而中继模式更多的应用在单纯延长无线传输的距离。这种应用多用于两个局域网相隔比较远,或者中间有障碍无法直接做桥接的情况,所以需要在中间加一个中继A P,如图3所示。图3中两栋建筑物各有一个局域网L A N 1和L A N 2需要互联在一起,但是
6、由于信号传输距离的原因无法连接,这时就可以通过加入一个中继A P (即图3中的A P - B )来达到成倍延长传输距离的目的。此时中继A P - B只需要设置成“中继模式( R e p e a t e r ) ”即可。而其他两个A P - A和A P - C则应接入各自局域网的交换机中并设置为点对点桥接模式,“ R e mo t e B r i d g e MA C”一项中都填入中继A P的MA C地址。此时,所有A P必须同在一个I P段内,且使用相同的信道。AP的其他几种工作模式高档商用A P除了支持“ A P模式”和“无线中继模式”以外,还支持“点对点桥接模式”、“点对多点桥接模式”、“
7、 A P C l i e n t客户端模式”等。它的We b管理界面中会有一项“ A P工作模式( A P Mo d e ) ”的高级选项来设置这些模式。下面我将对这几种工作模式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给出设置时的一些注意要点。1 . AP Cl i e n t客户端模式在此模式下工作的A P会被主A P看做一台无线客户端,也就是跟一个无线网卡的地位相同,即俗称的“主从模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方便网管能统一管理子网络,应用示意如图4。4图4中整个L A N 2对主A P而言,相当于一个无线客户端,主A P将只会为这个“无线客户端”分配一个I P地址。这时要注意,既然A P C l i e n t只
8、是一个客户端,那么它只能接入交换机,不能为其他无线客户端提供接入的服务。这种工作模式下的主A P设置,跟最基本的单A P设置相同,而A P C l i e n t的设置也很简单。在从A P的管理设置页中将“ Mo d e ”选择为“无线客户端( Wi r e l e ss C l i e n t ) ”,然后点击其后的“接入点搜寻( S i t e S u r vey)”,就可以像设置无线网卡一样,找到可用的无线A P了。如果有必要还需要在“远程A P的MA C地址( R e m o t e A P MA C ) ”一栏中填入主A P的MA C地址。强强经验:跟单A P环境中A P和无线网卡的
9、设置类似,所有的A P必须具有统一的S S I D,I P地址必须位于同一I P地址段,并且使用相同的信道。2 .点对点桥接模式这种模式多应用于两个局域网距离并不很远,但由于中间的地带有阻碍,不5方便布线连接的情况(如隔河相对的两栋建筑物)。那么利用无线来替代有线的连接是简单易行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其应用示意如图5,两栋建筑物内各有一个局域网: L A N 1和L A N 2,两个A P : A P - A和A P - B使用点对点桥接模式相连。两个A P都各自连入本地L A N的交换机中,此时这两个A P起到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一根“无形的网线”和桥接器了。A和B两个A P的设置方式相同,都是在
10、A P的管理界面中选择“桥接模式”,并在“远程桥接MA C地址( R e m o t e B r i d g e MA C ) ”中输入对方A P的MA C地址。注意两个A P的I P要在同一网段,且使用相同的信道。强强经验:由于这种应用一般都是将A P置于室外,其环境多变,请使用专用的室外无线A P,并建议安装定向天线。它的高集中定向传输,适合这种应用环境,有利于提高信号强度保障稳定性。同时,A P之间不要有障碍物阻挡,否则衰减会比较严重。3 .点对多点桥接模式这种点对多点的模式,相对于上面的点对点模式,每个A P都能对应更多的连接点,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两两互联结构。这种模式多应用于多个不便
11、布线的建筑物之间互联,应用示意如图6。6在这种模式下工作的所有A P设置都一样,都选择“点对多点桥接( Mu l t i - P o i n t B r i d g e )”模式即可(有个别产品必须使用一主多从的方式,类似于星型结构)。其他的参数类似于无线漫游设置,所有A P使用相同的S S I D,各A P的I P地址位于同一I P段。在信道设置上,点对多点桥接模式下的所有A P必须使用相同的信道。强强经验:此种应用环境中位于中心位置的A P要使用全向天线,而其他A P建议使用定向天线朝向中心A P。编后: WL A N只是将网络的传输介质由有形的网线变为无形的电波。只要清楚了这点,那么有线
12、网络中的桥接、中继等应用体现在无线网络上就没有什么复杂的了。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对A P的应用了然于胸,让网络覆盖联通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不论固定点还是移动客户端都能畅然其间,真正做到“网覆无际,动静自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无线设备的WD S功能解读在无线已经开始普遍的今天,很多的地方因为场所比较大而无线设备单品覆盖的范围又不能够满足需求怎么办。在以前只有通过无线网桥这个设备来达到无线的桥接,但是原始的无线网桥只有单一的桥
13、接功能,并不能够达到无线覆盖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想达到无线桥接又要达到无线覆盖就至少有4个无线产品,两个无线网桥来桥接无线信号,无线覆盖还需要另外购买无线A P才可以。现在很多的无线A P已经集成了桥接功能也就是无线分布系统( WD S )的功能,也就是常说的无线中继模式。无线中继模式可以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中心A 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无线中继模式的A P接入。无线分布式系统( WD S )的无线中继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无线组网模式。可适用于那些场地开阔、不便于敷设以太网线的场所,像大型开放式办公区域、仓库、码头等。什么是WD S功能最简单地说:无线分布式系统( WD
14、S )的无线中继模式,就是在WD S上可以让无线A P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桥接(中继),在这同时并不影响其无线A P覆盖的功能。无线分布系统( WD S )通过无线电接口在两个A P设备之间创建一个链路。此链路可以将来自一个不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 P的通信量中继至另一具有以太网连接的A P。WD S最多允许在访问点之间配置四个点对点链路。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不是所有的A P都支持WD S,选购的时候看清楚。附带说明7一下选购产品的时候还要看清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参数。A P发射功率单位是d b m,天线增益的单位是d b i,这两个值越高,说明无线设备的信号穿透力越强。普通A P的发射功率在2 0 d b
15、 m以下,天线的增益在23 d b i范围以内,按照经验,2 d b i的增益天线信号可以穿透两堵墙。还有无线网络是共享网络,整个WD S相当于一个大的网络,用户越多,每个用户所得的带宽越低,最好买统一牌子的无线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购何种带宽的设备。无线分布式系统(WD S)的应用优势无线分布式系统( WD S )的无线混合模式,可以支持在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应用模式下的无线访问点( A P ),同时工作在两种工作模式状态。即:桥接模式+ A P模式。无线局域网络创新的无线分布式系统( WD S ),改变了原有单一、简单的无线应用模式。比如:大型热点区域和企业用户选用无线WD S技术的解决方
16、案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可选的无线应用方式来连接各个A P,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结构的灵活型和便捷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使无线网络使用者以购买最少无线设备,达到更多用途的功能实现。WD S功能的设置对于要包括在无线分布系统中的每个A P,请按照以下步骤设置无线主干网。1、单击C o n f i g u r e(配置) I n t e r f a ces(接口)。2、确认A u t o C h a n n e l S e l e ct(自动信道选择)已设置为d i sab l e d(禁用)。记下要包括在无线分布系统中的无线电设备的MA C A d d r e ss(MA C地址)。向下滚动到
17、Wi r e l e ss D i st r i b u t i o n S y st e m(无线分布系统)标题。3、单击E d i t(编辑)按钮以更新无线分布系统( WD S )表。4、在Wi r e l e ss D i st r i b u t i o n S e t u p(无线分布设置)窗口的P a r t n e r MA CA d d r e ss(伙伴MA C地址)字段之一中,输入在步骤2中记下的MA C地址。5、将设备的S t a t u s(状态)设置为E n a b l e(启用)。6、单击O K(确定),重新启动A P。到这里为止WD S的设置就完成了。WD S应该
18、注意的问题8每个无线分布系统( WD S )链路都将映射至A P上的一个逻辑WD S口。WD S口的行为类似于以太网端口,而不是类似于标准的无线接口:在B S S端口上,访问点通过关联和帧来学习;而在WD S或以太网端口上,访问点仅通过帧来学习。设置WD S时,请牢记以下几点:WD S链路与客户端共享通信带宽。因此,尽管访问点单元的最大数据率仍为1 1兆位/秒,但在WD S链路活动时,客户端吞吐率将会减小。如果WD S表中没有已配置的伙伴MA C地址,WD S端口将保持禁用。单个A P上的每个WD S端口都应具有唯一的伙伴MA C地址。不要在A P的WD S端口列表中重复键入同一MA C地址作
19、为WD S成员的每个访问点都必须具有相同的信道设置才能相互通信。作为WD S成员的每个访问点都必须具有相同的WE P加密设置。WD S不使用8 0 2 . 1 x,因此,如果要加密WD S链路,必须配置每个访问点使用WE P加密(仅WE P加密或混合模式),并且每个访问点都必须具有相同的加密密钥。如果网络不支持生成树,请小心避免在A P之间形成网络环路。例如,在连接至同一以太网的两个访问点之间创建WD S链路,将会形成网络环路(如果已禁用生成树)。必须禁用“自动信道选择”才能创建WD S。如果A P仅通过WD S链路连接至网络,则需要设置静态I P地址来通过We b接口管理A P。无线设备的WD S功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