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蝶 恋 花,晏 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名作有浣溪沙等。 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
2、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另外,还有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被改名为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词牌来历,全文诵读,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赏析首句,
3、运用移情于景(渲染烘托,以哀景写哀)的手法,栏杆边的菊花笼罩着一层青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着露珠,看起来又象饮泣。这些景物渲染了凄楚、悲凉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哀愁。,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身体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感到孤独凄清的寒意。,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李白双燕离诗:“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燕子,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
4、朱户”点明了什么?,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1、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明确: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 (提示:抓关键词:“离别苦”),2、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明确:菊、兰、燕子、明月。,3、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明确: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以哀景写哀情 烘托 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哀愁 反衬 一夜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出于晏殊的蝶恋花,谈立志。 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出于柳永的凤栖梧,谈执著。 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出于辛弃疾的青玉案,谈欣喜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