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在犯罪青少年组和中学生对比组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具体表现为: (一)青少年上网比率高、网龄长。据统计,犯罪青少年组中有 144 人上网,占被调查人数 71.3%,中学对比组有 156 人上网,上网率高达 83%。这些青少年普遍涉网年龄较早,网龄较长。犯罪青少年组和中学对比组首次触网时间,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其中犯罪青少年组小学阶段开始接触网络的占该组上网人数的 21%,初中阶段占该组上网人数的 60%;中学对比组小学开始接触网络的占该组上网人数的 56%,初中开始接触网络的占该组上网人数的 42%。 (二)青少年上网次数频繁、上网时间长。调查
2、资料分析显示,青少年普遍存在上网次数频繁、每次上网持续时间较长现象。当然,这一情况在犯罪组和对比组中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其中,犯罪组青少年每周上网 8 次的达该组上网人数的 60%,每次上网平均持续时间 3 个小时,而且 50%在 3-12 个小时之间,甚至有 9%在 24 个小时以上。而对比组每周上网 7 次以上的只有 5 人,占上网人数的 3%。上网的人中,近 90%每周上网仅1-2 次,超过 95%的人每次上网 1-3 个小时。 (三)青少年网络依赖性强、认同度高。如前所述,较频繁、较长时间的上网,使得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和认同度。 在犯罪组,这些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要花 83.1
3、2 元。面对如此大的开支,他们当中只有 10 人认为自己从来没出现过缺钱的情况。其他绝大多数人普遍存在缺钱的问题。当想上网却没有钱的时候,这些自制力差的青少年会采取多种手段,或向父母讨要(占 31%) ,或借(占 20%) ,或欺骗父母或亲戚朋友(12.4%) ,有的甚至铤而走险,或偷(12%) ,或勒索(11%) ,或抢劫(3%) ,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犯罪组上网青少年中,超过 50%的人作案前 5 个小时还在上网(其中作案前 2 个小时还在上网的超过 30%) 。并且,该组近 30%的人实施犯罪的目的就是为筹集上网经费。即便如此,他们当中仍有 131 人公开表示出狱后仍会上网。另外,犯罪组
4、青少年中,超过 60%的人认为网络是朋友和恋人,只有不到 40%的人认为网络是魔鬼和陌生人。迷恋网络一方面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强化了他们某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如,犯罪组中有 38%的人最崇拜讲义气的黑道头目。 在对比组,对网络的依赖性和认同度同样存在。如该组 60%的人认为网络是朋友,只有 22%的人认为网络是魔鬼和陌生人。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对比组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和认同度明显减低。这表现在:第一,对比组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上网对学习没有或只有一点影响。第二,对比组青少年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该组 86%的人表示,心目中最崇拜的人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和科学家等高级
5、知识分子。第三,对比组青少年每周上网花费明显低于犯罪组。对比组每周上网平均花费为 8.42 元。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犯罪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此处的青少年网络犯罪,特指以网络为犯罪诱因,或犯罪地点在网吧,或犯罪手段与犯罪目的与网络有关联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家庭的推力。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有着重要地位,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家长的“网络素质”显然跟不上发展要求,他们不知如何对孩子进行网络教育,缺少对孩子的网络引导。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和平时上网一般都是偷
6、偷摸摸进行的,而不是在父母引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这从青少年的主要上网地点就可以看出。据统计,202 名犯罪组青少年有 135 名第一次接触网络的场所是网吧,157 名青少年平时的上网场所是网吧。另外,犯罪组中有 135 名青少年表示父母不会支持他们上网。 第二,很多父母对青少年上网内容缺少了解,也不知如何指导他们接触网络。犯罪组青少年中,近 60%的人认为父母不知他们上网的内容,也从未指导过他们上网。对比组的情况虽然好于犯罪组,但也有 30-45%的人持有上述观点。 除此之外,青少年对家庭的认同度也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目标的实现。换句话说,青少年对家庭认同度越高,其实施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当
7、然,前提是他没有犯罪的父母亲。在本次调查中,家庭认同度主要通过回答问卷量表后的得分体现出来的。量表主要由“家庭关系非常和睦、父母与家人对我的态度真诚和亲切、我的父母对我的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非常支持”等问题组成。犯罪组平均得分 8.44(得分越小认同度越高) ,中学对比组平均得分 7.80。犯罪组青少年对家庭的认同度明显低于中学对比组。 (二)学校的推力。目前,我们在学校教育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如,犯罪组青少年中,65%的人没有上过专门的青春期教育课程。中学对比组情况似乎更糟,高达 88%的人表示没有上过专门的青春期教育课程。 与此同时
8、,一些学校对成绩好的同学呵护有加,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则放任自流。有的学校甚至对差生采取“停课” 或“ 开除”等措施。不少学生流入社会后,成了“ 问题少年”。犯罪组中,有 48%的人上学期间被学校停过学或开除过,有逃学经历的高达 84%。而对比组中被学校停过学或开除过以及有逃学经历的均只有 1.6%。 另外,青少年对学校的认同度同样影响到青少年的行为方向。学校认同度由问题量表组成。这些问题主要有:我在学校里学到很多东西、上学使我自我感觉良好、我喜欢大多数教我的老师等等。犯罪组平均得分 14.21(分数越小,认同度越高) ,中学对比组平均得分 11.91。很明显,对比组青少年对学校的认同度高于犯罪组。 (三)社区的无力。社区是继家庭和学校之后,另外一个可以帮助青少年,使之不至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单位。如前所述,犯罪组青少年普遍存在高逃学率、高退学率和被停学或开除的现象。他们中超过 50%的人早早地离开了课堂,回到家中,进入了社区。他们有的无所事事,只好成天玩乐、通宵上网(按他们的说法叫“混世”) ,有的经常与人打架。这种现象反映出,目前社区在帮助青少年矫正偏差行为方面,还显得非常无力。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群体” ,如何搞好专业化社区工作,是我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