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单元负数.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59973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负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负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负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负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负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单元单元主题:负 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负数是全新的知识点,学生在以前只有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认识。本单元教学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负数,并对负数有个初步了解即可。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确和负数,知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难点、关键单元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单元教学难点:1、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关键:借助一些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负数与正数是

3、具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关系。2主备人: 毛玉秀参与教师: 毛玉秀 张大生单元课时安排:总 5 课时负数 3 课时单元综合测试 2 课时3主备人 毛玉秀 参与教师课题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教师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设备

4、、温度计等学生课前准备 观察温度计,存折课时安排 1师生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教学设计课堂导入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1、游戏: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200 米(向后走 200米)电梯上升 15层(下降 15 层) 。2、看谁反应最快我在银行存入了 500元(取出了 500 元) 。4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 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

5、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4说一说对温度的认识。(1)以电视台天气预报为例,说一说某些一年中出现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等等。(2)说一说“零下度”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5揭示课题师生共同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负数。 (板书课题)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 20 分(扣了 20 分) 。10 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 500 元。 (亏了 500 元) 。零上10 摄式度(零下 10摄式度) 。5.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合作探究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 1(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

6、简要的说明。2教学例 2(1)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据。(2)说一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3)以“500”和“-500”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3认识负数(1)联系“16C”和“-16C” 1、 (2)说一说: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3)学生讨论。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与同学分享你的知识,解答你的疑问。汇报交过情况、认知结果。2、学生看存折回答。3、5交流展示以及“500”和“-500”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2)什么是负数(3)讲解负数的读法。(4)什么是正数。(6)关于 0。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你能写出几个负数吗?(5)让

7、学生通过观察正数和负数,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异同。(6)学生写几个归纳小结说一说你对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学生自主归纳,互相 补充当堂训练指导学生完成第 1、第 2 题。完成课本练习一的 13 题作业设计必做题:6选做题:板书设计认识负数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像-16、-500、-0.4、- , 这样的数叫负数。83-16 读作:负十六 -500 读作:负五百-0.4 读作:负零点四 - 读作:负八分之三837主备人 毛玉秀 参与教师课题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

8、的初步构建。3、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 负数大小的比较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教师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直尺等学生课前准备 回家与父母交流生活中的负数课时安排 1师生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教学设计8课堂导入一、复习: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 + 0 -824781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 摄氏度下降了 7 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学生独立完成,举手回答2、如果+20%表示增加 20%,那么-6%表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教学例 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

9、、7)2、出示例 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 、方向和单位长度。(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再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 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二)教学例 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2)学生画完后交流(3)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6)生观察A、从 0

10、 起往右依次是?从 0 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 和-1.5 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 和-1.5 处,应如何运动?93、通过讨论,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 在-6 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负号后面的数字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 0 小,正数比 0 大,负数比正数小。7、练习:做一做第 3 题。 1、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

11、、学生交过比较的方法。归纳小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 0 小,正数比 0 大,负数比正数小。当堂训练(7)练习:做一做的第 1、2 题。必做题:1、练习一第 4、5 题。 2、练习一第 6 题。作业设计 选做题: 板书设计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 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负数比 0 小,正数比 0 大,负数比正数小。主备人 毛玉秀 参与教师课题 负数的认识的巩固练习 课型 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借助数轴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知道 0 既不

12、是正10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借助数轴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师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1师生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教学设计课堂导入一、基础练习1、填空。电脑示题我们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 ( )和( ) 。在数轴上,0

13、的左边是( ) ,它们都比 0( ) ;0 右边的是( ) ,它们都比 0( ) 。 ( )数和( )数都比正数小。2、判断。0 是正数。 ( )零下 120C 可以用“12 0C”表示。 ( )0.0007 不是正数。 ( )72,所以, 72。 ( )生独立完成合作探究二、综合能力训练1、读出下列各数。9, +3.5, 0.04 ,3/8 , 2.7, 0 , 58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0.9( )0.14 3/7( )5/8 +100( ) 1000 0( )0.4 30 ( ) 31 0.09 ( )0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中。指名口答1、2 题11交流展示13、8、+20、25

14、、4、3/7、1.5、7.5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5、+4.5 、 2、0、 2.5、15、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顶高于海平面 1545 米, ( )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比海平面高出 4500 米,( )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最深处比海平面低 1620 米, ( ) 。六年级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是 90 分,如果将 95 分记作+5,75 分应记作( ) ,100 分应记作( ) ,某同学的分数记作7 分,他的实际得分是( )分。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归纳小结说说你的收获有哪些? 生互相交流补充当堂训练必做题:作业设计选做题:板书设计12单元主题:百分数单

15、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字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 ”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情分析:学生上学期已经系统

16、的学习了百分数,及其简单的计算,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着重于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比较好掌握。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关键单元教学重点: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单元教学难点: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

17、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主备人: 毛玉秀参与教师: 毛玉秀 张大生13单元课时安排:总 5 课时课时安排:6 课时折扣-1成数-1税率-1利率-1购物-1生活与百分数-114主备人 毛玉秀 参与教师 张大生课题 折扣(教材第 8 页的内容,练习二第13 题)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师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1师生教学活动设

18、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教学设计课堂导入【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学生收集商家促销活动方案。合作探究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 ,你怎么理解?(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电脑学生举例15交流展示显示)大衣,原价:1000 元,现价:700 元。围巾,原价:100 元,现价:70元。铅笔盒,原价:10 元,现价:?橡皮,原价:1 元,现价:?(3)动脑筋

19、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 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 1 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5)讨论,找规律。(6)归纳,得定义。(7)练习。四折是十分之( ) ,改写成百分数是( ) 。六折是十分之( )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七五折是十分之( )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九二折是十分之( )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出示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20、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 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 70%;或查书等等。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16辆自行车,原价 180 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找出数量关系式。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 ,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

21、价 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8085%=153(元)答:买这辆车用了 153 元。出示问题(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 160 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3.典例讲析。例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800 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分析:原价800 元,第一次打九折出售,价格是原价的 90%,再次打八折出售,价格是第一次打九折后的 80%。可以先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再求出第二次打折后的价格,即为现在的售价。解:80090%80%=72080%=576(元)百分之几十

22、。如八五折就是 85%,九折就是 90%。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就会写成 ) ,不便于计算和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学生试算,独立列式。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第一种算法:原价 160 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160-16090%第二种算法:原价 160 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 ) 。160(1-90%)17答:最后的几辆车售价是 576 元。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知道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0%。归纳小结【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

23、主归纳,互相补充当堂训练铜仁到贵阳的单程机票原价为680元一张,妈妈买到一张打三五折的特价机票,妈妈实际花了多少钱?商场在元旦期间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某品牌电视机打八折出售,杨老师在活动期间购买了一台原价3850元的电视机,比平时便宜了多少钱?某商店打折促销,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小红在某文具店买了一套文具,老板给小红打七折的优惠,小红节约了12元,这套文具原价是多少钱?妈妈进了一批水果来卖,每千克的进价加上 3 元为每千克的售价。一位顾客买这种水果 10 千克,妈妈给她打八折,结果赚了 10 元。这种水果每千克的进价是

24、多少钱?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第 8 页“做一做”练习题。2.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习二第 13 题。18板书设计第 1 课时 折扣八五折 18085=153(元)九折 160(1-90)=16010=16 (元)总结: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在分析折扣时,不要把打折后的价格当作定价,正确区分定价、进价和售价是解决折扣问题的关键。主备人 毛玉秀 参与教师 张大生课题 成数(教材第 9 页内容) 。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1.

25、成数的理解。2.成数的计算。教学难点 成数的计算。教师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1师生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教学设计课堂导入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教师: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学生收集有关“成数”的资料19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 ,你怎么理解?(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成数 分

26、数 百分数二成 十分之二 20%(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教材第 9 页例 2:某工厂去年用电 350 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学生合作交流,介绍成数的含义。在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巩固练习。(1)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20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式。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 ,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今年的用

27、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全班交流。方法一:350(1-25% )=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方法二:350(1-25% )=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归纳小结【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主归纳,互相补充当堂训练2.第 8 页“做一做”: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第 9 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 4、5 题。21作业设计必做题:完成教材第 9 页“做一做” 。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梵净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 3000 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 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w W w .x K b 1.c o M板书设计第 2 课时 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