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汇编第三届21世纪财经夏令营【顾问】沈颢、顾蓓【策划】毛云峰、罗莹、朱莹、杨丽珊【编辑】刘巷、朱俊杰、廖家良【校对】杨巧伶【图片】林晓静【版式设计】刘川联系电话:020-8300046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传媒大厦A塔2602室21世纪传媒人力资源部网址:遇见你们,是彼此的幸运“你们是幸运的,处在历史的节点上,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江艺平在开篇中谈到。21世纪财经夏令营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昨天,我看了你们的课程安排,非常充实全面。早上,我还和李戎交流,他说今年受邀的都是采编精英和经营骨干,并
2、具备很好的表达能力,相信大家定能获益不少。在夏令营的课程里,你们会接触到许多的年轻媒体人,他们中有很多都是80后,还有和沈总一样年轻的70后。而我是作为50后,跟90后的更加年轻的你们交流,现在传统媒体正处在一个历史节点上,其行业性、系统性的风险已经到来,并将面临一个全面转型的新拐点,我们之间的交流还是很有意义的。作为南方报业集团的副总编辑,我有义务与大家简要介绍南方报业走过的64个春秋。从最初由香港华商报全班人马创办的南方日报,到现在我们拥有以综合性日报南方都市报、城市周报南方周末、经济类工作日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三大报纸为主干的南都报系、南周报系和21世纪经济传媒,并打造了拥有11张报纸、
3、14本杂志、7个网站和1个出版社的格局。并且,这个名单仍在不断扩充中。我们毫不夸张地说,南方报业这个框架,在国内应是一个很成熟的框架,路子走得很好,直至今天仍是非常有实力的报刊群。但我们也意识到,传统报业、传统媒体这种内容为王,不断复制、扩大内容的生产方式,走到今天确实已走到尽头了。在过去几十年,我们(包括国内其他媒体)一直通过培养优秀的采编人员来进行强大的内容创造,从而去打造优质的媒体品牌,现在这种生产方式需要真正转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正处在这个关键时刻,即南方报业该何去何从,该怎么去实现转型?相信这几天讲课的老师们,已经在不断地向你们渗透“拥抱新媒体”这个概念,包括郑小伶主编讲到的社交媒
4、体该如何运作,还有从事新媒体的韩磊,都谈到过新媒体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内容仍然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但现在我们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点正是你们的优势,因为对于新媒体,你们会比前辈们了解得更多。从这个角度而言,21世纪财经夏令营的价值和意义就更加凸显了。在这样的历史拐点,遇见你们是我们的幸运。因由时代的风云变幻,南方报业集团这几十年走过的路,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未来的路更需要你们新生代的力量。但遇见21又是你们的幸运,在这个摒弃过去模式的新媒体时代,所有的生产方式都在重建的时代,21在早几年就已意识到,并以创新的方式在内部开展各种转型工作。你们在这里学习,会有不少收获。这个
5、夏天,在21世纪财经夏令营相遇,是彼此的幸运。江艺平 (南方报业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2011年,第一届21世纪财经夏令营成功举办,第一批营员首次开启通往财经梦想的大门2012年,第二届营员们洒着热泪说,“21世纪财经夏令营,是一场梦想成真之旅”2013年,20多位夏令营小伙伴齐声喊出了:“这个夏天,在21,遇见更好的自己。”21世纪财经夏令营遇见更好的自己“21世纪财经夏令营”是由广东二十一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专为应届毕业生量身打造设计的一大发展项目,提供导师计划、课堂培训及职场实习,旨在为无数有梦想的学子搭建通向未来的桥梁。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广州进行
6、课程培训,由来自21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们集中授课,营员可以聆听到媒体运营知识及新闻采写技巧;第二阶段安排到广州、深圳等各大新闻中心及业务部门进行上岗实习,营员可以亲身体会财经媒体的实战运作。我们继续举办这样一个夏令营的美好愿景之一,是让那些怀揣梦想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同学们,来到广州大道中289号经受高强度的“魔鬼训练”,体验真实前线摸爬滚打通过理想与现比照,发现真实的自我,从而找到个人未来的成长曲线。有营员说,夏令营里有最特别的一日三餐:提供营养与能量的早餐-课程培训、有趣又有益的甜点-课后评报、吸取专业知识与经验的晚餐-上岗实习,还有众多特别的大餐小点,巨量养分让他们充实地吮吸着每一点灵
7、光。我们想说,化蛹成蝶,是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我们希望,夏令营带给同学们的人生体验能让这个过程提一点点速,若有人因此华丽转身,有人从此蜕变,将是我们最欣喜的所在。为延续这场美好的旅行,重温其中的力量与温度,我们特地编写了此书。这本书由21世纪传媒人力资源部统筹策划,由来自第三届21世纪财经夏令营的几位同学协助编写,记载了夏令营全程课程精华及营员的心得分享,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篇章财经媒体转型、第二篇章财经媒体采编、第三篇章财经媒体运营及第四篇章财经媒体突围。希望能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此书内容迅速传播,以期给更多未能亲历体会的人们提供启发与帮助,同时,也让亲历过的人们,再次遇见更好的自己。最后
8、,感谢所有授课老师和带教老师们,感谢你们的认真虔诚,给营员们带来一场场精彩授课与一次次指点迷津;感谢所有输送学生到达夏令营的院校,你们的学生让人欣喜;还要感谢所有营员们,你们的年轻无畏、才华智慧深深打动着我们,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新生代的力量与希望。人力资源部 2013年9月职场导航:获取先发优势 拥抱快乐人生导语:21世纪传媒需要什么样的采编销售人才?毛云峰道出其中奥秘,即21一直在寻找与其价值观一致的人才,他们具备了勤奋、智慧、创新与协作的特征。更重要的是,他建议仍有一年学校生活的我们,要通过夏令营活动检视自身,返校后更应该夯实自己,获取先发优势。今天的课程希望能给大家接下来的校园生活带来
9、一点启发,也就是说今后的校园生活你们打算怎么去消费?我们选的话题是职场导航,就是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和周围同事们的经历经验。不管大家今后从事记者、编辑、广告销售、市场策划甚至非媒体行业的其他大多数岗位也好,总之,一个人总是要从校园走向职场的。一、财经记者成长之路走入任何一个岗位之前,你都要了解清楚其一整个价值链条和你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所以在探讨财经记者这个角色时,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作为平面媒体而言,除了内容生产之外,我们还包括经营和管理。而记者则是在内容生产上占据了一个点。内容的生产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相信跟过流程编辑的同学应该知道,从选题策划、新闻采写、内容编辑、美术设计
10、到最后的签版的整个流程。编辑部主要承担选题的工作,21强调的是编辑指导、指挥记者,这是以编辑为主导的原则。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在岗的编辑,基本上都有三年,甚至更长事件的记者从业经历。虽然不排除一些很资深的记者会自报选题,但是这个选题也要通过编辑部的评估。就算这篇稿子写出来了,但是与这期报纸的主题不符,也可能会被延后发表。在生产新闻产品的整个环节中,在流程上贯穿始终,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则是流程编辑。而一个记者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对记者的工作要求有哪些?第一、需要确认选题安排、协调采访资源;很多记者对采访对象十分熟悉,就坐在家里面自编自导。在21也出现过这种问题,这样的人在内部接受的处分是降
11、级甚至是直接辞退。第二、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我们要做的工作是什么?首先,作为一个初学者,很难能把控一切。你的采访提纲就能体现你的专业功底,在座的各位在今后的实习当中,当有一个选题摆在你面前,如果你能写一个初稿,给指导老师修改一下,再亲身采访体验一下,并从中对比总结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是学习的开始。第三、核对新闻源真实性、保留关键证据;大家在报道中,尤其是负面报道,最重要的是真材实料。对报社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法律风险。因此,一篇新闻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报道对象质疑的。第四、写作稿件、并依据编辑反馈意见修改;这一点体现了记者与编辑的协作关系。作为记者,不仅要把一件事情报道出来,也要考虑怎么
12、上版,这时候就需要记者与编辑很好的沟通。在21的采编团队中,我们提倡“三心”记者:(1)责任心:即对工作有责任感、对社会有公众意识;(2)专业心,财经新闻重在“财经”二字,具备专业的知识与逻辑里才能对财经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以便大众读者认知与理解;(3)好奇心,即对新信息与新事物的兴趣与敏感程度,审视社会经济现象并发现新闻点,这是区分优秀记者和合格记者的一个试金石。一个财经记者的成长阶梯是从见习记者开始,记者、资深记者、高级记者到首席记者。所以,通过个人的努力逐步晋级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而我们21一直在寻找与我们价值观一致的人,他们具备了以下的特征:(1)勤奋:业精
13、于勤、奋发有为;(2)智慧:把握规律、成人达己;(3)创新:敢想敢做,标新立异;(4)协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主讲人: 21世纪传媒人力资源总监 毛云峰整理人: 上海财经大学 宋雪莹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座的各位在选择工作时,要明确你所选的岗位在整个公司的价值链条上的哪里。在这里,我们以整个媒体的价值转换路径为例:在新闻产品创作这个环节,它本身是不产生利润的。新闻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如何实现它的价值转换呢?首先,发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王建彬老师的讲解,我们已经知道发行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将报纸本身传播出去。现在看来,除了以报纸为载体,我们还有很多新的形式,比如网络、微博、微信等,这些都实现
14、了内容的传播。在这里,我们报刊的发行更多的是说以纸质版为载体的传播。而发行并不是我们主要收入环节,甚至是亏钱环节。大家知道,上次我们去印刷厂有老师介绍,发行一份南方都市报的成本大约是2块钱,而南都定价仅为一块钱。所以,发行量有多大并不是我们极力追求的,我们追求的是你的读者定位有多准确,是否和广告商的定位契合。所以这个环节其实是在做一系类的分析工作,要能掌握准确的数据,才能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发行被称为一次销售,广告被称为二次销售,目前,我们并不是通过卖报纸赚钱的。同时,就21世纪经济报道而言,我们就项目销售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项目销售通常指市场活动的销售与策划。当然还有数据销售,这个环节相对复杂
15、,目前并没有成功的案例,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媒体价值转换的路径之中,广告和经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座的各位可以把眼界放得更宽更广一些。如果你怀有从事媒体行业的梦想,不仅是采写工作,广告、营销同样是新闻价值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座的同学们、不管你们以后想要从事采编、广告、市场策划等媒体相关的职业、还是非媒体职业,都要相信,你的梦想可以照进现实!但是具体怎样操作呢?大家可以参照我们发给大家的打开你的降落伞这本书。从识别自己开始,继而找到一条能够让自己梦想安全着陆的路径。各位跋山涉水来到广州,并且每天在这里接受8-10个小时较高强度的训练学习,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寻找一条
16、实现梦想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识别、不断努力。而我们21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在座的各位,在这里通过不断降低对自己的期望的过程,能够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找到路径后你要做的则是年复一年的积累,提升自我。在职业规划的后期,你还要知道你要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看求职广告,投递简历。事实上,一半以上的招聘岗位都不在招聘广告当中。而你要做的是什么呢?不要树立一切靠自己的想法,每天等待招聘广告的出现。换句话来讲,很多时候,企业是首先找到内部合适的人,他才会去对外公开招聘。因此,要广泛的利用周围的人脉关系。不管是老师、同学、师兄师姐,还是父母、亲戚,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刚才有同学问我
17、,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我认为向在座的各位,还有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面临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而是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等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找到工作,那与其失业还不如先找一份工作。另一方面,当你面对一家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公司,但是你又没有办法获得自己最想要得到的职位的时候, 最好的办法则是接受安排,先进入公司的其他岗位。反过来,每位同学一定有自己十分感兴趣的公司或者行业,而这些公司一半以上的招聘岗位都不在招聘广告当中,这时候你更要把握进入这个公司的任何机会,先就业再择 业。三、重新认识夏令营活动在这里,我对夏令营活动是这样理
18、解的:希望通过高负荷的学习活动,能够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一面认识自我的镜子。不断通过外界的学习、以及与同学们的交流,给自己一个对比的机会,并真正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在夏令营里,每一位讲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讲课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创始人更多的是谈论我们的新闻产品、负责采编的老师则注重媒体实操性的问题。在不同的领域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解析整个媒体。不论是职场新人交流、现场体验参观活动、岗位实践、一对一的指导,还是我们整个职业规划活动也好,都是为大家提供了一面认识自己的镜子。在21世纪夏令营中,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大家在这里共同讨论同一个问题,更多的是来自思想的碰撞,而这个体验可以让大家更
19、好的认识自己。其次,通过夏令营活动,大家要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而在各个目标要符合人力资源中的SMART原则。即(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2)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4)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5)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借助夏令营这个活动,利用SMART目标设计我们即将结束的校园生活。首先根据自己想去的行业,做好事先调查,这个企业乃至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人才,并以此作为依据,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要拥有自己独自自主的思
20、考、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大学中能够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鄢子为:我们在座的各位性格各有不同,您认为我们当中那些性格的同学更适合做采编工作、那些人的性格更适合做广告、市场策划工作?毛云峰:无论是做采编,还是做经营,都很难从性格上来区分。在我们21世纪传媒集团中,既有外向的,也有内向的同事。对于适不适合一个职业,我认为性格只能作为其中的一个考量因素,而更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坚持下去。性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就某一方面来说,你的性格可能更适合做哪一种工作。但我倒是觉得,性格与工作的匹配在前几年比较重要,但是当你进入这个行业一段时间,性格就
21、没有那么重要了。根据调查,按照翰威特所做的一项对全美一千多名top sales长期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top sales的性格都是很谦逊内敛的。朱俊杰:老师您是否相信职业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毛云峰: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性格可能对一个人的第一次就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当你进入一个岗位,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会影响你的工作,比如说:协作意识、适应能力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在你工作的前期,性格对你肯定是有影响的,但等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等资源之后,性格这个要素就要排到后面去了。Q来A去毛云峰精彩语录:1、我们21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在座的各位,在这里通过不断降低
22、对自己的期望,能够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找到路径后你要做的则是年复一年的积累,提升自我。2、刚才有同学问我,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我认为向在座的各位,还有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面临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而是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3、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借助夏令营这个活动,利用SMART目标设计来我们即将结束的校园生活。首先根据自己想去的行业,做好事先调查,这个企业乃至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人才,并以此作为依据,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要拥有自己独自自主的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大学中能够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维
23、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营员心得:到底21采编团队需要什么样的记者?毛云峰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三心”记者!即责任心、专业心、好奇心。在这节课上毛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名优秀记者的成长道路,从见习记者开始到首席记者,这是一个通过个人的努力逐步晋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跟帖评论:夏令营的意义,这是我问过自己无数遍的问题。不在于你能真真实实地掌握多少经世致用的技能,更多的是启迪心智,在夏令营之后能够以更高的眼光、更深刻的世界观审视自己即将从事的新闻行业。有位资深财经记者曾说过,“你可以看到别人发财,但你发不了财,你可以看到别人倒闭,但你还是你自己。”我们参
24、加了夏令营也是如此,我们确实在思维和见识上广阔多了,但若想飞得更高更远则需要看我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朱俊杰) 老师降低期望值的肺腑之言确实卓有成效,要想达到期望点,须把目标细化,一层一层攻破。这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有两点:一是积累自己的人脉,部分机构的招聘对外的名额少之又少,一般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圈去达到,而人脉给你的绝不是一种机会,更多的是资源。二是培养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兴趣是人生的导师,做喜欢的工作会产生无限的动力,只是在发现兴趣点之前,要勇于尝试,深入思考这个行业对你的规划影响是什么,你能处于行业的什么地位。任何的喜欢都出现在披荆斩棘后的深刻认知。(中山大学 黄晓明)不断降低
25、期望值,从小做大,这样才更容易慢慢积累自信。问问我们一天能做什么?一周能做什么?一个月能做什么?一年以后,自己又会是怎样的状态?每一天,都让自己进步。每一天,都有意识的去总结,反思,调整,修正,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大目标。保持勤奋、智慧、创新、协作,那么,长期累积下来,我们会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中山大学 杨巧伶)序言遇见你们,是彼此的幸运21世纪财经夏令营遇见更好的自己职场导航:获取先发优势 拥抱快乐人生第一章 财经媒体转型第一节 传统报业媒体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21转型与机遇第三节 驱动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轮子第四节 21世纪面面观与新人期许第五节 新媒体时代下,全能媒体人应关
26、注更多第二章 财经媒体采编第一节 财经新闻第一步 树立良好新闻观新闻开启无限可能之匙 敬畏和怜悯之心是新闻的核心价值 怎样做一名财经新闻记者? 第二节 财经新闻采编之道编辑的爱与恨 从能源新闻探索财经新闻之路 像圣徒一样奔赴新闻现场 第三节 举一反三 从案例中学习透视上市公司造假以万福生科和新大地为例江艺平毛云峰江艺平沈颢陈东阳李戎夏日柯志雄周斌罗周肖欣欣徐炜旋纪粤鸣丁青云456131925313846515965717787周南玉谭昊王建彬陈雪媚齐宇丹卢初阳杨伟维郑清郑文静郑小伶莫宝泉韩磊上市公司年报解读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以南极科考探险为例第三章 财经媒体运营 第一节 媒体产品定位与销售解读财
27、经媒体发行版图报纸广告负增长下的挑战你所不知道的销售好销售是怎样炼成的第二节 21世纪品牌建设“知行合一”的21市场活动拥抱变化 赢在创新四位一体打造21世纪传媒品牌第四章 财经媒体突围第一节 回归细节,回归好奇探索社交媒体新闻案例第二节 当幸福来敲门传统销售人的转型之路第三节 未来媒体组织与传播形态探究编后记附录附录一:导师推荐书目附录二:记者与广告销售人员之路附录三:营员感言附录四:实习点滴(微博)9399107113117123131134145152158163171172173175180财经媒体转型第一章 21世纪财经夏令营课程汇编【第一节】传统报业媒体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第二节】新
28、媒体环境下的21转型与机遇【第三节】驱动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轮子【第四节】21世纪面面观与新人期许【第五节】新媒体时代下,全能媒体人应关注更多013传统报业媒体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媒体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变,这种转变近年来由于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出现而愈加明显。从整个南方报业的层面来说,他们会怎样迎接接踵而来的挑战?江艺平怎么看待当下国内的新闻环境?我们又会从南方周末看到了怎样的使命?作为传统媒体从业者的我们,从某种角度来看已经代表了过去,今天来这里给你们上课,主要是想以50后的身份,从老报人的角度与90后们聊一聊。正好在前几天,我们报社请来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社长高海浩先生,他是在媒体转型大
29、潮里步履最坚决、最主动的一个。他总结出一个结论:现在报业前方只有一条路拥抱互联网。他还不仅止步于言谈,近期浙报的许多大动作都围绕互联网,包括最近收购了盛大游戏,都是为了将用户资源的平台建立起来。但是,高社长还讲到核心的一点,优秀的采编团队永远是传媒集团最核心的竞争力。我想,这对21世纪传媒同等重要。而我,对传统媒体的理念与转型依然充满信心。一、未来: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报业走向何方首先我就想针对您提及的,传统媒体在历史节点上应该有什么样的做法,我有一些自己的意见。之前有老师说过,堡垒都是从内部开始攻破的。我觉得整个南方报业集团要开始转型的话,首先要从集团内部小的方面开始转型,而不是整个集团都朝着一
30、个方向。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我有一个小小的看法,我们可以第一节江艺平南方报业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刘巷:014 21世纪财经夏令营课程汇编弄一个采编队伍一体化的体制。21世纪网和21世纪经济报道是分开的,我觉得这两者可以结合起来。报纸的采编团队可以向网络采编团队学些东西。江艺平:你的提议我和沈颢聊过,做一些网络与报纸结合的尝试。高海浩社长来这里的时候也说过,新媒体的整个的生产方式和流程都是全新的,它以用户为主导,而传统的采编是以编辑为中心。所以这两种方式还是会有矛盾的。我想,在现阶段他们会以各自的方式存在,但在未来某个阶段可能走向融合。美国有一家著名的报纸,它所有的摄影记者都下岗了,它让所
31、有的文字记者都背上摄影机。闻此消息,国内的摄影界非常生气。若以后走向融合了,会出现较为残酷的情况,有些岗位会消失,媒体会用新的形态去生产。据我了解南方都市报正在做这种尝试,很多文字记者也担当起了视频前的主持和视频的剪辑,南都也要做这种训练来加速适应这种融合。大二时我曾想绕过传统媒体直接做手机商店、苹果app电子书,后来也去21世纪商业评论去做了新媒体和微信,整个流程做下来,我发现最吃力的地方还是内容上,因为我是加工别人的作品,我没有实力,没有经验,做得非常吃力。于是我打算重新回归到传统媒体路线,来到这个夏令营,寻找机会直接去做采编业务。现在,新浪跟网易的内容正在做起来,如果我们不注意,不继承我
32、们优良的南方素质,这些门户网站有可能会赶上我们。我建议咱们在招新媒体的人,培养新媒体人才时,要考虑到让他们先去做采编。其实现在我们熟悉的门户网站也在做原创,虽然他们没有这个资质,没有采编权利,但他们偷偷在做。而我们21世纪经济报道的执行副主编郑小伶,她的内容做得非常棒,现在去做微博就很有感觉,她知道什么话题最吸引人,能获得最大的关注。这个提议很好。前面沈总也和我们谈过,现在的媒体形势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关键点。即一方面新媒体的商业逻辑被证实未必行得通,而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又悄然瓦解,这里面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想象空间。您能否透露一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转型想法?转型不是集团设定了一个蓝图,一声号令
33、,大家都来做,他是一点一滴,慢慢来做的,这种生长是由下而上的生长。去年沈颢他们提江艺平:廖家良:江艺平:江艺平:朱俊杰:015出 “微创新”,就是鼓励采编人员形成一个小组,把你的内容跟新媒体做成一个项目,去做一个创新。现在做得比较成功的有“拇指阅读”,由深圳新闻部的主编助理丘慧慧负责,与路透社有偿出售金融信息的方式类似,像南方都市报也有做创新。如果从集团本身去考虑,因为我们集团班子的年龄都比较大,对新媒体比较陌生。浙江日报传媒集团高海浩社长就提起一件事。他们党委们讨论新媒体的时候,党委委员心里自己也没个底,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风险。于是就去请教从事游戏公司、互联网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来讲一讲,讲完
34、之后就拍板去做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做浩方游戏,就是看中其几千万的用户和几亿的流量平台,像一个金字塔,塔底是游戏,这个游戏是有大量用户的平台,中间层面是文化服务,金字塔的塔尖是内容传播,在浙报里面内容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在浙报集团里面,他们认为内容传播很重要,内容是最珍贵的。后来也谈到了人才的价格,因为南方报业有不少优秀的采编人员去了新媒体,新媒体给的待遇非常高,他也谈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为此浙报专门去了阿里巴巴和腾讯做调研,回来后,他们也在做调整,让采编人员有一个更好的报酬。南方报业存在类似的难题,但我们相信莫高义书记的魄力,虽然是省委副部级官员出身,但他分管外宣和网络,对互联网比较熟悉,另外
35、他的知识背景是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主要研究中美关系史。他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带领我们去做新媒体的转型。二 、当 下 :谈 新 闻 理 想 与 媒 体 环 境现在像王克勤、邓飞这样一批调查记者都离开了自己岗位,现在中国也没有自己的新闻法,那现在的媒体环境相对于九十年代是更加糟糕了还是更加自由了? 可能还是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因为互联网,这是我们所有媒体人真心感谢的伟大的科学创造。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任何新闻都可以分享了。但对于管制者来说他也有了先人一步的嗅觉。一有事情禁令马上就到了。但总体而言,这种大趋势应该是阻挡不住的。互联网的开放会让所有的新闻封锁都消于无形,它
36、封锁不住。未来走向是更乐观的。南方周末这份报纸,您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南周的忠实读江艺平:杨巧伶:纪少锋:016 21世纪财经夏令营课程汇编者,每次读到“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我都会感动一次。近年来,有很多不看好南周的声音出现,您是怎么看待的?您觉得,媒体在消除社会不公平的路上需要怎样的态度及原则。南周风波的发生,可能是近年积蓄的一个爆发点。这个爆发点,反而证明了南周团队的坚守,否则他们完全可以以服从的姿势去接受管制,也就是让宣传部门可以随意去动版面。但他们认为,要尊重采编的流程,尤其是尊重报社对报纸表达的立场、价值观。我觉得,这几年在南周发生的各种争论,一方面反映社会各界对这份报纸的关
37、注,关注的背后是当下中国现实的反应,大家希望媒体独立、自由,但尴尬的现实就是,这种管制非常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南周变成一个符号,人们会关注它的起落。我对他们的坚守很敬佩,知道他们会坚持下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讲述故事,向社会传递信息与立场。当下社会不公的问题正日益凸显,确实是年轻人面临的最纠结的问题,也确实是现实写照。七十年代末,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通过底层奋斗去实现个人价值,但现在社会的流动性被固化以后,一个人要奋斗确实非常艰难,这个是指大的层面。每一个个案都很显得举足轻重,就像孙志刚事件就改变了收容遣送制度。若要改变固化的形态,更需要媒体去发现社会当中的个案,包括好的和坏的,都应将其广泛
38、全面地传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本上的改变,就必须让这个体制发生变化。最近几年,我们焦虑地发现,“官二代”、“富二代”等这种代际格局越来越明显。要改变这个现状,是重大的博弈,包括所谓的顶层设计、新一届政府领导核心的洗礼决心、也包括从媒体需要到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形成合力打破这种固化。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话题,也是困扰中国未来能不能更好发展,能不能转型的关键因素。我还是很喜欢“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您之前也说过,这是九十年代针对社会环境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唤醒个人权利意识。在我看来这里是行使了媒体的教化功能。那么现在,大家的意识变得丰富化、多元化,媒体要怎么样行使,或者说还要不要行使教化功能?
39、 这是个在学术上很有争议性的问题,媒体应该是教化者,还是做一个客观的叙述者。在中国,除了党宣功能之外,媒体肯定有教化的诉求。市场化的媒体要在教化当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让自己品牌的传播更为广泛更容易被接受,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刘仲蔚:江艺平:江艺平:017鲜明更牢固。这可能也是你们未来的课题。高海浩社长也谈到,他说主编将死。主编的职位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好的产品经理。我认为教化的内容也包含其中,你怎么样教化你的媒体,让内容上的传播与机构在公众中的诉求达到一致。您如何看待不同媒体平台对调查性记者的定位。我是安徽人,所以对江华晨报比较了解。它的风格比较奇特,它致力于用卧底的形式去调查。想问一下
40、在卧底经常不能实现预设目的的情况下,调查性报道的底线在哪里?这几个媒体做调查性报道,都是很好的平台。我想,当记者进入媒体,会不会一下进入到调查性记者的岗位?我之前在南都的时候知道,他们最好的人都放在调查性报道去。所以很多在跑日常新闻的记者,都很期待到深度新闻部。它必须有成长的过程。但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你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和过硬的作品,他也会有定向的,要你过去。说到调查的卧底现象,这在业界争议特别大,因为涉及的职业伦理。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定论,总体来说还是会有一些原则。比如说你不能为完成你的报道而对你报道的对象遭受的险境不顾,比如说你的调查对象落水了你为了自己拍照还不救他。这种时候大家还是有共识的,
41、对方的标准和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很多报道的确要通过卧底来完成,包括富士康、砍手党等等,他也都需要进入这些群体去了解。有人说南方报业异地监督较多,对本省的监督报道较少,您怎么看?南方周末这四个字用的是鲁迅字体,你们是想从鲁迅的文章里面继承怎样的风格?报道形式是不是偏向负面性和揭黑性报道? 其实南方都市报本地监督做得也不少,像“孙志刚案”就是最鲜明的案例,直接在广州动土,直接得罪的就是广州的市委市政府。你讲的这个现象在全国媒体都会有,本地监督确实难做,后来就形成了一个联盟,我这里报不了的你帮我做,你那里报不了的我帮你报。南方周末用的是鲁迅字体,当时也有考虑鲁迅风骨的继承,也有跟南方周末初创时的
42、形式有关它是作为南方日报的补充,以偏文化的、娱乐的报道为主。早期的报道虫鱼花鸟也有,还有健康等方面。当时很受欢迎,因为那时党报只有四个版很呆板,但即便是文化类的报纸,他也有他坚持的风格。周珊珊:李碧雯:江艺平:江艺平:018 21世纪财经夏令营课程汇编主讲人: 南方报业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 江艺平整理人: 江西财经大学 何文江艺平精彩语录:1、“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因为互联网,这是我们所有媒体人真心感谢的伟大的科学创造。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任何新闻都可以分享了。但对于管制者来说他也有了先人一步的嗅觉。一有事情禁令马上就到了。但总体而言,这种大趋势应该是阻挡不住的。互
43、联网的开放会让所有的新闻封锁都消于无形,它封锁不住。未来走向是更乐观的。2、广告就是广告,有明显的标识,采编就是采编,经营就是经营,当然冲突依然存在,总体来说,这个原则一般情况下是不被践踏的。如果践踏了,在团队里面会受到谴责的,会有压力。坚持真实的报道,这个是南方报业的一个特色。3、后来办报纸的人学会了怎样去保护自己,包括后来我们老社长范以锦总结的,见到红灯绕道走、见到黄灯赶快冲,用智慧的办法避免中弹,让好的报道得以刊发.报社大院里很多同行都在不断探索,怎样让优秀的报道出来跟读者见面。营员心得: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江老师十足的亲和力,缜密的思维逻辑,前瞻性的新闻理念。很喜欢江老师的“让无力者有力
44、 让悲观者前行”,这是给特定时代的鼓励,却至今让人身受鼓舞。 跟帖评论:真诚、睿智、朴实、从容、最好的聆听者与思考者,江老师的气质一直感染着我们,她的每一句真心提点至今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暖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朱俊杰)江老师来自南方报业决策层,能如此平易近人的与我们这些年轻人交流想法着实令我惊讶。这次交流我感受最大的是,报业决策层也在探索新媒体转型,但巨大的转型代价使他们不敢有大的动作,更多的是观望。我认为这样的观望太保守,因为移动互联网来得太快太凶猛了,传统媒体所剩时间并不多。(华南理工大学 廖家良)很喜欢江艺平老师,平易近人,对每个人的提问都认真倾听。江老师是让人尊重的媒体前辈。我也希望能
45、成为她那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文章,给别人以鼓励、温暖、力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巷)019新媒体环境下的21转型与机遇面对新媒体的冲击,21如何实现转型?21世纪传媒CEO沈颢认为,一方面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与销售方式正在瓦解,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商业逻辑不被认可。许多人看到的是纸媒的没落与死亡,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机遇与希望。一、新媒体环境下21的转型与机遇如果你未来的志向是从事媒体行业的话,这个行业真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巨大一些,所以我们不能以刻舟求剑的方式去看待,因为整个环境在发生变化,你的船在发生变化,流水也在发生变化。如果你是用刻舟求剑的方式在
46、某个地方留下印记,希望未来以这个印记来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话,会一无所获的。所以我希望大家现在就可以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现在每天发生的变化和我们90年代初的状况是大相径庭的,那个时候你只要找到一个好的媒体单位就可以了,因为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则去做事情,好的新闻是既定的,好的编辑是既定的,每天的渠道是既定的,一切都是既定的。而你,只需要在统一的规则里面让自己成为最好的就可以。但现在不一样了,你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发生变化,公众每天和媒体都在互动,你面对市场时所采取的媒体立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1,我们要求自己的就是勤奋、智慧、协作和创新。那么在目前情况下,创新这个词就变得尤为关键
47、了。自身来说,21世纪已有13年的历史。但即便如此,21还是需要一种从头再来的勇气,继续进行媒体的种种尝试。沈颢21世纪传媒CEO第二节020 21世纪财经夏令营课程汇编现在的媒体避不开转型的话题,纸媒正在面临一个升级和转型,而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当然,可能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可参照的模式,如果你看得见它的方向其实那就容易了。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在发生变化,但新媒体的商业逻辑被发现不是那么靠得住。以前,公共媒体的提供者是由人民网、新华社等官方力量,即使没有收入来源也能继续新闻工作,所以以前公共新闻在市场上基本是免费的,它依赖其
48、他的商业收入来补贴。但这个关系在10年内已被瓦解了,门户网站的出现对新闻冲击很大。门户类的网站基本上是不生产新闻的,起码不生产真正的新闻。娱乐八卦他们也在弄,成本低也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但在眼球的吸引上又抢了传统媒体的注意力,从而对传统媒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原来的新闻生产是交叉补贴式的模型,但现在发现门户类网站也不盈利了。现在的情况是,传统在瓦解但新媒体的运营方式也不见得是可行的,这个时候其实是最有趣的,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的可能性是什么。但我觉得这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空窗期。因为你进入这个行业后会发现,你的起点可能和已经工作了二三十年的人的起点是相同的。当然,从业时间长的人对新闻的判
49、断、写作有优势,但是从媒体角度来说你们是同起点甚至具备了超越前人的优势。所以说现在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在座各位都有可能跟我在一个起跑线上,也就是你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后发优势。只是还需要很多条件去激发。二、21的市场经营战略与人才培养一家媒体能够生存下来,除了强大的新闻生产能力之外,还要有非常强的商业表现的能力。从长期来看,21在市场战略层面有什么构想?我认为一个媒体的价值系统很大程度上体现其对新闻的立场,有可能一个一流的媒体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但是超一流的媒体有一个特别稳定的价值体系,做一个有价值观的媒体相对容易,一个口号式的理念就够了。但是真正超一流的媒体不仅有一个价值理念还需具备一个稳定的体系,这个体系让媒体所关注的不同领域有自己坚持的理念。21世纪的市场部门做了很多活动,其他很龚雨婕:沈 颢:021多媒体也在做,但是21的活动和其他的不一样,而且它的溢价能力比一般活动的溢价能力高。因为21每个活动背后都有一个专业体系在支撑,它建立在需求和价值标准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