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絡醫學療法表 1-3 手足軀之太極對應表對應部位 頭 胸脘(背) 臍 下腹(腰觝) 陰部手軀順對 肩 上臂 肘 下臂 腕手軀逆對 腕 下臂 肘 上臂 肩足軀順對 髖 大腿 膝 小腿 踝足軀逆對 踝 小腿 膝 大腿 髖腕=踝=肩=髖其應用對應平衡針法。手軀順對 肩 上臂 肘 下臂 腕手軀逆對 腕 下臂 肘 上臂 肩足軀順對 髖 大腿 膝 小腿 踝足軀逆對 踝 小腿 膝 大腿 髖這種關係也可手足對應互用,即成為手足順對和手足逆對。將上肢與下肢順向並列,以肘對應膝為中心對應,可有下列對應:即手軀順對 肩 上臂 肘 下臂 腕足軀順對 髖 大腿 膝 小腿 踝肩對髖、上臂對大腿、肘對膝、下臂對小腿、手腕
2、對腳踝。如肩有病可取髖部穴位(例:環跳穴) ;膝部有病可取曲池或尺澤(肘後歌)施治(反之髖部有病也可取肩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將上肢與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對應:即手軀順對 肩 上臂 肘 下臂 腕足軀逆對 踝 小腿 膝 大腿 髖肩與足踝、上臂與小腿、肘與膝、下臂與大腿、手腕與髖。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療(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踝部穴位施治) ,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療(反之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位施治),足軀順對 髖 大腿 膝 小腿 踝手軀逆對 腕 下臂 肘 上臂 肩但遠端循經按絡最常用者為手足順對及手足逆對。(1)大骨空相应于眼; (2)二间、三间等穴相应于咽喉;(3)劳宫
3、相应于心胸; (4)鱼际相应于胃;(5)内关相应于小腹; (6)二白相应于肛门。(0)足相应于头,(1)太冲相应于目,(2)临泣、地五会相应于耳,(3)照海相应于咽喉;(4)三阴交相应于胸; (5)阳陵泉相应于胁肋;(6)足三里相应于胃; (7)曲泉相应于脐;(8)委中相应于腰;(9)血海、伏兔相应于小腹。什麼是生命體流線1. 中醫的手腳 12條經絡之經氣是由頭到手腳,上下流通;而我的 12條體流線全部在骨頭的內側流動,沒有在骨頭的上面或外側。 (中醫的 12條經絡不僅在內側流通亦有在骨頭的上面與外側流通) 。體流線上的“按點 C”C按點在體流線上是固定的點:Tx:1 Ax:bTx:2 Ax:
4、2Tx:1 Ax:aTy:3 Ay:3Ty:2 Ay:2Ty:3 Ay:3疼痛分類A、按引起疼痛部位分,可分為兩類:局部性疼痛、中樞性疼痛。所有的症狀不是“局部”就是“中樞”一)局部性疼痛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要有明確的發生原因;2、要有明確的部位;3、發生初期有腫脹、發紅、疼痛等炎症症狀。二)中樞性疼痛即:除局部性疼痛以外的疼痛(是病因出在中樞,而症狀可能不在中樞,而在人體外表上。 ) “中樞”分為上位中樞(上位腦與下位腦) 、下位中樞(脊髓與脊椎神經) 。上位腦:大腦半球: 下位腦:間腦、中腦、橋腦、延髓、小腦。細胞蓄積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在間腦處,間腦又分為三部分:1、 視丘:睡眠障礙、集
5、中力低下、頭腦不清。2、 下視丘:主控自律神經,所以症狀有手腳冰冷、自律神經失調、兩腳底、手指往上的發麻、尿頻等。3、 腦下垂體:內分泌異常、花粉症、過敏性症狀。中樞症狀的發生:腦是面的症狀,脊髓是線的症狀,脊椎神經是點的症狀。上位中樞“面”的症狀,若是發生在單側的手與腳時,原因是出在上位腦(大腦) ;如若上位中樞“面”的症狀,發生在雙側的手或者腳時,原因是出在下位腦。B、按疼痛的病態分:可分為:1、癱瘓;2、麻痹;3、不可觸摸的疼痛;4、疼痛;5、酸疼與牽引痛;6、發麻;7、發癢瞭解疼痛的病態的意義在哪裡:例如:病人告訴醫生:1、我腳一踩下去就像是觸電或者踩下去腳跟像是被火燙到一樣,疼的不得
6、了;2、我的腳不管踩不踩都像是針刺一樣痛;3、我的腳跟感到酸痛如圖所示:踩下去發生觸電痛、灼熱痛是神經纖維被破壞引起的。針刺痛、酸痛時神經纖維不完全壓迫所引起的,而針刺痛是外力引起的,酸痛是炎症所引起的。癱瘓是脊髓神經纖維完全壓迫,所引起運動神經元與感覺神經元之表層感覺神經與深層感覺神經低下的症狀。麻痹是脊髓神經纖維完全壓迫引起運動神經元與感覺神經元之表層感覺神經低下的症狀。發麻是脊髓神經神經纖維完全壓迫所引起感覺神經元之表層感覺神經(溫度覺、痛覺)低下的症狀。(注雙腳發麻是間腦之下視丘細胞蓄積引起之表層感覺神經的觸、壓覺低下。 )疼痛的治療一)疾病體流線的表達方式:例如:rAx/4。表達順序
7、:左或右、手或腳、陰或陽、第幾條體流線、/、疾病點。如若同一條體流線上痛點比較多則表示為:例如 rAx/4+5二)治療體流線的表達方式:例如:rAx/2:(4) ,rAy/2:4,rAy/0:3!表達順序:左或右、手或腳、陰或陽、第幾條體流線、/、絡穴、治療點。若是補法,需要在治療點的外側加括弧 ;若是瀉法,只寫治療點就可以;若是本經牽引法或者瀉本經,則需要在治療點後面加感嘆號。三)疾病的治療:A、治療方法1、連結;2、補相克;3、連結;4、補相輔;5、補強(補母父) ;6、瀉母父(6) ;7、牽引瀉法局部治療注:“局部”治療必須是前四個治療專案都做, “中樞”治療不做補相克,也就是沒有 1和
8、 2項治療。B、接經:即連結。1a、臟腑通治【換手腳】+【換陰陽】 TxAy2)陰陽互換 TxAy3)數字變化:陽經到陰經連結為順:用;用;用例如:Ty用 AxTy用 AxTy用 Ax陰經到陽經連結為逆:用;用;用例如:Ay用 TxAy用 TxTy用 Ax【心用膽】心與膽通,心病征忡,宜溫膽為主,膽病戰慄顛狂,宜補心為主。【肝用大】肝與大腸通,肝病宜疏通大腸,大腸病宜平肝經為主。【脾用小】脾與小腸通,脾病宜泄小腸火,小腸病宜潤脾為主。【肺用胱】肺與膀胱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氣圍主。【腎用焦】腎與三焦通,腎病,宜調三焦,三焦病宜補腎為主。【包用胃】1b、遠絡同名【換手腳】 【不換陰
9、陽】 TxAx 【上樓、下樓,找 12 經巡行相近的經】1)陰陽不換 TyAy2)數字變化:陽到陽不變, 【下樓】例如:Ty用Ay【大用胃】Ty用Ay【焦用膽】Ty用Ay【小用胱】陰到陰變化為:用;用;用【上樓,找 12 經巡行相近的經】例如:Tx用Ax【肺用肝】Tx用Ax【包用腎】Tx用Ax【心用脾】2a、表裡關係【原手腳】+【換陰陽】 TxTy 2)陰陽互換【廢話】 TxTy3)數字不變:;例如:TyTx AyAxTyTx AyAxTyTx AyAx2b、本經【原手腳】 【不換陰陽】2)陰陽不換 3)數字不變: 例如:Ay/4 的本經線是:Ay/0:4注:本經、同名連結沒絡穴。3、同側與對
10、側由於每條體流線都是分左右的。治療體流線是用同側的呢還是用對側的呢,傳統中醫沒有明文規定,但是遠絡療法則有明確的規定:【治療體流線應取何側?】X面治療體流線 y面治療體流線Tx Ty 大腸取對側Tx取對側TyTTx 心經取同側 TyAx AyAx AyAAx取對側Ay取同側例如:rTy/4臟腑連結:lAx/2:4; 表裡連結:lTx/1:4; 同名連結:rAy/3:4; 本經 lTy/0:4注:首先要確定疾病體流線所對應的治療體流線,如 Ty對應 Ax;再確定治療體流線需要同側或者對側,Ax需要在對側;最後是依據疾病體流線的左右為參照物,決定治療體流線的左右,rTy表示為右側,那麼他的治療體流
11、線就需要在左側。C、相生、相克、相輔的關係遠絡療法治療原則不是按照傳統中的陰陽五行來治療的,而是由柯尚志醫生改變為陰陽六行的原則來治療的。相生:一母一父生一子;兩兩生一。相克:相生反向隔一克一。相輔:相生反向緊接著相輔。相火 土 金 相火 君火 水 木 君火 表示相生:君火相火生一水;相火水生一土;水土生一木;土木生一金;木金生一君火;金君火生一相火。子與父母的關係:如果子是陽時,那麼距他近的是母親;如果子是陰時,離他遠的是母親。例如:水,若是 Ay,那麼他的母親是相火;若是 Ax,那麼她的母親是君火。表示相輔:相火輔君火;君火輔金;金輔木;木輔土;土輔水;水輔相火;相火輔君火。另:相火輔金;
12、金輔土;土輔相火。君火輔木;木輔水;水輔君火。 表示相克:木克水;水克君火;君火克木;相火克金;金克土;土克相火。另:相火剋君火、君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相火、相火剋君火。D、季節與疾病的治療:當季 下一季節 下下個季節 上個季節瀉母/c:6 瀉母/c:6瀉父/c:6補相輔/c:(6)(寫表裡後)瀉本經本經牽引瀉法臟腑通治Or遠絡同名(寫表裡後)瀉本經本經牽引瀉法注:當季是指疾病體流線所對應的季節,例如:Ay,當季就是冬季,4 月 4號去治療,對應的是下個季節,7 月 23日治療對應的是下下個季節,9 月 30日治療對應的是下下個季節, 12月 3日治療對應的是當季。E、補法與瀉法補法:是補陰經,補相輔、補相克、補強都是補陰經。陰經補強時,不加絡穴;補相輔、補相克任何情況下都有絡穴。瀉法:是瀉陽經,瀉母父、瀉本經都是瀉陽經。陽經瀉母父時,不加絡穴;陰經沒有瀉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