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之皿方罍编者按 桃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毗邻南洞庭,横卧沅水河畔,这里历史悠久,气候温润,物产丰富,素有“世外仙境”的美誉,大多数人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他们默默耕作,远离喧嚣的城市,与世无争。 而这宁静在 1919 年初的一天被打破。根据桃源民国志的记载:“民国八年,水田乡农人艾清宴,耕田于茅山峪山下,挖得古鼎一尊” , “(艾)不识为何物。至民国十五年,有益阳古董商石某重金购之” , “仅扛走鼎之下半,而上盖仍留” 。艾清宴发现的这件器物正是皿方罍,至此, “皿方罍”的器身与器盖开始了各自颠沛流离的命运。关于罍的那些事【其名】 罍(li )是流行于
2、我国商代晚期至春秋晚期中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多用青铜铸造,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商代末期贵族将罍用以宴会贵客,礼仪盟誓。1919 年,湖南省桃源县出土了一件迄今所见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据其铭文称为“皿方罍” 。 【其形】 皿方罍通高 88厘米,口长 26.1 厘米,口宽 21.6 厘米。颜色漆黑发亮,其盖为四阿形,中央有四阿形纽。器身为高领,圆肩敛腹,高圈足。器身自顶至足,有 8 道高高突起的勾形扉棱。器四隅及四面中线均设宽厚扉棱。左右两面各有一兽首衔环,环饰以细纹。整器身量魁梧奇伟,并蕴含灵动气韵,造型庄重高峻。【其纹】 器盖表面以云纹为地,扉棱中装饰有倒置的兽面纹,并间以夔龙纹。器身装饰了
3、兽面纹,领和足都有小鸟纹,肩部有夔龙纹,搭配着羊首衔环,垂环上还有斜角云纹,腹部有鼻,鼻上有兽首。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富丽堂皇,雄浑庄重,透出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 【其铭文】 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皿方罍的“奇幻”飘零之旅【出土】皿方罍的出土时间和地点。 桃源民国志的记载是 1919 年,出土地点为水田乡茅山峪(其行政机构经多次变更,2011 年以来的地名是架桥镇栖凤山村毛山峪组) 。经实地调查,具体出土地点为杉园山山坡,山坡下有艾清宴兄弟原来的住屋(现已离开) 。这与长沙大公报 1925 年报导其出土地点
4、在艾心斋(艾清宴的儿子)的住宅旁是相符的。据当地老人讲述,其发现过程是艾清宴的儿子在山坡上捡肥料,看到了露出地表的铜器,告诉父亲,艾清宴去山坡上挖出了皿方罍。【分离】 据当地老人追溯,皿方罍是经艾清宴父子发现、挖出,出土之初,身盖完好保存于艾家。直到 1924 年,益阳百乐斋古玩店石瑜璋出重价(据长沙大公报载钟逢雨的举报材料为洋银 100 元,周磐交待材料为 400 大洋)买走器身,而器盖则被艾清宴充做学资,抵为其子艾心斋在新民学校的学费。皿方罍器盖送到新民学校之后,被辨识出铭文,确认为商代器物,引起该校校长钟逢雨的重视,并开始追索皿方罍器身。钟校长在长沙大公报 (1925年 6 月 11 日
5、)刊登了关于皿方罍器身事宜,引起教育总长章士钊的注意,章要求省长追查。当时政府部门长沙内务司发出了第二十三号训令,要求益阳县查办此事,7 月 26日的长沙大公报报导益阳县长回复了长沙内务司,指出该器身在长沙杨克昌古玩店,无法查扣,已责令石瑜璋五日内归案,将器物缴呈。之后,事情不了了之,皿方罍器身也已不知所踪。 值得庆幸的是,皿方罍器盖一直线索清晰,自发现者艾清宴父子将其转到新民学校校长钟逢雨之手之后,不久便到了周磐之手(据彭德怀自述载,1925 年,周磐为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团长,彭当时为一营代理营长) ,周磐给予钟逢雨 5000 块银元和 5000元期票换得。据查周磐自传 (原件藏邵东县档
6、案馆) 、彭德怀自述等,1925 年 4 月至 6 月周磐驻军于桃源漆家河,7 月已经离开桃源到了澧县。1952 年周磐交出皿方罍器盖,同年 4 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明将皿方罍器盖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并嘱“妥为保存” 。1956 年省文管会与省博物馆合并,器盖也移交给了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 【流传经历】1928 年法国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著有中国艺术史一书,书中有皿方罍照片,并介绍为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收藏。此书 1931 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皿方罍器身被日本人浅野梅吉收藏。其子浅野刚为完成父亲遗留的书稿,1961 年出版有中国金石陶瓷图鉴 ,其中有皿
7、方罍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并介绍于 1930 年购买。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收藏,据新田栋一自述,于 1950 年见到此器,当时以重金购买。一直收藏到 2001 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 2001 年,美国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皿方罍器身,得到这个信息,上海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联手筹集了一笔巨款,赴美参加竞买。拍卖会上一位法国买家以 924 万美元的高价拍得皿方罍器身。 【回归】 2014 年得知纽约佳士得将再次上拍“皿方罍”后,湖南省委、省政府运筹惟握,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湖南省博物馆于 3 月 15 日致信佳士得拍卖公司亚洲区总裁,表达了收藏意
8、愿。经过艰苦谈判,在全球华人的共同努力下,2014 年3 月 19 日达成了洽购协议,皿方罍器身回归家乡。皿方罍的回归创造了一种海外文物回归的新模式。 (本图来源新华网) 启示与探索 皿方罍的回归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苏醒,中华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皿方罍出土于 1919 年,当时中华大地灾难深重,文明不昌,皿方罍竟很快身首异处,器身不幸流落海外,辗转流失于数国知名古董商人之手,颠沛流离于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异国他乡。而今天,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身首分离,皿方罍可以再度圆了世纪情缘, “身盖合一,完罍归湘” ,也算是圆了湖湘乃至中国文博界、收藏界、艺术界的“大梦” ,充分见证了中华文化自强不息。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 展览时间:2015 年 8 月 28 日-10 月 8 日(09:3016:30,周一闭馆。 ) 展览地址:谭国斌艺术博物馆五楼展厅(长沙市开福区湘江北路与创远路交汇处湘江壹号)展厅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