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吾尔族的游艺民俗,中语系B1002班 马志伟,游艺民俗的概念,游艺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游戏,到竞技精巧、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戏耍,到配合各种特殊需要的综合表演,都属于游艺民俗的范围。,维吾尔族的游艺民俗,赛乃姆,多朗舞,夏地亚纳,达瓦孜,木卡姆,麦西热甫,赛乃姆,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赛乃姆,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赛乃
2、姆在维吾尔语中是偶象、神象、美人、美女的意思,也可为女人的名字。在音乐中则是一种由多首歌曲(多至十余首,少则七八首)联唱的歌舞音乐的名称。 赛乃姆舞是广泛流传于维吾尔族中,以赛乃姆音乐为伴奏的舞蹈,并无规定动作和程式。一般由男女成对而舞,人数不限,舞时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总是在热烈地快板中结束。,赛乃姆的特点,赛乃姆舞蹈的特点:1、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运作和巧妙的配合上 ,使得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2、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了望式、抚胸式等,赛乃姆步伐上的特点: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
3、巧,和鼓点结合紧密。步伐用得最多的是三步一抬(前三步),脚步平稳,略有微颤。走第四步时动力腿脚掌蹭着地向后小踢,显得步法非常干脆、灵巧。,赛乃姆音乐的特点: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赛乃姆音乐都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必须和音乐节奏紧密配合,和舞者情绪发展相适应,其节奏基本由慢发展到快。,多朗舞,多朗舞,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的一种民间舞蹈,盛行在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深为全疆人民所喜爱。 多朗是维吾尔语音译,汉语有多朗、多浪、刀朗、多兰、都兰、朵兰的记法。多朗人的舞蹈-多朗舞,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旷矫健
4、的礼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 多朗舞大约形成于公元16世纪,继承了公元712世纪西域乐舞技艺,融会了多朗人的生活动态和坚毅的性格,并且融入了蒙古部落的草原文化,把来自生活的创造融会于其中,升华为带有颠簸感和踏地有力的动律;升华为豪迈、矫健的舞姿,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和多朗的风韵。,多朗舞的特点,乐与舞的紧密结合,舞蹈有固定的程式与规范,伴唱、乐曲和舞蹈是交织进行的,有时不唱,轻打手鼓以突出动听的旋律;有时高歌喧腾,手鼓重击以配合舞者的矫健舞姿。,多朗舞曲调特点:曲调结构朴实,演唱风格豪迈,飘扬着浓郁的辽阔大草原的芳香,保持着浓厚的劳动气息。,多朗舞舞蹈的
5、特点:多朗舞基本上是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滑冲”和“微颤”。 “滑冲”和“微颤”使缓慢动作沉稳、充实,快速动作热情、洒脱,技巧动作更为豪放有力,既有农耕生活稳定、延续、细腻的特点,又有草原生活的粗旷、古拙与强悍的风格。,夏地亚纳,夏地亚纳是在节日和盛集大会中,群众集体跳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全疆,南疆更为突出。 夏地亚纳,维语为“欢乐的”意思。每逢年节,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喜欢聚集在一起,合着唢呐铁鼓的音乐节奏,跳各种民间舞蹈,最后多是跳夏地亚纳,以抒发无限的欢乐。在盛大的欢庆场合,也跳起夏地亚纳以示庆贺,所以又称夏地亚纳为“欢乐的舞蹈”。,夏地亚纳的特点,夏地亚纳舞蹈特点:群众集体跳
6、,欢乐、跳跃、轻快,队形不固定,动作也不强求一致,根据本人条件和所熟悉的动作,可以自由发挥。夏地亚纳舞蹈的基本步伐:以小跳步为主,两脚交换跳起,脚掌轻盈落地。手的动作较多的姿态是两臂上举,手掌内外快速抖动。夏地亚纳音乐曲调的特点:曲调比较灵活,段落的长短、乐句的反复也较为自由,常根据不同场合而变化。夏地亚纳伴奏乐器的特点:自由,乐器可多可少,可用长短不同的唢呐、音色不同的若干对铁鼓和大小不一的手鼓合奏,也可用弦乐和手鼓伴奏,形成美妙热情的多声部效。,达瓦孜,“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
7、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最早记载这一技艺的大约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他在西京赋中,有“临回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之语,描述了两位艺人索上相逢的情景。,达瓦孜的特点,达瓦孜表演场地的特点:场地独特有趣,它需占地面积10060米,中间耸立主杆高30米,最高处扎有牌楼,彩旗迎风招展,似空中楼阁,特别使人注目。牌楼横杆两端栓有吊杠(秋千)和吊环,供表演者使用。80米长的主绳像一条长蛇头尾相连将地
8、面和牌楼接为一体,显得格外壮观。,达瓦孜表演的特点:,1、多在露天进行 2、不系任何保险带 3、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 4、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 5、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员踏着节拍跳舞歌唱,迅速替换着高难技巧,表演幽默,场面热闹非凡,木卡姆,“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木卡姆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
9、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姆”、“斯尕木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姆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体和代表。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它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
10、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麦西热甫,在维吾尔族群众中,有一种艺术形式,深受人民喜爱并深深地渗入人民的生活之中,甚至变为民间游艺民俗,那就是维吾尔族民间的麦西热甫。麦西热甫是融音乐、舞蹈、歌唱、讲故事、说笑话、做游戏、即兴吟诵等于一体的娱乐形式。 新疆各地的麦西热甫,具有明显的地方生活风俗的特征,形式相当丰富。在众多的麦西热甫中,比较集中地保存着维吾尔族古老娱乐集会的特点、风格的,要算刀郎麦西热甫。,刀郎麦西热甫,麦西热甫已成为刀郎地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集体活动。因此,刀郎人说:“没有麦西热甫的生活,是没有味的生活。麦西热甫这种游艺民俗和其他民俗现象不同,它常常伴随其他民俗现象出现,缺乏独立性。刀郎麦西热甫以刀郎木卡姆序曲开始,再经过赛乃木、山尼凯斯、色尔勒玛三个阶段,麦西热甫的一轮歌曲、舞蹈便告结束。刀郎麦西热甫这样的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上跳的集体舞,就完全是为了娱乐的目的。麦西热甫除了歌舞以外,还包括了民间艺术的各种游戏娱乐形式。比较著名的有抢“黛莱”(腰带)、献茶和唱民歌。除此之外,还有献茶、联句的娱乐。每次麦西热甫中所唱的民歌和联句,都是反映刀郎人民的经历、风俗、情感和要求的一面镜子。,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