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植物激素应用.ppt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5953564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激素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植物激素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植物激素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植物激素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植物激素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组员:陈为纯范缪辉夏明旭练赟伟叶志权黄刘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生长调节剂是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的总称。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辣椒的生长,增强其抗逆性,提高结实率,提早采收,显著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益。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与加强肥水管理的普通栽培措施相比,有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刺激或抑制作用。,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6大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以下作用特点。,

2、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转导、气孔开闭、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按人们所需求的方向发展。,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残毒少。 可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 针对性强,专业性强。可解决一些其它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形成无籽果实、防治大风、控制株型、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成熟和着色、抑制腋芽生长、促进

3、棉叶脱落。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最佳。气候条件、施药时间、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运转、整合和代谢等都将影响到其作用效果。,经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香蕉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样可控制其蕉株与蕉果的生长发育。据国外报道,对香牙蕉品种植后5个月或7个月喷布0.010.4的乙烯利,0.050.15矮壮素(CCC),0.00250.01的萘乙酸(NAA),与未经处理对照相比,喷布0.15的矮壮素对植株高度降低最甚,而用0.01的乙烯利对植株高度增加最多,用0.01的萘乙酸处理产量最高,1公顷增产6495千克(17.9),各处理对果实品质

4、没有明显影响。,在我国, 1976年覃剑秋在顺德使用80萘乙酸50克加尿素500克加水50千克,喷果100穗,在五成以上肉度的蕉果喷洒效果显著(过早喷,果指变形,皮变厚不平滑),喷后果指增长2.8厘米,增粗(周径)1.2厘米,每穗增产1.4千克,但果实生长期延迟15天。,19761977年华南农学院曹德芹用2,4D处理三四成肉度的果实,000l的2,4D组产量最高,其次为0.0005组,分别比不处理对照增产74.1与57.7%。1978年凌兴汉在广州市河南园艺场对发育六成肉度的蕉果喷0.02%的920加0.25的磷酸二氢钾,增产15。,19871988年海南省兴隆华侨农场在香蕉抽蕾前用石油助长

5、剂802加农元宝(肥料精),用水配成浓度0.001l溶液,在香蕉形成把头时喷心叶及顶部叶片12次,抽蕾后每开1梳花喷1次,直至断蕾止,比不处理对照每穗增产3.1千克,并提高含糖量。,催熟香蕉果实经过人工催熟,品质好,香味浓,皮色鲜黄美观。乙稀利催熟法:一般在气温1719时,用20003000单位的乙稀利溶液(即40%乙稀利50克,冲水710公斤)浸果后,经70小时,果皮变大黄。在气温20一25时,用15002000单位的乙稀利溶液(即40%乙稀利50克,冲水1013.3公斤)浸果后,经60小时,果皮出现大黄。在气温25以上,用1000单位的乙稀利溶液(即40%乙稀利50克,冲水20公斤)浸果,

6、经过48小时,果皮出现大黄。但乙稀利浓度超过3000单位时,果品迅速软化,失去特有的风味,所以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不能加大浓度,应使用较低的浓度并结合加温的办法,催熟效果更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彭黎旭研究员在解释香蕉催熟原理时说,人们之所以用乙烯来催熟香蕉,就是因为在长期的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中发现香蕉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而所释放出来的乙烯又进一步加速了香蕉的成熟。民间催熟香蕉的方法是将成熟的香蕉或苹果和生香蕉放在一起,然后用薄膜包起来,其原理也是通过成熟果实释放出乙烯来启动香蕉果实内部的乙烯合成酶、达到催熟香蕉的目的。,彭黎旭研究员参与了乙烯利残留量安全监测标准的制订工作,他介绍,近4年来,在对全国南北多个大城市香蕉监督检测过程中,尚未发现香蕉催熟有害人体的情况。他说,近来媒体关于香蕉催熟有害人体的报道令人感到惊讶,用乙烯利或乙烯气体催熟香蕉,其原理都是一致的,都是乙烯气体发挥了诱导和激活作用,因此其使用量是微乎其微的,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