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 密 启 用 前2018 年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生 全 国 统 一 考 试 仿 真 卷语 文 ( 一 )本 试 卷 共 16 页 。 全 卷 满 分 150 分 。 考 试 用 时 150 分 钟 。 祝 考 试 顺 利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 用 2B 铅 笔 将 答 题 卡 上 试 卷 类 型 A 后 的 方 框 涂黑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2、,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选 考 题 的 作 答 : 先 把 所 选 题 目 的 题 号 在 答 题 卡 上 指 定 的 位 置 用 2B 铅 笔 涂 黑 。答 案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3、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均 无 效 。5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 阅 读 题一、 (2018 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
4、情性不足。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无怪
5、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墓志作为一种
6、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选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略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B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C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
7、,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D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全文出现了三言、五言和杂言形式。【答案】 A【解析】B 项,议论的手法只是为了增强感染力; C 项, “不再”表述不准确;D 项,铭文部分才出现三言、五言和杂言形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B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C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D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
8、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答案】D【解析】本文并没有互渗,只有墓志铭对其他文体的借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B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C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D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答案】C 【解析】哀祭文是从叙述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清河坊俞平伯
9、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
10、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烦枚举。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杭州街。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杭州清河坊的闹热,无事忙耳。他们越忙,我
11、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我时时看见这诗句自己的影子。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 【注】 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
12、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有删改)【注】佩弦,朱自清的字。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照应了开头 “而街市是最亲切的 ”,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 的缘由。B文章第段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景由情生、境因情
13、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C文章第段中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为荐,油酥饺虽冰冷不得味,我却因是朋友的力推而时常买来作为分享。D本文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兼有 “诗家语”,但以意役辞,繁简得当,并不觉雕琢与涂饰,显示出语言的厚度与张力。【答案】C 【解析】从文章第段看,朱自清曾“以诗作保证”,但并没有“以诗为荐”。5杭州之景万千以西湖为著,杭州热闹街市也不止一条。作者为什么独写“清河坊”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5 分)【参考答案】清河坊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让我依恋。清河坊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徘徊与笑语。 6文章第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
14、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6 分)【参考答案】内容上:以写曾经江上泛舟、水边系缆、水面寂寥也耐看耐寻味,与前文描写的景物与抒发情感形成照应。结构上:收束全文。主题上:含蓄地表现本文的主题,世上胜迹有了人的足迹、情感、记忆和领悟,才不会只是一道客观存在的风景,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 700 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名下资产、乘坐航班记录、网吧上网记录等个人信息。如果说这是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状况的极端展现的话,那么日常生活里,信息泄露使人们因处
15、于这种“信息裸奔”之中而变得麻木。这种“麻木”事出有因。南都记者曾向警方求助,警方也难以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可见一斑。除了个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恶性案例,多数时候个人信息保护处于一种低效的窘境。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给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带来了诸多隐患。有关专家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出,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利。就此而言,避免“信息裸奔”理应成为实施“互联网+”的基础。(摘编自个人信息裸奔的互联网社会难以走远,2016 年 12 月 14 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二:2
16、015-2016 网站漏洞可致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对比2016 年网站漏洞可致泄露个人信息规模各月分布(源自补天平台2016 年网站泄漏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材料三:2016 年 6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 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此次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无疑意味着实名制的全面到来。匿名环境下,有的网友会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而不担心承担后果,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
17、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此外,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摘编自新华社网络实名制全面到来,如何保障我们的虚拟空间更“清爽”,2017年 8 月 30 日)材料四:要结合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制的纲领性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可能遭遇的执行难困境,可组建和利用专项民间基金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补救。当前,“身份证号码查询系统”是各领域在认证身份信息时普遍应用的系统,因此,要努力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技术水平,实现“身份认证系统”与网站后台数据库的有效衔接。目前,网络安全法以及其他针对实名制的管理法规中,主要是对网络运营者
18、的责任作出规定。在责任承担主体方面,应既包括网络运营者,也包括没有实名认证的人;在责任的追究方面,既要让网络运营者承担有限责任,又要以具体情形为根据,追究违反网络实名制的网民的责任。(摘编自贾登勋、杜一冉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困境与出路)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6 年补天平台共收录的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 359 个,与 2015 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B相比 2015 年,2016 年可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数量下降,这表明单个漏洞造成的危害在减小。C2016 年网站漏洞和可致泄露个人信息数量在年内呈起伏不定的状态,但二者在 5 月均达到最高值。D
19、2016 年 5 月至 7 月的网站漏洞数量与可致泄露个人信息的数量之间呈正相关,8 月至10 月呈负相关。【答案】B 【解析】 “这表明单个漏洞造成的危害在减小”属无中生有。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在网络上花钱买到个人信息只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极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B人们在“信息裸奔 ”中变得麻木,与对个人信息贩卖进行治理的薄弱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低效有关。C缺失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会给“ 互联网+”有效发挥作用和国家推动“互联网+”的战略带来隐患。D匿名的网络环境会使谣言、诈骗以及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则会以其追溯机制完全消除网络乱
20、象。E材料一、三均关注个人信息的有关情况,前者指明了信息泄露的危害,后者侧重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答案】BC (选对一项即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两项全错及选择两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 项,“在现实生活中不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推断错误。D 项,“完全消除网络乱象”无中生有。E 项,对材料三内容的概括有误,材料三侧重阐释实施实名制的好处。9怎样才能有利于实施网络实名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参考答案】完善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组建和有效利用专项民间基金。加强网络实名制的技术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2018 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2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陈懋,初以舍人从军,立功为指挥佥事。已而将兵,功多,累进右都督。永乐元年,封宁阳伯,禄千石。六年三月镇宁夏,善抚降卒。明年从北征,领左哨。战忽失温,与成山侯王通先登,都督朱崇等乘之,遂大捷。二十年从北征。领御前精骑破敌于屈裂河。别将五千骑循河东北,捕余寇,歼之山泽中。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敌来蹑,伏起纵击,敌死过半。还京,赐龙衣玉带,册其女为丽妃。成祖之崩于榆木川也,六军在外,京师守备虚弱。仁宗召懋与阳武侯薛禄帅精骑三千驰归,卫京师。命掌前府,加太保,与世侯。宣德元年,从讨乐安。还,仍镇宁夏
22、。得黑白二兔以献,宣宗喜,亲画马赐之。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 英宗即位,命偕张辅参议朝政,出为平羌将军,镇甘肃。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 参赞侍郎柴车劾懋失律致寇,又取所遗老弱,冒为都指挥马亮等功受升赏,论斩。诏免死,夺禄。久之还禄,奉朝请。十三年,福建贼邓茂七反。都御史张楷讨之无功,乃诏懋佩征南将军印,充总兵官,帅京营、江浙兵往讨。至浙江,有欲分兵扼海口者,懋曰:“是使贼致死于我也。 ”明年抵建宁,茂七已死,余贼聚尤溪、沙县,诸将欲屠之,懋曰:“是坚贼心也。 ”乃下令招抚,贼党多降。分道逐捕,悉平
23、之。已而沙县城复炽,久不定,会英宗北狩,景帝立,遂诏班师。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赠浚国公,谥武靖。懋修髯伟貌,声如洪钟。胸次磊落,敬礼士大夫。 “靖难”功臣至天顺时无在者,惟懋久享禄位,数废数起,卒以功名终。(选自 明史 陈懋传 ,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 /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 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B.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 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 /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C. 言官劾之/以贼
24、平不问/仍加太保/ 掌中府/兼领宗人府/ 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D.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 /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 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 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 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 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这句话的含义是“言官弹劾他,因为贼寇已经平定而没有问罪。仍加官太保,执掌中府,兼管宗人府。英宗恢复帝位,增加俸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言官”“之”“贼”“太保”
25、“中府”“宗人府事”“ 英宗”“二百石”“ 天顺七年”等,然后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前面说言官弹劾他,因为贼寇已经平定没有问罪,“以贼平”是“不问 ”的原因,二者不能断开,排除 AD 两项, “英宗”是主语, “复位”是谓语,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前面的“事”应放在前一句, “领”的宾语应是“ 宗人府事”,排除 C 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永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元年指的是帝王改换年号的下一年。B. 六军本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后来泛指禁军。其具体组成部分各朝代并不一致。C. 北狩本意是到北方狩猎。此为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
26、词,即明英宗被瓦刺俘虏。D. 谥武靖即陈懋的谥号为“武靖”。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 项, “元年指的是帝王改换年号的下一年”有误, “下一年” 错,应为“第一年”。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 )A. 陈懋长期征战,功勋赫赫。成祖时期,他多次随驾北征,均能取胜;宣宗时期,他从讨乐安,镇守宁夏,威名远扬。B. 陈懋颇有谋略,善于用兵。屈裂河战后,撤军时他巧妙设伏,大败敌军;讨伐邓茂七,他采取正确策略,成
27、功平叛。C. 陈懋仪表堂堂,胸怀坦荡。他长须飘飘,相貌伟岸,声如洪钟;他心胸磊落,尽管位高权重,但能敬重礼遇士大夫。D. 陈懋几起几落,幸得善终。作为四朝元老,他是 “靖难 ”功臣中唯一活到天顺时期的人,并且久享禄位,以功名终老。【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 项, “作为四朝元老”错误,从文中来看,陈懋历经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五朝,以及成祖之前的太祖、惠帝。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
28、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 D 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抓住选项中“四朝元老”一词,然后到文中圈出陈懋所经历的朝代,由此可以发现问题所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
29、(5 分)(2)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 (5 分)【参考答案】(1)屡次被弹劾,皇帝曲意宽恕他,命令有关官员没收他的赃物。陈懋自己陈说已经用光,皇帝下诏宽免了他。(2)这年冬天,贼寇侵犯镇番,陈懋派兵救援,贼寇解围后离去,拿斩杀敌人、俘获物品报告皇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 “宥”,宽恕;“ 所司”,有关官员;“ 征”,没收;“陈”,陈述;“贷”,宽免。第二句中, “掠”,侵犯;“解”,解围;“去”,离开;“
30、以”,用,拿;“闻”,使动用法,使闻,报告。【参考译文】陈懋,当初以舍人身份从军,立功,任指挥佥事。不久率领军队,功劳多,多次升迁为右都督。永乐元年,封为宁阳伯,俸禄一千石。永乐六年三月,镇守宁夏,优抚投降的士兵。第二年随驾北征,率领左哨。与忽失温作战,和成山侯王通率先登城,都督朱崇等随后杀到,于是大胜。永乐二十年,随驾北征。统领御前精锐骑兵在屈裂河打败敌人。另率五千骑兵沿河向东搜捕余寇,在山泽中歼灭了他们。撤军的时候,武安侯郑亨率领辎重先行,陈懋埋伏在险要处来等待敌军。敌军跟来,伏兵冲出奔突攻击,敌军被杀过半。回京后,赐给他龙衣玉带,册封他的女儿为丽妃。成祖死在榆木川,六军在京外,京城守备空虚。仁宗召陈懋与阳武侯薛禄率领三千精锐骑兵急速回来守卫京城。命他掌管前府,加官太保,赐予世袭的侯爵。宣德元年,随从讨伐乐安。回来后,仍然镇守宁夏。得到黑白两只兔子献给皇帝,宣宗高兴,亲自画了一幅马赐给他。陈懋在镇所日久,威名震动漠北。陈懋自恃皇帝宠爱放纵自己,侵吞国家财物逾万。屡次被弹劾,皇帝曲意宽恕他,命令有关官员没收他的赃物。陈懋自己陈说已经用光,皇帝下诏宽免了他。英宗即位,命他与张辅一起参议朝政,出任平羌将军,镇守甘肃。这年冬天,贼寇侵犯镇番,陈懋派兵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