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静止画面艺术——色彩.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595270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8.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静止画面艺术——色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第三章.静止画面艺术——色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第三章.静止画面艺术——色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第三章.静止画面艺术——色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第三章.静止画面艺术——色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色彩,是人类感知物体存在的基本视觉要素之一。在浏览多媒体画面时,画面的主色调,将给浏览者留下第一印象。因此,如何合理、巧妙地使用色彩,对于设计和创作多媒体画面尤为重要,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我国: 西周时期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概念 隋唐时期出现了壁画、漆画、丝织印染业和“唐三彩” 宋元时期,中国画的色彩得到发展,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近代: 1810年德国画家龙格采用球体色彩系统 随后歌德、叔本华、谢弗勒发表关于色彩学的文章,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1. 认识色彩 物体的色彩是人的视觉器官在光的

2、刺激下将视觉信息传到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因此,光、光照射的对象和视觉器官及大脑,是感觉到色彩的三个基本条件 多媒体画面中的色彩,不仅有传递美感的作用,更是增强教学真实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1 色彩的形成,2.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 在人们视觉经验和记忆中,物体的颜色均指该物体的固有色。但在实际场合,物体可能处于某种光源色和环境色的环境之中,这时: 物体呈现颜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1 色彩的形成,(1)固有色 固有色是指物体在太阳光(

3、无色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这些固有色是对色的一种共识:如红花、蓝天、黄土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1 色彩的形成,(2)光源色 光源色是光源照射到白色光滑不透明物体上所呈现出的颜色 除日光的光谱是连续不间断(平衡)的外,日常生活中的光,很难有完整的光谱色出现,由于光源色反映的是光谱色中所缺少颜色的补色 光源色对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有较大影响时,便会使人们认识到光源色的存在,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1 色彩的形成,各种光源的颜色: 日光:(晨)冷红色、(午)白色、(昏)橙红色 月光:淡蓝色 白炽灯:淡黄

4、色 钠灯:橙黄色 荧光灯:白色(无色) 水的反光:淡青色 火光:红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1 色彩的形成,(3)环境色 物体除受主要发光体(或反光体)的照射外,同时还可能受到次要发光体(或反光体)的影响,这种在物体暗面呈现的色彩,就是环境色,在素描中俗称反光 物体表面越光滑,这种反射对周围的影响就越明显 若环境色的强度超过主光源,则环境色会变成光源色。(如摄影中的轮廓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1 色彩的形成,1. 色域 某一种颜色系统可以显示或打印的颜色范围称为色域 在不同的颜色系统中存在不同的

5、色域 在不同的色域中,颜色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 在多媒体画面中所应用的色域是RGB色域 人眼能看到的色谱比任何颜色模型都宽,多媒体画面中的颜色系统不能再现生活中的所有色彩,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RGB色域 CMYK色域和Lab色域 三种色域之间的比较,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1)RGB色域 一种色域决定一种色彩模式,所谓颜色模式是指已建立好的用于描述和重现色彩的各种模型 在RGB色域中存在三个原色: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通过这

6、三种原色的不同强度的混合,可以得到RGB色域中的所有颜色 RGB色域中色彩的混合为加色混合,即色彩混合后亮度提高。加色用于显示器,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2)其他常用色域 在印刷领域使用CMYK色域 进行色域转换时用到Lab色域,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CMYK色域中有四种原色,分别是青色(C)、洋红(M)、品黄(Y)、黑色(K)。通过这四种颜色分别按不同比例(0%-100%)进行混合,可以产生所有CMYK色域中的色彩 CMYK 色域较窄,仅包含印刷色油

7、墨能够打印的颜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Lab色域的含义与RGB和CMYK色域不同,它实际是指三种通道 “Lab”中的“L”是指亮度分量(从白至黑)用的通道,“a”是指一个对补色分量(即绿色红色)的通道,“b”指另一对补色分量(即蓝色黄色)的通道 Lab 颜色与设备无关,能生成一致的颜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3)RGB与其他色域的关系 Lab具有最宽的色域,包括RGB和CMYK色域中的所有颜色 尽管RGB色域通常比CMYK色域大一些(能够表示更多的

8、颜色),但仍有一些CMYK颜色位于RGB色域之外 即使在同一色域内,不同设备(显示器、投影仪等)产生的色彩范围也略有不同,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2. 传统艺术色彩与多媒体画面中色彩的区别 (1)色彩表现上的区别 传统艺术中:依靠不同种类颜料自身的特性来表现色彩,有时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地采用物体本身特有的效果来表现 多媒体画面艺术中:由“0,1”两个数字组成各种色彩,依靠软件制作效果,如何表现各种质感是多媒体画面艺术要研究的技术,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

9、(2)色彩混合上的区别 传统艺术中:色彩混合可以依靠颜料来实现。透明颜料无法覆盖底层的色彩,可起混色作用 多媒体画面艺术中:色彩混合完全依靠RGB三原色的混合,也可以调整颜色的透明度,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3)色彩模型上的区别 传统艺术:减色色彩模型,几乎可以再现所有自然界的色彩 多媒体画面艺术:加色色彩模型,RGB色域中的颜色数量有限,有许多颜色无法达到与实际物体相同的颜色(例如纯青色与纯黄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在创作多媒体画面艺术的过程中,

10、不能照搬传统艺术中的创作方法,更不能将传统艺术的色彩理论直接运用到多媒体画面艺术的创作中来,创作多媒体画面艺术需要遵循RGB色域下的色彩规律,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2 多媒体画面色彩系统,1. 色彩的分类 多媒体画面艺术研究中,将色彩分为彩色与无彩色两大类,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2. 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基本性质,称为色彩的三属性,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1)明度(Brightness) 明度,是指

11、色彩的明暗程度 明度好象隐藏在色彩肌肤内的骨骼,支撑着整个色彩体系的空间结构 在色彩的三要素中,明度具有一种不依赖于其他属性而单独存在的独立性,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在多媒体画面艺术中,三原色(红、绿、蓝)与三间色(黄、青、紫)的明度也不同。黄色的明度最高(98),依次是青色(91)、绿色(88)、紫色(60)、红色(54),最低是蓝色(30) 明度的表现是明暗变化,如果将某一色彩的明暗变化按顺序加以排列,得到的分配效果叫“明度推移”,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2)色相

12、(Hue) 色相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另一种色彩的表象特征 用色相能够确切地表示不同颜色的色别的名称 如果说明度是隐秘在色彩中的骨骼,色相就很象是色彩外表的华美肌肤。色相体现着色彩的外向性格,是色彩的灵魂,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某一种色相的颜色在调色时,不管它加黑、白或灰的不同产生了上百种颜色,但着百种颜色都只属于同一种色相 色相的表现是色谱变化,如果将某一纯度的色相变化按顺序加以排列,得到的分配效果叫“色相推移”,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3)纯度(Chroma) 纯度,又

13、称为彩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有彩色系中每种色彩的鲜浊程度,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一般来讲,对纯度的变化大致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看法认为,纯色在某色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来判断纯度高低,纯色比例大的纯度高,纯色比例小的纯度低 另一种看法是,对一种纯色,加白则明度提高,加黑则明度降低,加同明度的中性灰则明度不变,但不管加入黑白灰中的哪一种,其纯度都会降低,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同一个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

14、 纯度的表现是极其丰富的鲜浊变化,如果将某一色相的纯度变化按顺序加以排列,得到的分配效果叫“纯度推移”,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3 色彩的属性,色彩表示法是为了对色彩客观属性的描述形成共识,的一种能够准确地描述色彩的方法,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1. 色彩表示法 现代色彩科学的发展,已提供了科学的色彩表示法,它包括两大系统:显色系统与混色系统,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1)混色系统 混色系统的理论依据是,任何色彩都可以由色

15、光三原色混合而成。多媒体画面艺术中的色彩系统就是混色系统。目前最重要的混色系统是CIE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2)显色系统 显色系统主要应用于颜料领域,所以也是传统艺术所使用的色彩系统 虽然和多媒体艺术不属于一种色彩模式,但其中的色立体模型还是值得借鉴的,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色立体表示法 虽然和多媒体艺术不属于一种色彩模式,但其中的色立体模型还是值得借鉴的,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

16、方法,明度轴:位于色立体的垂直中轴位置,以白色和黑色为最高明度和最低明度的极点,两极点之间为明度过渡 色相环:位于色立体的赤道位置,由纯色组成,按色相环顺序排列,以“度”为单位表示各色相的位置 纯度半径: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轴构成垂直关系,该半径以某色最饱和色为终端点,原点位于明度轴上,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等色相面:明度轴与色相环上某一色相点组成的面,为该色相的等色相面。在等色相面上各点的色相相同 等明度面:沿着与明度轴垂直方向的任一截面,其明度均相等,为等明度面 等纯度面:以明度轴为母线,任选半径,得到一个柱面,在这个柱面

17、上的所有色彩纯度相等,为等纯度面,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2. 色彩混合(1)加光法混合(色光的混合) 加光法混合就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色光亮度高于原来的任何一种色光 混合后产生的新色光,其明度等于各混合色光明度之和,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通过改变三原色的混合比例,即可合成所有颜色 任何两个非补色光相混合,即形成中间色光。该中间色光的色调取决于两色光的相对数量,其纯度取决于两者在色相环上的距离 RGB色彩的混合原则就是这种加法混合,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18、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2)减色法混合(颜料的混合) 减法混色指的是颜料三原色的混色方式 在颜料三原色中,若将两种色彩等量混合,即可产生间色,其明度比两个原色都低。若将三个颜料原色(红、黄、蓝)等量混合,可产生黑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3)中间混合 中间混合是指通过这种混色的明度效果介于加光法混合与减色混合之间 中间混合是一种视觉混合,分为静态的视觉混合和动态的视觉混合 静态的视觉混合是指各种单独的颜色块,在适当的视距下,在人眼里进行的一种混合 动态混合是利用人的视觉残留产生的不同时混合,第

19、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1 色彩的基本原理 3.1.4 色彩表述方法,眼睛的生理结构特征和不同的人对色彩产生的心理特征会影响到人对色彩的感觉,只有了解眼睛的生理特征,和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才能够避免在创作中出现失误或增强效果,创造出最佳的色彩艺术作品,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视觉的生理结构 色彩视觉的生理特点,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1. 视觉通道的生理结构和传输机制 (1)生理结构 人的眼睛具有感光和感受色彩的本能。 人的眼球共有三层膜:外层为巩膜;中间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角膜之

20、后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眼球如同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虹膜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底片,与照相机相同也是成倒像。,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在眼球的基本结构中,视网膜由内到外共分十层 其中的视细胞层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是视网膜的感光部分。杆细胞主要功能是感光,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辨色和认识形体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在网膜乳头处聚集成视束穿过眼球后壁形成视神经。通向大脑皮层完成色彩感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2) 传输机制根据科学测定,视觉传输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机制:

21、 视网膜成像时,锥体细胞是三色制 视觉信息向大脑皮层视区传导通道中形成四色机制,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色光刺激敏感 三种锥细胞将色光分解成光的三原色,类似于RGB色域,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当视网膜的刺激送入视觉中枢传输通道时,需要进行信息编码,这三种刺激再重新组合,形成三对相应的视神经反应(黑白、红绿、黄蓝),类似于Lab色域 在黑白反应中,若白反应强便抑制黑反应,产生白的感觉,反之产生黑的感觉(红绿反应、黄蓝反应也是相同)。这

22、三对反应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各种色彩的感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2. 色彩视觉的生理特点色彩视觉的生理特点包括: 明度适应 色幻觉 补色现象,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1)明度适应 当眼睛由暗处突然进入亮处或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眼睛需要对明度变化进行适应 进行多媒体画面艺术创作时,应注意不要使相邻两幅画面的明度差距太大,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2)色幻觉 色幻觉俗称视觉残相,是指当眼睛较长时间凝视某一形状的色光

23、后,若将视线快速移到白色(或浅色)物体上,视觉中会出现形状相同,色彩呈现原色光补色的现象(这是眼睛为了调节视疲劳而产生的一种视觉平衡现象),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在多媒体画面的创作中,对色幻觉这一生理特点需注意: 为避免色幻觉的产生,就需要在画面上有丰富的色相、不要长时间在同一位置重复相同的色相或者减少白色背景夹杂在纯色背景中 但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色幻觉也是可以利用的,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3)补色现象 在对比条件下,通过一种色彩而获得该色彩的补色印象,即补色现象 人看到

24、某一颜色时,便会本能地寻找其补色,客观上没有时,视觉上会去创造该“补色” 补色现象的存在,使得对比色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还会出现视觉混色现象(看红色再看其他颜色,会显得发绿),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以上几种颜色视觉现象证明了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求一种生理的平衡,即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刺激下,眼睛会自动调节,在视觉中制造这种刺激的补偿,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1 色彩与生理,色彩的心理表现 色彩的心理感受,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1.色彩心

25、理的表现类型 不同的色彩给人们的感觉也不同,色彩具有心理效应 首先依据心理的错觉,将色彩的物理特性分成“冷色系”和“暖色系” 红、橙、黄属于暖色调,其中以橙红为暖极 绿、蓝属于冷色调,其中以蓝色为冷极 冷暖色调以青、紫为分界,这两种颜色也被称为中间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1)色彩的表情 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视觉经验,一但色彩刺激与直觉经验相互呼应,人的视觉经验和对环境色彩的体验会不知不觉地融进主观情感,色彩就拥有了生动的表情 能够理解和熟悉色彩的表情,并在实践中合理、自如地运用,会给予观赏者直接、有效地信息刺激,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

26、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 暖色的表情特征 暖色由于波长较长,所以注目性较高 冷色的表情特征 一般来讲,冷色的注目性比暖色低 中间色的表情特征中间色的明度不高,刺激性不大,显得非常平静温和绿色有生命、健康、环保、安全、便捷等象征意味紫色波长最短,其明度和注目性最低,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 无彩色的表情特征无彩色也具有表情特征白色使人们常能从中体会到卫生、神圣、正直、飘渺等思想暗示黑色是以明视度和注目性均较低为特征灰色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眼对色彩明度舒适要求的中性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27、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2)色彩的象征 由于时代、地域、民族、历史、宗教、文化背景、阶层地位以及政治信仰等差异,色彩也就逐步从具体的物体中分离出来,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偏爱和象征意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 等级制度的色彩象征以色彩表明人的尊卑贵贱,是色彩象征的功能 在中国黄袍加身就意味着做皇帝 在欧洲,紫色特别以受到王侯贵族们青睐,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 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 在色彩发展史上,色彩与宗教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 在基督教中,色彩作为传达万物创造者

28、上帝旨意的化身,而被信徒夸大到一种无以伦比的精神境界 在佛教中,金黄色和黄色昭示着西天乐土的超脱之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 其他含义的色彩象征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或民族保留着不同的色彩代表着各种日期变更的习俗 在欧洲,自古就有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天穹中的日月星辰和每周各天的传统,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组织色彩观念亦不尽相同 象征革命、觉悟、牺牲、忠诚的红色,成为全世界一切革命者最钟爱、最向往的神圣之色 此外,现代企业所设定的标准色,也成为企业的精神和产品的象征色

29、彩(IBM 的蓝色)(可口可乐的红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3)色彩的联想 色彩的联想是人脑的一种逻辑性与形象性相互作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 色彩的联想视创作主题不同可分为具体联想、抽象联想和共同联想三种类别,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色彩的具体联想,是通过某种色彩而联想到自然环境里的具体的相关事物 色彩的抽象联想,是视觉作用于色彩引起的概念联想 色彩的共同联想,是由色彩视觉引导出其他领域的感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

30、彩与生理,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2.色彩的感觉(1)冷暖在不同色光的照射下,人的肌肉机能、血液循环可引起不同的反应,人的温度感觉、血液循环速度、血压、脉搏在红色环境中升高,在蓝色环境中降低看到红橙色就联想到太阳、火焰、因而感到温暖;看到蓝、紫色则联想到大海、天空,因而感到凉爽,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2)进退与胀缩 在白背景衬托下的红色与蓝色,红色与蓝色相比,有靠近感和膨胀感 同样白色与黑色在灰背景下,也是感觉白色比黑色近且大 一般来讲,明度高的色彩有前进感和膨胀感,明度低的

31、色彩有后退感和收缩感;暖色与冷色的感觉和亮色与暗色的感觉相同,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3)轻重与软硬 色彩的配置还可以让人有轻重和软硬的感觉 根据色彩体验,对明度低的色彩,很容易联想到重而硬的物体 看白色和黑色的抽象图形时,总是觉得黑色比白色图形沉重,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4)华丽与朴素 从色相方面看,暖色的感觉华丽,而冷色感觉朴素 从明度方面看,明度高的色彩感觉华丽,而明度低的色彩感觉朴素 从纯度方面看,纯度高的色彩的感觉华丽,纯度低的色彩感觉朴素 从质感方面看,质地细密

32、有光泽的色彩感觉华丽,质地疏松无光泽的色彩感觉朴素,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5)其他色彩感觉 色彩音乐感色彩与音乐的关系密切。音乐可以用色的三属性表现 声音的高低用明度表示。高的声音明亮;低的声音黑暗 纯度根据泛音来决定:泛音少的声音是鲜艳的;泛音多的声音则有不鲜艳感 感情可以用色相来表现,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 色彩味觉感 通过生活的经验,人可以将自己的味觉与许多食品的色彩对应联系起来。黄色、绿色 酸涩 淡红、粉红、淡赭 甜蓝色 苦涩 大红色 辣,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

33、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 色彩空间感 在第二章中已经讨论了在平面构图中建立空间感的内容 近的物体色彩鲜艳明度高;远的物体明度对比弱以及色相模糊等,这是最朴素最基本的色彩空间感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2 视觉与色彩 3.2.2 色彩与生理,色彩构图的艺术追求是满足视觉和心理上的需求。视觉生理需求以适目的色彩效果为依据;接受调和色彩的心理需求是人的共性 色彩对比 色彩调和 色彩搭配,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1.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同时对比:当两种颜色放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会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色彩三属性的

34、对比,都是同时对比,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连续对比:是在近邻时间呈现色彩对比的规律,连续对比是由于视觉残像和适应现象造成的 按照连续对比的规律,前一幅画面颜色的补色会影响后一幅画面,如果色彩搭配不当,即便每一个画面都很漂亮,整体效果也不会理想,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2. 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的对比 (1)色相对比由于色相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被称为色相对比色相对比的强与弱,是由对比的二色在色相环上的距离之差来决定的在色相对比中,具有强烈效果的是互补的色彩对比两种色彩在同一画面

35、中,面积小的一方会受面积大的一方的影响,略带大面积上色彩的补色,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2)纯度对比 因不同纯度的色彩组合而形成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 进行纯度对比时,将纯度差拉大,以纯度低的色彩衬托纯度高的色彩,保证突出最纯的色彩,成为视觉中心 色彩纯度的高低,取决于不同光线的照射: 在扩散、柔和的光线下,才会产生高纯度的色彩 在强光下,色彩的亮度会相对下降,纯度也会降低 在阴影中,色彩会变暗,纯度也会降低,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3)明度对比 因色彩的明暗差异而形成的对比,

36、称为明度对比 在色彩的三属性中,明度对比的特点最明显,也最实用,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介绍两个与明度有关的概念,色彩的认识度和色彩的量感 色彩的认识度是指通过颜料辨认物体形状的清晰程度 色彩的量感是指画面上该色彩对视觉刺激的力度,它是由三个量决定的,即该色彩的纯度、明度和面积: (某色彩在画面上的)量感(该色彩的)明度纯度面积,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的一些规律: 色量的平衡是人的视觉生理需求。只有色量相等的二补色相混,才会产生中性灰色 不同明度的色彩在同一画面中出现时

37、,面积小的色彩明度会受面积大的色彩明度高低的影响 两种色彩在画面上的面积接近时,若二者明度不同,则两色彩的明度都会显得明亮,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主体与背景的着色规律是,背景色彩的明度应比主体色彩明度低一些,以保证主体在画面上显得突出、鲜明 在强调色相、纯度或冷暖色的场合,或者需要淡化物形轮廓的场合,应该将各色彩的明度差尽量减小,即弱化明度对比;反之,在强调色彩认识度时候,则应突出明度对比,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1 色彩对比,调和有两层含义: 一是通过选择和组合,使色彩产生一定的对比度 二

38、是形成有变化的和谐统一 在色彩研究中,根据表现的不同,将调和分为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2 色彩调和,类似调和 类似调和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 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三属性中,有一个或者两个属性相同(或近似),而只是变化其它两个或一个属性,就构成了类似调和的画面,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2 色彩调和,两个属性相同的类似调和,比单属性相同的调和更具有一致性,统一感更强,特别是色相和明度相同的调和中,画面色彩近乎单调 一般情况下,类似调和提倡用同种色、类似色或者低纯度的色彩

39、,因为这些色彩配置在一起时,对比不明显,不刺眼,整幅画面显得十分和谐统一,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2 色彩调和,2. 对比调和 在对比调和中,色相、明度、纯度三者或部分、或全部地处于对比状态 为了使对比色彩柔化或有序化,一般不是采用减少对比差距的方法,而是在对比色彩之间增加一些“过渡”,使“突变”转化为有序的“渐变”,达到调和的目的,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2 色彩调和,通常采用的“过渡”方法有以下几种: 在强烈对比两色之间,加入渐变序列 在对比双色中,混入对比过渡级阶,使差异平缓过渡 在对比色的面积中,嵌

40、入小面积的对比色,或在两块面积相邻处加入过渡色,增加有序与和谐的感觉,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2 色彩调和,不强烈的色彩容易调和 按秩序变化的色彩容易调和 色彩表现一致时容易调和 互补的色彩容易调和在画面中当色彩相对集中时,对比关系表现强烈 当色彩相对分散时,调和关系表现强烈,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2 色彩调和,色彩位置色彩位置是指两个色彩相互的位置关系及其表现效果 如两色远离或有间隔色时,会使对比减弱 两色接触,对比增强,尤其边界对比更加强烈 两色套合,对比和同化都达到最强效果,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

41、(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3 色彩搭配,色彩在画面上的位置一种色彩,在构图中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蓝色与绿色在画面的顶端感觉是轻柔的,而换到画面的底部就有一种重量感 深红色在画面的顶端有沉重紧急的效果,在底部却表现得十分稳重,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3 色彩搭配,色彩在画面上的布局: 对称平衡:画面左右的色彩基本对称,整个画面的色彩构图十分稳定 不对称平衡:绝对对称平衡,会显得古板、单调。可通过变化色彩的面积、位置、方向等关系,使画面维持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即不对称平衡,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

42、原则 3.3.3 色彩搭配,2. 配色计划 在设计多媒体画面时,按照(教学)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来规划色彩搭配的方案,称为配色计划 配色计划通过处理图形色与背景色、画面色调以及合理运用配色技巧,来控制整个画面的色彩效果,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3 色彩搭配,(1)图形色和背景色 在画面中,背景色让人感到是远离的,而图形色(前景色)则是前进的、积极的,此种现象被称为图形效果 设计多媒体画面艺术时,背景色与图形色必须有明度、纯度差。图形色面积小、变化多、鲜艳明亮,背景色面积大、暗淡浑浊、单一、淡雅,第三章 静止画面艺术基础(下) 色彩 3.3 色彩构图原则 3.3.3 色彩搭配,(2)色调 色调是画面颜色基调的简称,是指对画面色彩结构的整体印象 画面上的色调,可以体现在色相、明度和纯度等方面,可以显示出该画面的基本特征 在配色前必须要确定整体色调,使其符合(教学)设计的目的,并为之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化艺术理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