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洋与舰船选修课大作业.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595234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与舰船选修课大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洋与舰船选修课大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洋与舰船选修课大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洋与舰船选修课大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洋与舰船选修课大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与舰船课程设计各国主要航母简介学 号:专 业: 学生姓名:任课教师: 2009 年 6 月美国主要航母简介“小鹰”级航母在 50 年代,美国建造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被称为“超级航空母舰” ,但在服役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不足,于是在 1956 年建造第 5 艘时,美国海军对其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并连续建造了 3 艘,称之为“小鹰”级,它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航母,这 3 艘航母的具体情况是: 第 1 艘“小鹰”号,CV63,纽约造船厂建造,1956 年 12 月 27 日开工,1960 年 5月 21 日下水,1961 年 4 月

2、 49 日服役; 第 2 艘“星座”号,CV64,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57 年 9 月 14 日开工,1960 年10 月 8 日下水,1961 年 10 月 27 日服役; 第 3 艘“美国”号,CV66,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1961 年 1 月 9 日开工,1964 年2 月 1 日下水,1965 年 1 月 23 日服役,1998 年 10 月 30 日退役。“小鹰”级全长 323.6 米,宽 39.6 米,吃水 11.4 米,标准排水量 61174 吨,满载排水量分别为 81780 吨、82583 吨、83573 吨,舰上载航空燃油 5882 吨。主机为西屋公司的 4台蒸汽锅炉,总功

3、率 280000 万马力,最大航速 30 节,续航力为 12000 海里/20 节。其飞行甲板长 318.8 米,宽 76.8 米,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 18 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 10 层,14 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 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 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 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 8 层,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导弹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军官室;舰长及司令部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小鹰”级航母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 2 部蒸汽弹射器,在斜角甲板

4、上有 4 道拦阻索和 1 道拦阻网;左舷 1 部升降机,右舷 3 部升降机(上层建筑前面 2 部,后面 1 部) 。舰上共分为 10 个作战部门,即:作战、航空、航海、武器、轮机、医务、牙医、供应、安全和飞机维修,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个分队,全舰编制 5480 人,其中舰员 2930 人,空勤2480 人,航母战斗群司令部人员 70 人。现在其舰载机联队为“标准型”配置。 “小鹰”级的防空武器为 3 座八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 3 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对空雷达为 SPS49(V)和 SPS48C/E(三座标) ,对海雷达为 SPS10F,导航雷达为LN66 和 SPS64(V)9,火

5、控为 6 部 MK95。电子对抗为 4 座 MK36 干扰箔条发射器和 1 部 SLQ36 拖曳式鱼雷诱饵。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海军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是“肯尼迪”号(CV-67 ) ,它是“小鹰”级的第 4 艘,但由于变化稍大一些,所以国外也将其单列为一级“肯尼迪”级,其实它与“小鹰”级是相差无几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当今世界海军威力最大的海上巨无霸,是美国海军独家拥有的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巨大威力令任何海上对手望尘莫及。可以说, “尼米兹”级航母是当代航空母舰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 “尼米兹”级是美国海军第二代航母,全部由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

6、船厂建造,迄今已有 8 艘服役,未来还将有 2 艘加入这个兴盛的大家族。由于“尼米兹”级建造时间长达数十年,所以各舰之间有一些差别,仅排水量一项,前 3 艘“尼米兹”标准排水量为 81600 吨,满载排水量为 91487 吨,第 4 艘“罗斯福”号满载排水量则达到了 96386 吨,而其后的“林肯”号、 “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 “杜鲁门”号、 “里根”号满载排水量均已超过 100000 吨。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舰上设备也有很大改变。象“杜鲁门”号就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光纤电缆以提高数据传输数率;布设了 IT21 非保密型局域网,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作战兵力战术训

7、练系统、舰艇图片再处理装置、数字化综合印刷及综合数据库等连接为一体,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舰员还配备了数字身分卡,舰载机的起降设备也增设了电视监视系统。下面的数据以该级第 7 艘“斯坦尼斯”号为标准。 “斯坦尼斯”号全长 317米,宽 40.8 米,吃水 11.9 米,标准排水量 79973 吨,满载排水量 10550 吨,载航空燃油9000 吨。其飞行甲板长 332.9 米(斜角甲板长 237.7 米) ,宽 77.8 米,面积超过了 3 个足球场。舰内从机库甲板以上分为 9 层,其中 5 层在岛式上层建筑内,机库甲板以下除双层甲板外又分为 8 层。整个舰从龙骨到桅顶高为 76 米,相当于 20

8、 层的高楼。 “斯”舰装有 3 座“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 4 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其电子设备为:对空为SPS49 (V) 5 和 SPS48E(V ) (三座标)雷达;对海为 SPS67V 雷达;导航雷达为LN66;火控雷达为 MK99。电子对抗为 4 座 MK36 干扰箔条发射器和 SLQ36 拖曳式鱼雷诱饵。 “斯”舰的作战能力是很惊人的,其舰载机所能控制的空域和海域可达上千公里,其自身一昼夜机动也有 500 海里。它的舰载机可以 24 小时不停顿地进行战斗巡逻,每天可出动 200 多架次的飞机,其载机比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 前苏联主要航母简

9、介“基辅”级共建造了 4 艘,分别是: 第 1 艘“基辅”号,1143 级,1970 年 7 月 21 日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72 年 12月 27 日下水,1975 年 1 月 3 日服役,1993 年 1 月退出现役,被卖到中国; 第 2 艘“明斯克”号,1143.2 级,1972 年 12 月 29 日在明斯克船厂开工,1975 年 9月 30 日下水,1978 年 9 月 28 日服役,1993 年 1 月退出现役,被卖到中国改为游乐设施; 第 3 艘“新罗西斯克”号,1143.3 级,1975 年 9 月 30 日在尼古拉船厂开工,1978 年12 月 24 日下水,1982

10、年 9 月 12 日服役;1993 年 1 月退出现役; 第 4 艘“戈尔什科夫”号,原名“巴库”号,1143.4 级,1978 年 12 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82 年 4 月 17 日下水,1987 年 1 月服役,1994 年在一场大火之后便始终处于搁置状态,极有可能在改装后被卖给印度。“基辅”级航母全长 273 米,水线长 249.5 米,宽 47.2 米,水线宽 32.7 米,吃水 10 米,标准排水量 36000 吨,满载排水量 43500 吨, (“巴库”号分别为 38000 吨和 45500 吨) ,动力装置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200000 马力,续航力为 135

11、00 海里/18 节。全舰编制1600 人与美国乃至西方其它国家航母的最大区别是“基辅”级上装载有大量武器装备,除了舰载机,仅凭其本舰的强大火力, “基辅”级仍能发挥一定作用。前 3 艘上的反舰武器为4 座双联装 SSN12 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该导弹射程高达 550 公里;防空武器有双联装 SAN 3 中程舰空导弹(射程 37 千米)发射架和 SAN4 近程舰空导弹(射程12 千米)发射架各 2 座;反潜装备为 1 部双联装 SUWN 1 反潜导弹发射架、2 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和 2 座 RBU6000 反潜火箭发射器;另有 4 座 76mm 双联自动炮和 8 座30mm 单管自动炮。第四

12、艘“巴库”号上的武器装备则有较大改变,双联装 SSN12 反舰导弹发射架增加到 6 座,撤除了 SAN3 和 SAN 4 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改为 4 组先进的 SAN 9 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每组 6 个发射筒,每筒备弹 8 枚,全舰备弹193 枚,防空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双联装 76mm 炮也被撤除,改为 2 座单管 100mm 自动炮。反潜导弹、反潜火箭和鱼雷也被撤装,改为 2 座 RBU12000 十联装反潜导弹发射器。“基辅”级上装备了大量各型电子设备:1 部“顶帆”三座标对空雷达,1 部“顶舵”对空/对海雷达,1 部“顶结”归航引导雷达, 4 部“十字剑”以及“低音帐蓬” 、 “枭叫

13、”火控雷达等,另有“马颚”舰壳声呐和“马尾”拖曳声呐。 “巴库”号在电子装备上进行了大改进,以 1 部“天空哨兵”大型相控阵雷达代替了“顶帆” 、 “顶舵” 、 “顶结”雷达,但是在舰桥最高和出现了 1 部“顶板”三座标值班预警雷达。 “基辅”级总共载机 33 架,分别为:12 架雅克38“铁匠”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19 架卡25“激素 A”或卡27“蜗牛”反潜直升机,另有 2 架卡25“激素 B”直升机用于超视距引导。1983 年 2 月 22 日,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该舰又被称为 1143.5 级,1985 年 12 月 5 日下水,1991 年 1 月 2

14、1 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该舰在建造中先后有过几个名字, “苏联”号、 “克里姆林宫”号、 “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该舰最后被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库兹涅佐夫”号全长 306.3 米,水线长 279.9 米,宽 37 米,吃水 9.87 米,标准排水量 53000 吨,满载排水量 65000 吨,最大排水量 66000 吨。动力装置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200000 万马力,最大航速 29 节。其飞行甲板长 304.4 米,宽 72 米,机库长 152 米,宽 26 米,高 7 米。其人员编制为 1960,其中 600 余名航空人员。 “库”舰装载了强大

15、的防空火力。主力为 4 座SAN 9 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每座有 6 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 8 枚,总共备弹 192枚,射程 15 千米;另有 8 座 CADSN 1“嘎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系统配置为 2座 30mm6 管炮和 8 枚 SAN 11 近程导弹,火炮射程 2500 米,导弹射程 8000 米;此外还有 AK630 型 6 管 30mm 炮 4 座,射程 2500 米,发射率 3000 发/分。作为反潜武器,该舰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 1 座 RBU12000 十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 12000 千米。其电子设备有:1 部“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1 部 MR710“顶板”三

16、座标对空/对海雷达;2 部 MR320M “双支撑”对海雷达;4 部 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用于SAN 9;8 部 3P37“热闪”火控雷达,用于 SAN11;1 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酒桶”和“钟”系列,另有 2 部 PK2 和 10 部 PK10 干扰箔条发射器。 “库”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舰队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 12 度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这之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将英国首创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己气动性能优异的苏27 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

17、下,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舰” ,但仍自称为“载机巡洋舰” 。 “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载机方案为:20 架苏33 战斗机,15 架卡27 反潜直升机,4 架苏25UGT 教练机和 2 架卡29RLD 预警直升机。其他国家主要航母简介西班牙航母西班牙是一个海洋国家,北临大西洋,东濒地中海,南接直布罗陀海峡,它需要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海上力量来担负起保卫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任。1967 年,西海军向美国租借了二战老航母“迷宫”号,后于 1973 年正式买入,但“迷宫”号已经是老态龙钟了,建造新型航母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18、从西班牙的经济实力看,象美国那样的大型航母和象法国那样的中型航母都是国力难以承受的,于是,搭载垂直起降飞机的轻型航母就进入了西海军的视线。在对外招标时,美国吉布斯考库姆公司的“海上控制舰”方案得以中标。1979 年 10 月,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开工建造 R11“阿斯图里亚斯亲王 ”号轻型航母,历经十年艰辛,1988 年 5 月 3 日,这艘航母正式进入西海军服役。“阿”号全长 195.5 米,宽 24.3 米,吃水 9.4 米,满载排水量 16900 吨,全通式飞行甲板长 175.3 米,宽 29 米,滑跃起飞跑道前部的跃升角为 12 度。其动力装置为 2 台LM2500 燃汽轮机,总功率 4

19、6400 马力,最大航速 27 节,续航力为 6500 海里/20 节。它平时载机 22 架,包括 10 架 AV8B 垂直/ 短距起降战斗机,6 架“海王”直升机和 2 架“海王 AEW”预警直升机以及 4 架 AB212 直升机;但在紧急情况下可载机 37 架,其中17 架放在机库中,20 架放在甲板上。该舰编制舰员 600 人,另有 230 名航空人员。 “阿”号的舰载武器较简单,只有 4 座“梅罗卡”12 管 20mm 近防系统。它的电子设备也较为精干,1 部 SPS52C/D 三座标对空雷达,1 部 SPS55 对海搜索雷达,另有 4 座 MK36型 6 管干扰火箭发射装置和 1 部

20、 SLQ25“水精”拖曳式鱼雷诱饵。相对来说,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有几个独特之处。一是飞行甲板在主甲板之上,从而形成敞开式机库,这在二战后的航母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它航母都是飞行甲板与主甲板在同一水平面上,机库是封闭的。二是动力系统只采用 2 台燃汽轮机,并且是单轴单桨,这在现代航母中同样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弥补 2 台主机可靠性低的弱点,该舰在舰中部安装了 2 台可收放的应急动力装置,由 2 台 588 千瓦电机驱动,可提供 45 节的航速。三是机库面积较大,达 2300 平方米,比其它同型航母多出 70%,接近法国中型航母的水平。法国航空母舰从二战后的情况看,美国发展的是 810

21、万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英国等国发展的是2 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而只有主张国防独立的法国独树一帜,走的是 34 万吨级中型航母的路子。60 年代,法国先后建成了 2 艘功能、设备比较完善的“克莱蒙梭”级中型航母,满足了法国海军的需要。计划于 1952 年提出,第 1 艘 R98“克莱蒙梭”号于 1955 年 11 月在布勒斯特船厂开工,1957 年 12 月下水,1961 年 11 月建成服役。第 2 艘 R99“福煦”号在圣纳泽尔大西洋船厂开工,后又将舰体拖曳到布勒斯特船厂完工,该舰于 1960 年 7 月下水,1963 年 7 月服役。 “克莱蒙梭”级全长 265 米,宽 31.7 米,吃水

22、 8.6 米,从龙骨到舰桥高达 51.2 米,分为 15 层甲板,标准排水量 24200 吨,满载排水量 32780 吨,主机为2 台蒸汽机,总功率 126000 马力,双轴双桨,最大航速 32 节,15 节时续航力 7500 海里。该舰编制人数 1821 人,其中空勤人员 483 人。“克莱蒙梭”级具有与美国大型航母相同的斜角甲板和相应设备。其飞行甲板长 259米,宽 51.2 米,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舰前部的轴向甲板,长 90 米,设有一部 BS5 蒸汽弹射器,可供飞机起飞;另一部分是斜角甲板,长 163 米,宽 30 米,甲板斜角为 8 度,设有一部 BS5 蒸汽弹射器和 4 道拦阻索

23、,既可供飞机起飞,又可供飞机降落。在右舷上层建筑前后各有一部 1612 米的升降机。它的机库长 180 米,宽 24 米,高 7 米,总面积4320 平方米,分隔成 3 个库区。 “克莱蒙梭”级舰建成时的舰载武器为 8 座 100mm 自动炮,后来改装时用 2 座八联装“响尾蛇”舰空导弹取代了其中 4 座。它的电子设备主要有:1部 DRBV23B 对空雷达,2 部 DRBI10 和 1 部 DRBV15 对海雷达,1 部 1226 导航雷达,1 部 NRBA51 助降雷达,2 部 DRBC32B/C 火控雷达等。舰载机 40 余架,分别是8 架 F8E“十字军战士”战斗机, 15 架“超级军旗

24、”攻击机,4 架“军旗 IVP”侦察机,8架“贸易风”固定翼反潜机,2 架“超黄蜂”直升机和 2 架“海豚”直升机。这是理论数字,作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这 2 艘航母服役后进行了多次改装。 “克莱蒙梭”号于 1977 年 11 月至 1978 年 11 月,“福煦”号于 1980 年 7 月至 1981 年 8 月分别进行了第一次大改装。主要内容是对动力等设备进行大修;改善舰员居住条件;对飞行甲板和起降装置进行整修;安装“森尼特”战术数据系统;安装了作战指挥用的内部电视系统;改装了弹药库,以便存放 AN52 型战术核武器。1985 年 9 月至 1986 年 9 月,1987 年 2

25、月至 1988 年 10 月,两舰又先后进行了第二次大改装。主要内容是用“响尾蛇”舰空导弹取代 4 座 100 炮;加装 2 座“萨盖”电子干扰系统;增加“锡拉库斯”卫星通讯系统;提高弹射器和升降机的性能等。 “克莱蒙梭”级航母也可执行两栖作战任务,这时它装载 3040 架大型直升机和 1 个齐装满员的陆战营,也可以混合装载 18 架大型直升机和 18 架攻击机。 随着法国海军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首舰“戴高乐”号于 2000 年 9 月正式服役,“克莱蒙梭”级航母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克莱蒙梭”号已于 1997 年 7 月退役, “福煦”号也于 2000 年退役并出售给巴西海军。自从 60 年

26、代 2 艘“克莱蒙梭”级服役之后,法国再无航母服役。至 70 年代,这 2 艘航母后续舰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对于具体采用什么类型的航母,法国上下却一直争论不休,先后提出过中型、轻型、常规动力、核动力和垂直起降等各种类型,直至 1980 年 9 月才定下最后方案:建造 2 艘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这就是“戴高乐”级核动力航母。法国海军积极发展核航母,与法国的国家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在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和地区威胁上升,法国海军逐渐将常规打击作为国家战略的主导方面,而核动力航母正是实施这种打击的最好手段。同时,发展核航母还有助于维护法国的大国地位和形象,对法国维护海外领地的利益也大有好处。据估

27、计, “戴高乐”级核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要比“克莱蒙梭”级常规动力航母大 6 倍。戴高乐”号全长 240.8 米,宽 31.4 米,吃水 8.5 米,标准排水量 35500 吨,满载排水量 40600 吨,主机为 2 座 K 15 一体化循环压水堆,总功率为 76200 马力,最大航速 27节。编制人员 1700 人,其中航空人员 550 人。该舰飞行甲板长 261.5 米,宽 64.4 米,其轴向甲板长 115 米,斜角甲板长 196.5 米,斜角为 8.5 度,2 部美制 C133 蒸汽弹射器分别设在轴向甲板和斜角甲板的前端,每次可以 140 节的速度弹射 22 吨重的飞机。在斜角甲板上有三

28、道拦阻索,可拦阻 140 节、19 吨重的飞机,另有一道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拦阻网。斜角甲板两侧有宽阔的场地,每一波次可起降 20 架飞机。在舰桥上层建筑后部有 2 部飞机升降机,每部载重 35 吨,可同时运送 2 架飞机。它的机库长为 138 米,宽 29 米,高 6.1米,总面积 4600 平方米,可同时停放 25 架“阵风 M”战斗机。该舰装有 SATRAP 稳定装置和倾斜补偿装置,可在 6 级海况下进行起降作业,适合在风浪较大的大西洋海区活动。英国航空母舰 英国是航空母舰的发祥地,它的航母在二战中有过出色表现。战后英国国力日衰,再也无力建造象美国那样的大型核动力航母,但相信航母实力的皇家

29、海军又不想放弃这个海战法宝,万般无奈之下的皇家海军只好采取了折中之策:用所谓的“全通甲板巡洋舰”来代替传统的舰队型航母,这就是后来的“无敌”级轻型航母,它的出现与“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研制成功不无关系。 “无敌”级全长 206.6 米,宽 27.7 米,标准排水量 16000吨,满载排水量 20300 吨,主机为 4 台“奥林普斯”TM-3B 型燃汽轮机(这是世界上首次将燃汽轮机作为航母主机) ,总功率 112000 马力,双轴双桨,最大航速 28 节,18 节时续航力 7000 海里,全舰编制人员 1051 名,其中舰员 685 人,航空人员 366 人。其建成时的标准载机为 8 架“

30、海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和 12 架“海王”直升机。 “无敌”级与常规航母一样,其上层建筑集中于右舷侧,里面布置有飞行控制室、各种雷达天线、封闭式主桅和前后两个烟囱。其飞行甲板长 168 米,宽 32 米,飞行甲板下面设有 7 层甲板,中部设有机库和 4 个机舱。机库高 7.6 米,占有 3 层甲板,长度约为舰长的 75%,可容纳 20 架飞机,机库两端各有一部升降机。防空武器为舰首的 1 座双联装“海标枪”中程舰空导弹发射架。电子设备有:1 部 1022 型对空搜索雷达;1 部 992 或 996R 对海搜索雷达;2 部 1006 或1007 导航雷达;2 部 909 火控雷达(用于“海标枪”

31、 ) ;1 部 2016 舰壳声呐。为了应付冷战后形势的需要,皇家海军正式组建了三军联合快速部署部队,并决定在航母上部署空军的“鹞”式攻击机和陆军直升机。1997 年底,皇家空军的“鹞”GR7 攻击机正式上舰。1998 年 1 月 18 日, “无敌”号搭载 7 架“鹞”GR7 攻击机和 12 架“海鹞”FA2 战斗机出航,开始执行混合配置后的首次作战使命配合美军对伊拉克实行空中打击。 1998 年夏,皇家海军 2 艘航母参加了北约“坚定决心”联合演习。这一次, “卓越”号搭载 1 个由“鹞”式攻击机和“海鹞”式战斗机组成的混编大队, “无敌”号则搭载 1 个海陆军混合直升机大队和 700 名

32、海军陆战队员,从而全面实现了“由海向陆”的作战概念,“无敌”级航母又承担起新的作战使命。目前,最新一轮改装已经开始。1998 年年中, “卓越”号进行了为期 7 个月的前甲板延伸工程。其“海标枪”防空导弹被拆去,增加了一块 400 余平方米的甲板面积,原“海标枪”的弹药库被改装成“鹞”GR7 的军械舱,这样, “鹞”式飞机上舰就更加方便了。泰国航空母舰 泰国既是个大陆国家,又是个海洋国家,80 年代国防战略重点是陆上边界,随着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泰国的战略重点开始转向海上,海军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为了担负保护国家安全、捍卫海洋权益以及海上救灾等使命,泰国海军决定引进 1 艘轻型航空母舰,并邀请国外

33、 9 家造船公司进行竞标。 1992 年 3 月,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以建造“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的资历一举中标,并于 1994 年 7 月 12 日开工兴建这艘名为 R911“差克里纳吕贝特”号的轻型航空母舰。1996 年 2 月 20 日该舰下水,1997 年 8 月 10 日正式服役,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舰。“差”舰全长 182.6 米,宽 22.5 米,吃水 6.25 米,标准排水量 7000 吨,满载排水量11485 吨。其动力装置为柴燃联合形式,2 台 LM2500 燃汽轮机,功率 44250 马力,2台 MTU16V1163TB83 柴油机,功率 11780 马力,双

34、轴双桨,最大航速 26 节,续航力为10000 海里/12 节。它的标准载机为 12 架 AV8S “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或 14 架“海王”直升机(也可以是 6 架“支奴干 ”直升机) 。舰员编制为 455 人,航空人员为 146 人。 “差”舰飞行甲板长 174.6 米,宽 27.5 米,前部为上翘 12 度的滑跃跑道。飞行跑道偏向甲板左舷,跑道中线与舰体中线形成一个向右的 3 度小斜角,飞行甲板可供 5 架直升机同时作业。在上层建筑前方和舰尾甲板上各有 1 台飞机升降机,每台可起重 20 吨。飞行甲板下面为机库,全长 100 米,中间一道防火帘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可存放 15 架“海王”直

35、升机或 12 架AV8S“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机库内有 2 台与水线下弹药舱相连的升降机,专为飞机供弹。“差”舰的防空武器预计为 1 座八联装“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 4 座“密集阵”近防系统,但目前还未装备上舰,另外也有加装 3 组“萨德拉尔”近防系统的计划。 它的作战指挥系统以 UYK3/UYK20 计算机为核心;对空雷达为 SPS52C(三座标) ,对海雷达为 SPS64,导航雷达为休斯公司的 1105 型。舰上有 4 座 MK36 干扰火箭发射器和 1 部 SLQ32 拖曳式诱饵系统。“差克里纳吕贝特”号作为航空母舰,在世界航母家族中是“小字辈”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使泰国海军在东

36、南亚的地位得以提高,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海上力量。泰国海军在战时具备了可以随时出动的前进基地,在平时的海上救援行动中也有了一个理想的指控、通讯中心。航空母舰是一支强大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它的存在和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威慑。由于全世界大面积的海洋都属于公海,因此给航空母舰很大的活动天地。由航空母舰和其他舰船组成的舰队可以在全世界的公海上游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航空母舰一直在发挥着它的威力。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航空母舰是美国最早投入战争的军事力量。在1959-1975 年的越南战争,1990-1991 年的海湾战争,以及 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中,航空母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航空母舰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