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595108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李煜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公元 937 年生,978 年被赐毒酒死。他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称蓬峰居士,徐州人,是五代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世称“李后主” 。他整个青年时代是在他长兄文献太子的迫害下度过的,25 岁继位后,史书记载他“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重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 。周后死后,李后主立小周后为继室。他沉湎于丝竹歌舞,很少关心日蹙的国势,南唐小国被灭是不可免的。李后主也曾挣扎过,但国家迅速灭亡,他是负有责任的,战败被囚后他后悔不听潘佑、李平的忠谏一事也可为佐证。李煜虽不属昏庸无能的君主,但朝政上是无可称道的。他在文艺方面却可谓名副其实的才子。他:“

2、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为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酷好文辞,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颂室;载笑载言,不忘经义。 ”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文均通,尤精于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著作有文集30 卷,杂说百篇,然大多佚失,他和其父南唐中主李璟合著有南唐二主词 。李煜的词,基本上属婉约派,但又不尽然。他的生活境遇、精神状况与文学素养诸因素熔炼出其词遗世独立的艺术风格。亡国前,他的词主要是描写酒酣歌舞、靡丽奢侈的宫廷生活。除有的写别离怀抱和其他伤感情调的具有真实爱情因素的作品外,整个风格柔靡绮丽,是梁陈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亡国后,他的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 ,

3、大多是“以血书”的。或叹怨孤寂之苦,或惆怅梦幻之景,或抒写对人生厌倦之情,字里行间渗透了他失去政权后, “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与巨痛,流露出对豪华景象的眷恋和对冷酷现实无可奈何的情绪。风格也与前不同,摒绝了浓厚的脂粉气,显得哀怨凄恻。虽说格调未免过于低沉悲凉,但词的思想内容要比前期的深刻得多,艺术也更臻成熟。亡国后为宋所俘,他在生活与创作上都有了一个大的转折点。 李煜的词具有精湛的艺术性,它情酽如醇,词语凝练,真实自然。小词不小,语浅意深。词人娴熟于经济的白描手法,勾勒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形象,善用新颖贴切的比兴, “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赋抽象之物以具体可感,使无生命之

4、物变得有生命,恰到好处地表现不同的人物相异的心理状态,或描绘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的不同情感。一、 通俗自然、精确优美的语言 如: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3上阕从惜花写起,“桃花“句纯任写实,“谢了“二字,语似平淡,实显沉痛,盖事实既成,无可挽回也。“太匆匆“溢出深深惋惜之意。惋惜什么呢?桃花?岁月?人生?美好而不可长存的一切?“无奈“句既续足惋惜之意,又交待桃花凋谢的原因:这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摧残,花何以堪?人何以堪? “无奈“二字尽显爱花惜花而无力护花之意。这是明写花而暗写人的暗喻笔法(暗喻:既只有喻体而无本体)。下阕明写人事。“胭脂泪“与上片林花春红照应,盖由杜甫“林花著雨胭脂湿“(曲

5、江对雨)化来。结句以水喻恨,关合一个“长“字。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桃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桃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桃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

6、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桃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

7、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且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对“花间”派的语言进行多方面的革新。1、不镂金俪玉、刻意雕饰 李煜作词很少使用修饰成分,尤其避免使用“珠” 、 “翠” 、 “兰” 、 “香” 、 “绮” 、“罗” 、 “锦” 、 “绣”等词语。2、不堆砌实词,使用虚字入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

8、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4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后期小词,直抒胸臆,深沉凄婉,语言明白如话又非淡而无味,抒发词人当阶下囚之后无穷尽的哀愁。陆游避暑漫游中记载:“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在赐第,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 (宋)太宗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 ”词人为写词、抒怀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词人从对现实俘虏生活厌倦写起,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往事

9、知多少” ,那“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 “多少恨” ) , “胭脂泪,留人醉”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 )等往事一桩桩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往事的回忆,使他更觉现时身为囚徒生活的痛苦难以缄默,因而在“小楼昨夜又东风”报道春天讯息时,毫无喜悦之感。春光,对他只剩下枝枝落红,屈辱生活又历一年。自然景象不能使他消愁解闷,只使他更锥心泣血,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是他无限悲戚心怀的真实写照。一字字重如铅块,泪血凝结。这笔调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如出一辙,感人至深。下阕“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对故国无限眷顾和对故居犹在、物是人非、河山易

10、主的哀叹溢于言表。他越追缅过去越感愁思难禁,愁丝百结无法解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表现的正是江流不断的无限愁、怨、恨。词人时而将视线投向过去,时而收归现实,几放几收,大幅度跳跃,借词中字句真实地表达了他欲忘往事忘不却,欲断愁思断不绝的翻腾不平、痛上加痛的心情。诗词总是用形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抽象的思想必然借助具体的形象才会有生命力。作者是深得个中三昧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形象生动,堪称“词眼” ,以浩荡奔腾不息、刀劈剑斩不能断的江水,比喻理不清、解不脱、禁不了的愁思,贴自然。这看似信手拈来,却又非同一般,精妙之极,远胜千百句“愁愁愁” ,与

11、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愁产生的结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各有千秋,同为后人称誉不绝。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少游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动,许多愁” ,都是词中佳句,在后人口中传诵,但与李煜的词句比,不是失之于显露,就是显得过于纤巧,自然、生动、情韵均不及李词。3、不过多省略句子成分或颠倒语序 5其词作的语句通畅,给人以清水芙蓉、行云流水之感,清爽明快,极近口语,语气连贯,表达思想更为准确;语言不仅具有本色美,而且具有醇厚的诗意。如:渔父: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

12、枝玉树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二、 准确而凝练的艺术概括注重采取对比的方法,把不同时期的生活、情感浓缩于同一词中,体现出强烈的时空概括性;而且,其概括往往是人们经常见到、感到、体验到的典型事物、典型心理和典型感受,具备一定的共性特征。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暖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这首后期作品,调子低沉,含思凄婉,抒发词人亡国被俘后那眷恋故国、痛楚难以言说的怀旧情感。 上阕前 3 句,写生活环境:帘外,潺潺雨声,落红无数的暮春;帘内,薄

13、薄的罗衾抵挡不住五更寒气的侵袭。以前过的是富贵帝王的生活,现降为阶下之囚,备尝艰辛与屈辱,词人怎能不悲感交集?“此中日夕以眼泪洗面” ,就是他当时悲痛的心情的表白。 接下去,一反常调,写他“梦里不知”已做了俘虏,仿佛已经忘却故国和失去政权的痛楚,贪享着片时欢乐。身处困境中,故意只言其欢不说其悲,饮泪强笑,比直说悲痛更觉悲痛十分。这是生活辩证法,用于文艺,则成艺术辩证法。词下阕,以“独自莫凭栏”的自我警告,进一步衬托那眷恋与痛苦交织的情思,5 个字包含极其丰富复杂的感情。这是“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结的苦果,诉说故国山河已易姓,想见她一面也不可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譬喻照应“

14、春意阑珊” ,又说明“别易见难”的程度,像落花为流水卷去,一去不复返,一在天上,一在人间,要见面是“难于上青天”了。与祖国一别竟成永诀,何等凄苦!“往事只堪哀” ,不堪回首,违心地劝诫“独自莫凭栏” 。不去凭栏眺望,能否就从心中抹掉眷念的故国、消除掉亡国的痛苦?这是词人自己最理解的啊!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言悲志哀,不见一个悲字、哀字,却通篇无不写尽了悲哀痛切之情!6李煜善于发掘典型处境与典型心理之间的必然联系,再加上如此合乎人情事理的哲理句的出现,无疑增强了词的说服力,因此,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三、词作通篇和谐完美1、在立意谋篇上,做到声情与文情的协调一致早期的浣溪沙 、 菩萨蛮 、 渔

15、父等调,声情细腻平和;晚期的破阵子 、乌夜啼等,拍式错落,抑扬顿挫;2、依据感情的发展变化结构篇章3、重视结句 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上片选取舞会中最令人激动的两个亮点来表现,一写宫廷舞女的表演,一写音乐的演奏。一排排的宫女从殿后闪亮登场,鱼贯而出,载歌载舞,优美异常。便更吸引李后主的不是婀娜的舞步,而是宫女的漂亮,但见宫女个个肌肤雪白,浓妆初上,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霓裳羽衣曲原是盛唐时的大曲,安史之乱后曲谱失传。嗜好音乐的李煜得其残谱,经天资聪慧又善音乐的王后周娥皇演奏,

16、失传近百年的霓裳羽衣曲又重现人间,叫李后主如何不得意?所以在众多舞曲之中他独独钟情于“重按霓裳”。下片写舞会结束,抒情主人公(应该是后主本人)兴犹未尽,出宫赏月。“醉拍栏杆”的“醉”,不仅是酒醉清狂,还应该是因过度的兴奋而心醉、沉醉,得意忘形。他也不管国主的身份,抛开矜持高贵,狂拍栏杆。 读后主词,一个强烈的感受是“真实”,情真景真事真,很容易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他痛苦,就痛快地宣泄,真实地倾诉;他快乐,也毫不遮掩,纵情开怀。全词境界一闹一静,开篇宫殿内灯火辉煌、宫女艳抹浓妆,结尾春夜月下纵马,疏旷清静。看来后主还真能享受。月圆之夜,大型宫廷歌舞酒宴。出场前先是画妆。因是晚妆,为了适合舞场与烛光

17、,画眉点唇,都不妨色泽浓艳。宫娥们刚画完妆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妆毕,春殿上美女如云,她们队列整齐,鱼贯而入,虽是层层娇娘的行列,望之也顿生军旅的浩荡之感。歌罢宴散,月色更明。当即吩咐随从灭尽红烛,纯任得得马蹄,踏着一路月色归去,方见得歌舞虽散,而余兴未尽!7“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准备晚上歌舞的宫女晚妆已毕,明艳照人,预示了歌舞的美妙精彩。“鱼贯列”三字说明宫女人数之众,舞队整齐。由此可以想见舞蹈场面的花团锦簇、婆娑妖娆。“笙箫吹断水云间 ”,笙与箫都是管乐器,所以说 “吹断”。 “吹断”即“ 吹尽”,乐工们尽自己所能,吹到极致,乐声上扬,飘荡于水云之间;于是天上人间到处充溢

18、萦绕着美妙的音乐和欢乐的气氛。而“重按霓裳歌遍彻 ”,则进一步表现出恣意欢乐的浓郁情兴。 “霓裳 ”指霓裳羽衣曲 ,它本是盛唐时代玄宗改制、贵妃善舞的大曲,到南唐时已经亡失,只遗留下残句。而南唐后主李煜与他的昭惠皇后(即大周后)都精通乐理, “妙于音律 ”,在得到残留的乐谱后重新整理了这一名曲。此时正当春殿歌舞欢畅之际,所以下令“重按霓裳” ,反复演唱这首盛唐时代的名曲,欢娱之情尽寄曲中。下阕词抒写宴游情致。后主宫中原本“有主香宫女,其焚香之器曰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金玉为之,凡数十种”。此时主香宫女用精美的香器焚烧起名贵的香屑,氤氲香气随风飘来,闻香而不见焚香之人,于是明知故问:“临风谁

19、更飘香屑?”此句无理有情,更显得意兴飞扬,飘然欲仙。“谁更”上承“重按”,表明了欢乐的进一步升级。“醉拍栏杆情味切”,既是酣饮醉人,又是欢乐中的陶醉,醉中忘形,手拍栏杆,神采俊逸,真当得起“情味切”三字,率性任情,纵情欢乐。前六句写尽了歌舞饮宴的欢乐绚烂,而歌阑酒散,情满欢极之后,这位情思婉转、风流倜傥的南唐国主却妙笔一转,写到了偃烛熄火、骑马踏月的清凉世界。“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清明的月色,宁静的夜,清脆的蹄声,朦胧的花树,习习的春风,这个清新淡雅的境界却在极欢极乐后更令人回味无穷。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历来认为:“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后主此词则打破了这一传统看法。词中形

20、象丰美,情趣盎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词中以真动人,以美感人,趣味高雅,纵情而不淫荡,风流而不艳薄,结尾二句宕开一层,从豪华热闹转向清静淡泊,更显得俊爽超逸,高雅不凡。四、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1、比喻、夸张、象征同时运用 2、运用直抒胸臆的赋法,很少借用男女别情来比兴寄托 3、突破了在惨绿愁红的物象渲染中流露感情的传统写法,而喜用简练的笔墨勾勒而不加烘托的白描 8如:长相思: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此曲为李后主为其妻娥皇所作。娥皇,南唐开国元老周宗之女,通诗书善歌舞,尤其擅长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她还能即兴作曲,更修复了失传已久

21、的唐明皇时代的霓裳羽衣曲,后又与李煜共同编成霓裳羽衣舞。她和李煜这桩政治联姻,可谓“无心栽柳”,二人洞房定情,从此与子偕老,痴爱至死。据说大周后回家探亲,只三两天,对李煜而言,漫漫长夜,只好赋词以消解相思。因而作长相思。上阙写娥皇离家前的装束,清丽超脱又仿佛得闻见女儿家身上的淡淡胭脂香。下阙写雨打芭蕉,表达凉风长夜,有人寂寞相思稠。五、鲜明具体的形象1、注重人物的动态描写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艳情词素以狎昵真切著称。 “花明月黯笼轻雾”,繁花盛开,鲜明秾艳,香雾空蒙,渲染了柔和、美丽、朦胧的氛围;

22、“今宵好向郎边去”,一个“好”字点明这是幽会的最佳时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刬”音“产”,“刬袜”,以袜贴地。少女的轻盈步履,顾盼神情,跃然纸上。 下阕将少女的炽烈恋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担惊受怕之后,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开阔处,如瀑布般倾泻出来,“见”、“颤”、“难”、“恣意怜”,几个字将所有的感触直截了当地显现出来,情真景真,毫无伪饰。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传史记载:李煜与小周后在成婚前,就把这首词制成乐府,“艳其事”,任其外传;成婚之夜,韩熙载、许

23、铉等写诗嘲讽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等句,他也满不在乎,“不之谴”。可见李煜对这次幽会是十分眷恋、无心掩饰的,坦率到了极点。而李煜和小周后婚后两情十分欢恰,情意深重,以至于李煜在汴梁城被宋太宗毒死之后,小周后竟殉情而死。对于李煜其人其词,明代诗人陈继儒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为恨恨。”而李煜自然而率真的词风,确实似文士而有其感人之处,不同于一般帝王的矫饰之作。92、笔下的景物大都处于变化流走之中,呈现出一种波荡不平的动势 3、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感情和认识,把内心世界外在化、具形化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

24、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六、善于创造自然浑成的完美的意境 1、意境多为一幅幅纯真自然的传神的生活画面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2、后期注重触景生情,词作景淡而情浓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七、艺术风格:清婉沉着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即后主词不同于温之浓艳、韦之清丽;能柔能刚,能婉能直,情率之中饶

25、有风韵之致,不出婉约一派。八、贡献 冲破了“花间”樊篱,真正成为一种有力的抒情工具;大大提高了词体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能力,使其成为一种在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言情述志的新体诗。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结束语10从后期这两词中,可以略见李煜词艺术风格与艺术成就之一斑。李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份遗产。前期写宫廷生活的作品,内容多不足取,艺术上有可借鉴处。后期写亡国之痛,作品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正如王国维所说的“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事实上,这

26、类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上经过重大波折后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艺术上对后来豪放词派有影响。 正确评价李煜词,不能离开时代、作者、词来谈论,对其中表现出来的眷恋“雕栏玉砌”帝王豪华奢靡淫逸生活等消极东西,要加以剔除;对其他内容要加以具体分析、评价,如对真挚爱情的描写,对祖国的深切怀念,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对李词艺术上的显著成就、独特风格,应予肯定。他写的词,文字极精炼、形象、生动,只几句、几字,却真实生动地深刻地写出了环境、人物、情节、细节,有立体感,能站起来,有动作性,有个性,有画面,塑造出典型鲜明的形象。这是可以供今天的小说、戏剧、散文作家们创作构思时借鉴的,写诗歌的同志更可以从中得益。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年轻的文艺工作者不妨也去读一读、研究研究李煜的词。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化艺术理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