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 届 分 类 号:J292.23 单位代码:10452本 科 毕 业 论 文北朝石刻书法艺术探析姓 名 李坤朋 学 号 200413140604 年 级 2004 级 专 业 美术学(书画) 系 (院) 美术学院 指导教师 刘希龙 年 月 日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I摘 要北朝自公元 439 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开始,到公元 581 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在这 140 多年中,北朝石刻书法的风格经过了几次重大的变化,从古拙质朴的面貌发展为刚健峻拔的体势,又兼容“古体” ,呈现出宽厚平正的姿态。在中国书法史上,北朝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关键时期,最能体现这一时代艺术特色的当属石刻
2、书法,其上承秦汉隶书遗风,下启隋唐楷书先河,风格多样,富于变化,无固定格式而又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关键词:北朝;石刻;书法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IIAbstractNorthern Dynasties was a period from Wei Taiwu emperor unified northern China in 439 AD to Sui Wen emperor unified the whole China in 581 AD.During this 140 years,the style of the stone carving had
3、 several great changes.The figure of its characters were from simple and artless to vigorous and forceful,then became broad and even after combined with ancient style.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Nothern Dynasties was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transition between Lishu and regular script sto
4、ne carving came into the feather of Lishu and was the forerunner of regular script,so it was the most typical art in that time for its various,changeable.Although stone carving had no settled pattern,it formed its own system.There fore ,it reflected the feather of that time had great artistic charm
5、and will last for ever.Keywords: Northern dynasty;Stone carving;Calligraphy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III目 录引 言 1一、北朝石刻书法发展的原因 1(一)佛教信仰 1(二)迁葬故土 1二、北朝石刻书法的发展概况 1三、北朝石刻书法的艺术风格 3(一)端庄娴雅 3(二)方正朴实 3(三)巧丽遒健 4(四)奇逸洒脱 4(五)雄浑博大 5四、北朝石刻书法的历史地位 5结 语 6注 释 7参考文献 8谢 辞 9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1引 言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发展时期,从汉字书法的演变发展来
6、看,南北朝又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关键阶段。北朝书法多以石刻形式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被后世称为北碑或魏碑,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书法,对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北朝石刻书法发展的原因(一)佛教信仰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北方发展迅速。佛学思想具有大众化的倾向,容易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接受。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开始依托佛教思想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将大量的钱财用来建造寺院、开凿石窟和建立佛像,以求佛祖保佑消灾得福。因为刻石不容易遭到破坏,所以建造佛像的同时,有的还附刻着造像题记来说明造像之原因。另外北朝还出现了摩崖刻经等巨制奇作。
7、(二)迁葬故土从现存的北朝时期的石刻书法来看,当时的墓志比较盛行,墓志主要是记载死者的姓名、籍贯和生平事迹。北魏墓志的盛行,主要是由于鲜卑人迁葬故土的愿望。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行汉化政策,还下诏规定:“诏迁都洛阳人,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1大批的鲜卑人远离家乡,在中原地区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生前不能回故乡,便指望后代有一天将其迁葬故土。北魏的这一措施促进了当时墓志书法的兴盛。于是,造像题记、摩崖刻石、墓志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北朝石刻文字书法艺术。二、北朝石刻书法的发展概况北朝的书法承接汉魏隶书,是晋朝隶书楷化的延续,而最能体现这一时代书法艺术特色的则是当时的石刻
8、书法。北朝的石刻书法包括碑刻、造像题记、墓志和摩崖刻石,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此时期的石刻书法沿用魏晋旧习,字体在隶书与楷书之间,旧的书写规范被打破了,新的规范还没有产生,甚至连发展方向都还没有,大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去处理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相互关系,属于自发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书法风格变化多端,形式奇特,大部分或结构上为楷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2书,章法、体势、用笔上为隶书;或结构上为隶书而笔法上为楷书,但也基本上具备了楷法。代表作品 有太武帝东巡碑(图1) 、 中岳崇高灵庙碑 、吊比干
9、文等。第二阶段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北魏后期。此时期的石刻书法因受南方楷书的影响,楷法逐渐成熟,以洛阳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和北魏皇族墓地邙山墓志为代表,形成了风格鲜明的魏体楷书。这一时期是北朝石刻书法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康有为评价此时期的书法时说:“太和之后,诸家角出,碑版优盛。佳书妙制,率在其实。 ”2又说:“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 ”3 代表作品有龙门二十品 、 张猛龙碑 、 崔敬邕墓志 、 张玄墓志 、郑文公上、下碑 (图 2) 、 石门铭等。第三阶段是指东魏、西魏至北齐、北周时期。此时期的书法更加接近于南朝,出现了更为成熟的楷书作品,如东魏的吕望碑 、北齐的赵郡王修寺颂等。另一方面,由
10、于东魏、北齐对于北魏后期全盘汉化政策的反动,出现了一股复古潮流。这种复古倾向表现在石刻书法上,出现了篆、隶、楷混合的复古现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隶楷混合现象是北方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期,而此时期出现的隶楷混合现象则是北魏楷书成熟后出现的复古现象。这种复古的风气,改变了北魏时期楷书的斜画紧结的局面,出现了一种平正古雅、雍容开阔的书风,如北齐的朱君山墓志 、 文殊般若经碑 (图 3)等。同时由于北周武帝灭佛的原因,佛教徒们为了长留佛经,出现了大量的摩崖刻经。最为突出的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和四山摩崖刻经等大字摩崖刻石。在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北朝石刻书法各个时期书风的变异,还可图
11、 1太武帝东巡碑局部 图 2郑文公下碑局部图 3文殊般若经碑局部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3以看出此时期石刻书法中包含着的程式化和工艺化的装饰倾向,其中楷书的装饰化,对隋唐时代的楷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北朝石刻书法的艺术风格北朝石刻书法,从文字发展角度看,它是一种“隶楷错变” , “楷隶杂糅”的过渡性字体,康有为在评价北碑时说:“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 ”4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北朝的石刻书法呈现出面貌多样,风格多变,或隶味多于楷,或楷味多于隶,无固定模式而又统一的时代特色。康有为将此时期的石刻书法概括为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
12、态奇异,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5 按其书法风格我认为可以将北朝石刻书法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别:(一)端庄娴雅北朝石刻书法中,此类作品绝大部分是墓志,多出之河南洛阳地区,以诸多元氏宗室诸墓志为代表。北魏孝文帝千度洛阳之后,洛阳成为了皇族、贵族士大夫的集中之地。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还规定迁都洛阳人死后必须葬在中原地区,鲜卑贵族士大夫便期望有朝一日能迁葬故里,于是,北魏墓志书法大兴。而洛阳的墓志主人大多是士大夫阶层中人,所刻墓志都比较讲究法度、规矩,崇尚端庄规整。在这一类石刻书法中,不同的作品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元祯墓志(图 4)舒展;元弼墓志方
13、正;元鉴墓志带有行书笔意,显得非常流畅。这一风格类型的作品中,在章法上纵横有序,行列齐整,字形大小力求总体视觉上的均衡统一,但又在这统一之中尽显变化,内涵十分的丰富,耐人寻味。(二)方正朴实这一风格类作品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 龙门二十品是指刻在洛阳城图 4元祯墓志局部 图 5始平公造像记局部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4南的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则造像题记。在这二十品中,最为工整端庄的是始平公造像记 (图 5) 、 杨大眼造像记和孙秋生造像记 。 始平公造像记为阳刻,其他均为阴刻,但字的结体、点画都十分接近。其纯熟的刀法,强化了方笔形态,使相同的点画呈现出一致的形态。这一部分作品用刀加工的
14、成分比较突出,比较程式化。这种故作方笔的点画是由于当时以求端庄郑重的审美意识在起作用,而这种意识又是建立在理想的、求庄严以向佛主表示诚意的虔诚心理之上的,除龙门二十品外,此类作品还有中岳崇高灵庙碑 ,此碑体格偏长,平正方直中又富于变化,总体苍劲古朴,稳健协调。(三)巧丽遒健这一类作品大多在山东境内,如张猛龙碑 、马鸣寺碑 、 五连花造像记等,另外著名的张玄墓志也是这一类型的佳作。张猛龙碑体格修长,重心偏上,上劲下松;马鸣寺碑却与之相反,十分扁平,并且稍微向右上方取势,重心偏下;五连花造像记十分灵润婉和,有一气写完,快速而轻松的气势,其点画形态表现的承启呼应之意充满着行书韵味,结字随意天真,活泼
15、可爱,十分耐人琢磨。张玄墓志 (图 6)总体上法度比较严禁,但又能出之轻松,仪态万千又能协调统一,用笔干净明快,方切中见园转,挺健而又兼柔婉。(四)奇逸洒脱这类作品以石门铭 (图 7)最为典范,在陕西褒城县石门东壁,与汉代著名的隶书石门颂相邻,二者图 6张玄墓志局部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5比较,可见石门铭与石门颂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尽管石门铭书体已变,但其体势、情调之中仍具有石门颂那般的奇逸,使得石门铭在众多的北朝碑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石门铭用笔向右上方略仰来取势,字的中心部分表现的宽大方正,而四周可任意伸缩的笔画往往作超出常规的长度向四周伸展,使字的体态显得更加的舒畅,再加上字
16、距和行距也同样具有超乎常规的疏阔,从而造就了其书法奇逸、洒脱的独特风格。(五)雄浑博大这一类型作品主要表现在北魏到北齐、北周的摩崖大字作品之中,如云峰诸山刻石 、 四山摩崖刻经 、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图 8)等。云峰诸山指的是地处胶东半岛的云峰山、太基山和天柱山以及鲁中山区的玲珑山,代表作有郑文公上、下碑 、 论经书诗 、 登太基山等。 郑文公上、下碑结体宽博,体态开张,点画直中见曲,笔势流动,线条粗细变化不大,整体上气魄雄伟,圆浑苍劲。北朝后期,由于北周武帝灭佛的原因,佛教徒们为了长留佛经,出现了大量的摩崖刻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山摩崖刻经和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这些刻经的体势、笔法在隶书与
17、楷书之间,有时还夹杂着篆书成分,变化自如,其结体宽博,似散非散,字字平正,却又在掌握其基本平衡的同时出现不同寻常的舒展笔画,时左时右、或纵或横,在其体势运笔中还带有几分的行书笔意,真可谓是天真浪漫、雄浑朴茂、奇趣无穷。这些摩崖刻石因受天然条件的限制比较大,也正是如此,使其书风具有独特性,并且这一独特的风格及其用笔对清代以来的书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北朝石刻书法的历史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的高度发展时期,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北朝时期的石刻书法从种类、数量和艺术水准上都大大超过了东汉,形成了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二高峰。图 7石门铭局部图 8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局部临沂师范学
18、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6我国书法文字的发展是依字体的应用为动力,向简洁流变发展。隶书取代篆书,完成了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这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而在隶书发展过程中已渐渐孕育着楷书的萌芽。楷书萌生于东汉后期,最后定型是在唐朝。从北朝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刻石的文字上可以明显看出楷书与隶书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楷书演变的轨迹,我们从龙门二十品 、云峰山郑文公下碑以及北朝墓志等代表作品中可以看出:隶书特有的波磔已经明显蜕化,主笔长撇虽尚存隶意,但已减弱,捺画的捺脚的雁尾还隐约可见,但与隶书的捺脚已有了一定的差别,取而代之的是楷书特有的一些点画。北朝石刻文字中隶书的起笔逆锋倒插
19、已不多用,大多是以或露或藏的转折按笔。收笔则多斜按回锋,使笔画起收处饱满有力,提按鲜明,更富有跳跃性。在笔画的转折处,北朝石刻文字在转折处施以重按斜折而过,使转折处出现棱角。从间架结构上看,隶书所特有的偏旁部首,有些在北碑中还有保留,只是笔画写法楷化,有些则完全突破了隶书成法,形成了楷书的独特面貌。北朝的石刻文字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中间环节,虽然仍保留着大量的隶书笔意,但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基本具备了楷书的面貌,为后来楷书的最后定型奠下了基础。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导源第十四中说:“唐宋名家,为法于后,既以代兴然诸家之法,无不导源于六朝者。 ”6初唐四家多是从北碑中吸收营养,特别是四家之首的欧阳询,
20、其书法与北碑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欧阳询的楷书在笔法上有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结体,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实践中总结结体的规律,上升到法度的高度,形成了楷书结构的基本法则。代表楷书高峰的颜真卿、柳公权也直接吸收了北碑的营养,在用笔上进一步法度化,形成了楷书森严的法则,把楷书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形成了楷书全面发展的局面。北碑承接了汉末以来隶书向楷书的转化,成为隶书楷化的关键环节。北朝石刻书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可以说,没有北碑的发展,也不会有唐楷的发达,没有北碑的出现也难有唐楷的高峰。结语诚然,北朝的石刻书法中确实有一部分作品刻的比较粗糙,草率随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个时期石刻书法整体艺术价值
21、的肯定。况且站在一个新的艺术审美角度观察,正是由于刻工们天真率意的刊刻方式,以及他们用刀凿刻出的方笔,刀锋凌厉,棱角劲挺,富有金石气息,给人一种不同于以前的独特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7的美感。这种独特的创新方式,给中国传统书法开辟了一种新的审美范畴,而这种审美正与中国许多艺术大师苦苦追求的艺术语言的“陌生化” 、审美心理的“新异刺激”相暗合,所以北朝的石刻书法从清代中期开始受到了许许多多书法家的推崇,也正是在这种推崇中,书法家们的笔底获得了一种宏阔雄浑之力,从而使整个清代书法从当时的极度低落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并迎来了书法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注 释1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郑
22、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2112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备魏第十C.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版,2004,807.3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备魏第十C.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版,2004,806.4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体变第四C.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版,2004,776.5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十六宗第十六C.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版,2004,826.6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导源第十四C.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版,2004,821.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
23、文8参 考 文 献1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2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版,2004.3陈振濂.中国书画篆刻品鉴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4.4卢中南.楷书教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5黄惇,金丹.中国书法史M.沈阳:南京美术出版社, 2001.6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M.北京:大地出版社, 1989.7沃兴华.碑版书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仲威.碑学十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1.9马啸.民间书法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10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
24、教育出版社, 2002.11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卢中南.楷书教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13何学森.书法学概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4欧阳中石,刘守安.楷书津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5沃兴华.插图本中国书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临沂师范学院 2008 届本科毕业论文9谢 辞本文从拟定题目到定稿,历时数月。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希龙老师。从我因个人兴趣选择本论文主题开始,刘老师便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就论文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做了必不可少的指导,刘老师对学术的敏锐以及思路的开阔为
25、本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刘老师身上,我深刻地领略到这句话的精彩内涵。在过去三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尤其是当我遇到挫折、陷入迷茫或者做错事时,刘老师总是以师者的智慧、长辈的宽容、朋友的坦诚,给我难能可贵的指点和帮助。为遇到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庆幸。同时还要感谢临沂师范学院学院美术学院的所有老师,他们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充实。其次,要感谢我的同窗同学和我的舍友,尤其是我的舍友,他们在我的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提出了可贵的建议,也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我再次深表谢意。有人说,时间如流水,一刻不停地冲刷着记忆,但是,有些记忆随着时间的冲刷不会消逝,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值得回味,因为它们已深深铭刻在内心深处。学无止境,明天将是我终身学习另一天的开始!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