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具讲究线条简单流畅、内部设计精巧。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表达对含蓄、端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简洁凝练的家具,线条简洁,纹理细腻,营造了回归自然的意境。 饰品主要是瓷器、陶艺、中式窗花、字画、布艺以及具有一定含义的中式古典物品,精美的瓷器、寓意深刻的装饰画等,完美演绎历史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激情碰撞。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风格、流派与现代发展方向 摘要: 浅析了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使设计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力求在其内部空间尽量合理、舒适、安全,使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实用,分析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正文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本性的一种体现,是与人类生存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手段,从原始社会黄
2、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中半坡村的建筑群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建造的“筑土构木”的屋子就不难发现,即使最简单的建筑形式,也在力求其内容空间尽量合理、舒适、安全,使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实用。人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是跳动的音符,它将自己的感觉和知觉融入到了设计构思之中,用活动的艺术思维和凝固的技术手段,把它表现出来,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空间4 。中国的室内设计风格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一般来讲是以木结构为主,其特点是梁柱承重,墙体起到围护的作用,室内空间较大,运用格扇门罩以及博古架等物件对空间进行多种划分,采用天花藻井,雕梁当柱,斗拱加以美化,并以中国字画和陈设艺术品等作为点缀,创造
3、出一种含蓄而高雅的氛围,特别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中国建筑室内固有的传统风格样式,其造型特征被称为中国“民族传统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1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通常还表现为室内对称的空间形式,在多数的宫殿和厅堂中,梁架、斗拱等都是以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设计表现的一种艺术形象。从大量的宫殿建筑中的室内天花藻井、家具、陈设、字画、装修等多方面因素中,均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组合得较为完美的一个整体空间设计。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外,还有移动的屏风、半敞开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对于组织空间起到了增加层次和厚度的作用。一般民居则较简朴、自由。在色彩的处理上,中国北方宫殿建筑室内的梁、
4、柱常用红色,天花藻井并绘有多种多样的彩画,用鲜明吉祥的色彩取得对比调和的效果。中国南方的建筑室内风格则常用冷色调,白墙、灰砖、黑瓦,色调对比强烈,形成了江南特有的秀丽2 。中国室内设计流派(1)新古典主义 采用民族传统的装饰手法,在现代结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高新技术的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和装饰,同时采用陈设艺术手法来进行分割空间,装饰空间的设计,使中国传统的室内样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1959 年中国的十大建筑,特别是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设计和民族文化宫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典雅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为基调的空间形象,都是运用新形式和古典风格结合的新古典主义作品。(2)新地方主义 当今的建
5、筑室内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建筑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使原有的地方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使设计师在创作中更加显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自然的韵味。1982 年,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其外部环境和室内设计均具有中国江南园林以及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使人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南方建筑室内设计的高雅和浓厚的文化品味,是新地方主义现代宾馆的典型范例。(3)新少数民族风格 在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中,象征性地表现少数民族建筑的人文文化特色内部空间形式,并在结构构件上较为直接地采用适当简化了的少数民族装饰图案,或以其图案所做的立题性标志,保持其民族色彩、家具饰品等特征,并选用
6、少数民族陈设的艺术品装饰室内环境气氛,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格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文明特征,这一类设计风格被称为新少数民族风格。(4)中国现代主义 现代风格的设计起始于 19 世纪下半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现代家庭装饰的主流。现代风格主张“功能第一”。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现代客厅特别强调它的实用功能,一般只需要沙发、茶几和组合电器装置,不再有观赏性强的壁炉或布艺窗帘等过分装饰。现代风格也是一种简朴淡雅式风格,它是以简洁明快为其主要特色。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强调室内布置应按功能区分的原则进行,家具布置与空间密切配合;主张废弃多余的、繁琐的附加装饰,使室内景观显得简洁、明
7、快,完美地反映出“少就是多”这一设计概念。从目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和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简洁、明快、洗练的设计风格,同时采用了色彩、质感、光影与形体特征的多种手法,其中也包括了把现代高新科技的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饰装修上,由于在设计时充考虑到了本国国情、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因而设计出来的风格又带有中国设计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故为中国现代主义。(5)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派的设计者们主张兼容并蓄,凡能满足当今居住生活所需的都加以采用。这种风格的室内设计,空间组合十分复杂,突破完整的立方体、长方体的组合,且多呈界限不清的状态。利用设置隔墙、屏风或壁炉的手法来制
8、造空间层次感,使居室在不规则、界限含混的空间利用细柱、隔墙,形成空间层次的不尽感和深远感。他们还常将墙壁处理成各种角度的波浪状,形成隐喻象征意义的居室装饰格调。(6)乡土和自然风格 也许为了寻找故乡的情怀,人们更加喜爱乡土和自然风格。在家居装修中主要表现为尊重民间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情,保持民间特色,注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作为装饰的主题。这样可使室内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例如采用较暗的灯光,墙上挂着鱼叉、鱼网和船桨,天棚用的是一艘底儿朝天的小木船,置身其中,仿佛来到渔村,有一种特有的幽静和温情。大城市生活的紧张、拥挤和环境污染,使人们产生厌倦,向往能享受更多阳光、空气、鸟语
9、花香的环境。这种思绪使人们崇尚自然的室内布置,例如采用不加粉刷的砖墙面,将粗犷的木纹刻意外露于室内3。室内设计的目的和内容室内设计的要求和目的,从广义上讲,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要求,从而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学习环境、工作环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改造,达到使用功能的必需条件和视觉环境的美好享受。室内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生理、心理环境质量。从狭义上讲,由于空间条件的不同、业主要求的不同、室内设计的目的也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产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反映人们对功能和艺术的不同追求,以有限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无限的精神价值。室内设计是一门多种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学科,可分为四部分:(1)空间形象设计
10、 就是对建筑所提供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空间的尺度和比例,解决好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衔接、对比、统一等问题。当设计师看完建筑图纸时,首先要对室内空间进行调整,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根据业主要求和设计思想更加合理的运用空间,协调好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利用有利条件,排除不利因素,使室内设计更加舒适化、科学化和艺术化。(2)室内装修设计 主要是按照空间处理的要求把空间围护体的几个界面,即对墙面、地面、天花等进行处理,包括了对分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的处理,即对建筑构造体有关部分进行设计处理。(3)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 对室内体感气候、采暖、通风、温湿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是现代室内
11、设计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它已成为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4)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主要是对室内家具、设备、装饰织物、陈设艺术品、照明灯具、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处理。室内设计根据人的流动特点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居环境设计 在较长时间内有固定人员的居住空间。它包括:合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别墅式住宅、院落式住宅以及集体宿舍。第二类是限定性公共空间设计 在较长时间内有相对固定人员的公共空间。它包括:学校、幼儿园、办公楼、教堂等。第三类是非限定性公共空间设计 没有相对固定人员的公共空间。它包括: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所、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火车站、机场、商场等综合设施。网师园占地
12、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苏州园林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所反映出的造园艺术,建筑特色以及文人骚客门留下的诗画墨迹,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网师园该园布局紧密,精致玲珑,以小胜大,为苏州宅第园林的代表,被誉为“苏州小型园林之极则”。园占地 0.6
13、 公顷,格局为东宅西园。住宅由门厅、轿厅、大厅(万卷堂) 、楼厅(撷秀楼) 、后花园等组成。西部花园以水池为中心,四周环以亭阁楼馆,池水清澄,假山雄峻,与花木组成四季园景,明净宜人;西侧另有书斋别院,名“殿春簃”,幽雅别致,为我国古典园林首例出口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明轩”之蓝本。看松读画轩,此主室为冬景所在。轩南庭中有相传为万卷堂时遗留下的一株古柏,为院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树,树梢已枯,中侧枝垂挂干上,依然苍翠。看松读画轩,面宽为四间,四周古木颇多,轩名即由庭前古柏苍松而得,其古柏相传为南宋时看松读画轩硬山屋顶面阔三间,砖砌墙面。其窗景为竹石、蕉石之尺幅画。板壁上陈设山水画条幅。朝南花坛
14、之中,有两株数百年生的古老松柏,可惜罗汉松已不存,仅存古桧虬干垂枝,苍劲独秀,为网师园珍贵的活文物。另有树干斑白的白皮松和树姿苍古的黑松,形成一幅常青松柏图。看松读画轩为赏景观画作画之轩,中国画是熔诗、书、画于一炉的综合艺术,故欣赏中国画古称“读画”,才得画中之寓意哲理和诗画韵味。在这里既是“读画”,更是“看松”赏天然画本。画轩之外,园景皆是画。轩中有对联“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和“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联语所描述的均是园林情景所独具的画面,画轩东侧为峰石当窗、花木相映的小庭院,西边是板壁相的小书房,内有治国治家之联:“天心资岳牧,世业重
15、韦平”,运用典故,颇有封建礼教色彩。园主史正志手植,至今已历时 900 多个春秋,是该园历史悠久的见证。清式家具的特点和风格欣赏中国传统家具,常有偏重明代风格,明清两代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兴盛期,家具也如此,清代新风尚的家具,是时代审美变化的结果,明清家具合观,才能见到中国传统家具的全貌,而清代家具运用各种新工艺,造成各种新式样,其中也有精品,是明代以前所未见的。一. 清代新式样家具的形成和特点:1. 清代家具有一部分直接继承明代式样,并流传始终,被统称为“明式家具”。到清康熙提间(1662-1722 年)家具的制作才出现一些新的工艺、造型和装饰,这些新式样的家具被称为“清式家具”。2. 通常把
16、清代家具分为四个时期:顺康、雍乾、嘉道、同光;那么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家具代表了清代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3. 当时的社会审美观,从欣赏纹饰、造型简洁的家具转向追求华丽繁缛,加上当时从广州进口洋货,嵌玻璃等新工艺传入中国,结合中国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清式家具的新工艺和风格,终于在雍正、乾隆两朝奠定。清式家具风格可以概括为“精巧华丽”四个字。二. 清代硬木家具材质清式家具以优质硬木家具为代表,其中紫檀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部分黄花梨、酸枝木、鸡翅木等,其它则是漆家具和杂木家具,总体上说与明式家具相比并无多大变化,但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却有所不同,在风格上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三. 清式家具分类说明清式
17、家具与明式家具一起,以其不同时代、不同特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优秀代表.依其造型和用途分为六类:第一类为床、宝座;第二类为椅、凳、墩;第三类为桌、案、几;第四类为屏风;第五类为柜、格、箱、架;第六类为天然木家具。第一类,床、宝座。主要有架子床、罗汉床和宝座,比较明式的多,其风格与明式大不一样。第二类,椅、凳、墩。种类与明代大体相似,造型及装饰风格却不相同。第三类, 桌、案、几等承具。是清代制作倾向。第四类,屏风。清代屏风种类齐全,主要有插屏、挂屏、围屏、座屏等,从而更能体现清代家具的风采。第五类, 柜、格、箱、架。风格与明式大不相同.明式以光素为主,清式有华丽的花纹,或雕刻、或镶嵌、或金漆彩绘
18、,很少有光素的。第六类,天然家具。又称树根家具,在明代才真正受到赏识,并竞相仿效,清代更是风行一时。此家具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此家具与一般家具相比,有回归自然、品味高雅效果。总之清代早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风格,变化不大,到了乾隆年间,广泛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于是家具风格为之一变,为清代家具风格奠定了基础。四. 清代家具的特点总体分为以下几点:1. 主要使用的材料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乌木和榉木;2. 在装饰风格上, 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房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
19、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式”家具的风格;3. 在装饰手法上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艺精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装饰上力求华丽,并注意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使用了金银、玉石、宝石、珊瑚、象牙及百宝镶嵌等不同质 的装饰材料;珐琅嵌、瓷嵌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手法,描金,彩绘在清式家具中都占有一定地位,追求富丽堂皇的意味;4. 在装饰花纹上,花纹图案整体较满,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庆的花鸟纹等装饰花纹;5. 在造型特征上, 骨架粗壮结实,方直造型多于明式曲贺造型,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装饰性强,整体大方而局部装饰细腻入微。清代家具 的总体尺寸趋于宽、高、大、厚,与
20、此相应,局部尺寸与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和变宽。“苏式”家具的风格特点清代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高峰时期,而清代宫廷家具作为清代家具的典型代表,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页。清代宫廷家具是专供清代宫廷使用的家具,从现存的宫廷家具来看,清代宫廷家具里面有两大类家具值得关注,一类为造型厚重,用料粗硕,有的用玻璃、有些用珐琅象牙,而且装饰着异域风格西番莲花纹的家具,这些是来自广东的匠师们所作的家具,具有广式家具的典型特征。另一类是造型文雅端秀的家具,这些家具用材无多,惜料如金,精雕细作,在家具上多装饰有竹纹、梅花、几何纹、古玉纹图案,具有典型的江南文人的特征,它们多出自苏作匠师之手。两类家具虽然装饰风格不同,用料
21、理念各异,但是它们能同时融入清代宫中的家具制作中,并行不悖,是清代宫廷家具重要的元素组成部分。苏式家具,指以江苏省等长江下游一带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州地区由于依傍运河,又受太湖流域发达的乡镇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的影响,成为清代东南经济重镇。康熙年间,苏州城内有布商 76 家,金镇和金珠铺近 80 家,而木商达到了 130 多家,可见苏州木器家具业的兴旺。苏式家具形成较早,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苏式家具从十五世纪中叶开始产生,一直发展到十九世纪。从明代起,江苏省苏州、扬州和松江一带就以制作硬木家具著称,在清代时家具制作工艺大体保持明式家具特点,清代称为“苏作”,或“苏式”。在用料方面,苏作家具用料合理节俭,重在凿磨,工于用榫,善于将小料拼成大的部件。大件家具有硬木攒框,以白木髹漆为面心,装饰纹样以传统为主。明清时期的苏州等地,专门从事小件制作的作坊很多,艺人辈出,吴县志记载:这些艺人的手艺是“明朝一代的绝妙技”。做“小件”需要相当高的技艺,在做苏式家具的过程中,一些工匠便发挥了这方面的优势。他们巧妙地利用各种小料,精确计算,最后使之成型。在苏式家具中常见这种工艺手法制作有架格的栏杆和各种围子、椅背等。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家具不仅科学美观,而且也是最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