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需求撷取与分析.ppt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5949417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撷取与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需求撷取与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需求撷取与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需求撷取与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需求撷取与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第三章 需求擷取與分析,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內容大網,學習目標 3.1 導論 3.2 需求擷取方法 3.3 需求表達工具 3.4 需求分析個案 3.5 需求分析之重要工作與文件樣板 3.6 結論,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學習目標,詳讀本章,你至少能瞭解: 常見的六種需求擷取方式及其執行要點。 以流程圖為主之需求表達工具。 需求分析之步驟及應注意之事項。 需求分析之重要工作與文件樣板。,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4,3.1導論,所謂使用者需求係指使用者期待系統解決

2、的問題與希望從系統獲得之資訊。 使用者需求是資訊系統開發最關鍵、最重要且最容易發生錯誤的部份,亦是資訊系統失敗的主因之一。,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5,3.1導論 (c.2),需求分析是資訊系統發展過程中之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亦是一個重要之階段。,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6,3.1導論 (c.3),需求分析階段主要包括三個活動:(1) 需求判斷,(2) 需求分析,(3) 需求溝通。 需求判斷:判斷真正的需求及需求的正確性。 需求分析:分析已有的需求下所產生的不一致、不完整、矛盾等問題。 需求溝通:促使需求容易令人瞭解並經由相互溝通,達到需求確認的

3、目的。,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7,3.1 導論 (c.4),需求分析階段可分為兩大步驟:需求擷取與需求轉換(如圖 3-1)。 需求擷取主要是對系統範圍內之各種事物及相關現象以描述性綱目表達。 需求轉換主要將描述性事轉成以系統模式語法,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8,圖3-1 需求分析之重要步驟,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9,3.2 需求擷取方式,在擷取使用者需求之前,必須瞭解系統之潛在使用者及可能之人機互動。 常用的需求擷取方式有查閱文件、觀察、問卷、訪談、開會討論與聯合開發等六種。,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

4、,2-10,3.2.1 查閱文件,研究企業的內部工作說明書、企業表單(Business Forms)與手冊是瞭解企業運作邏輯之初步工作。 以該方式收集之資訊常有過時之慮。,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1,3.2.2 觀察,實地觀察所獲得的資料正確性會比查閱文件為高,可獲得第一手的資料。 選擇正常與例外情況之時機或對象來做觀察,可獲得更多的資料。,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2,3.2.3 訪談,訪談是系統分析最有效且最普遍的資料收集方法,訪談時分析師親自與使用部門的主管或相關作業人員面對面討論實際作業的情況、報表和資訊需求等。 在訪談期間,系統分析師

5、蒐集到的可能是事實、選擇或推測,並且可觀察到人們的肢體語言、情緒和他們對於現行系統之觀感等。,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3,3.2.3 訪談 (c.2),訪談可分成兩種方式: 開放式訪談(Open Interview) 結構化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 開放式訪談 分析師事先不預定表格、問卷或固定的標準程序,訪談過程全由使用者自由談論其工作。,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4,3.2.3 訪談 (c.3),結構化訪談 結構化訪談又稱為標準化訪談或導向式訪談,其訪談過程近似於詢問(Interrogation)而非交談 (Conv

6、ersation),所要求資訊的深度、專門程度亦較深。這種方式的特點是把問題標準化,然後由受訪者回答或選擇。,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5,3.2.3 訪談 (c.4),所有的受訪者都回答同一形式的問題,其作法如下: (1) 每討論一個主題時,先由分析師依其現 有瞭解的知識,提出簡短敘述。 (2) 使用者針對主題作深度分析,但分析師應在適當知識深度時加以中止。 (3) 對某個主題有初步瞭解,就可以進行另一主題的訪談。,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6,3.2.3 訪談 (c.5),開放性問題的好處之一是能讓先前不知道的資訊浮現出來。 封閉性問題的主要

7、缺點是分析師所列的選項中,未必包含受訪者所要回答的答案。,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7,3.2.3 訪談 (c.6),封閉性問題可以有下列幾種設計形式: (1)對與錯的選擇方式。 (2)多重選擇的方式。 (3) Likert尺度的衡量方式。用一些級距來衡量受訪者意見的強弱程度,例如用很好、好、普通、差與很差五個等級。,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8,3.2.3 訪談 (c.7),一些有助於訪談進行之準則包括: (1)要仔細的聆聽受訪者的回答, (2)將重點記下來,在得到允諾的情況下, (3)可將訪問的內容用錄音機或錄影機錄下來, (4)訪談結束後,

8、需在48小時之內將訪談內容整理出來,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19,3.2.3 訪談 (c.8),(5) 分析師不要強調問題答案的對或錯。 (6)在訪談時,不要對新的系統做任何預期的想法。 (7)從系統潛在的使用者、管理者與對現行系統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等尋找各式各樣的觀點,以對新系統做全盤性的瞭解,如此才能設計出大多數使用者都可接受的系統。,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0,3.2.4 問卷,當潛在使用者太多或分布太廣時,可考慮以問卷之方式擷取需求。 適合於大企業或公眾資訊系統的設計,因它所涉及的作業範圍或對象太廣。,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

9、實習),2-21,3.2.4 問卷 (c.2),問卷設計時也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問同一個問題,以觀察各種可能的答案。 經由先導測試之檢討與回饋可進一步修飾問卷,及早發現問卷可能之問題,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2,3.2.4 問卷 (c.3),進行問卷調查時,對象選取之抽樣方法主要分成: 機率抽樣(Probability Sampling) 非機率抽樣(Nonprobability Sampling),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3,3.2.5 開會討論,開會討論是一種很有效率的資料收集方式。使用者代表與系統開發人員聚集一堂,將所知道的事實、觀念

10、說出,讓所有與會人員一起相互溝通意見。 此方法的優點是較易獲得正確的資料,即使有不同的意見與觀念,經由眾人研究亦能加以修正。,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4,3.2.6 聯合開發,聯合開發(Joi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JAD)主要之精神是透過一個二至五天的集會,讓開發者與顧客能夠快速有效,而且深入的檢討需求並取得共識。 聯合開發的具體結果是產生完整的需求文件。,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5,3.2.6 聯合開發(c.2),JAD依下列五個步驟來進行(Wood and Silver, 1995) : (1) 範圍界定

11、。 (2) 關鍵人員的熟悉。 (3) 會議(事前)準備。 (4) 會議進行。 (5) 文件產生。,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6,3.2.6 聯合開發(c.3),範圍界定 首先,由專案出資單位的高階主管定義專案的範圍,並以文字記載,且由高階主管和JAD的召集人一起簽訂契約。這個步驟使JAD的召集人得到授權來進行需求分析,對於目標與範圍也有了約定。,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7,3.2.6 聯合開發(c.4),文件產生 最後階段將JAD會議所收集的需求整理成需求文件,為達到會議的效果,需求文件的準備要非常快速,例如二、三天。最後再召開一次審查會議,以

12、確認需求文件的內容。,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8,3.2.6 聯合開發(c.5),JAD會議事前的準備工作應包括下列項目: 需求文件草稿。 分送需求文件草稿。 安排助理人員。 準備會議室。,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29,3.3 需求表達工具,企業程序是企業處理有組織的結合,其結果需能完成某企業功能,例如行銷或生產管理等。 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主要是考量流程塑模與資料塑模。,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0,3.3 需求表達工具 (c.2),流程塑模與資料塑模的工具包括: 流程圖(Flow Chart) 流程圖主要表達實體(E

13、ntity)與作業程序及所需資訊間之關係。 處理描述 處理描述則表示流程圖中之作業處理、程序與規則及其相關之資訊輸入與輸出等。 藍圖(Drawing) 藍圖主要表示資訊之展示格式與內容等,例如表單之格線與縱橫項目。 資料詞彙(Data Glossary) 資料詞彙主要描述藍圖內資訊之詳細內容與規則等。,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1,圖3-2 流程圖之主要符號,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2,3.3.1 流程圖 (c.2),流程圖可經下列步驟來建立: (1) 先整理出系統範圍內所涉及之實體、資訊與企業功能或企業程序等。 (2) 逐一檢討每一實體,以找

14、出會主動引發刺激之主要實體(一個主要實體至少會有一個主動刺激,亦可能會有多個),並由每一刺激開始找出其所引發之一系列高度相關之處理步驟(這些處理之集合可完成某一功能),以形成一個流程圖。 例如訂單處理後會緊接著送貨處理,因此兩者應在同一流程圖中。,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3,3.3.1 流程圖 (c.3),(3) 劃流程圖時,原則上實體應在上方,而其相關之作業處理及資訊分別表示在其下方,並以文字描述其未盡之情節。 (4) 檢查所有流程圖之完整性,也就是所有流程圖是否涵蓋整個系統範圍。,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4,3.3.2 處理描述,處理描述

15、進一步的表達每個處理之執行步驟、法則、控制等,並說明其資料之輸入與輸出內容與所涉及之實體等。 每個處理描述之名稱應與流程圖中之處理同名,處理描述之表達形式可如表 3-2。,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5,表3-2 處理描述樣板,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6,3.3.3 藍圖,藍圖(Drawing)主要用予表達流程圖中有關之表單、介面等各項資訊需求之名稱、展示位置、格線、圖表與說明等,這些資訊常無法在流程圖上具體的表達,因此須另以藍圖進一步的表示。,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7,3.3.4 資料詞彙,資料詞彙(Data Glo

16、ssary)進一步說明藍圖所無法表達之內容如資訊之長度、型態、格式、公式、規則、範圍與限制等 ,並分別舉例說明之。,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8,3.3.4 資料詞彙 (c.2),資料詞彙之內容項目除了藍圖中之欄位編號與名稱外,欄位資料之長度與形態,資料是否唯一,資料產生之規則/格式/範圍/公式等資訊均有助於系統分析與設計,因此均可列入資料詞彙中,其形式可表達如下表 3-3:,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39,3.4 需求分析範例,(請參考課本詳細內容),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40,3.5 需求分析之重要工作與文件樣板,(1) 問題描述 (2) 新系統目標 (3) 新系統限制 (4) 使用者需求,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系統分析與設計(實習),2-41,3.6 結論,需求分析主要是擷取與表達使用者之巨觀需求,這包括欲電腦化之環境、作業處理、輸出與輸入所需之資訊或表單與系統主要功能等。 需求分析階段對問題領域之瞭解範圍應盡可能的廣,而到分析與設計階段再縮小到專案範圍,如此有助於對新系統之瞭解與規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