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学清洗.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94774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清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清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清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清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清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学清洗对于一些高温或不断浓缩的系统如锅炉、冷却水系统等,不论采用何种水处理措施,都只能把结垢速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而不能彻底杜绝结垢隐患。而系统一旦结了水垢、污垢,不但降低了热效率,给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并且使得水处理剂无法及时到达金属表面而失效,加速了金属腐蚀的速度。因此及时地去除水系统中的各类污垢,不仅仅是节能、安全的需要,也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需要。去除污垢主要有机械除垢、电子除垢和化学清洗三种方式。机械除垢有使用手锤、扁铲、钢丝刷和机械刮管器等进行人工除垢,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除垢效果差,且容易损伤金属表面,只用于小型锅炉或小型的其它设备,对于大型系统,特别是复杂的管路系统

2、,机械除垢就无法发挥作用。电子除垢主要用于温度不是很高的循环水系统,对水垢去除效果较好,但对微生物垢、泥垢等去除效果差。并且脱落的水垢呈块状,容易堵塞管径较细的管道。化学清洗是一种最有效的除垢手段,只要清洗剂选择得当,清洗方式得当,对各类污垢都有极强的去除能力,且不论何种组成的系统,都能找到一种合适的化学清洗方式。至于对金属的腐蚀,只要清洗剂、缓蚀剂选用得当,可以控制到很小的程度,远远小于机械除垢对金属的损伤。下面对化学清洗作一简要介绍。第一节 酸性清洗酸性清洗是利用清洗剂在水中离解出 H+,使锈垢、水垢与 H+反应而溶解。主要的化学溶解反应如下:MeO2H +=Me2+H 2O MeCO32

3、H +=Me2+H 2OCO 2式中 Me2+泛指金属离子。在上述垢层的溶解过程中,H +离子起主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酸根的存在对水垢和锈垢的溶解也有一定的影响,有时还是关键性的。比如 F-离子的存在可使水垢中的 SiO2发生化学溶解,而别的酸根则不行,某些有机酸根的络合作用,可提高水垢的溶解度,减少块状水垢脱落的量。不同种类的酸 H+离子的离解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无机酸离解度较大,酸性强,能在低温、常温下清洗,但腐蚀性也强;有机酸离解度较小,酸性弱,常须加温清洗,但腐蚀也较弱。所以说,不同种类的酸具有不同的溶解特性,不同成分的垢层就要考虑选择不同的酸作清洗液,以趋更加合理。酸性清洗由于溶垢

4、速度快,溶垢能力强,而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清洗一些垢层较厚的锅炉、热交换器时,具有其它清洗方法不可取代的优越性。1.1、常用酸洗剂1、盐酸 盐酸是一种强酸,由于大多数金属的盐酸盐易溶于水,因此盐酸的溶垢能力较强,能快速溶解铁锈、铜锈、铝锈、碳酸盐水垢,但盐酸对不少金属材料有极强的腐蚀性,必须添加合适的缓蚀剂。盐酸中氯离子的存在,既有促进金属腐蚀产物快速活性溶解的有利一面,又有导致钝性材料钝化膜局部破坏诱发小孔腐蚀的不利一面。普通不锈钢和铝及合金材料属于靠表面产生的氧化物钝化膜的保护才稳定的钝化材料,一旦钝化膜破坏,材料就会遭到严重腐蚀。对于普通不锈钢和铝材来说,Cl -离子是能局部破坏钝化膜的

5、活性离子,是造成小孔腐蚀的主要因素。因而不宜选用盐酸作为清洗不锈钢和铝材表面污垢的清洗液。2、硫酸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铁钝化,但不具备溶垢的作用,清洗时硫酸的浓度一般在 15以下,已不具有氧化性。由于一些硫酸盐的溶解度不大,因此硫酸的溶锈、溶垢速度相对要小一些。但稀硫酸是不挥发的,清洗现场不会产生酸雾,可通过升温的方法来提高清洗速度,所以在去除氧化铁一类的垢物时,经常使用硫酸作清洗剂。3、硝酸 硝酸盐溶解度较大,因此硝酸对铁锈、铜锈、各类污垢都有较好的去除作用,特别在清除不锈钢表面的污垢时,由于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使不锈钢自钝化,几乎不对不锈钢造成腐蚀。但硝酸对低碳钢有强烈的腐蚀性,必须选

6、用可靠的缓蚀剂。4、磷酸 磷酸钙的溶解度较小,很少用磷酸来清洗水垢,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如高温、高湿度,磷酸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把铁锈直接转为有保护作用的磷化膜。所以磷酸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使用。5、氢氟酸 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有很强的溶解氧化铁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氟离子的特殊作用。氢氟酸同时也是溶解硅的唯一有效的酸洗剂。6、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是一种弱酸,与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等类的水垢,反应比较强烈,对钙盐的溶解度非常大,但是,对铁等氧化物的溶解能力较弱。同时氨基磺酸是唯一可用作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7、柠檬酸 柠檬酸的最大优点是水垢反应后生成的柠檬酸钙络离子溶解度比较大,不

7、易形成沉淀,若清洗液中加入氨,即使在碱性范围内也能使铁垢溶解,生成稳定性很好的柠檬酸亚铁铵络合物。8、羟基乙酸 羟基乙酸的酸性较强,对锈垢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几乎不亚于盐酸,但对金属的腐蚀性要远远低于盐酸。1.2、酸洗缓蚀剂的选择及应用由于酸洗剂对金属都有或大或小的腐蚀性,因此只有在添加高效酸洗缓蚀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酸性清洗。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有以下几种:1、吸附理论吸附理论认为缓蚀剂之所以能缓蚀,能保护金属不受腐蚀,是因为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了能起隔离作用的吸附层。多数有机缓蚀剂其分子的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容易被金属吸附的极性基;另一部分是非极性基(疏水基或亲油基) 。当缓蚀剂加入腐蚀

8、性介质中时,缓蚀剂的极性分子基团被金属表面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吸附作用,使缓蚀剂被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于是金属表面的电荷状态和界面性质以及自由能态都会改变,使能量处于稳定化,使腐蚀速度减慢。另一方面非极性基团定向排列于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疏水性的保护膜,阻碍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接触,也阻碍了腐蚀电荷和金属离子的移动从而也使腐蚀速度减小,起保护金属不受腐蚀介质的腐蚀。缓蚀剂的吸附作用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物理吸附是由缓蚀剂离子与金属表面电荷产生静电吸引力和范德华力所引起的,这种吸附速度快速,但也容易脱吸,即反应是可逆的;化学吸附是由中性缓蚀剂分子与金属形成配位键所致,这种化学吸附吸附力强,一旦吸附形

9、成是不容易脱吸的,即反应是不可逆的,化学吸附作用比物理吸附作用要强烈得多,但吸附速度比物理吸附速度要慢得多。2、电化学理论电化学的观点认为腐蚀反应是一对共轭反应。电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缓蚀剂即在金属与腐蚀介质中加入电化学反应的阻滞剂,使腐蚀电流明显减小。氧化型缓蚀剂是对阳极过程起阻滞作用的缓蚀剂,对可钝化的金属,缓蚀率很高,但当浓度不足时缓蚀效果不但不好,有时还会增大腐蚀率。对阴极过程起阻滞作用的缓蚀剂能使阴极过程变慢或使阴极的有效面积变小,从而降低腐蚀速度。这种缓蚀剂即使添加量不足也不会加速腐蚀。3、成膜理论成膜理论认为缓蚀剂能有效地保护金属免受腐蚀是因为缓蚀剂与金属作用在金属表面生成了一层足

10、以隔断腐蚀的难溶的坚实的保护膜,即缓蚀剂膜。缓蚀剂膜可分为氧化性膜、沉淀性膜和吸附性膜三种类型。4、协同效应将两种和几种缓蚀剂同时加入腐蚀性介质中,比单独使用某种单一的缓蚀剂投加量可显著减少,而缓蚀效果反而显著,这种效应称协同效应。协同效应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明了,但在实际应用中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酸洗溶液中常用的缓蚀剂及应用见下表:元素成分 化合物类别 应用C、H、O醛(呋喃)烃醇及丙二烯醇有机酸及恶英翁盐烯聚合物酸及硫化氢、铝在盐酸中各种酸及金属钢在盐酸中、铁镍在盐酸中铁在盐酸中C、H、N吡啶聚甲基亚胺鎓离子脂肪族胺苯饱和及部份饱和的 N环如呱啶、吡咯烷及嘧啶醛胺缩聚产物氰乙

11、化的胺乙烯基吡啶聚合物硬脂酰胺炔丙基苄基胺铁在盐酸中和硫酸中铁在盐酸中铁在盐酸中和硫酸中铝、镁在盐酸中、铁在盐酸中铝在盐酸中钢在各种酸中软钢在盐酸中铁在硫酸中铁在盐酸中铁在酸中铁在盐酸中C、H、S 有机硫化物硫化合物 铁在硫酸中铁在各种酸中C、H、N、O氢基酚衍生物松香胺和环氧乙烷加合物喹啉醇正丙炔(2)基吗啉聚合的 4 羟呱啶环酮胺、杂环酮胺盐酸各种酸铁在盐酸中铁在盐酸中铁在酸中铁在酸中C、H、S、O 二苄基亚砜磺酸铁在酸中铁在酸中铁在酸中铁在酸中C、H、N、S 硫脲 铁在硫酸中、铝、镁在有机硫氰酸盐 盐酸中铁在盐酸中,铝在酸中铁在酸中铁在盐酸中铁在盐酸、硫酸中C、H、S、N、O噻唑、噻嗪硫

12、脲的氧化丙烯加成物十二烷基吡啶黄原酸盐硫代吗啉、吩噻嗪及衍生物磺化咪唑啉,亚砜亚胺铁在硫酸中铁在硫酸及柠檬酸中铁在盐酸中铁在硫酸、盐酸中有机磷化物 磷酸,有机磷化合物 铁在盐酸中、铝在盐酸中有机磷和硒的化合物 0,0,0基硒磷酸盐 铁在盐酸中有机卤化物 卤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胺 铁在酸中铁在酸中1.3、漂洗酸洗结束后,金属表面上的水垢及保护膜均被除掉,金属表面的铁原子裸露出来,从化学上来说,此时这种原子是非常活泼的,容易被氧化生成二次铁锈,使钝化处理及钝化膜的质量受到影响。为此,在钝化处理前,须采用一适当的方式把被酸洗的金属表面漂洗干净。常用的漂洗方法有以下几种:1、水压法 用除氧水顶出系统内的

13、清洗废液,防止空气进入系统。或者一边补充水,一边排水,控制补水、排水速度一致。2、充氮气法 充氮气法是用氮气顶出清洗废液,再用除氧水泵入系统进行全面清洗。3、加药漂洗 清洗废液排放后,用柠檬酸和缓蚀剂、氨水在弱酸性条件下漂洗,然后在此漂洗液中加入氨水,将 PH调到 9.0-10.0,直接加钝化剂钝化。也要用三聚磷酸钠、磷酸,在 PH2.5-3.5,温度 15,循环漂洗 2 小时,向此漂洗液中直接加氨水调 PH 至 9.5-10.0,温度升至 7580,循环钝化 24 小时。1.4、钝化钝化的原理是通过钝化剂作用,在钢铁表面形成一薄层保护膜,使金属免遭腐蚀。1、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钝化原理如下:3

14、Fe2O3NaNO 22Fe 3O4NaNO 3钝化条件: NaNO 2:13 PH 值:1012(用 NH4OH 或 NaOH 调节 PH 值)温度:5565 时间:46 小时 流速:0.1-0.3 米秒亚硝酸钠的钝化效果较好,但钝化废液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2、磷酸钠钝化 以磷酸钠在较高的温度下(80-95)处理被清洗后活泼的金属表面,形成磷酸铁保护膜,钝化过程反应如下:2Fe2+4OH-2Fe(OH) 2 3Fe(OH)2Fe 3O4+2H2O+H23Fe3O4+2Na3PO4+3H2OFe 3(PO4)2.3Fe2O3+6NaOH 较低温时,Fe 3O42Na 3PO4

15、3H 2OFeO.2FePO 46NaOH钝化条件: Na 3PO4.12H2O:23 PH 值:1012(用 NaOH 调节 PH 值)温度:7080 时间:610 小时 流速:0.1-0.3 米秒或静态浸泡磷酸盐钝化效果虽然稍差,但废液污染较轻,所以使用较广。3、联氨钝化 在氨和联氨作用下,在有溶解氧存在时,对 Fe2O3产生还原的作用,其反应式为:6Fe2O3N 2H44Fe 3O42H 2ON 2钝化条件: N 2 H4 :50-500mg/l PH 值:9.5-10.5(用 NH3 调节 PH 值)温度:230-250 时间:2024 小时 流速:0.1-0.3 米秒或静态浸泡由于联

16、氨钝化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只用于中、高压锅炉酸洗后的钝化。1.5、预膜1、预膜的目的对于中央空调系统或大型工业冷却水系统,水量较大,这类系统若清洗后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剂的消耗量较大,费用较高,同时大量钝化废液的排放也给环境带来污染。况且这类系统在日常运行时往往加药处理,腐蚀速度较慢。因此这类系统清洗后若不封存,可不经钝化,直接经预膜处理后进入日常运行。预膜的目的,是让清洗后尤其是酸洗后处于活化状态下的新鲜金属表面上,或其保护膜曾遭到重大损伤的金属表面上,在投入正常运行之前预先生成一层完整而耐蚀的保护膜。实践证明,若先用高浓度的缓蚀剂进行预膜,然后用低浓度的缓蚀剂进行日常运行(正常运行) ,比不

17、经预膜而直接用高浓度的缓蚀剂运行要经济得多,又比直接用低浓度缓蚀剂运行去控制腐蚀要有效得多。2、预膜方案的分类根据预膜时使用的药剂配方组成与日常运行时使用的药剂配方组成之间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循环水系统中金属冷却的预膜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专用配方预膜方案 这种方案所用的预膜配方的性能一般都较好,但它们的组成与该冷却水系统今后运行时所用配方的组成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常用的专用预膜方案有:铬酸盐聚磷酸盐锌盐预膜方案六偏磷酸盐锌盐预膜方案三聚磷酸盐锌盐预膜方案提高浓度的预膜方案 这种预膜方案的特点是预膜配方的组成与正常运行配方的组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预膜阶段,将该循环水系统今后日常运行时配方的

18、浓度提高若干倍(通常是 24 倍)作为预膜的配方,在预膜浓度下运行一段时间(通常是几天或 12 周) 。然后,把配方的浓度降低到日常运行浓度运行。这种方案由于操作和管理比较简单,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3、预膜的时机新的系统清洗之后,投入日常运行之前;旧的系统清洗后,尤其是酸清洗之后;冷却水系统出现了低 PH 值漂移但被复原到控制的 PH 值之后;系统在检修后随即进行开车时。第二节 碱性清洗2.1、碱洗的目的1、新设备投入使用前的碱洗 某些新安装的设备如锅炉、化工装置等在投入使用前,首先要进行碱洗,以清除设备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由制造厂涂覆在内部的防 锈剂及安装时沾染的油污等附着物。这类油脂在设备投

19、入使用后,易溶解在介质中污染产品,或者在高温部位产生结碳。2、酸洗前的碱洗 因为油脂成份妨碍酸洗过程中清洗液与水垢的接触,所以酸洗前用碱洗去除被清洗金属表面的油脂和部分硅化物,改善被清洗表面润湿性和松动某些致密的垢层,给下一步酸洗创造有利条件。3、垢类转化碱洗 对于不能用酸洗去掉的硬质水垢(如硫酸盐垢、硅酸盐等) ,通过在较高温度下,与碱液作用发生转化反应,使老垢疏松或脱落。4、油垢的去除 对于一些盛油容器、输油管道、有油泄漏的冷却水系统等结有油垢的系统,无法用酸络合剂彻底去除污垢,采用碱加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的方法清洗效果较佳。2.2、碱洗除垢原理1、对油脂的皂化作用碱洗剂在水中电离或水解后能

20、产生游离 OH-离子,OH -离子能与油脂性羧酸化合物发生皂化反应,生产可溶于水的皂类。此皂类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并对难溶性矿物质有乳化作用。2、对硅酸盐的溶解作用氢氧化钠或碱性药剂水解后生成的氢氧化钠与难溶的硅酸盐垢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反应式如下:CaSiO3+2NaOHNa 2SiO3+Ca(OH)2随着碱洗温度的升高,上述反应愈容易进行。3、对硫酸盐垢的转化作用磷酸钠和碳酸钠溶液可电离出 PO43-和 CO32-:Na3PO43Na +PO43- Na2CO32Na +CO32-硫酸盐垢或硅酸盐垢虽然是难溶化合物,但它们仍有少量的溶解,在溶液中也存在着下列溶解平衡:CaSO4(固

21、) Ca2+SO42- CaSiO3(固) Ca2+SiO32-结果,使坚硬致密的 CaSO4和 CaSiO3不断地转化成松软的 Ca3(PO4)2和 CaCO3水渣。这样,由于部分盐垢的这种转型,可以使垢层出现细微的裂缝,进而垢层出现松动和脱落。2.3、常用碱洗药剂1、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等。工业品氢氧化钠含有少量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固体。市售产品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统称固碱。固碱吸湿性很强,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尤其在酸性溶液中放热反应更为强烈。如果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由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最后完全潮解形成溶液。并且容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逐渐

22、变成碳酸钠。因此,固碱必须贮存在密闭的铁罐、塑料桶或玻璃瓶中。贮于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无论是固碱,液碱或溶液都要用橡皮塞或软木塞盖严,但不用玻璃塞,以防止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结性很强的硅酸钠使玻璃瓶与盖粘住难以开启。2、碳酸钠(Na 2CO3)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等。市售有白色粉末状的无水碳酸钠和含有结晶水的无色透明块状十水碳酸钠 Na2CO3.10H2O。碳酸钠是一种盐类,将它溶于水中,由于发生水解反应而呈碱性,其反应式如下:Na2CO3H 2O NaOHNaHCO 3故属弱碱性。纯碳酸钠水溶液的 PH 值在 13-14 之间。3、磷酸钠(Na 3PO4)磷酸钠易溶于水,同时

23、发生水解:Na3PO4H 2O Na2HPO4NaOH在水溶液中几乎全部水解为磷酸氢二钠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具有较强碱性,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第三节 络合物、聚电解质清洗3.1、络合物、聚电解质清洗的特点1、腐蚀程度小虽然现在的酸洗缓蚀剂缓蚀效果较好,但大部分效果好的缓蚀剂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专一性,即只针对某几种酸某几种金属有缓蚀性。被清洗系统由多种金属组成时,若缓蚀剂选用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受酸洗剂浓度的限制,若操作人员经验不丰富,加酸或加缓蚀剂的方法不适当,造成局部酸浓度过高或局部缓蚀剂浓度偏低,都会使这些部位的金属遭受严重腐蚀。碱性清洗虽对铁、铜等金属无腐蚀,但

24、对铝、锌等金属有很大的腐蚀性,且在强碱性环境下很难找到一种有效的针对铝、锌的缓蚀剂。所以对有大量镀锌管、铝换热器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碱洗是不适当的。螯合剂、聚电解质清洗大都在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条件下清洗,绝大部分螯合剂、聚电解质为有机物,其中许多还是金属很好的缓蚀剂或钝化剂,因此螯合剂、聚电解质清洗是一种最安全的清洗方式。2、可以不停产清洗酸洗、碱洗时,由于 PH 值不在系统正常运行的 PH 范围内,若不停产会给正常生产带来隐患;况且大量酸洗药剂、碱洗药剂的加入及清洗废液的排放都需排掉系统内的部分或全部水,或者组成临时清洗回路,这势必要求系统停产。螯合剂、聚电解质则可在系统正常运行的 P

25、H 范围的内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利用络合作用和分散作用使金属盐组成的垢层缓慢溶解或脱落,清洗速度缓慢,一般需几天甚至几周,清洗下来的污垢可通过增大排污量的方法逐步排出系统,当系统内清洗剂浓度下降至某一浓度后也可采用适当的方式随时补加。整个清洗过程中无须停产。某些螯合剂(如腐植酸钠) 、聚电解质(如六偏磷酸钠)清洗结束后,金属表面处于钝态,系统无须作钝化预膜处理即可直接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所以螯合剂、聚电解质清洗可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无需计划停车。3、去除微生物垢效率高大部分高效的杀生剂作用 PH 范围接近中性或弱碱性,因此酸洗、碱洗对微生物泥垢的去除率较差。而螯合剂、聚电解质清洗的 PH

26、范围与杀生剂作用的 PH 范围一致,并且能相互促进,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对微生物泥垢为主的系统效果很好。4、洗脱物不易沉积无机酸酸洗、碱洗时,都有大量垢层脱落,这些脱落的成片状的固体颗粒很易在水流的滞流区域沉积,甚至随循环水进入管径较细的管道而造成这部分管道的堵塞。造成比结垢更严重的后果。螯合剂、聚电解质清洗时的产物则主要呈三种状态:水垢、锈垢与络合剂生成可溶于水的稳定的络合物。分散剂分子吸附水中的固体粒子并使粒子带电,带相同电荷的粒子相互排斥而使粒子呈分散状态。絮凝剂使悬浮的带电粒子以搭桥的方式互相凝聚结合形成较大的絮状物,这些结构疏松的絮状物密度接近于水,这样就不易在换热器中沉淀。3.2、

27、化学清洗常用络合剂、聚电解质1、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 清洗主要是利用它能与钙、镁、铁、铜等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螯合剂,对氧化铁和铜垢类沉积物以及钙镁垢类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是对硅含量很高的水垢不宜采用 EDTA) ,而且对金属的腐蚀性极小;清洗后,金属表面能生成良好的防腐保护膜,无需另行钝化处理。EDTA 清洗剂常在弱酸性的介质中清洗,需添加适当的缓蚀剂,若在碱性条件下清洗,须加温度至 100左右。2、腐植酸钠腐植酸钠俗称胡敏酸钠,是黑褐色或黑色胶状物质或无定形状末。溶于水后水解生成腐植酸和氢氧化钠。腐植酸钠的作用与腐植酸有关,腐植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含有较多的各类

28、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决定了腐植酸具有弱酸性、亲水性、离子交换性、络合性、氧化还原性及生理活性等,不但对各类垢型有络合溶解作用,而且对悬浮物具有分散和乳化作用。3、聚磷酸盐聚磷酸盐不但是冷却水系统良好的缓蚀阻垢剂,当它的浓度较高时(200-1000mg/l) ,也是一种安全的清洗剂。聚磷酸盐一方面能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使垢溶解;另一方面,聚磷酸盐能破坏水垢晶型结构,使垢变得疏松,所以聚磷酸盐常与聚丙烯酸、水解聚马来酸酐等分散剂联合使用,利用分散剂把变得疏松的水垢悬浮在水中,以加快清洗速度。4、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HEDP 在水溶液中离解成 H+ 和酸根负离子,酸根负离子能与铁、铜、钙、镁等金属离子螯合,对硫酸钙垢、硅酸镁垢也有强的清洗作用。据报道,HEDP 与分散剂、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其除锈效果可以与盐酸相媲美。(马胜平网上摘录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