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ffice职场应用书库 ,Excel 2010人力资源管理入门与实战体验,人事信息数据统计分析,制作人事信息数据表 人事数据的条件求和计数 分析员工学历水平 人事数据表的两表数据核对 员工人事信息数据查询表(员工信息卡片) 统计不同年龄段员工信息 人力资源月报动态图表,制作人事信息数据表,创建人事信息数据表 利用数据有效性防止工号重复输入 身份证号中提取生日、性别等有效信息 应用DATEDIF函数计算员工工龄 设置每页顶端标题行和底端标题行 美化表格,人事数据的条件求和计数,人事数据的单字段单条件求和计数 人事数据的单字段多条件求和计数 人事数据的多字段多条件求和计数 DSUM数据库函数的应
2、用,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表,创建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表 使用数组公式计算应纳税额 编制个人实发工资公式,人事数据的单字段多条件求和计数,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借助SUM函数结合数组公式实现。在“Sheet1”工作表中的I5单元格中输入“年龄段在3040岁之间的人数”,再在J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F2:F20=30)*(F2:F20 =30“)-COUNTIF(F2:F20,“40“)”,即可计算出年龄段在3540岁之间的人数为“8”,如图4-52所示。,人事数据的单字段多条件求和计数,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3:借助SUMPRODUCT函数来实现。在“Sheet1”工作表中选择
3、J7单元格,在其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F2:F20=30)*(F2:F20=40)”,即可计算出年龄段在3540岁之间的人数为“8”,如图4-53所示。,人事数据的单字段多条件求和计数,在人事数据的单字段多条件求和计数过程中使用到了Excel函数库中的SUM、COUNTIF和SUMPRODUCT 函数,其中SUMPRODUCT函数的相关说明信息如下: 基本功能:将几组给定的数组对应的元素相乘,所得结果再进行加总。 语法结构:SUMPRODUCT (array1, array2, array3,) 参数说明:array1, array2, array3,为给定的数组,可以包含30个
4、数组。,分析员工学历水平,分析员工学历水平 编制员工学历透视图,利用“条件格式”比照核对两表格数据 利用“数据透视表”比照核对两表格数据 利用VLOOKUP函数比照核对两表数据,利用“数据透视表”比照核对两表格数据,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创建一个名称为“数据表格对照表利用数据透视表”工作簿,将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分别重命名为“数据表一”、“数据表二”、“合并表”。 步骤2:在“数据表一”工作表中输入表格数据。在“数据表一”工作表中选择A1和B1单元格,在其中分别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再在下面单元格中输入具体的数据信息,如图4-87所示。 步骤
5、3:在“数据表二”工作表中输入表格数据。在“数据表二”工作表中选择A1和B1单元格,在其中分别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再在下面单元格中输入具体数据信息,如图4-88所示。,利用“数据透视表”比照核对两表格数据,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4:复制工作表中的数据。将“数据表一”和“数据表二”中的内部复制到“合并表”工作表中,单击E2单元格将光标定位在该单元格中,如图4-89所示。 步骤5:启动数据透视表。在“合并表”工作表中选择“插入”选项卡,在“表格”工具栏中单击【数据透视表】按钮,即可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单击“选择一个表或区域”右侧的【折叠】按钮返回“合并表”工作表,在其中选择A
6、1:B25 单元格区域,如图4-90所示,,利用“数据透视表”比照核对两表格数据,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6:单击【展开】按钮,即可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在“表/区域”文本框中看到选择的单元格区域,在其中选择“选择放置数据透视表的位置”设置区域中的“现有工作表”单选项,如图4-91所示。 步骤7: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合并表”工作表中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框架。选择“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姓名”选项,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至工作表中显示“在以下区域间拖动字段”区域的“行标签”之中再松开鼠标,如图4-92所示。 步骤8:在“合并表”工作表中选择“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身份证号码”选项,将此
7、选项也拖至工作表中显示“在以下区域间拖动字段”区域的“行标签”之中,即可自动将两个表格中不一致的身份证号码以如图4-93所示形式显示出来。,员工人事信息数据查询表,VLOOKUP函数查询人员信息 美化和打印表格(员工信息卡片),统计不同年龄段员工信息,应用COUNTIF函数统计分段信息 使用FREQUENCY数组公式法统计分段信息,使用FREQUENCY数组统计分段信息,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输入表格标题。在“Sheet1”工作表中选择H13:I19单元格区域,在其中输入相应的表格标题信息,如图4-131所示。 步骤2:编制FREQUENCY数组公式。在“Sheet1”工作表中选择I1
8、5单元格,向下拖曳至I18单元格,选中I15:I18单元格区域。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FREQUENCY(F3:F27, H15:H18)”,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确认,此时在I15:I18单元格区域的单元格中将分别显示输出结果,如图4-132所示。 步骤3:编制合计分段信息公式。在“Sheet1”工作表中选择I19单元格,在其中输入公式“=SUM(I15:I18)”,即可在I19单元格中显示输出的结果,如图4-133所示。,人力资源月报动态图表,创建数据源工作表 数据分析汇总 建立窗体控件 对数据自动降序排列 定义动态数据区域名称 绘制柏拉图 美化图表区,绘制柏拉图,下
9、面介绍绘制柏拉图图表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1:绘制柱形图。在“数据分析”工作表中选择M24:O28单元格区域,选择“插入”选项卡,在“图表”工具栏中单击【柱形图】按钮,从图表类型中选择“簇状柱形图”选项,即可在工作表中添加一个图表,如图4-179所示。 步骤2:添加数据标志。在图表中选择绘图区并右击,从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选项,即可在柱形图顶端添加数据标签,如图4-180所示。,绘制柏拉图,下面介绍绘制柏拉图图表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3:更改图表类型。为区别“部门分析”和“累计比率”,可将“累计比率”图表类型调整为折线图,在图表中选择“累计比率”柱形图并右击,从弹出菜单中选择“更改图
10、表类型”菜单项,即可打开【更改图表类型】对话框,在其中选择“折线图”选项并在右侧图表类型中选择“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选项,如图4-18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累计比率”图表类型更改为“折线图”,如图4-182所示。,绘制柏拉图,下面介绍绘制柏拉图图表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4:调整数据系列格式。在图表中选择“累计比率”的柱形图并右击,从弹出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菜单项,即可打开【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选择“系列选项”选项卡,在右侧设置区域中勾选“次坐标轴”,如图4-183所示。单击【关闭】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看到所调整后的结果显示,如图4-184所示。,绘制柏拉图,下面介绍
11、绘制柏拉图图表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5:调整数据标志。在图表中选择“部门分析”柱形图并右击,从弹出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标签格式”菜单项,即可打开【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对话框,选择“数字”选项卡,在“类别”中选择“自定义”,在“类型”中选择“#人”如图4-185所示。单击【关闭】按钮,即可看到所调整后的结果显示,如图4-186所示。,绘制柏拉图,下面介绍绘制柏拉图图表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6:调整数据标志位置。在图表中选择“累计比率”的柱形图,从右键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标签格式”菜单项,即可打开【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对话框,选择“标签选项”选项卡,在“标签位置”中选择“靠上”单选项,如图4-187所
12、示。单击【关闭】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看到调整后的结果显示,如图4-188所示。,专家课堂(常见问题与解答),点拨1:在出现电源故障或其他问题后重新启动 Microsoft Office 程序时,此程序将自动打开任何恢复的文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该恢复文件无法打开,该怎么办? 解答:这时就需要手动打开该恢复文件,要想手动恢复文件,必须已打开自动恢复或自动保存功能,并确保将保存时间间隔设置为尽可能频繁保存。手动打开自动保存文件的方法为:选择“文件”主选项卡,在【文件】窗口中单击【打开】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将“C:UsersyourusernameAppDataRoamingMicrosoftpr
13、ogramname”和文件掩码键入到窗口顶端的地址栏中,以显示自动保存的文件列表(“yourusername”为用户名,“programname”为所使用程序的名称),选中要恢复的文件的名称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 点拨2:在制作表格过程中,有时会在表格中输入超过千位的数值,为了能更好地显示数据,如何在数据中添加千位分隔符呢? 解答:在数据中添加千位分隔符的方法是:在工作表中选择需要添加千位分隔符的单元格或者单元格区域,选择【开始】选项卡,在“单元格”工具栏中单击【格式】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库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选项,即可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选择【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框中选择【数值】选项并勾选“使用千位分隔符(,)”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工作表中,即可在数字中添加分隔符。,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