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教学计划表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学校:宜兴希望学校 年级:三年级 班级:(1) 学科:品德与社会 任课教师:齐红花 2014 年 9 月 9 日课程教学计划教科书 品德与社会 出版社 未来版学期总课时 36 课时 周课时 2 课时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本年级有学生 54 人,男 31,女 23,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 、 “调查”、 “讨论 ”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二、教学目的:1、懂得邻居
2、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三、本学期重点、难点、章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爱心,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
3、的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四、提高“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1、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重儿童的差异与感受。如:在涉及到家庭、父母、亲情的教学时,要考虑自己班上是否有离异家庭,怎样做才能使部分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伤害。2、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要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学生的平等参与不仅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期望。3、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资源。根据学生需要的差异考虑教学资源的分配,为所有孩子的发展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服务。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五、教学进度表(另表集体备课分配表)教研组意见:教研组长签名 月 日教务处意见:教务主任签名:月 日教学处意见: 教学副校长签名: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