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阳市八中 2017 年高考适应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唐文健审题: 罗亚玲姜莉注意事项:本堂考试,时量: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完全是为了认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如果从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预先所知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以明确的目的去限定科学就是预先设定了结果。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称一部科学史“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可斗争的历史”。科学被
2、捆绑的结果是,不仅科学,而且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以及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科学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这一点,难以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相反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技术若无理论指引,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同时,还要付出一再试错的成本或所谓“学费”,有些后果不可逆转。此外,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举一反三。没有达到原理层的“推己及人”,完全可能因缺乏共同的平台而不能适
3、用甚至招致失败。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只有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技术方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要求科学能提供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以强化技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显然,没有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技术就难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以及由种种表现形式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然后技术在特定目的的引导下在各个环节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设计、中试、投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对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选择
4、,然后再作用于自然界,以得到能满足“本土”“地方”及个人的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此意义上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功能对要素及其属性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也就是技术对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进行选择。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科学越是自由,越具有自主性,技术选择的余地越大,也越有活力。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技术的控制之下,科学一旦失去自主性和随机性而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难以提供广泛而多样的知识,技术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最终不利于技术自身的发展。(摘编自吕乃基科技之累,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观察和实验等科学的实践活动,其主观目的,
5、完全是为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的认识;如果从中得到什么实用目的,那也不过是客观结果。B.因为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所以在整个科学过程中,不需要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更不需要预先所知或根本无须知道什么。C.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认为,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反抗暴政压迫和封建迷信的漫长而无止境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史。D.如果科学被技术捆绑,那么,整个社会和科学本身就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很难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相反还会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
6、件所限定。B.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是螺旋式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有自然现象,也有由技术提供的经验素材。C.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如缺乏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薄弱。D.科学要向技术提供广泛的知识,提供选择的余地,就不能被引向狭窄、特定的方向,也不能被引向确定的方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捆绑科学的因素有很多,有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还有技术,捆绑的后果也都不同,或使科学变成附庸工具,或影响技术乃至社会。B.技术如果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得到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
7、提供普适的理论基础。C.科学将自然中的各种对象提炼成规律,然后技术在各个环节中对科学规律进行选择,最后再作用于自然界,用来得到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D.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对要素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在这里,科学对应的是系统,技术对应的是要素。(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温金海:弘扬经典诵读承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留下的文化精髓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精神文明瑰宝。”随着中华文化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2001 年,身在商海的温金海先生以其公司名义和个人名义,先后向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彩虹工程”捐款 10
8、 万元和 15万元,支持经典诵读活动。自此,他开始投身于“儿童经典诵读工程”。“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前社会出现了一些乱象,这与几十年前的教育有关,教育与一个人的行为、心态、价值观有直接关系,到今天,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尽最大的可能去改变。”认识到推广人格教育、弘扬经典文化的重要性,温金海先生索性将公司交予他人打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文化经典诵读公益活动中来。2003 年,温金海先生以“先求人格,后求卓越”为办学理念,专门创办了文化经典诵读的幼儿园,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道德经等。之所以在幼儿园里展开推广,他有着与明末教育家陆桴亭一样的看法,“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
9、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十五岁前,使之熟读。”他特别提出,要为孩子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比如唱念背诵,以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拓展知性悟性,陶冶情操,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同年,他组建公益性质的国际经典文化协会,不断组织力量,“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火种传播到全国各地,向全国各地开展导读的贫困学校、希望小学赠送课本等。”2004 年,他举办了首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开幕当天,上千名三岁到十三岁的儿童齐聚一堂,诵读了大学老子等,使文化经典徐徐地推向开来除此之外,还有每年一届的经典翘楚榜等也取得很
10、好的效果。但是,在文化经典的诵读与教学中,需深谙“诗、书、琴、艺、画”的教师才能有效任教,这成为当年推动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最大困难。为解决教学难的问题,温金海先生又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专门培养了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基础和传统艺术修养的专业教师。经过温金海先生十年精心培育,曾受到过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相比同龄人道德素养、中文水平更高;长大之后,懂得谦和礼让、自我规范,具有高雅的审美观。从中,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后继有人的欣喜。如今,由他倡导文化经典诵读的幼儿园已扩至五家。每天,从园区传来诵读经典篇目的稚嫩的声音,抑扬顿挫,声声入耳在他的推广之下,仁义、礼乐、谦敬、诚信、忠孝、中正、清廉、和谐、荣辱
11、、自律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良好品质,正开花结果,慢慢地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身上呈现,正所谓,有因必有其果。与此同时,在内地,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亦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1998 年 6 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据粗略估计,内地至今已有 800 多万儿童参加了经典诵读活动。但是面对中国数亿青少年,温金海先生仍有孤掌难鸣之感,他渴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推广和弘扬文化经典诵读工作,特别是要找到更多的接班人,共同去做这件事,“我很欣喜地看到内地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接班人,有一天,我必定老去。曾经,我抱着老一辈人的志向走下去,今后,也希望更多接班人,只要一代代做下去就有希
12、望,可能我们看不到成功,成功不在我,但成功一定有我。”为中华文化经典“歌之舞之,发挥之,光大之,继长而增高之,吾辈之责也”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血脉这一历史使命,温金海先生甘做一颗卑微的铺路石,铺就一条大道,而这条路的尽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舞台,万古千秋。 (原文有删改)来源:学,科,网 Z,X,相关链接:当前社会,家长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狭窄地认为有房有车有好的工作即人中龙、人中凤,将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视为人往高处走的“高”,其实不然,人往高处走的“高”指的是生命的高度。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的本质即人格教育,否则就是教育的堕落”。学习传
13、统经典文化,习文成英才,习武成雄才,文武双修为英雄之才,再往上攀登,为君子、贤人、圣人,倘若不学,生命往下,为小人,为衣冠禽兽,为禽兽不如。可以说,教育是生命生成的重要枢纽,人格教育,可以让生命质素提升,不求成为圣贤,至少要成为一名有德行的君子、一名堂堂正正的人。(温金海语)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温金海先生以公司和个人名义,向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捐款 25 万元,支持经典诵读活动。来源:Z|xxB.经过温金海先生的精心培育,曾受到过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道德素养、中文水平更高,具有高雅的审美观。C.温先生为搞好“儿童经典诵读工程”工程,组建国际经典文化协
14、会,举办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D.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以及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走入了误区,对中华民族文化经典和文化传统教育明显不足。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A.出于对中华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认识,加之中华文化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温金海先生不顾一切投身到“儿童经典诵读工程”这一伟大事业中。B.温金海先生认为,一个人的行动、心态以及价值观念与其几十年前所接受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推广人格教育、弘扬经典文化非常重要。C.借用明末教育家陆桴亭先生的看法,温金海先生又提出,人在十五岁以前,受外界物欲的影响较小,懂得的知识不多,悟性不足,但记忆力很好。D.在温
15、金海先生的倡导与推广下,内地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至今已有 800 多万儿童参加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有关活动。E.在温金海先生看来,教育是生命生成的重要枢纽,人格教育的实施,至少可以让一个人生命素质提升,成为有德行的君子,一名堂堂正正的人。6.文章为什么说温金海先生“铺就一条大道,而这条路的尽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请结合材料,分析理由。(5 分)(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制造声音 贾平凹我去采访这个州刚刚离休的专员。采访结束后我们坐在客厅喝茶,他却放了一段录音问我听到什么,我说是风里的树声。是树声,他说,你听得懂这树声吗?有树
16、风就有了形状,但风里的树是要说话的。你知道,这个州是一个贫困的地区,当组织上安排我来,我就想提前离休,或者调往省城寻一个清闲的部门,拈弄笔墨,句读里暗度春光罢了。但到任后的那年秋天,我改变了心态,就一直在州里干了五年。一日下午,我们从城南县回来,才要步行去视察我们的商厦,十字路口那里就拥了一堆人,听得很嘶哑的喊声:“树会说话的!树真的会说话的!”只见一个 70 岁左右的老头,个子高大,但枯瘦如柴,头发和胡子已成毡片,浑身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酸臭味。于是我开始询问老头。你叫什么名字?杨二娃。你有什么冤枉事?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不是一九五二年栽的。怎么能是一九五二年呢?不是一九五二年,是一九四八年。树
17、会说话的。就为这事吗?就为这事。你告了多少年了?十五年零三个月。为一棵树值得告十五年?可树就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为什么要说是一九五二年栽的?这点事村里就可以解决嘛!德贵是坏人!德贵是谁?村长。他谋算这棵树哩,他想收回去再买了给他爹做棺材的。你找过乡长吗?乡长我找过三十二次,他派人打我,我到县上去,县上的父母官我都找过,父母官两年就换了人。张县长说要解决,但他调走了。又来了陆县长,他让乡里解决,乡里不解决,向上反映我是刁民。我不是刁民。我又找刘县长,王县长,马县长,他们都不理我了,说我是疯子。我是疯子吗?我要是疯子我能记得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 你说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你有什么证明?我老婆证明。一九
18、四八年春上我和我老婆去她娘家当天回来我栽的,栽了树老婆给我擀的宽片杂面,调的干辣面,没有盐的,老婆说你将就将就吃。那你老婆怎么不出来证明?她死了。这娘们害了我一辈子,该她作证的时候,她就上吊死了!这狗娘儿们,她死了我懒得给她烧倒头纸,别人家的老婆都是帮夫运,她却猪一样要我养活!家里还有什么人?一个儿子,死了。儿子是好儿子。他像我,村人都说我们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儿子陪我去县上上访,回来搭的拖拉机,拖拉机翻了,我没事,拖拉机却压在他肚子上,肠子就压了出来。我那老婆向我要儿子,我骂了她,她就死在绳上的。专员,树肯定是一九四八年栽的,不是一九五二年栽的,你去听听,树会说话的。我打电话给县的马县长,托
19、他把有关杨二娃的档案材料送上来。马县长亲自来州城向我汇报,杨二娃竟没有什么档案材料,但马县长知道这件事,说这棵树是在东洼村南头,树下的那块地解放前属杨二娃的地,解放后土地收公,树却归私人。那时树小,谁也没在意,后来树大了,杨二娃说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树权归他私人,村里人说树是一九五二年栽的,一九五二年栽在地头的树应归村里。村里每年要伐,杨二娃都护树,他把旧屋拆了重新盖在树下,现在树身就长在屋当堂里。就为这棵树,能值几个钱?马县长说,农民爱认死理,杨二娃疯疯癫癫告了 15 年,活得真没个意思!那你说,怎么活着有意思呢?我训斥着我的部下,命令他们组织个专案组,去东洼村落实这件事,树是有年轮的,可以
20、请一些专家考证一下树到底是一九四八年的还是一九五二年的。专案组很快就回来了,考证出树是一九四八年栽的。我作了批示:树归属于杨二娃。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第二年春天,县旱象严重,我下去检查灾情,突然想起了杨二娃和那棵一九四八年栽下的树。我和马县长坐车往东洼村,打问杨二娃,村人说,杨二娃吗,早死了。 (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中写我被组织上安排来到贫困的地区后就想调往省城,过上拈弄笔墨,句读里暗度春光的幽闲生活,杨二娃的事改变了我的想法。B “这狗娘儿们,她死了我懒得给她烧倒头纸,别人家的老婆都是帮夫运,她却猪一样要我养活!”这一语言描写
21、刻画了杨二娃对妻子的仇恨心理。C 马县长说,农民爱认死理,杨二娃疯疯癫癫告了 15 年,活得真没个意思!”一句刻画了一位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官场反面人物形象。D 小说以“村人说,杨二娃吗,早死了”结尾意蕴深长,反映出杨二娃的遭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同情的现实,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村民的麻木不仁。8 “树会说话的”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5 分)9 就为这棵树,杨二娃疯疯癫癫告了 15 年,儿子和老婆都死了,你认为杨二娃值得吗?(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
22、累迁少詹事。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明年秋,万寿节,正春献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帝不省。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奏上,报可。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贡物多倭器,绝之,便矣;否,亦宜诏福建抚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 ”帝是之。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许。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
23、谨,敬党大恨。诗教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抗论忤魏忠贤,被旨谯责。明年,御史赵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归。帝以正春尝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异数也。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十六 )注 万寿节:皇帝诞辰日。元良:太子的代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
24、然B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C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D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5、C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 ,礼遇有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翁正春忠诚正直,敢于诤谏。日食出现时他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万寿节上向皇上提出八点劝告,这些直言均未被采纳。B翁正春深明国体,建言得当。他认为应该诏令福建抚臣阻止已归附倭人的琉球中山王来朝入贡,这个建议得到皇帝认同。C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在处理韩敬科场事件中遭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D翁正春为
26、人正派,不媚权贵。他因为抵触魏忠贤被朝廷降旨斥责,后又遭赵胤昌借机中伤弹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请回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 (5 分) (2)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醉落魄 王千秋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墙角烂斑 ,一半露松绿。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余馥。遗珠满地无人掬。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注】烂斑,即斑斓。玉,喻月色。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 第一、
27、二句从听觉落笔。冬日的清晨,词人听外边传来鸥鸟阵阵扑翅之声,寒风蓦地吹过,幽屋中顿时回荡着萧萧的余响。B “怪得”有埋怨意,把鸡啼与天亮联系起来,埋怨雄鸡啼得太快,导致天过早地亮了,可以想见词人一夜辗转难眠。C天明,词人推开窗户,看到墙角色彩错杂,还露出半截子松树。这幅图画描绘出清晨萧瑟凄冷、缺乏生机的景象。D歌楼中通宵达旦的宴乐,那些唇红肤白,吐气若兰的歌女们翻唱着新曲,她们头上的珠翠洒满一地,也没有人去捧起,可见宴乐的豪奢。E宴罢归去的行人的红靴与街上皎洁的月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与上片的“烂斑松绿”恰成照应,有静有动,色彩有淡有浓,各有情趣。15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
28、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逍遥游中作者用“”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满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2) 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 ”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
29、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火车票既是乘车的
30、凭证,也是传播的媒介,它在保证基本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面向市场适当开展一些广告业务,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自主经营行为。B.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而且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从而获得生机与活力。C.日前,美国科学家在天文物理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在太阳系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它的质量约为冥王星的 4 500 倍、地球质量的 10 倍。D.在非智能手机时代,一度涌现出耳熟能详的很多国内品牌,熊猫、波导、夏新等等;不过在智能手机时代,一个个曾经辉煌的老品牌纷纷倒下消失。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爹矮矮一个
31、,娘矮矮一窝”的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 真实存在, 母亲身高比较多地影响后代的身高。 事情并不绝对,个别情况下 存在相对较矮的妈妈有高个子子女的现象。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 “娘矮矮一窝”一说太过绝对, 子女身高的确跟母亲的身高有关, 这种遗传因素是受父母双方影响,母亲的遗传贡献率并不高多少。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5 分)罗汉果又叫拉汗果,是一种 ,每 100 克鲜果中含维生素 C400 毫克500 毫克,同时还含有大量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罗汉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 ,具有清热
32、润肺、止咳、清暑解渴、润肠通便的功效。罗汉果虽好, ,经常大量食用罗汉果,容易导致肠胃功能下降等。21下列是统计出的近年最热男宝宝的名字,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6 分)浩然宇轩 浩宇 鹏超 常皓 展哲 瑾瑜 思齐 擎苍 睿渊翰海 哲彦分析名字构成要素的来源根据这些名字概括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
33、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这则故事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得套作。1.A 解析 B 项,对科学的自由探索这一特征理解错误,自由探索不是不要结果,而是不需要事先预设结果。C 项,误解了萨顿的科学史观,将科学史夸大成政治斗争的革命历史。D 项,对捆绑科学的对象理解错误,此处的捆绑,指前文中的“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不是技术。2.B 解析 B 项中的因果关系与原文不一致。原文中的科
34、学研究内容是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螺旋式方式是果。3.D 解析 D 项中的科学与技术对应的内容错位了。科学对应的应是要素,技术对应的应是系统。4.B 解析 B 项,表述扩大了范围,原文是“相比同龄人道德素养、中文水平更高;长大之后具有高雅的审美观”。5.BE 解析 A 项,“不顾一切”程度过重。C 项,“温金海先生又提出”表述有误,从原文看,对于儿童诵读特点的认识是陆桴亭先生提出来的,温先生只是引用并赞同这一观点,而不是他“又提出”的。D 项,“在温金海先生的倡导与推广下,内地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表述有误,内地这一活动并不是在温先生的倡导与推广下开始的。6.答案温金海先生以公司和
35、个人名义,向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捐款 25 万元,支持经典诵读活动;温先生后来索性将公司交予他人打理,全身心投入到文化经典诵读有关活动中:创办文化经典诵读幼儿园,组建国际经典文化协会,举办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培养全能专业教师等。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要求筛选的信息的标准,即温金海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所做出的贡献;然后回扣文本,找出体现温金海所做贡献的具体事例,加以概括提炼即可。7.【 解 析 】 B“对妻子的仇恨心理”错误 C“刻画了一位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官场反面人物形象”错误 D“这主要更是为了突出村民的麻木不仁”错误。这一结尾主要借杨二娃之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
36、人良知泯灭,表达了对这一小人物之死的莫大悲哀。【 答 案 】 A8.【 答 案 】 (1)突出了杨二娃执着坚韧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2)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故事情节的发展。(3)深刻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认真听取百姓的心声,不要制造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声音。9.【 答 案 】 值得:(1)树代表的是自身的权益,当应有的权益受到侵犯,我们必须坚决捍卫。 (2)面对权力的肆意,只有敢于直面它,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10【文言断句】(3 分)A(原句为“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解析:原文断句处为叙述和评价两部分内容,语言形式也体现为叙述和议论两种特点。断句的难点有两处:一处为“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此处易错断为“母百岁率子孙”(主语为母),这不符合中国传统孝礼的文化,“率子孙奉觞上寿”的主语应为翁正春;第二处为“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不能是“峻整终日”,而应该是“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符合评价语言的整齐原则。11【文化常识】(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