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困生”的归因分析和对策.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944663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的归因分析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归因分析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归因分析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归因分析和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归因分析和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困生”的归因分析和对策槐林镇中心学校 孙世斌摘要 面对新形势的教育改革, “学困生”问题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无可回避,且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关键词 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 转变观念 改变策略 共同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困生。如果对学困生教育不当,不仅会使这些学生更差,而且也会影响老师的情绪、及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学困生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问题。我所处的农村初中也不例外,每年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困学生。因此对学困学生的归因及对策研究是我这几年来一直思考的课题。一、 “学困生”的归因分析:正常人的智力大部分是差不多的,智力超常或智力低下的人很少,绝大部分的学

2、困生并不是本身智力因素造成的。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研究,我有这几个方面的认识:1、教师的原因:有的教师只顾自己教,不管学生是否弄懂,久而久之就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成为了学困学生。有的教师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多次重复同样的东西,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久之就会使学生对该学科失去兴趣,最终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有的教师不注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不注意尊重学生的心理情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心。如:有位学生在小学时班上总是前三名的,后来到了初中成了学困生。我和他谈话后了解到是这样一件事使他发生了改变:他对我说:“一次在英语课上我和旁边一位同学说了一句话,英

3、语老师就对我大声说:你以为你的成绩还可以就可以上课随便讲话了?就可以翘尾巴了?” !面对老师的指责,他觉得丢尽了面子,从此对这位老师产生了反感,连听到这位老师的声音都不舒服,后来成绩就直线下降了。从中我们看到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态度生硬、粗暴,对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会严重恶化师生关系,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学生的原因:有的学生由于语文、数学基础不好,就影响了化学的学习。如:由于阅读能力差,看不懂题意,有时遇到计算题时,即使列出计算式,也解不出答案。有的学生由于懒于思考,不愿记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加上学习意志簿弱,遇到一些较难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不愿多思考,常常抄袭

4、别人的作业。致使成绩越来越差。有的学生,由于常受到批评、指责及同学的歧视,因而产生心理封闭,严重缺乏自信。不敢向别人敞开心扉,与教师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有问题不敢问同学,问老师。时间久了问题成堆,成绩越来越差。3、社会及家庭的原因:在社会上,有的学生经受不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如: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的吸引,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甚至旷了课在上述这些玩,严重影响了学习。从而把学习抛在了脑后。在家庭里,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就采取责怪、打骂这种方式。使孩子造成了逆反心理而不认真学习。有的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孩子,缺乏和孩子的沟通,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得不到健康良性的发展,自然会

5、影响学习。二、对策研究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面对众多的学困生要研究实施相应的对策。1、教师观念要转变。有的教师通常对学习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学优生” ,教师往往目光温柔,言语亲切。而对于一些学困生,有的由于不遵守纪律,教师注视的目光就带有警告、怀疑和责备。由于他们在课堂上常受冷遇,因而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教师失去了信任,产生了对抗情绪。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我们的观念一定要转变:要对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爱。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熟悉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我们要尊重、亲近、感化、转变他们。用陶行知

6、的一句话就是:“在我们的教鞭下有瓦特,在我们的冷眼中有牛顿,在我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把真诚的爱洒向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才能唤醒学生,爱心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基础。以爱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教师的爱心一定能使学困生有进步。2、教学策略要改变(1)要研究学生个性,进行分类指导。对由于学习习惯不良造成学习困难的,要通过多种途径校正其不良的学习习惯;对由于懒惰造成学习困难的,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变懒惰为勤奋;对由于反应迟钝而造成学习困难的,就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充分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信心得以增强,在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引导他们以勤补拙,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对由于心理障碍造成学习困

7、难的,要视其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先矫治其心理障碍,然后再逐步解决学习困难问题。(2)经常激励、赞赏学困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由于学困生过去是经常失败、屡遭挫折的,他们大多数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内驱力。而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赞赏,能他们的心理需求,产生心理愉悦。有一年我看到一位所谓的学困生刚学化学的头两天特认真,思路也很活,我就马上叫他担任化学课代表。从此后他好像变了个人,更加勤奋学习,以后的每次化学测验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上课时,我不会忘记对学困生的关注,我很注意他们的表情,提出一个问题时,若他们的表情告诉我能回答的话,我一定会叫他们回答,若答对了,

8、我马上回说些“很好” 、 “真棒” 、 “非常聪明” 、“我从没有听到过这么漂亮的回答”等赞赏的话语,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并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实践证明,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赞赏,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也能激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3)融洽师生的情感每当我接到一个班时,我首先做的事,是了解在我所教的班中有哪些同学是“学困生”及他们平时的表现,并记住他们的名字。新学期开始,我就和这些同学诚恳地谈心,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及自己的想法,通过沟通缩短了师生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上课时要以一种期待的目光注视他们,言语要温和,课堂气氛要生动活泼。要十分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经常“逗”他们说话,让

9、他们觉得你是位可敬可爱的好老师。这样他们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课外我能轻松地叫出学困生的名字,使他们倍感亲切,并且常和他们沟通,目的是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沟通时常常说说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如果发现有的学生仍有不好态度和习惯,我总是在课后和他个别交流,沟通时总是先肯定他们好的方面,然后再指出他们的不足,从而不断矫正他们的态度和不良习惯。及时消除他们学习上的障碍。(4)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认知内驱力。而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10、在上每一节课都应精心准备,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悬念中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相关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为什么?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教师要把学生领进一个奇妙的化学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让学生看到许多有趣的化学现象,要设置许多问题迫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例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天热时食品为什么会腐烂?人胃酸用含什么的药可以治疗?等等。恰当的设置“问题” ,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第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化学实

11、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兴趣。化学实验是直观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实验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好的吸引力,他们往往会被五彩缤纷的化学现象所陶醉。第三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师应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丰富的表情和语言、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教师上课时还要插入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趣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社会、科学技术联系起来,让学生会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给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学生

12、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氧气实验室的制取原理、所用装置和过程。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实验室制取各种气体的装置及适用范围。然后给出本节学习的提纲,安排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得出结论。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根据讨论得到的方法和所用装置,学生自主完成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和检验,接着让学生代表展示实验成果。由于都是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因此学得有滋有味,同时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造力。(6)运用分层教学及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在教学中我们借鉴借鉴分层教学法的原理,充分考虑到学生

13、的学习基础,对于学困生我们可以降低要求,布置给他们的作业不能太难,着重基础题。让他们在会做这些基础题后逐步找到自信,发现自我,然后再使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编排互帮学习小组,把个人自学,配对互助,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各种形式结合起来,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从而逐步引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后进生的健康成长。3、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土壤。因此,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老师要和家长一起交流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

14、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经验。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家庭中,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对待孩子,要切忌急躁,要看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只要认真学习,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经过和家长共同教育,许多“学困生”有了明显的进步。通过实践,大量的学困生在我的教育下取得了很大进步,他们的学习态度变好了,自信心也足了,成绩也提高了。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教学上的成绩,但“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思考、和研究,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