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5943794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在接受材料存货捐赠的账务处理方面并未做明确、具体的规定。通过查找有关期刊、教科书对其所做的账务处理有两种一是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二是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本文就此通过实例比较分析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的依据及做法例 1 飞达工厂接受东方公司捐赠材料一批未取得发票等凭据材料直接送到飞达工厂。经确认该材料的实际价值为 80000 元入库计划成本 82800 元本期 A 产品生产领用该材料计划成本 45000 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4。税务部门核定飞达工厂接受捐赠的材料按 800

2、00 元列作当期纳税所得所得税率 25。飞达工厂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 反映接受捐赠材料实际价值时借材料采购 8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800002 接受捐赠的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 82800 贷材料采购 828003 结转上述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时借材料采购28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8004A 产品生产领用上述受赠的部分材料按计划成本 45000 转账借生产成本A 产品 45000贷原材料 450005A 产品耗用受赠材料分配材料成本差异-1530 元 45000-3.4 时借材料成本差异 1530 贷生产成本A 产品 1530 说明过去企业会计制度分配材料节约价差用红字金额从“材料成本差异

3、”科目贷方转出 2006 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分配材料成本差异不再用红字金额反映一律用蓝字材料节约价差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6 期末税务局认定上述接受捐赠的材料存货按 80000 元列作当年纳税所得一次计交所得税 20000 元 8000025。飞达工厂做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8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000 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60000 以上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在接受材料存货捐赠时不能确定实际得到的“捐赠利得”“营业外收入”的一个明细科目要等到税务部门核定后才能确定。为了反映会计处理与纳税确认在时间上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故通过

4、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来核算这种暂时性差异。二、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的依据及做法仍以上述例 1 为依据飞达工厂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反映材料实际价值 80000元时借材料采购 80000 贷递延收益 800002 接受捐赠的材料按计划成本 82800 元入库时借原材料 82800 贷材料采购828003 结转上述入库材料的节约价差 2800 元 80000-82800时借材料采购 28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8004A 产品生产领用上述受赠的部分材料按计划成本 45000 转账借生产成本A 产品 45000 贷原材料 450005A 产品耗用受赠材料分配材料成本差异-1

5、530 元 45000-3.4 时借材料成本差异 1530贷生产成本A 产品 15306 期末税务局认定上述接受捐赠的材料存货按 80000 元列作当年纳税所得一次计交所得税 20000 元 8000025。飞达工厂做如下会计分录反映取得的全部捐赠利得借递延收益 80000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80000结转营业外收入科目实际工作中应和“营业外收入”的其他金额一起结转借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80000 贷本年利润 80000按本期实现的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实际工作中应按全部利润总额一起计算次年清算 20000元 8000025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0

6、00【摘要】企业接受材料存货捐赠是通过“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还是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目前尚有争议。笔者分析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不仅和业务处理的事实相符而且不需要进行任何纳税调整处理简化了会计核算手续也使捐赠利得完整地构成了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利润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关键词】捐赠材料存货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校级课题编号 XKY2008231 的部分研究成果。吴丽君王远利辛奉来朱学义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徐州高校青蓝创新俱乐部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接受材料存货捐赠账务处理分析实务导航 52FRIENDSOACCOUNTNG三、两种核算方法的比较分析通过上述会计处理笔

7、者认为第二种方法“递延收益”法比第一种方法“递延所得税负债”法好即通过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更科学、合理。理由如下接受材料捐赠不属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内容。2006 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有关“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第八条规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按此规定分析企业接受材料存货捐赠已是确定的现实既不是“未来收回”的“资产”也不是“未来清偿”的“负债”不属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

8、的差额暂时性差异。将接受材料捐赠计入纳税所得所确认的所得税是“当期所得税费用”。而采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法却没有确认“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假如采用第一种方法所做的第 6 笔复合会计分录改为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的下述简单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延递所得税费用 2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0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80000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80000 上述分录的错误是接受捐赠应交纳的所得税是“当期所得税费用”不是“延递所得税费用”。如果上述会计分录中“所得税费用延递所得税费用”改成“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又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应用不相配。“递延所得税负债”法核算的“

9、捐赠利得”不真实。从第一种核算方法第 6 笔会计分录看接受捐赠的飞达工厂得到的“捐赠利得”是 60000 元。而事实上飞达工厂得到的“捐赠利得”是 80000 元即计入“利润总额”的利得是80000 元而不是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 60000 元。“递延收益”法消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法的全部缺点。企业接受材料存货捐赠时由于要等税务部门核定企业作为一种等待结转的收益记入“递延收益”贷方待税务部门核定后再全部作为“营业外收入”结转不仅符合“递延收益”账户核算的内容而且通过结转营业外收入自然构成了纳税所得企业不需要再进行任何纳税调整处理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而且捐赠利得也构成了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利润总

10、额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笔者赞同第二种方法“递延收益”法。【主要参考文献】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S.北京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3 朱学义.中级财务会计第 3 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一、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各种财会、审计、营销、决策支持软件正在广泛使用。各行各业在日复一日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形成了海量的数据资源这是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宝贵财富也是整个社会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应当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但是现在众多的软件由于在开发工具、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储存方面不尽相同在数据交换的接口方面不公开、不

11、统一对财会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了障碍。元数据的研究和应用给各个领域的数据采集包括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储存、加工、传递、发布、查询、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但是真正要推广使用就必须先建立相应领域的元数据标准。财会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研制建立了财会领域通用的元数据标准规定了财会领域元数据应用所需的核心元数据元素子集。在财会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层次的应用进行扩展是推广应用元数据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讨论记账凭证中的元数据标准的设计和应用然后说明在会计原始凭证和经济业务描述方面如何建立元数据标准最后探讨会计信息化的数据采集标准和相应的元数据标准。二、记账凭证中的元数据标准现在记账凭证是

12、会计数据采集中的主要载体而且比较规范所以笔者首先讨论记账凭证包括模式凭证和自动转账凭证中的元数据标准、建立相应的 Schema 文件和 XML 文档。一分析和确定记账凭证中的元数据元素元数据标准的设计建立首先要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参考【摘要】本文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源头会计数据采集中的元数据标准。首先讨论了财会工作中的主要凭证记账凭证中的元数据标准的设计建立相应的 Schema 文件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对会计数据进行了文档记录保存然后说明在会计原始凭证和经济业务描述方面如何建立元数据标准最后对会计信息化的数据采集标准和相应的元数据标准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会计数据采集元数据标准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经济业务描述 SchemaXML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嵇俊康劳知雷魏文翠会计数据采集中的元数据标准探讨实务导航 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