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哲学根据及实际工作的有效运用?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内因和外因都是导致和解决问题的原因,但是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具体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时,既要看到内因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在坚持“内因论”的前提下,不忽视外因的作用。综合此观点,扩大内需这一内因的解决有利于发展
2、当前的经济和现状。所以,我国经济开始由“出口和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来扩大内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是当前的经济现状使得当前需要这种政策,而这种政策也可以反作用解决和发展内外需的经济。主观符合客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我国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必须由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解决矛盾的问题时,我们要抓重点,统筹兼顾,坚持用两点论全面看问题。因此,发展经济,需要分清内需和外需的地位和层次,着眼于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用综合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我国
3、当前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调整内部结构,扩大消费所占的比重,用综合的思维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因此,现在的主要矛盾和重点对象,应当扩大内需,并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方针政策。另外,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内需和外需相互联系,并且表现在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内需和外需相结合地发展。同时,世界又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需和外需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变化,要根据当前形势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策略,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消限制消费的政策,推进住房改革和农村费税改革,增加低收入者工资和农民费税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等。扩大内需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扩大国内需求,首先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一是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并相应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三是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保持国债投资的必要规模,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在扩大国债投资的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