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适应不良学生的个案分析泗店 孟 辉前言:学习适应不良是影响当前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张旭的心理个案分析和疏导,引导她顺利驶入中学学习的港湾,也是对当前学校教师开展适应性教育的启示。一、个案描述张旭,女,12 岁,身高 160cm,发育较早;独生女;家中成员有姥姥、父亲、母亲。父母晚婚晚育,母亲 35 岁生下她。父亲以前是工人,现在已退休在家,母亲在家务农。张旭在家大多数情况下是和姥姥母亲交流,与父亲说话很少。父亲一般只以命令式的口吻与其说话,父女关系很僵,冲突不断。有次周末因为张旭起床晚,父亲痛打了她。张旭觉得很委屈,想离家出走,幸好被姥姥、母亲及时拦住才没出事。张旭
2、认为父母不理解她,把他作为生气时发泄的对象,很苦恼。张旭在实验中学读初中一年级。进入初中后,张旭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自己很苦恼:为什么学习越来越吃力了?觉得现在的学习和小学差别很大,比如上小学时每天 4 点半就可以放学,而现在要 6 点才能离开学校;以前的作业很早就能完成,现在每天要做到 10 点多钟。厌恶现在的学校,讨厌学习,每当老师布置作业就很痛苦,- 2 -在家常因为母亲催促学习而发脾气“罢工” 根本不学。关于学习,张旭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最经常的话就是“我吃不消!”对 开始 产 生畏惧,很焦 虑,经常失眠,有次对她进行考前学习辅导时,竟痛苦地哭了起来,自述很害怕考试
3、,想逃避,觉得自己很无助。当时情绪十分激动,经过很久的安抚才能慢慢平静下来。在新学校人际交往方面,张旭自述与同学交往不多,目前没有朋友。她总认为其他同学都很虚伪, ,很讨厌班上有些同学很娇气,很霸道,不想和她们玩,但又害怕孤单;不知道该怎么和同学友好交流,觉得和他们交往很困难。另外,张旭自述十分痛恨老师偏心,老师都倾向于把一些好的机会留给他所偏爱的学生;从这个明显矛盾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张旭其实很不甘落后,她有很强的进取心,很希望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但是,自身目前的状况让张旭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在同家人的交流中也得知,张旭自从进入初中以来,情绪波动很大,不稳定,经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变得“忧郁
4、” 了。通过和张旭及其家人的交流,结合我们几周的观察,我们初步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学生入学学习适应不良的个案。表现为:个案在入学初期,面对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不能尽快地调整自身状态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成绩明显下降;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情绪和心理失调。二、个案分析- 3 -入学学习适应过程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但是,适应的过程也存在个别差异,有些同学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而有些同学则会出现一系列的入学适应困难,严重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通过和张旭的接触,我们认为,她出现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学习环境的不良适应这里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
5、环境。就家庭环境而言,由于张旭和父母的年龄差距太大(与母亲相差 35 岁,与父亲差距 40岁),影响了张旭和父母的交流。张旭自述一般不愿意和父母说及自己的心事,青春期遇到的一些苦恼和困惑也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疏通。况且,由于父亲的严厉,家庭气氛压抑。张旭放学回家后很少和父母聊天,而是把自己关进卧室。这样的家庭气氛和教养方式,不利于张旭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时,从父母那里得到有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新的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也给张旭带来了学习的压力。据张旭父母介绍,张旭小学就读的是一所普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当时在班上的成绩是中等偏上。现在张旭就读的是一所重点中学,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是高分考进来的
6、。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学校环境,张旭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压力,并且开始有些自卑。另外,由于中学和小学学校管理理念上的差别,张旭不能很快地从小学的宽松心态过渡到初中紧张而忙碌的- 4 -学习生活,从而产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敢面对当前学习的竞争气氛。(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中学和小学学习的差别之一就是学习任务加重了。张旭一直还沿袭着小学时慢悠悠的特点,做作业的速度十分慢,片面追求作业的工整和美观,不考虑作业速度。因此当现在家庭作业增多时,总要磨蹭到晚上 10 点多钟,有时还要更晚,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睡眠时间,第二天学习时有些无精打采,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这个毛病的存在,张旭考试时总因为速度慢而做不
7、完所有题目,考试成绩自然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张旭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加上中学课程增多,张旭的学习显得很被动,每天疲于应付各种作业,一些学习难题越积越多,最终影响到她正常的跟班学习。(三)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进入中学,面对新的老师和班集体成员,张旭显得有些紧张和不安,由于班级人数较多(60 多个),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倾注更多的关注,张旭感到有些失落。另外,重点中学学生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微妙。张旭觉得他们虚伪,不愿意与他们交往,与班上同学的关系不融洽。张旭依旧怀念小时侯可以向父母撒娇的时光,不想长大。觉得长大了,父母不再疼爱她了,和父母的冲突也多了。对于如何处理同父母
8、、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张旭显得很- 5 -困惑。(四)自身发育的影响张旭在同龄人当中是一个发育较早的女孩,160cm 的身高,让她在班上同学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些生理上的差别使张旭觉得自己不是班集体的一员,有些自卑。同时,对于自身身体发育的困惑和疑问,张旭很想知道,但又羞于请教他人,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困惑也影响了张旭的正常学习生活。(五)性格方面的因素张旭是一个内向的女孩,长于沉思、敏感多疑,容易自卑,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强,有些虚荣,喜欢和其他同学比较穿着、家庭经济状况,觉得家境不好,很自卑。其实,张旭家境中等水平,不是她想象的那么差,之所以现在这么“悲观” ,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班上同学的家境水
9、平比小学同学的水平要高很多,张旭再也找不到这方面的优越感了。性格倔强,情绪易激动,逆反心理严重,在家里和父母说话,有时会大吵大闹。对于父母的建议,往往充耳不闻。有次母亲催促她作业速度快一点,她索性甩笔不写。张旭的这种性格,使她在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时,无意于是一次大的挑战。三、指导策略由于多次的接触,张旭她已经慢慢接纳我了,开始愿意和我说起她的苦恼和困惑,很想让我了解她,帮助她。因此,在- 6 -此后的心理疏导过程中,我没有遇到大的阻抗,整个辅导过程比较顺利。结合张旭的现状和特点,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她开展了辅导:(一)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认为,张旭之所以在进入初中后出现了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并且伴
10、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主要原因在于她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上受到了挫折,还没有适应中学的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想改变张旭目前的适应状况,首先就要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如果张旭在学习上适应了当前老师的教学,跟上老师教学的进度,学习成绩有所提高,那么,她学习的信心就会增强,其他方面的适应困难也会慢慢地随之化解。我们便计划和她一起分析当前学习的情况,让她总结小学和中学学习的区别,认识到中学学习的特点,做好努力学习的心理准备,并结合她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她一起制定了一份切实可行地学习计划,让她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到主动的把握。另外,针对她现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方法,我们在家教辅导过程中,进行了专门的
11、辅导和训练。由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是积习了她多年的陋习,要改变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因此,需要让她看到,她的每一个小改变,都能促使她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强。当她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时,我都加以鼓励,并动员其家人支持她的进步。- 7 -(二)调整家教的方式方法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理解他父母老来得子的心情,肯定他们望女成凤的期望。同时,也分析了他们当前的这种不民主的教养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他们分析了现在的孩子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明白打骂孩子并不能使其有所好转,相反,她会感到失望和无助,在行为上会更加叛逆。我建议父母亲多与孩子交流,不要总是逼迫她学习,要和她谈谈她感兴趣的话题,培养
12、健康的亲子关系。当时张旭父亲听后,也觉得自己是一时情绪激动,行为过激。表示自己以后会有所注意,还说要看看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三)从认知能力的改变入手,改变她对问题的极端认识张旭出现如此明显的入学适应不良,是与她对一些问题的极端认识分不开的。因此,从认知这个角度着手,改变她已有的一些错误认识是十分必要的。1、在学习方面,张旭很想提高学习成绩,也很想成为班上的佼佼者,成为老师的关注对象。但是,一说到具体行动,又抱怨学习太苦,太累。 “宁愿不花精力轻轻松松地保持中等成绩,也不要花很大精力去争取优等。 ”我告诉她,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能够 不怎么花精力保持中等成绩是小学时候的事情,中学的学习
13、特点不同于小学,是需要花精力,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如果不花精力,成绩只能“节节败退” !对于自己的写字速度,张旭一直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把字写好- 8 -了,慢一点无所谓。因此,每次考试都抱怨题目太多,来不及完成。我指出她当前考试成绩不理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业速度慢!并和她一起分析速度慢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补救方法。2、在家庭方面,张旭一直耿耿于怀的是自己家庭经济状况。认为许多同学都有手机、MP3 等,而她没有。我让她自己分析为什么小学时候没有这种感觉,而现在这么在乎。她最后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攀比,其实,比她家条件差的同学还很多,他们也没有这些东西,但是他们依旧过的很快乐;况且,这些东西对
14、于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用处不大。3、对同学的认识方面,张旭一再认为同学很虚伪,不愿意坦白说出自己的心事,因此,不愿意和他们交往。我建议她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班上的某一个同学,你会很坦白的向你的同学说出你的心事吗?况且总是看到你对他们爱理不理的样子,他们怎么会和你坦白心事呢?同时,我还启发她,如果你觉得整个班集体对你不公,首先你要想想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不能总是埋怨整个集体和你作对!另外,张旭很困惑:“为什么其他人都快 乐,就我不快乐?” 我就问她:“ 你 觉得我快 乐吗 ?” 她说:“当然”,我就告 诉她我其实也有很多苦恼,比如学习的压力,和同学的矛盾等等。所以别人快不快乐是看不出来的,每个人都有他的苦恼,你不必要把自己想的很可怜,很“特别” ;别人比你唯一 聪明的地方就- 9 -是:他没有像你把不快乐写在脸上。张旭听罢,笑了。四、结果张旭目前的情况有所好转,脸上笑容增多了。自述可以跟上老师的教学速度了;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增多了,更令她开心的是: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得到了班主任的奖励!张旭学习适应性慢慢增强了,迷茫的小舟渐渐驶进了中学的港湾。参考文献:高玉祥个性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陶文中“建构式互 动教学模式” 的教学理 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莫雷教育心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