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新余市 2017 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 , 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 ,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
2、量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了盘庚和商颂 ,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
3、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
4、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 “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礼记所载蜡辞 , 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 ,还有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等记载出发,我们可以推想,艺术的起源很久远。B. 诸如先秦两汉文
5、献中的关于炎黄大战等的神话传说等,是后世的记忆,我们不能轻率否定,要作为历史则需要实物加以证实。C. 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时代,步入有文字记载的新时代的实证,包括殷商的甲骨文,先秦两汉的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D. 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盘庚 商颂等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甲骨文从文学角度看,其文字载体意义有两个,一是从文字数量来考虑的,一是从文字书写角度看的。B. 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C. 甲骨卜辞是早
6、期文学的一种,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D. 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就造成了它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B. 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C. 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中国
7、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D. 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答案】1. C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选项中 C 项范围不准。文中的“铜器铭文”是指“殷商”的,不是秦汉的;文中说的是“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 ,不是所有的“先秦两汉传世文献”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
8、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中 D 选项,因果错误。原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 ,也就是说,选项把因果关系弄反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民心深处有丰碑于良2016 年 4 月 12 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
9、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候来村里作指导啊?”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 ,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内丘县岗底村农民杨会春,脑子转的有点慢。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 。后来,杨会春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 800 多场,培训人员 9 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 36 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 285 亿元。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的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
10、台。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去年 12 月初,李保国正在邢台市做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邀请他去村里作指导。本来他的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答应了下来。可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的人员都劝李保国说:“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们大声说:“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就拿起工具,教大
11、家怎么操作。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 “曲阳核桃” “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有说清楚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35 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李保国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
12、之内转了 4000 亩苹果园。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 4000 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 8000 元,4000 亩地是多少啊?3200 万。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 。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仅从 2016 年 1 月到他去世的 101 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 62 天,行程 7860 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是什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 4 万公
13、里、200 多天扎在农村?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都过上他们向往的好日子!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么能不爱戴他、不尊崇他呢? 百姓们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摘编自 2016 年 6 月 13 日河北日报 )4. 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的声音”一语,暗示出李保国平时与老乡们联系之紧密、感情之深。B. “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
14、峪模式”表和通讯名字一样,是李保国怕农民说不清,取“模式”为名方便指导。C. 开篇写人们为李保国办理丧事,结尾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前后照应,既暗示丧事办理因为坟上是要立碑的,又突出他所建功业。D. 倒数第三段以一组问句构成排比,引发人们思考,紧接着下一段用一句话进行回答,这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李保国崇高的思想境界。5. 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培训班 800 多场,培训人员 9 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 36 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农民增收 285 亿元” ,突出李保国之辛苦及工作卓有成效。.B. “外出时间就达 62 天,行程 7860 公里”以去世前的
15、一组数据,突出他为了农民脱贫,像个“拼命三郎“一样工作着。C. “一亩地就能增收 8000 元,4000 亩地是多少啊?3200 万”这是李保国在计算自己的劳动效益,主要是突出他的自豪感。D. “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 ”“一天多” “小灶”主要目的是突出杨会春的脑子慢。E. “打个来回得半天工夫” “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 ,通过强调时间,表现出李保国急农民所急,不让农民空等的品质。6. 为了表现李保国的精神品质,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4. B 5. CD 6. 细节描写,如电话通话录的名字,表现出他对农民方便的事情记
16、在心上;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 内心世界的崇高。如去石家庄不辞劳苦所说的话,表明其为农民脱贫的急切心情。善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如教杨会春、到前南峪村指导等典型事件表现他一心为农民着想的品质。通过列举数据来表现他的崇高品质。如一年行程 4 万公里、200 多天扎在农村,表现他为农脱贫奔美好的 信念。【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选项中 B 项表述错,根据后文“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 展之路”来看,显然是指“探索”致富形式,而不是为了
17、指导农民方便。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
18、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5.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选项中 C 项,主要不是突出自豪感,而是突出他心里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农民脱贫的事放在第一位。D 主要是突出李保国在教学时的耐心。这两个选项特别注意“主要”二字,事例本身就是赞扬李保国的。6. 试题分析:题干 “为了表现李保国的精神品质,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题关键 “表现李保国的精神品质”“手法” ,联系文章内容
19、答题,先点明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题。点睛:文学作品中,为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乡下佬的劝告答案美威廉萨洛扬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你上了火车, ”那老人说道, “仔细拣定你的座位,
20、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 ”那老人说道, “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向你要车票。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叔父说道。“你会知道的。 ”老人说道, “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你旅行了不到二十英里,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会走到你跟前来,递给你一支香烟。告诉他你不抽烟,香烟上会有麻药的。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在你到餐车去的路上,一个很美丽的女郎会故意和你撞个满怀,而且差不多抱住你, ”老人说, “她一定极其陪小心而且动人,你自然的冲动便是要和她做朋友。抛撇了你那自然的冲动,
21、一直进餐车去吃东西;那女人会是女冒险家。 ”“什么?”我叔父说道。“婊子!”老人喊道, “一直进去吃东西,点最好的食品。如果餐车人满了,那美丽的女人坐在你同桌的对面,不要对着她的眼睛看。如果她讲话了,装做聋子罢。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装做聋子, ”老人说道, “这是唯一摆脱的方法。 ”“摆脱什么?”我叔父说道。“摆脱全部邪恶的花把戏, ”老人说道, “我旅行过的,我懂得我谈着的问题。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这我们不要多谈了。 ”老人说道。“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我们不要再讲这问题了。 ”老人说, “这完结了。我有着七个小孩子,我的生活一向是圆满正经的生活。我们不要
22、再想到它罢。我有着地呀,葡萄呀,树木呀,牛羊呀,和钱呀。人是不能一切齐备的除非什么时期有一天两天是如此。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在你从餐车回到你的座位的路上, ”老人说道, “你会经过吸烟间。你在那儿会发现一批人打着纸牌,赌客们会是三个中年人,指头上套着看上去很值钱的戒指。他们会向你笑嘻嘻地点头,他们中间的一个会邀你入局。告诉他们,你不会讲英语。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这就好了。 ”老人说道。“谢谢你。 ”我叔父说道。“还有一件, ”老人说道, “当你夜里上床的时候,把你袋子里的钱拿出来,放在你的鞋子里。把你的鞋子放在你的枕头底下,把你的头整夜搁在枕头上,不要睡熟。 ”“唔
23、,叔叔。 ”我叔父说道。“这就好了。 ”老人说道。老人离开后,第二天我叔父美立克上了火车,便一直横过了美利坚旅行到纽约去。穿制服的两个人并不是骗子,带有上麻药的香烟的年轻人没有到来,美丽的年轻女人没有坐在餐车里和我叔父同桌的对面,吸烟室里也没有人打纸牌,我叔父把他的钱放在他的鞋子里,把他的鞋子放在他的枕头底下,第一夜整夜没有睡熟,但是第二夜,他却放弃了全部的规矩。第二天,他自己把一支香烟递给了另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接受了。在餐车里,我叔父走到一边去,和一个年轻女郎同桌坐了。他在吸烟间里发起了打扑克,还在火车开到纽约之前,我叔父认识了火车上的每个人,每个人也认识了他。有一次,当火车穿过俄亥俄州的
24、时候,我叔父和那接过香烟的年轻人和到跋沙尔去的两个年轻女郎组成了四人合唱队。这次旅行是很愉快的旅行。当我叔父美立克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叔父迦洛又来看他了。“看光景你是一路平顺的, ”他说道, “你遵守过我的教训了吗?”“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老人远望着天空。“有人靠我的经验得到了益处,这在我是觉得高兴的。 ”他说道。(选自中外微型小说 ,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美立克去纽约旅行前后,叔父迦洛特地来看望他,给他说了一番话,主要是体现叔父是一个非常热心的老人,也体现了他对后辈充满着关爱。B. 美立克在同叔父迦洛交谈时,态度一直恭恭敬敬
25、,叔父每说一点,他都能积极地做出回应,表现出他很尊敬这位长辈,认为叔叔说的都是金玉良言。C. 从叔父迦洛叮嘱美立克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叔父迦洛的眼里,社会上充满了欺骗、伤害、邪恶、偷盗等害人的把戏,暗示了他们叔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D.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老人因为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别人而欣慰,另一方面老人又为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而感到得意。8. 当美立克返回后,被他的叔父问及是否遵守教训,他回答“唔,叔叔” ,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文本分析。9. 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D 8. 心有不满,他不想再听叔父的唠叨指责。心有
26、怀疑,他已经不再相信叔父所说的内容。敷衍叔父,他认为叔父既理解不了也无法接受自己的经历,所以就敷衍他。 9. :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乡下佬的劝告”来展开的。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去想象他劝告的内容和效果等等。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乡下佬”三个字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讽刺了美立克的叔父孤陋寡闻、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性格,同时也赞美了美立克顺应本心的需求、敢于打破先辈人的规矩的勇气。点明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和主要内容。【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A 项旅行回来后叔父看望“我”的言行不能体现他的热心和关爱;B 项美立克在
27、听叔父的教导时“一直恭恭敬敬”不恰当;C 项后文美立克的经历证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很安定和谐了。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读全文;抓标题;辨文体;找线索;理层次。题中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考查。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关键词“内心世界”也就是分析人物的心理。结合语言“唔,叔叔”分析。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相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
28、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
29、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9. 试题分析:本题针对小说的标题设题,题干问的是“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题关键词“题目” “ 为什么” 。 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点睛:在各地高考真题中, “标题作用”是小说阅读的重要命题点之一。小说标题常见的作用有:1、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2、点明时间、地
30、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本题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故事主人公的身份 3、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4、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宋太
31、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
32、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 ,有删改)【注】风宪:即“御史” ,掌管风纪的官吏。文史:借指儒家。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10.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未几,移河东 移:调任B. 恕甚德之 德:感激C. 会西鄙有警 鄙: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