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轻工检验部 黎艳莹 germain_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的基本概述 移膜皮革的术语和定义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1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的基本概述 1.1 立项背景 背提包和旅行箱包施行 QB/T 1333-2010背提包和 QB/T2155-2010旅行箱包。标准中规定箱(包)面层材料使用移膜皮革时,需明确标注“移膜”字样。 4.4条“标识”改用新条文 面层材料 90%以上使用头层皮革(头层移膜皮革除外),允许标注“真皮”; 使用多种成分复合制成的材料,其中皮革基体厚度不大于总厚度的 60%,不能标注“
2、皮革”。皮革基体厚度不大于总厚度的 60%,表面只经过涂饰处理或移膜处理(含移膜后再涂饰),材质可 标注为“超厚涂饰革”或“超厚移膜革”。 如何对移膜皮革进行鉴定,以至于正确标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给检验机构和商家带来了很多困扰。 移膜的定义不唯一。 QB/T 2262-1996皮革工业术语 移膜革 : 将预制成的涂饰膜粘附于革面的皮革 。同义词: 贴膜革 。 QB/T 2288-2004移膜皮革 将“贴膜皮革”称为“移膜皮革”,并且扩大了移膜皮革的范畴 。 市场和生厂商对“贴膜”和“移膜”另有定义和理解 贴膜皮革:革面上涂上胶着层,再贴上金属膜纸; 移膜皮革:预制好转印膜(胶着层在膜纸上),转
3、移到革面上。 缺乏相关的检测方法标准。 主 要 原 因 1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的基本概述 1.1 立项背景 减少目前通过手摸眼看,再借助一个 8-20倍的手头放大镜,凭经验出检测报告而产生的风险,解决无标准可依的问题。 有助于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理解移膜的定义和规范鉴别方法,确认材料材质,明确是否需要标注“移膜”字样,减少不标注或乱标注现象,规范皮革市场。 1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的基本概述 1.2 目的和意义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的基本概述 移膜皮革的术语和定义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2 移膜皮革的术语和定义 移膜皮革 Transfer coating leather
4、 将预制成的涂饰膜粘附于革面的皮革,或在皮革表面采用湿法发泡工艺加工的皮革。 注:改写 QB/T 2262-1996皮革工业术语 ,定义 4.4.6 2 移膜皮革的术语和定义 干法移膜皮革 Dry transfer coating leather 湿法移膜皮革 Wet transfer coating leather 将涂饰材料涂覆在离型纸上制成膜,然后将此膜转移到皮革表面上加工制成的皮革。 注:改写 QB/T 2288-2004移膜皮革,定义 3.2。 在表面涂覆由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解分散的聚氨酯( PU)树脂,然后在水中置换出 DMF,经凝固成型后在表面形成聚氨酯连续多孔层的皮革;
5、或再经干法移膜、喷涂、辊涂等工艺,在多孔层表面进行整饰制成的皮革。 注:改写 QB/T 2288-2004移膜皮革,定义 3.3。 湿法一次移膜皮革 湿法二次移膜皮革 湿法涂饰皮革 在表面涂覆由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解分散的聚氨酯( PU)树脂,然后在水中置换出 DMF,经凝固成型后在表面形成聚氨酯连续多孔层的皮革。 湿法一次移膜皮革再经干法移膜工艺,在多孔层表面进行整饰制成的皮革 。 湿法一次移膜皮革再经喷涂、辊涂等工艺,在多孔层表面进行整饰制成的皮革。 注:改写 QB/T 2288-2004,定义 3.3。 2 移膜皮革的术语和定义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的基本概述 移膜皮革的术语和定义
6、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3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方法摘要 折叠法 将样品粒面对粒面对折,观察折叠部位的任何变化。 水煮法 裁取 30mm30mm的试样,放入沸水中煮,观察试样的任何变化, 30min后取出,用手将涂层与革身剥离,观察表面涂层破损与分离情况和革身的表面形态。 溶剂浸泡法 取任意大小的试样,用酒精或醋酸丁酯分别蘸湿,观察浸泡时试样的任何变化, 10min后用手将涂层与革身剥离,观察表面涂层破损与分离情况和革身的表面形态。 实验材料 折叠前试样表面 情况 折叠时试样表面 情况 折叠后试样表面 情况 牛头层干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 折叠处出现微
7、小褶皱。 褶皱消失时间稍长。 牛剖层干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 折叠处出现较大折痕。 折痕立即消失。 牛剖层湿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 折叠处出现的褶皱形状与头层移膜皮革基本一致。 褶皱消失时间稍长。 牛头层非移膜皮革 表面平滑 折叠处出现细纹褶皱,且褶皱比移膜的粗。 褶皱短时间内自然消失。 牛剖层非移膜皮革 表面平滑 折叠处出现细纹褶皱。 褶皱消失时间短。 3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3.1 折叠法 实验材料 水煮前试样情况 水煮时试样变化 水煮后试样情况 牛头层干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卷曲 表面平整,用手可剥出连续的薄膜,革身表面隐约可见牛皮革的毛孔和
8、粒纹。 牛剖层干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卷曲 表面平整,用手可剥出连续的薄膜,革身表面明显可见牛皮革的纤维结构。 牛剖层湿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卷曲 表面不平整,用手可剥出连续的涂层(包括发泡层),革身表面明显可见牛皮革的纤维结构。 牛头层非移膜皮革 表面平滑;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卷曲 表面不平整,用手只能剥出断断续续的薄膜。 牛剖层非移膜皮革 表面平滑;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卷曲 表面不平整,用手只能剥出断断续续的薄膜。 3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3.2 水煮法 实验材料 浸泡前试样情况 浸泡时试样变化 浸泡后
9、试样情况 牛头层干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平整 表面涂层不可擦除,用手可剥出连续的薄膜,革身表面隐约可见牛皮革的毛孔和粒纹。 牛剖层干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平整 表面涂层不可擦除,用手可剥出连续的薄膜,革身表面明显可见牛皮革的纤维结构。 牛剖层湿法移膜皮革 表面光亮、平整;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平整 表面涂层不可擦除,用手可剥出连续的涂层(包括发泡层),革身表面明显可见牛皮革的纤维结构。 牛头层非移膜皮革 表面平滑;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平整 表面涂层可擦除,用手只能剥出断断续续的薄膜。 牛剖层非移膜皮革 表面平滑;
10、涂层与皮革底基结合牢固 试样平整 表面涂层可擦除,用手只能剥出断断续续的薄膜。 3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3.3 溶剂浸泡法 不同鉴别方法的结果与比对分析 3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优点 缺点 折叠法 无损检测; 操作简便。 革身软硬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表面涂层的皱纹形状和皱纹消失时间; 无法判断革身是头层还是剖层; 检测成品(如背提包、腰带等)时,受增强层和胶黏剂的影响,皱纹形状和皱纹消失时间会有较大的偏差。 水煮法 简便易行 容易区分干法移膜、湿法移膜与非移膜; 根据革身的表面形态区分出头层和剖层。 水煮时间不好控制,涂层与革身粘合牢固的需要煮的时间更长; 当移膜较薄,可能手剥
11、出的移膜不连续;而非移膜的涂层较厚,可能剥出的移膜连续,导致误判。 溶剂浸泡法 简便易行; 作用条件缓和; 容易区分干法移膜、湿法移膜与非移膜; 根据革身的表面形态区分出头层和剖层。 当移膜较薄,可能手剥出的移膜不连续;而非移膜的涂层较厚,可能剥出的移膜连续,导致误判。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的基本概述 移膜皮革的术语和定义 传统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DB 44/T 1359-2014 移膜皮革的鉴别方法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方法摘要 用锋利剖刀裁取 10mm30mm试样,务必使试样的长边平整。将试样垂直放置后,用高倍镜观察长边的表面涂层、皮革底基、涂层与皮革底基间的结
12、构。 优 势 可操作性强,容易掌握; 对鉴定人员的经验要求不高,只要抓住两点,能准确鉴别出所有皮革是否为移膜。 a)涂层中有无发泡层,只要有发泡层,且发泡层上做了涂饰,则判为移膜; b)无发泡层的,涂层与革身间有缝隙,则判为移膜,否则非移膜。 4.1 仪器与试剂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显微镜 (必要时应带显微刻度尺); 剖刀; 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 牙签或类似物体。 裁取试样 观察横截面的形态特征 对照标准实物样本 鉴别样品是否采用移膜工艺 4.2 步骤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注:在分析过程中,由于仪器、试样处理条件等因素会导致显微照片产生细微差异,因此鉴别人员宜在自己的实验室条件下
13、用已知样品制备参考样照。 步 骤 裁刀的选择 4.2 步骤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4.2 步骤 裁刀的选择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图 1 不同裁刀制得的试样横截面对比图( 200x) 注:上半部分为剖刀制得的试样, 下半部分为剪刀制得的试样 因为剪刀制样时将底基上的纤维束压向涂层,遮盖了涂层与底基间的空隙,从而可能导致误判。 步 骤 裁刀的选择 裁样方向的选择 4.2 步骤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图 2 不同裁样方向的横截面对比图( 200x) 注:上半部分为从涂层向肉面裁取的试样, 下半部分为从肉面向涂层裁取的试样 当从肉面向粒面(涂层)取样时,涂层受到裁刀背离底基的压力,容易产
14、生与底基剥离,生成多处不规则的缝隙。 4.2 步骤 裁样方向的选择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步 骤 裁刀的选择 观察区域的选择 裁样方向的选择 4.2 步骤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其次,观察长度不应只是一个点,见到一处有一个不规则缝隙就判断为移膜是不可行的,应排除因底基三维空间结构编织的其它纤维束遮挡纤维束下方孔隙而导致涂料无法填充孔洞的可能,所以应观察足够长的距离,直到确定样品材质为止。 首先,观察视野应为全部涂层与皮革底基的上半部分,而非只是涂层或底基,除非样品有湿法发泡层。 4.2 步骤 观察区域的选择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步 骤 裁刀的选择 观察区域的选择 裁样方向的选择
15、放大倍数的选择 4.2 步骤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鉴别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倍数进行观察。倍数太小,看不清孔隙;倍数太大,容易 “ 小题大做 ” ,将不同涂层间因材料不同产生的界面视为缝隙。 4.2 步骤 放大倍数的选择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4.3 移膜皮革与非移膜皮革的横截面显微形态特征图谱 图 3 喷涂涂饰的皮革(非移膜皮革)横截面( 300)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图 4 干法移膜皮革横截面( 300) A-预制成的涂饰膜 4.3 移膜皮革与非移膜皮革的横截面显微形态特征图谱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 A 4.3 移膜皮革与非移膜皮革的横截面显微形态特征图谱 4 显微镜法鉴别移膜皮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