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人物形象.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93462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人物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人物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人物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人物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人物形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人物形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鉴 赏 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 “棒打萝卜” ,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

2、、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 、卖百合 (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

3、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需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

4、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谄媚。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 ”“对极了!”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匋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5、”“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 。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

6、。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1小说题目是“鉴赏家” ,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你认为作者有什么用意?答:_参考答案:小说写果贩叶三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一种乐观的(或热情的、诚实的、有智慧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叶三有审

7、美情趣,为下文写他是个不谄媚、懂艺术的鉴赏家作出铺垫。2 “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这句话写出了季匋民怎样的性格特点?这对叶三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_参考答案:这句话表现季匋民的清高(或“与众不同”) 的性格特点。这与他对叶三另眼相看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叶三既不像那些庸风雅士假名士那样假充内行(或“不懂装懂”)、也不谄媚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6 题。琴 王游 睿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

8、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晖,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

9、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

10、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_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

11、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 年第 13 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两次出现“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琴声的美好,给人们内心带来愉悦。B从“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句中可以看出琴王已经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C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的含意是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他们准备勇敢赴死。D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留给人一些深思。E文章结尾才点出他是聋子,说明人们根本不关心他,很少有人记得

12、他是聋子,他是属于多余人一类。解析:C 项, “他们准备勇敢赴死 ”,这一说法不当,应是“听得到琴声,生的希望就在眼前” 。E 项,人们只是陶醉在他的琴声中,并非不关心他。答案:CE4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答:_参考答案:暗示情节,小说的情节虽不是很复杂,但都以琴声为背景,都与琴声有关;刻画人物,突出了他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突出主题,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入人心。(大意相同即可,内容要点要围绕情节、主题、人物等要素)5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答:_参考答案:他虽然是一个聋子,但是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在

13、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大意相同即可,内容要点要围绕目盲、技艺、思想境界等展开)6结合全文,探究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分点概括。答:_参考答案:平时,琴声陪伴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帮助乡亲们度过一天天的劳累;危急时,乡亲们从琴声中获得启示、信念、力量,灵魂得以净化,平静地应对,最终转危为安;琴声帮助乡亲们认识到他不只是一个聋子,更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大意相同即可,内容要点要围绕情节的推进展开)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710 题。偷 父刘心武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门厅里的灯,立刻感觉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电灯,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

14、。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换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 110 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声响,循声望去,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常。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 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窗帘叉子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东西掏出来。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 、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

15、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着窗帘叉子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讯问。“你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他叹了口气:“唉,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 ”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他今年 14 岁,家在离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流浪。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我望着灯光下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我决心放他回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

16、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 110。这工夫那少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回到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

17、呢?你妈妈呢?”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在了井底下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

18、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儿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

19、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父”埋下了伏笔。B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C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D “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E少年走后, “我”若有所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解析:C 项,从少年偷像父亲的画像这件事来看,少年对父亲有深厚的感情,不应该是冷漠。D 项,第一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事情到底有多严重。E项, “我”若有所失,是因为“我”内心油然而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答案:AB8为什么“我” “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 ,但了解到少年偷画像的原

20、委之后“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解答这道题应从两次感动的程度上入手,理解为什么“我”会对两件事有不同程度的感动。参考答案:“也就是鼻子酸了酸”是因为“我”虽然对少年很同情,但社会上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见怪不怪了。“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是因为“我”对偷“父”少年非常理解和爱怜,被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9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少年是本篇小说的主人公,对于这个人, “我”对他有愤恨和同情,同时也有强烈的救治愿望,这些都源于少年给“我”的印象。少年虽然是个窃贼,但是解题时应该从小说的

21、主题出发,多角度分析。参考答案:他对父亲有着难以割舍的爱,令人敬佩。他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值得同情。他混在窃贼之中,需要教育和救治。他对社会冷漠,需要人们用人性的温暖去感染。10小说结尾说, “我” “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在探讨小说情节的合理性问题时,一般可以从人物性格的表现、情节的连贯性和主题的表达等角度思考。无论是答“合情合理”还是答“不合实际” ,都能在这几个方面找到理由。参考答案:(1)合情合理。从人物性格上来说, “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说,符合“我”的性格特征。从情节上来说,与前文的翻窗入室形成呼应,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从主题上来说,这样结尾能强化主题,使小说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更加清晰。(2)不合实际。从人物性格上来说,虽然“我”同情他,也想救治他,但他毕竟是个窃贼, “我”对他还有防范之心,不可能希望他经常光顾。从情节上来说,这是在少年消失之后“我”想说的话,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有“马后炮”之嫌。从主题上来说, “我”对社会的批评和忧虑,对少年的愤恨和同情已经在前文表现出来了,最后这样结尾有些画蛇添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