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93440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 4 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一级测试1 (2011泉州七中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注宋 叶梦得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 本词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当时朝廷南渡已经数年,但仍未能收复中原失地。作者为南宋主战派人物,时年 59 岁,闲居弃山,山上有绝顶亭。(1)前四句是如何呼应诗题中“绝顶”二字的,请简要分析。答:_(2)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惆怅”的内容。答:_答案:(1

2、)以“ 缥缈” “危”直接描写小亭的高,体现“绝顶”的特征;“万里”等写出登亭后的所见之广,侧面表现了小亭位于“绝顶” 。(2)“惆怅” 山河破碎,不堪赏玩;“惆怅”自己一片报国之心,却无人赏识;“惆怅”自己壮士暮年,难以再为国效力。2 (2011厦门市高三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宴 散白居易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将何迎睡兴,临卧举残杯。(1)全诗紧扣标题中的“散”字展开,请说说颔联是如何表现“散”的。答:_(2)这是诗人晚年的一首闲适诗,请结合颈联的意象分析诗中的闲适之情。答:_答案:(1)主客宴毕之后,在璀璨的

3、灯火指引下走下楼台,笙歌的余音散落在庭院。颔联通过这两个镜头,生动地表现了主客兴尽而散的情景。(2)急切的“蝉鸣 ”催促“残暑”而去,结队的“群雁”引来“新秋”季节。颈联意象生动,诗人抓住时令和物候的特征,把夏去秋来的变化写得富有诗意,透露出诗人的惬意与闲适。3 (2011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调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舟中立秋清施闰章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 愁。洊饥 今有岁,倚棹 望西畴。【注】 军储临海:时局动荡,临海府储存了大量的军粮。洊饥:指百姓遇到了连年的饥荒。棹:代指船。(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答:_(2)

4、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1)诗人的情感经历了由看到秋天而生出岁月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到由于看到临海府储存的军粮和百姓的连年饥荒,生出对时局动荡、百姓愁苦的无奈和忧虑。(2)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写立秋之日站在船上,看到天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倒,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摇荡荡的迷茫秋景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纷乱和阴郁的情怀。4 (2010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 陶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 一诗描写

5、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_(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答:_(3)有人认为 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答:_答案:(1)暮春 飞花(2)表达了思念故乡之情。(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5 (2011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贫交行 杜 甫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6、君不见管鲍 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注】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很好,管仲贫困,也欺负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现在人们常用“管鲍”来比喻情谊深厚的朋友。(1)这首诗歌以“贫交”为题,首句“翻手作云覆手雨” ,指出的却是一种_之交,常见四字成语“_”就出自这里。(2)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答: _答案:(1)势利 翻云覆雨(2)正反对比手法。鲍叔牙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友之道感人肺腑,而古人的美德被“今人”像土块一样抛弃了。诗人将古人交友之道与现实作对比,给这首抨击黑暗冷酷现实的诗篇增添了

7、一点理想光辉,抒发了诗人对人情反复、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二级测试1 (2011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 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答:_(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这首词上阕重在写景。词人集中描写了初春的景象。春天来临,黄莺婉转啼鸣;微雨润滑如酥,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最惹人喜爱的是初生的青草,远远望去一层淡淡的嫩绿,走近去看,却几乎看不到春草的踪影。这些景物给人以生机和活力。上

8、阕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运用贴切自然,不露痕迹。下阕重在抒情。词人触景生情,感慨“花不看开人易老” ,美景易逝,年华易老。但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沉,反而更加萌生了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答案:(1)初春。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2)上片描写“ 莺语” “草色” “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2 (2

9、011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 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注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答:_(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答:_(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答:_解析:(1)首句总写李白诗歌当世无双,次句赞其思想卓尔不群,三、四句评价其诗风。(2)结合注释

10、可知, “渭北”和“江东”是杜、李二人此刻所在,两个地名对举,意在表明彼此的牵挂,再结合诗题中的“忆” ,便不难分析出作者的思念与牵挂之情。表现手法可以从情与景、虚与实的角度切入,也可以考虑联想、想象或象征、拟人、对偶手法的运用。(3)“构思脉络”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可结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并参考(1)(2)小题作答。答案:示例:(1)诗坛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的风格,清新、俊逸。(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

11、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3 (2011泉州五中高考前最后一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1)本诗诗眼是什么?首句是怎么表现诗眼的?答: _(2)诗歌最后一句又是怎么表现诗人情感的?答:_答案:(1)离恨。 炼字:“系”暗含“柳枝”的题意,因此船也就与赠别之情相连,含蓄地抒发了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景。反衬(以乐写哀) :漂亮的船静静地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上,又与岸边杨柳相衬,宁静优美的画面恰恰表达了诗人心中面对离别的万般不舍。(选择一点回答即可)(2)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离恨”化

12、为有形的可以被“载”之物。仿佛可看到诗人含泪目送征帆远去, “离恨”所具有的沉重的分量,就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4 (2011东北四校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子 规吴 融 举国 繁华委 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注】 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国:指故国。 委:舍弃,丢弃。(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_(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

13、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对比;作者将在 “他山”(指异乡)啼血、飘荡的杜鹃与“旧苑”(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青葱拂郁,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构成对比;鲜明地表现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苦无门的悲惨命运。(2)既表达了由于作者受累罢官,流寓荆南时的仕途失意的痛苦之情,又表达了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用漂泊孤苦、痛苦悲啼、居无定所的杜鹃自况来表达情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雨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 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 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 ,西风吹客衣。【注】

14、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 (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1)第二联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_(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答:_答案:(1)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 ,也可。)(2

15、)同意。虽然诗题是“雨” ,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三级测试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阻风 注宋 琬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注】 宋琬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答:_(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1)此句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

16、分漫长;实喻未来的仕宦之路,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2)诗人将巨浪与“征人泪”作类比(或以巨浪比喻征人泪) ,征人的泪水竟如长江水一样可以随风作浪,并且以江上的如雪白浪来比喻白发(或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和长江都为西风阻行而愁白了头发),更是新奇之至。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或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相见欢李 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词的上片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词人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答:_(2)下片中“胭脂泪

17、,相留醉,几时重”一句是词人的直抒胸臆吗?试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答:_答案:(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林花凋谢、春红已去、风雨交加的暮春图景。词人借此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感慨。(2)不是直抒胸臆。词人移情于景,采用比拟的手法,将林花人格化,写其流泪留人,巧妙地将词人的迷离和惆怅的心绪表达了出来。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红叶唐 韩 氏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行 宫唐 元 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析其异同。答:_(2)韩诗委

18、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答:_答案:(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不同点: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凄凉哀怨、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2)韩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元诗:反衬或乐景写哀或相互映衬或托物言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居柳宗元久为簪组 注 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答:_(2)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 ”你如

19、何理解?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闲散、自然、安逸、宁静。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诗人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不劳动的时候,就荡起小船,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简单描述即可,不必如此详细。)(2)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 “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 ,故言“不怨” 。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

20、投闲置散的无聊, “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 “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 注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 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器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_(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

21、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答:_答案:(1)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 、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对朝政的不满; 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想以山水自娱, 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 甫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 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

22、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答:_答案:(1)以静衬动, “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寓情于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虚实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

23、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表现当时的离别之景。(2)诗歌首联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 “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孤寂哀痛之情。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锦帆落天涯那答 注 ,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

24、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注】 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1)“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2)“玉箫寒、江上谁家? ”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_答案:(1)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抒发了昔盛今衰的伤感。(2)“寒”字十分传神。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歌子贺 铸 注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

25、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注】 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答:_(2)词的下片写了作者日常生活中的哪四件琐事?请用四组二字词语加以概括。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这些生活琐事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1)上片描绘出一幅闲适恬淡、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词人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周围树木成阴,枝头上黄鹂婉转啼鸣,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落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词人观疏雨、沐轻风、听黄鹂、友白鹭,怡然自得,其乐陶陶。(2)写了饮酒、下棋、睡觉、题诗四件生

26、活琐事。饮酒而“易醉” ,下棋而敌手“难逢” ,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作者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自取其乐。透露着作者孤寂落寞、知音难求的情怀和无所事事、壮志难酬的痛苦。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不 见 注唐杜 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答:_答案:(1)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意思对即可 )(2)对比手法。颔联通过 “世人”与“我” , “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理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