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莫莉的职业前面讨论过理性和欲望、规则和权力的话题,不过凡事都有特例。世界上有一种人,拥有无比强大的欲望,却完全没有任何理性,总在挑战一切既定的规则,却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服从,这是一种什么人?各位带过小孩的,就知道我这句话的意思了。婴幼儿状态下的“人”不仅生理上完全不能自理,而且总是做各种毫无理性的事情,无时无刻不需要大人的照顾,带小孩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娶个老婆,生个娃娃,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对于带小孩的妈妈来说,生育子女对她的生活轨迹有重大的影响,即使以维多利亚女王之尊也不能避免。女王在写给长女维多利
2、亚公主的信中,曾经透露过很多苦衷:“亲爱的女儿,你说给予一个不朽的灵魂以生命,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但我自己却难以有这种想法。整天哺育婴儿和换尿布,让很多优雅而聪明的淑女走上毁灭之路。我有九次怀胎十月,担负真正的痛苦(还要处理很多公务),像折断翅膀般要让一个无知的幼儿长大成人,女人需度过多少难关!我说不出我的痛苦、我的感觉、我的奋斗。当我们带你回你自己的房间,而你却哭闹得很厉害的情景,彷佛还是昨夜的事。”假如不考虑保姆和老人帮忙,完全带孩子的妈妈是不能工作的。就算按照现代中国的生活节奏,带一个小孩,从受孕算到幼儿园最低也需要 4 年。妈妈生育2.2 个小孩,意味着 8.8 年不能工作。假设一
3、个女生 18 岁上大学,25 岁硕士毕业,26 岁结婚,27 岁怀孕(够快吧),她第一次工作的时间是: 36 岁。36 岁第一次参加工作的、 2-3 个孩子的妈妈,哪个单位要呢?反过来说,不能就业,又何必读到硕士呢?如果只考虑生育的话,16 岁也是可以的。我这里还没有讨论更高学历、比如女博士的情况。大学女教师的学历高,平均生育年龄将近 30 岁,我在身边见过太多事业家庭两面操劳的妈妈,实在是替她们感到辛苦。这还是政府鼓励独生子女的中国,如果再生 2-3 个孩子,怎么办?现代意义的男女平等,主要是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是简单的“男女都一样”,更不“男生能做的,女生也一定能做”。这就是“女生课”的基础
4、知识:因为有生育方面的差别,因此在教育、工作、财产、婚姻等等问题上,男女两性需要有差别的对待。 前面提到英美文化中对身体的态度:discrimination,其实最主要的discrimination 有三个:民族、阶级和性别。民族和阶级都分析过了,最后这个性别的差异,就在于女性要负责生育,无法和男性一样参加生产活动。如果说英美文化有某种二元论,男女两个性别本身就是最大的二元论,大家可能已经熟悉了这种思维方式:凡是有“差别对待”的地方,必然意味着有“歧视”,又会引发身体和精神的争论。因为女性要生育,必然带来的结果是:生育期间母子的生活费用,都要由父亲提供,这也是婚姻制度本身存在的最主要的理由。一
5、男一女一起吃饭,可以下馆子;一起赚钱,可以办公司;一起讨论文学艺术,可以建学校;唯有组织家庭,必须与性和生育有关。结婚这件事,简单的说,就是男人出钱,女人出力,合作生小孩。如果女生接受了这笔钱,那妻子和丈夫的关系,就不仅是简单的爱情问题了,而是一种财产的单向转移。为什么谈恋爱的时候吃饭总是男生请客?因为对追女生的男生来说,如果你有诚意在今后的几十年内给她几十万元,就不会在意开始这区区几百元饭钱。说的再直白一点,对女性来说,结婚和上班在赚钱方面是等价的。“妻子”是一种职业“全职主妇”。(在中国这个绝大多数女性都就业的国家里,写出下面这段文字,我个人感到极大地危险,在我工作的外语大学尤其如此,请各
6、位娘子军的平底锅拍的不要太狠,至少看完我的全文再拍,婚姻法极为复杂,稍一不慎就是危险。)经过几十年“没有性别”的教育,大部分中国观众对“全职主妇”已经很隔膜,有时候甚至会闹笑话。比如电影钱学森,蒋英出场亮相的桥段:蒋英成功的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下台后遇到久别的钱学森,台词是这样的:不知各位什么感觉,我是一口水喷到了屏幕上。编剧的意思,当然是想表现蒋英的优秀,可惜他的词典里没有“贵妇人”这个概念,配了一段伦敦东区纺织女工的台词。蒋英这样的家庭,女孩子学习音乐和艺术,绝不可能是为了走穴挣钱,你拿蒋英当张钰吗?挣钱是钱学森们的事,贵妇人在公开场合只是讨论花钱,比如英国王妃戴安娜,主要的社会活动就是“做
7、慈善” ,说白了就是花钱购买社会声望。蒋英的这句台词应该是这样的:“我刚参加某某夫人的沙龙,还要给印度的水灾孤儿进行了募捐,不行。”(PS,电影中蒋英的错误设定比比皆是,挑不胜挑,聊举一例而已。)相反,十七世纪以后,英国再也没有经历过剧烈的社会革命,他们的家庭观念抱歉很多中国读者肯定很不喜欢比较保守,直接的说比较“封建”,和中国传统社会倒是有些类似:女人不应该外出工作,而应该在家做饭带孩子。即使经过一轮妇女解放风潮,今天英美国家已婚女性,第一职业仍然是全职主妇,而且越是上层家庭越是如此。比如金妮的妈妈:莫莉卫斯理。莫莉本人是巫师,毫无疑问也在霍格沃茨学习过魔法,但莫莉根本不“上班”,她一共生了
8、 7 个孩子,一直在打理卫斯理家的家务。莫莉凡是出场亮相,手里都离不开餐具,男人们坐下吃饭的时候,她总是站在灶台边忙碌。前面一张剧照不是特例:哈利波特 II哈利波特 III哈利波特 V相反,她的丈夫亚瑟下班之后,一向是直接上饭桌的。别以为莫莉的社会地位低,在英美国家,全职主妇不是“没文化的家庭妇女”,而是一个很高端的职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层社会的标志。戴安娜、凯特这些“王妃” 们就不用说了,四代布什夫人:芙罗拉、多萝西、芭芭拉和劳拉,都是几十年在家相夫教子,从不外出“工作”。布什家的孩子多,布什总统的曾祖父塞缪尔和祖父普雷斯科特夫妇,都是 3 子 2 女,老布什夫妇共有 2 女 4 子,除1
9、女夭折之外,剩下的小布什兄妹五人,也都分别生育了 2-4 个子女,从而构成庞大的布什家族。 全职主妇的职业荣誉感可一点都不差,有比把孩子带成总统更重要的工作吗?即使是女性政治家,从政的前提也是先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共和党方面一贯比较保守,2008 年副总统候选人莎拉 佩林,是 5 个孩子的母亲,她竞选公职的重要资本,就是怀孕后检查出婴儿有唐氏症,却拒绝堕胎,从而被选民认为“符合美国价值观念”。佩洛西和佩林民主党方面也有例子,比如现任众议院女议长佩洛西。她出生在政治世家,父亲是五届联邦参议员,哥哥是市长,年轻的时候就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可是结婚之后,佩洛西用 6 年时间内连生了 5 个孩子,然后就一
10、直做全职主妇,直到最小的孩子上了中学,才开始竞选,最后成为美国首位女议长。她缺乏政治才能和野心吗?只是把孩子扔到家里出来选举,根本选不上而已。(有人也许会想到希拉里,后面我也会分析一下。)跟大家的印象相反,贵族家庭不反对女性接受教育, 看看林黛玉和薛宝钗读过多少书就知道了,但她们上学的目的,不是去学习挣钱的技能,而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便做下面三件事:第一,找到有同等修养的丈夫,把自己嫁出去;第二,婚后举办沙龙、出席舞会、帮丈夫打理社交圈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为家族培养下一代琴棋书画这些提高美感和灵性的课程,必须在幼儿时代就打好基础,从妈妈的怀里就要开始,比如哈利波特中,罗恩的国际象棋就下得
11、很好,而麻瓜家庭长大的哈利和赫敏都一般般。现实生活中,家境较好的同学往往才艺较好,经济条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长本身就玩得不错,这方面甚至需要好几代人的积累。莫莉并不是弱者,她身体强壮、性格热烈、亚瑟反而是个脾气比较和善的男人。但是,莫莉的言行一直恪守妻子的身份,他们家也一直强调男性和女性的差别。比如哈利波特 II,罗恩偷开亚瑟的老爷车接亚瑟,莫莉很不满,但教育子女的工作必须由爸爸进行。哈利波特 II莫莉不是不会训人,哈利波特 II中一封咆哮信就训的罗恩心惊肉跳,但是丈夫在场的时候,妻子要树立丈夫在家庭中的权威,自己还是恪守做饭的职责。她也把这些教给了女儿。电影里,金妮和哈利波特谈恋爱,靠什么手段抓住哈利的心?哈利波特 VI,圣诞节金妮烤的馅饼,看样子味道还不错,哈利直说“真好吃”。刚才分析过,女孩的缝纫、刺绣、厨艺这些手艺活,都是需要妈妈亲自教的,做饭方面,看来莫莉没少给金妮开小灶。其实味道还在其次,关键是通过这一做法,表达金妮对未来丈夫哈利的态度。从哈利的角度来看,从小失去父母,金妮能给他大家庭的温暖,还能帮他培养下一代小哈利,这才是哈利最需要的,远比擅长背书和冒险的赫敏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