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经选读_期末复习导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32964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经选读_期末复习导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经选读_期末复习导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经选读_期末复习导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经选读_期末复习导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经选读_期末复习导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经选读绪论 导读 绪论内经非一时作品,最后成书在西汉末之前。 非一人所著,类现代的文献汇编。最早提到内经书名的:西汉七略艺文志已亡佚。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内经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最早明确指出内经包括两本书的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素问之名,始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灵枢最早称为九卷。初见于汉末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晋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称为“针经”。 灵枢之名,始见于唐王冰序。在其注书中将“灵枢”与“针经”混称。第一个注释训解素问的是南朝齐梁间人全元起(素问训解/素问全元起注)。隋朝杨上善以此为底本撰黄帝内经太素。 现在通行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就是经王冰收集整理,重新编次,并经宋林亿等校

2、正。宋刘温舒又补本病论刺论。素问上古天真论导读素问上古天真论1早衰的原因:(1)以酒为浆;(2)醉以入房 ;(3)不时御神 ;(4)起居无节 ;(5)以妄为常 2第一部分小结:养生的原则(基本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避邪防病;恬淡虚无;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欲保精。(注意每个法则的含义)3人体生长衰老的自然过程。女子/男子每个阶段的外在特点。两个名词:天癸,在肾气的作用下产生的与生殖、生育、性机能成熟有关的物质。肾气,泛指肾中的阴精阳气,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物质。本部分启示: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生长壮老过程直接相关,肾气是生长壮老的物质基础,肾气对生长壮老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如

3、下文还提到年老有子的最根本的原因即为肾气有余(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肾气有余)。阴阳应象也提到了不知调阴阳(名词:七损八益),导致肾气受损而早衰的问题。4.“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文理和医理。(1)体现了整体的观点;(2)肾精来源于先天,培育于后天;(3)肾以闭藏为主,有藏也有泻。内经第二单元导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阴阳的总纲:神明之府: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处所.神:阴阳不测谓之神. 明:使物昭昭谓之明. 神明,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治病必求于本。2、阴阳的升降。理解“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胀。”三对清阳、浊阴(会背诵、解释。 )

4、 3、药食气味的阴阳气(阳):厚(阳)阳中之阳发热(助阳发热) 如附子。薄(阴)阳中之阴发泄(发汗疏表) 如麻黄。味(阴):厚(阴)纯阴(阴中之阴)泻(攻泻):如大黄。薄(阳)阴中之阳通(通利):如泽泻、木通。因此: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会解释)5、阴阳的关系:互根互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相互制约-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相互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相反相成 阳化气,阴成形/阴静阳躁。清浊升降 寒气生浊,热气升清。清浊易位则病。7、六淫致病,阴阳病证不同:六气为病的原文 (

5、 风胜则 热胜则 寒胜则 燥胜则 湿胜则 )8、伏邪发病观。9、理解词句。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以阴阳为纲判断预后和转归。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缪刺法。体现了古人的整体观。七损八益 尺寸 权衡规矩内经第三单元导读素问六节藏象论1、小名词:名曰器 至阴2、理解“五本”指的是什么(含义要会说),分别对应哪一脏。(生之本 气之本 封藏之本 罢极之本 仓廪之本)3、凡十一藏取决于胆:李东垣强调胆气升降对全身脏腑的重要意义。张景岳强调胆功能特殊,重要。素问五藏别论1、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功能: 藏而不泻,类比地藏万物. 形态: 中空2、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功能: 泻而

6、不藏, 类比天运不断. 形态: 中空3、五脏和六腑的功能特点,并解释原文: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藏中亦有泻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泻中亦有藏 .临床意义:脏病多虚,虚则补之,补中寓通; 腑病多实,以通为用,脏实治腑;虚证补脏,实证泻腑。4、魄门亦为五脏使:肛门的启闭功能,倚赖五脏之气的调节。肛门的启闭又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腹泻便秘治五脏;腹泻、便秘又可伤五脏,出现危重病证。理解其临床价值。素问经脉别论1、掌握饮食代谢过程。“毛脉合精”等小名词的含义 。2、掌握水液代谢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脏有哪些?内经第四单元导读 灵枢本神1、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提示针刺当

7、本于神.具体而言,有 4 点:病人精神状态可影响针刺的疗效 ;调节病人的神气可诱导针刺得气;医生在针刺时须全神贯注细心观察;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志变化,了解脏腑之虚实,从而确定治则治法.2、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魂:属阳,主意识、知觉、谋虑之类抽象的精神活动。魄:人随先天精气产生的精神活动,属阴,因其依附于先天精气,生来具有,故为本能的运动及痛痒感觉等。3、人的思维过程:所以任物者。4、神的摄养:(1)神形共养;(2)调节阴阳;(3)对外顺应四时,避邪防病;(4)对内调和精神情志、饮食居处。5、神伤,则:气机紊乱;直接损伤脏腑;神志异常. 6、名词:五神脏(见课本导读)灵枢营卫生

8、会1、营卫 生成:人受气于谷。特性: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何谓清?何谓浊?)。运行:营在卫在。夜半营卫大会于手太阴肺。2、老人昼不精,夜不瞑的原因:气血衰(肌肉枯)、 营卫气道涩而不畅、五脏之气相搏 、营气衰少、卫气内伐。提示:治疗失眠可从调和营卫、补益气血着手。3、漏泄发生的机理:内有热饮食入胃,卫气不固,皮肤不密,为风邪所伤,致卫气外泄,汗出如漏。4、气血同源、汗血同源问题。(1)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营卫之气源自水谷精气。血液亦由水谷精气化生而来。气血同源。(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被劫夺者如大出血之类不要再用汗法治疗 。大量出汗的患者不要用放血疗法。医理:汗乃津液所化,血亦由水谷精微

9、和津液化合而成,汗血同源。在病理情况下,失血亦必伤津,汗血两伤必致阴液枯竭。同理失汗则伤津,必致血不足,若再放血会导致阴枯而危笃。(3)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两”,夺汗+夺血) 5、三焦的位置和功能。背诵并解释“上焦如下焦如渎”。内经第六单元导读灵枢百病始生1、三部之气 2、内经发病学观点: 不得虚邪不发病。突出外因。 逢虚邪未必发病。正气存内,抗邪于外。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发病时,正虚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前提。反映了内经以内因为主的发病学观点,同时又不忽视外因。3、传变: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最终日久成积。4、积的病因病机。(1)总纲(2)三点病因病机思考:根据本文所论积的病因病机,应该怎

10、样治疗积? 5、出血的三种转归。其中“阳络伤”、“阴络伤”相关原文会背会解释。素问生气通天论1、阳气的生理(4 点)2、阳气的病理:(8 点)重点疾病,需掌握其病机、症状、预后转归和治疗。注意文中的重点词句含义、机理。阳失卫外,四季外邪侵犯人体。时邪,风、寒、暑、湿 ;伏邪发病,洞泄、疟疾、痿厥、温病。阳亢精绝 煎厥阳气厥逆 薄厥阳气偏阻 偏枯阳气郁遏 痤、疔疮、齄、痱阳热内盛 大丁阳虚邪恋(筋纵,其若不容) 善畏惊骇/痈肿/偻/瘘/风疟 阳气挡隔 上下不并,阳气不通3、阴精阳气关系:()相互为用,相互依存: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故也。” ()互相制约: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

11、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4、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五味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五脏精气之本源。但若饮食太过,也可成为损伤五脏精气的重要原因。此内经过则病生的发病观点。素问举痛论1、解释“百病生于气也”的含义。2、“九气为病”原文背诵、解释。素问至真要大论1、什么叫病机?2、背诵并解释病机十九条原文。内经第七、八单元导读 素问热论1 、热病、伤寒的定义重点:何谓伤寒(含广义、狭义概念)2 、六经热病的症状,传变规律,预后及其治疗原则。重点:出现三种不同预后的原理 ,尤其是为什么“ 两感于寒必不免于死 ”。3 、“两感”的症

12、状、传变和预后。重点: 两感的含义 (含义、病机、特点)。4 、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病理,治则及热病的禁忌。重点: 遗、复的机理 。5 、背诵内容:( 1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者,必不免于死。”( 2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3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评热病论三阴交、风厥、劳风病的症状、病机、治疗及预后。并掌握相关重点注释内容。素问咳论1、“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聚于胃,关于肺”。二句提示了什么问题?2、脏腑咳的总特点是什么?具体每一脏、每一腑的咳都有哪些症状表现?3、咳的传变规律是什么

13、?结合脏腑咳的症状表现,谈谈这种传变提示你怎样的治疗思想?4、思考:现代临床上,如何治疗脏咳、腑咳?素问举痛论1、 疼痛病机的总纲 (原文会背、会解释)2、14 种疼痛的症状及鉴别 3、14 种疼痛的病机归纳素问痹论 1 、痹证的成因、分类、传变2 、脏腑痹的成因及症状 3 、预后及治疗4 、营卫之气与痹证的关系5 、肢体痹证的各种证候及机理 说明 课文 1,2,3,4 部分为重点内容。第 5 部分 为理解内容。细节:解释什么叫“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什么叫“胞痹”。背诵:“风寒湿三气为著痹也。”“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乃伤。”背诵部分,为需要重点理解的原文,会要求阐述文理、医理。 素问痿

14、论1、发病规律、病机和症状 其中病机以及 “ 肺热叶焦 ”的含义要求重点掌握。 2、病因 强调以内因为主 3、鉴别诊断 4、治则及治痿独取阳明的机理 其中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机理要求重点掌握 5、痿证痹证的比较 (重点掌握)素问厥论1、寒厥、热厥的病机总纲。原文会背、会解释。2、寒厥热厥分别有怎样的病因病机 ?3、昏厥的发病机理是什么?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灵枢水胀1 、水胀、肤胀、鼓胀的症状特点、鉴别诊断2 、肠覃、石瘕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3 、治则治法素问汤液醪醴论水肿病的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和方法。相关重点词句要会解释。素问奇病论脾瘅的病因 病机 治疗 转归素问脉要精微论一、诊法常以平旦(

15、“ 诊法常以平旦” 的原理、什么叫平旦)。重点掌握。二、全面诊察,掌握病情1、诊法总纲(切脉必须与视精明察五色结合起来)2、切脉动静(重点掌握“ 大则病进;数则烦心;涩则心痛 ”等细节的阐述)3、视力精明,察五色( 具体望五色善恶都包含哪些内容,其共同点是什么?相关小词句,会解释)4、五脏,每一脏的失守具体有哪些表现?重点掌握。5、什么叫五府?分别有什么临床意义?重点掌握。三、脉应四时,脉合阴阳(重点:背诵、解释 “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冬应中权 ”)四、以梦测病五、诊脉之道( “ 持脉有道,虚静为葆”的含义 )六、尺肤诊法( 何谓尺肤诊 ) 素问玉机真藏轮1、掌握“四难治”、“四易治”分别指什么?2、掌握五实、五虚的具体含义及其相关的转归、机理。内经第九单元导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因势利导的方法包含哪三方面内容?会背诵、解释具体每个治法。2、如何以阴阳为纲调治气血?(血实、气虚)素问汤液醪醴论1、关于神机 :什么叫神机?神机能使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什么叫“神不使“?2、背诵并解释“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至真要大论1、什么是从治?具体包含哪些治疗方法?会背、会解释每个治法。2、什么是反治?具体包含哪些方法?3、解释“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