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语》品读之“德”的解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3206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品读之“德”的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语》品读之“德”的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语》品读之“德”的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语》品读之“德”的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语》品读之“德”的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语品读之“德”的解读摘要:德在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思想观念,人们对其内涵有各式各样丰富的解释。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于德之思想在继承先人优秀的诠释基础之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发挥了其先进的时代精神,使“德”字具有其独特的思想魅力与时代特征,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但作为孔子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其在研究深度方面不及“礼” 、 “仁” ,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关键词:论语 ;孔子;德 引言: “德”在论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重要概念在全书共出现 40 次。在先秦文献中记载的有关孔子对于“德”的论述中, 左传 、 国语以及孟子均有两条,而荀子中出现了四条。道

2、德在当今的社会语言中指的是一种根据社会舆论及人的自我信仰来进行维持以及规范自身行为的加和。在论语中, “道”与“德”其实是分开的,其中“德”有其独立,且意义深刻的含义。 一、 论语中“德”的四种含义 (一)祭祀行为的祖宗之“德” 论语?学而中, “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曾子在某一具体事物上提出一个要求,认为百姓若都能严谨慎重对待父母的葬礼,并缅怀追思远代的祖先,则淳朴民风可以重回。此处的“德”指的虽然是一种祭祀意义上的行为,但也是祖宗之德的起始之处,但是这种“德”并非出自孔子之口,并不能代表是孔子对“德”的理解。 (二)顺天道之“德” 论语?述而中,子曰:“天生德于予,桓?s其如

3、予何?”这句话中提到的“德” ,在人伦道德上的理解依旧无法解释完整,也会使解释太过主观。因此,此“德”应为顺天道之“德” 。 论语?为政中,“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中提到的“德”便不能以第一种中祭祀行为的祖宗之“德”来解释,这种“德”应当是孔子本人提出的一种关于节操、品质,但是若是与“德”顺天道之意进行结合,顺天道为政,君主就可以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安居自己所处的位置,众星环绕。 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这里的“德”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态度,认为人其实应该以德的方式来顺应天道,培养自己“仁”的品性,从六艺。这里的“德”即专为“道”而提

4、出,与老子提出的“道”与“德”彼此相连是有关系的。论语?泰伯中,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从本句可以看到,孔子是非常欣赏泰伯的三让天下之行为,将其比作是至德之人。此处的“德”可能会被认为是泰伯具有良好的品格,其实不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泰伯当时的形势非常之后,完全可以不?位,但是其让位可能是由于他明白了顺天之德,因此做出一些别人看上去是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自身周全。因此,这里的“德”可以理解为是顺天道之“德”。 (三)人伦道德 人伦道德是关于维护社会的道德秩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指导理念。在论语?为政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5、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此句中的“德”与前面的两种“德”含义不同,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此句的“德”作出了解释,认为“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因此,这句话中的“德”更加倾向于社会道德的内涵。而在论语?泰伯中“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日: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从此段可以看到,孔子非常认可周文王之德,认为其在得了三分之二天下之后依旧侍奉英超这一点是符合人伦道德及社会道德的。 (四)人的优良品性 论语中的“德”在涉及到人的优良品性方面占篇幅比例最大

6、,这也是孔子对“德”的倾向性理解。在论语?里仁中,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论语?雍也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 ”论语?述而中, “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等,都是孔子对于人优良品性的“德”之评价。 二、 “德”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 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实际上是一种伦理道德化的统治。统治者在进行实际的独裁专制的同时也喜欢将其赋予伦理道德的含义,这是统治者维护自身封建专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周初,就已经有统治者提出“明德慎罚”的口号,孔子则提出了“道”的社会原则及理想,认为实现“道”需要“据于德

7、” ,因此,孔子大呼“为政以德” ,并且将其与“政” 、 “礼”与“刑”对照,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效果上来对“德”的优势进行解释。 后人则将孔子的“德”与“道”联系起来,称之为“道德” ,概括所有的品德项目,是人们在处理人之间关系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与“伦理”联系起来合称为“伦理道德” 。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已经意识到,若想维护宗法等级的社会结构,需要封建伦理道德的调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因此,道德伦理的政治化,其实是传统的中国社会的极具特色的思想之一。这一特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孔子倡导的社会原则,也与其提出的“据于德”相关。孔子提出的“德”没有任何的欺骗意义,对于抑制统治者的放纵及残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德”的积极影响之处。 结语: 大道之源,贵在为德。 论语中“德”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对于现代人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自身的德育、道德评价以及自我管理和修身养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语之“德”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提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源泉。 参考文献: 1张诒三.论语中“ 德“的多维分析及其现实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9, (4): 58-60. 2王进.论语“ 智德“思想刍议 J.船山学刊,2010, (1):90-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