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中天教 授禅 宗的境 界 在中欧国 际工商 学院的 演讲整 理稿 禅宗说 , 放下屠 刀, 立 地 成佛。 这 说明什 么呢? 成佛在 瞬间, 人人可 成佛, 关键在 觉悟, 方式无 所谓。 这是一 个智慧 的境 界,一 个自由 、自觉 和自然 的境界 。 易中天 (资料 图) 禅宗是 一种中 国的学 问,中 晚唐之 后成为 汉传佛 教的主 流, 也是汉 传佛教 最主要 的象征 流派之 一。 我 们中华 民族智 慧的 结晶最 早是周 易, 然 后是先 秦诸子 , 再然 后后是 禅宗, 禅宗 代表了 中国智 慧的一 个新的 阶段。 什么是 禅宗 什么是 禅宗? 先解释 一下什 么是禅 。禅本
2、身的意 思是静 虑, 原本是 佛教的 一种修 行的方 法。 具 体的方 法就是 打坐, 盘腿 坐下, 安安静 静地想 。 不是 想, 叫 非想; 不是不 想, 叫 非非 想,最 后进入 一种什 么境界 呢?想 入非非 。 用最白 的话来 表述坐 禅, 就 是发呆 , 这是 佛教的 一种修 行方 法。但 禅宗不 是坐禅 ,禅宗 是佛教 的一个 宗派。 禅宗是 怎么产 生的呢 ?据禅 宗自己 的说法 , 是有 一次释 迦牟 尼佛祖 在灵鹫 山开大 法会说 法时产 生的。 因为佛 祖自己 是没有著作 的, 他 的弘法 传法就 是靠开 大法会 , 办讲 坛。 弟 子们 把说法 的内容 记录下 来, 这
3、 个就叫 做佛经 。 所以 佛法上 第一 句话就 是“如 是我闻”, 意 思是说 我当年 就是这 样听佛 祖说 的。 这一次 佛祖开 大法会 讲得非 常精彩 , 可以 说是金 莲点地 ,顽 石点头 , 天花 乱坠。 这个时 候佛祖 就拿下 一朵花 , 问你 们明 白吗? 所有人 都不明 白。只 有一个 叫摩诃 迦叶的 弟子笑 了, 他笑了 以后, 佛祖就 说了这 样一段 话:“ 吾有正 法眼藏 , 涅 妙心, 实相无 相, 微 妙法门 , 不立 文字, 教外别 传, 付 嘱摩 诃迦叶 。” 从此 , 禅 宗就产 生了 。 而 且佛祖 还给摩 诃迦叶 指定了 接班人 , 那就是 阿罗陀 。一路
4、传下去 之后, 到了第 第 28 代就是 菩提 达摩。 菩提达 摩到了 广州之 后, 一 路北上 到了当 时的南 京, 当 时的 皇帝是 梁武帝 , 非常 信奉佛 教, 他 说我皇 上不做 了, 我 去做 和尚。 后来文 武百官 又把梁 武帝从 寺庙当 中赎回 来。 梁 武帝 问菩提 达摩: 我有没 有功德 呢?菩 提达摩 说你没 有功德 , 因 为你赞 助是为 了求回 报,所 以你没 有回报 。 后来就 谈不拢 了, 菩 提达摩 就继续 北上, 来到长 江边上 。 菩 提达摩 从江边 摘了一 片芦叶 扔到江 里, 然 后就过 江了, 这是 “一苇 渡江” 的典故 。 菩提 达摩到 了嵩山 ,
5、 面壁 九年。 据说 当时鸟 在他头 上筑巢 都不知 道。 当 时所有 和尚都 要念经 、 打坐, 因 为他不 动的, 唯其独 特, 所 以引人 注目。 菩提达 摩是 禅宗一 祖, 然 后有二 祖, 三 祖, 把 禅宗发 扬光大 的是六 祖惠 能。 慧能本 身是俗 家人, 姓卢, 出身败 落的仕 宦家庭 , 以砍 柴为 生。慧 能听说 湖北蕲 州黄梅 双峰山 弘忍大 法师的 金刚 经 讲得最 好, 就 去找弘 忍法师 。 弘忍 法师问 他是哪 里人啊 ?他 说我是 闽南人 , 弘忍 法师说 闽南人 不是野 蛮人吗 , 怎么 还可 以学佛 呢?慧 能说不 对, 人 有南北 , 佛没 有南北 ,
6、闽南 人怎 么就不 能学佛 呢?弘 忍法师 一看这 个人了 不得, 很有慧 根。 但是他 没有表 现出来 , 说那 好, 你 就到厨 房去吧 。 当时 学佛 首先要 到厨房 去干活 。 相传弘 忍为传 衣钵, 命弟子 们各作 一偈以 呈,神 秀作偈 云: “身似 菩提树 , 心如 明镜台 , 时时 勤拂拭 , 莫使 惹尘埃 。” 弘忍法 师认为 神秀“ 未见本 性”, 所以没 有托付 衣钵给 他。 因为佛 家讲是 四大皆 空,你 还有一 面镜子 ,就是 没有得 道。 结果慧 能就从 厨房跑 出来说 , 我也 写一个 。 大家 都在笑 他头 发都没 有剃度 , 又不 认识字 , 怎么 写呢? 慧
7、能请 一位香 客帮 他记录 下自己 的偈子 :“菩 提本无 树, 明 镜亦非 台, 本 来无 一物, 何处惹 尘埃。” 弘忍法 师看了 以后大 吃一惊 , 心想 这才是 正宗的 禅宗, 衣钵 要传给 他。 弘 忍法师 就给慧 能讲 金刚经 , 讲 到一半 慧能 就明白 了。 然 后, 弘 忍法师 把衣钵 传给慧 能。 为 避免和 神秀的争执 ,弘忍 法师就 带慧能 去南方 。 走到江 边, 有 一条小 船, 弘 忍法师 说:“ 河当你 渡, 我 渡你 过河。”慧能 说:“ 迷时师 渡, 悟 时自渡 。”弘 忍法师 很是 欣赏。 后来, 慧能又 回到广 州岭南 , 隐姓 埋名十 几年。 后来 弘
8、忍法 师死了 , 也没 有传下 衣钵, 因为神 秀学问 高, 大 家都 推他为 住持。 慧能在 岭南隐 居 15 年 。 有一 次在广 州法性 寺拜访 印宗法 师, 值印宗 法师讲 涅经 ,有 两个僧 人辩论 风和幡 。一僧 曰: 风动; 一僧曰 : 幡动 。 争论 不休。 惠能说 :“不是风动 , 亦 非幡动 ,仁者 心动。” 印宗闻 之竦然 若惊。 印宗问 慧能: 听说五 祖弘忍 大法师 的衣 钵传人 六祖南 下了, 莫非就 是你? 慧能便 出示衣 钵, 印 宗欢 喜赞叹 。 随后, 集合僧 众, 在 法性寺 菩提树 下为慧 能剃发 , 又请 著名 的智光 大师等 为他授 具足戒 。 两月
9、 后, 慧 能即于 寺中菩 提树 下, 为 大众开 示禅门 。 后来 就创建 起了禅 宗南宗 。 我们 现在 说的禅 宗,就 是慧能 创立的 禅宗。 佛教的 中国化 为什么慧能创立的南宗这么兴旺?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佛教 的中国 化。 任何外 来文化 进入中 国要想 站住脚 , 都必 须中国 化。 历 史上 很多外 来宗教 , 比如 伊朗的 摩尼教 、 以色 列的犹 太教、 基督教 (大 秦景教 ) 也传 入了中 国, 但 在中国 的势力 都没有 佛教 大,就 是因为 佛教中 国化了 。 中国文化是一种世俗的文化。中国人热爱的生活是四世同 堂、 男 耕女织 这样一 种家族 式的生 活。 而 佛教的
10、 出家人 , 不 姓自己的姓氏,取得一个法号姓释,这在儒家看来是“ 无 父”; 出家人 见到皇 帝不磕 头, 双 手合十 叫阿弥 陀佛, 儒家 叫“无君”; 无父无 君则是 禽兽。 和尚还 不能结 婚生孩 子, 按照儒 家的说 法,“ 不孝有 三无后 为大” 。 所以 , 印度 传来 的佛教 和中国 的世俗 文化有 很大的 冲突。 此外, 世俗里 还有 很多东 西, 例 如 做官发 财, 男 欢 女爱, 信 了佛教 什么都 没了。 因为这 些冲突 ,佛教 必须中 国化, 禅宗做 到了。 首先, 禅宗认 为净土 是不存 在的。 佛教有 一个基 本的教 义, 只有一 个字, 就是“ 苦”。 释迦牟
11、 尼原本 是迦毗 罗卫国 的皇 太子, 他出家 了, 因 为有一 天出王 城的时 候, 看 到的都 是生 老病死 , 他看 到的都 是苦。 什么地 方不苦 呢?西 方净土 。 而 禅宗认 为西方 净土是 不存在 的。慧 能说, 东方人 苦叫西 方, 那西方 人苦叫 何方呢 ?这个 逻辑不 对。 慧 能说的 西方净 土实 乃心中净土,所以慧能说:“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 他 的拯救 道路是 自己内 心的清 净,而 不是呼 唤佛的 拯救。 第二, 禅宗提 出读经 无用的 思想。 禅宗之 前, 佛 教修行 要读 经书, 但禅宗 认为读 经是没 有用的 。 有一 个人听 禅宗说 不读 经, 开 始
12、 他是反 对的, 要 去找禅 宗辩论 。 走了半 天肚子 饿了,看见一 个老太 太在卖 点心。 他想向 老太太 要一些 点心, 老太 太说, 你的担 子上挑 着什么 呢?他 说是经 书。 老 太太说 , 我 问你一 个问题 , 如果 你答上 来了我 就白送 给你, 如果答 不上 来你就 走吧。 老太太 问: 金 刚经 上说, 过去心 不可得 , 现在 心不可 得, 未来心 不可得, 三心都 不可得, 请问大 和尚, 你 要点哪 个心? 这个和 尚一听 就愣了 , 我挑 了一担 经书去 找禅宗 辩论, 走到 这里连 一个老 太婆都 辩论不 过,我 还读什 么经。 第三, 禅宗也 提倡打 坐无用
13、。 慧能 的徒弟 七祖怀 让在传 法的 时候, 他的徒 弟道一 (俗姓 马, 世 人称马 祖道一 ) 每天 严格 地修持 坐禅。 怀让故 意拿了 一块砖 头在道 一面前 磨, 道 一很 奇怪, 问他干 吗?怀 让说我 要把它 磨成一 面镜子 。 马祖 道一 就说这 怎么可 能?怀 让说, 既然磨 不成镜 子, 坐 禅就能 坐成 佛吗? 马祖于 是大彻 大悟, 从此专 心修持“心地 法门”,注 重自心 觉悟, 成为禅 宗八祖 。 禅宗发 展到后 来, 甚 至发展 成为骂 佛。 唐 代有个 禅僧叫 丹霞 天然, 在应试 途中偶 遇禅僧 , 于是 转入佛 门。 丹 霞天然 曾经 骑在圣 像上, 禅宗
14、的 八祖马 祖道一 笑着对 丹霞说 :“我子天 然。” 丹霞一 听马祖 的话头 好, 就 一溜烟 从圣僧 像上滑 落到 地, 鞠 躬礼拜 地说:“谢谢 师父赐 与法号 。”从此, 他就名 为天然 了。 丹霞天 然在唐 宪宗元 和年间 (公元 806 821 年) ,到洛 阳龙门的 香山寺 , 与伏 牛自在 禅师结 为莫逆 之交。 有一次 他在 洛阳慧 林寺, 遇到天 气大寒 , 难耐 寒冷, 就取下 木佛, 烧火 取暖。寺里的住持说:“ 你怎么可以烧我们庙里的佛像 呢?” 丹霞天 然说 : “ 我是为 了取舍 利子啊 。 ”主持 很恼火 : “木佛 怎么可 以烧出 舍利子 呢?” 丹霞说 :“
15、既 然没有 舍利 子,我 就再拿 两尊木 佛来烧 吧。” 顿悟成 佛 佛陀的 本意是 觉悟者 , 觉悟的 人就是 佛, 不觉 悟的人 就是人 。 众生和 佛有什 么区别 ?就是 看你觉 悟还是 没觉悟 。 但并 不是 所有觉 悟的人 都是佛 , 成为 佛有三 个条件 : 第一 是自觉 , 第 二是觉 他, 第 三是觉 行圆满 。 怎样 觉行圆 满呢? 就是能 渡众 生。 释迦牟 尼在菩 提树下 悟道的 第一条 就是苦 。 佛祖 立下的 弘愿 就是普 渡众生 , 让他 们脱离 苦海。 这里有 一个问 题, 佛 祖如 果说立下弘愿要普渡众生,但所有人都是可以渡的吗?所 以, 禅 宗说众 人皆有 佛
16、性, 所有人 都具备 成佛的 可能性 。 为 什么众 生没有 成佛呢 ?禅宗 说因为“迷” , 迷就 是众生 , 醒 悟就是 佛。众 生为什 么迷? 禅宗解 释说是 因为执 ,认死 理, 一根筋 ,不开 窍。执 则迷, 迷则不 悟,叫 执迷不 悟。 唐代禅 宗有一 个百丈 怀海大 法师, 有一则 著名的“野狐 禅” 的公案 。 一次 , 怀海 禅师说 法结束 , 大众 皆退, 唯独一 老者 逗留, 怀海禅 师问道 :“你是何人 ?” 老者答 道:“ 我不是 人, 是 一只野 狐, 过 去佛曾 在此山 修禅 传法, 因一位 弟子问 我: 大修行 人还落 因果也 无? 我回 答: 不落因 果! 因
17、此一 语, 五 百世堕 落野狐 之身, 今请 大师慈悲开示,令我脱野狐之身!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 无?” 怀海禅 师答道 :“不昧因果 !” (不 被因果 蒙蔽) 老者大 悟, 随即告 辞。 不 落因果 , 指大 修行人 不受因 果报应 , 并不 符合 因果的 道理; 有因就 有果, 怀海大 法师大 声说不 昧因果 , 不 是不落 因果, 也不是 落因果 , 是无 所谓因 果。 于 是, 野 狐狸 脱胎换 骨重新 成人。 禅宗说 破什么 呢?第 一是破 我执, 不要说 我听见 ,我看 见, 我亲眼 看见, 亲 耳听见 , 就像野 狐禅一 样, 不 能 执迷于 因果。 第二是 破法执 ,禅宗 说法
18、也 得破。 一天到 晚说法 也是执 著。 禅宗说 世界如 是空, 世界是 空, 世 界也不 是空。 明白了 吗? 是很难 明白。 我在讲 课的时 候, 有 一个人 上来问 说: 我 明白了 , 禅宗 的境 界就是“不立 文字” , 那我 考试的 时候我 就交一 张白纸 , 我 说可以 ,那你 要成绩 的时候 ,我就 对你笑 一笑。 禅宗就 是讥讽 , 禅宗 的书当 中充满 了这样 的东西 。 比如 说有 一个人问惟宽禅师,你们说众生皆有佛性,那么狗有佛性 吗?和 尚说有 啊。 那么 你有佛 性吗? 惟宽说 没有 。 那 个人说 , 既然众 生皆有 佛性, 你怎么 没有? 惟宽说 因为我 不是众
19、 生。那么你 是佛吗 ?也不 是。 你 不是众 生也不 是佛, 那你是 什么 东西? 惟宽说 我也不 是东西 。 在禅宗 看来 , 一 切皆可 否定 。 最 后的结 果是一 切都不 必否定 。 因为我 把我、 把佛、 把道、 把经书 全部都 否定了 , 就没 有什 么可否 定了, 没有什 么可否 定, 那 么一切 都不必 否定, 一切 都不必 否定之 后,干 什么都 可以了 。 你要当 企业家 赚钱不 耽误, 你要当 公务员 也没有 问题, 你要 娶妻生 子也不 耽误, 都可以 , 什么 都可以 做。 区 别只在 于什 么呢? 只在于 悟与不 悟。 你 该干吗 就干吗 , 该怎 么办就 怎么
20、办,最 后成佛 与否, 看你有 没有悟 。 所以你 觉悟只 在一瞬 间。 有 一个和 尚叫道 卓和尚 , 他的 学生 问他, 怎么才 可以成 佛。老 师问他 说,你 吃粥了 吗?吃 了。 洗碗了 吗?没 有。洗 碗去。 这个学 生就悟 了。 还有一 次, 他 收新学 员。 问 第一个 学员, 我们这 个寺庙 你以 前来过 吗?学 员说来 过。 他 说: 好 好好, 吃茶去 ; 又问 第二 个学员 说, 我 们的寺 庙你有 没有来 过?学 员说没 有, 他 说好 好好, 吃茶去 。院长 就问他 怎么都 叫他们 吃茶去 。他就 说: 院长, 吃茶去 。这个 院长也 悟了。 禅宗说 放下屠 刀,立
21、地成佛 。这说 明什么 呢?成 佛在瞬 间, 人人可 成佛, 关键在 觉悟, 方式无 所谓。 这样的 一个智 慧的 境界是 自由、 自觉、 自然。 曾国藩 隐退之 后, 写 了 一个对 联, 上 联 是: 粗 衣 淡饭渡 一场,这等福 我等享 得; 下 联是: 齐家治 国平天 下, 那 些事儿 辈承 担。 这 就是, 该放下 就放下 , 该拿 起就拿 起, 想 放下就 放下, 想拿起 就拿起 ,这就 是禅宗 的境界 。 禅宗说 , 一开 始见山 是山, 见水是 水。 学 了一阵 子之后 , 见 山不是 山,见 水不是 水。学 到最后 ,见山 是山, 见水是 水。 但这中 间是需 要一个 过程的 。所以 ,禅宗 也说“ 青春翠 竹, 总是法 身,郁 郁黄花 ,莫非 般若” 。 如果大 家还不 明白, 我们就 唱电影 少林 寺 的 插曲: 太阳 从嵩山 山坳里 冉冉升 起, 早课 的钟声 , 惊动了 树林里 的飞鸟 , 山坡上 长满了 绿绿的 青草 这是 什么? 这就是 禅。 诸位, 悟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