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的民族融合.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3060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的民族融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的民族融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104CANGSANG谭其骧先生说: “山西在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时期,往往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1诚然,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就扮演了北方各族融合的大熔炉角色 。本文试对此时期山西民族融合的表现及原因作一简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山西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进入山西的少数民族及山西境内民族构成的变化 。长期以来,山西境内的主要居民为从事农耕的汉族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进入,山西境内的民族构成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匈奴大规模进入中原,始于东汉建武二十五年, “南单于遣使诣阙贡献,奉藩称臣 ”。次年,东汉 “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 ”2。定襄 、雁门 、代等郡成为南匈奴聚居地

2、 。东汉光武帝后,乌桓移居塞内,在代郡 、雁门 、太原等地与汉族杂居 。汉末,鲜卑步度根拥众数万落,据云中 、雁门一带 。北魏建立后,拓跋鲜卑的发展更为迅速 。魏晋之际,羯人主要聚居于上党武乡 。氐族建立的前秦一度控制并州地区,不少氐民也因此进入山西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匈奴 、鲜卑 、乌桓 、氐等北方各少数民族涌入山西 。据安介生 山西移民史 研究:至匈奴刘汉建立之时,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在 100 万人以上 。北魏建立后,以代北为基地,向中原扩张,山西成为鲜卑族的重要聚居地 。与此同时,本区汉人为避战乱,纷纷向其他地区迁移 。这样,一方面是少数民族人口的大量进入

3、,另一方面是汉族人口的迁出,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在山西民族构成中占了主要部分 。本区民族构成中少数民族的成分增多,呈多元化 、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一 、民族融合方面少数民族内迁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原有的本土文化与中原地区传统汉文化的冲突 。一般来讲,内迁各族大多过着游牧生活,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俗 。到了中原,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已不可能再从事游牧活动,只能按中原的方式生活 。所以他们自进入中原起,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首先表现为外在特征的汉化,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内迁各族对汉族正统文化的认同 。其融合的原因是多样的:1.山西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北方民族南下的通道 。山西

4、东有太行山为天然屏障,西南有黄河为襟带,北有长城雁门关隔绝内外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占有山西,得势可东出太行,南入中原;失势也可退守草原 。所以,山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2.山西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 。从地形来看,山西大部地区地势较高,宜牧业发展;中部为串珠状的山间盆地,盆地内为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发展耕作农业 。从气候条件来看,由于高原地势较高,年均气温要比相邻的同纬度的华北大平原低三至六摄氏度,与塞北草原的气温接近,又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降水也较少 。因而山西境内的山地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所以草原马匹进入中原前,需在高

5、原上饲养一段时间,以适应中原的气候和水土 。“每岁自河西徙牧于并州,以渐南移 。欲其习水土,而无死伤也 ”3。北方各族进入中原后,也大多愿意留居山西高原 。所以此时期的山西即成为当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跳板 。3.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 。为了适应新的地理环境,少数民族逐渐开始进行汉族传统的农耕活动 。五胡中匈奴族是最早开始内迁的,西汉末,匈奴五千余部落在呼韩邪单于的率领下开始迁徙,居于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汉朝政府 “岁给丝绢钱谷 其部落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 ”4。可见,从这时起,与汉人杂处的匈奴人已开始定居生活,与汉族编户农民相同,那么这时匈奴应已有农业生产 。4. 动荡

6、的政局打破了北方各族原来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魏晋北朝,山西境内内乱外战频繁 。董卓吕布之争,曹操高干之战,刘琨王浚之争,十六国政权的混乱,尔朱荣起兵,高欢建国等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各族部落在战乱中流离,原有的部族关系被冲散,代之以地域关系,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时间增多,吸收异族文化的机会也增加 。另外,即使在短暂的和平年代,中央政权为了瓦解部落首领的力量,也将各族部民分散 。如曹操分匈奴为 “五部 ”,北魏初期的离散部落等,这样部落民变为国家编户,各民族间混居,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 。5.内迁各族有意识地推进汉化政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内迁各族在山西境内建立政权后,为了维持统治,有意

7、识地推进汉化政策 。首先表现为尊儒重教,其次是推进各项政治改革 。由于内迁各族文化水平较低,当他们进入山西后,积极向汉族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这样在思想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匈奴贵族都师事汉族士大夫,精通经史 。刘渊 “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 史 汉 诸子无不综览 ”。刘聪“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乐广张华尤异之也 ”。刘曜在中原建立前赵之后,首先从学习汉文化着手, “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 ”。鲜卑受汉文化的影响更深,拓跋 圭王 “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 ”5。孝文帝更是从小在汉文化教育环境中长大 。各族在文化上的尊儒重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从汉赵

8、政权起,山西境内建立的各民族政权都积极推进汉化改革 。到北魏孝文帝时终于进行了彻底的汉化改革 。这样,在政府汉化政策的推动下民族融合发展就更快了 。少数民族进入山西后,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了与汉族政权相同的制度 。如匈奴建立的刘汉和前赵政权,其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社会管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的民族融合闵 睿摘 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融合的重要场所 。民族融合的发展不仅使各族生活习俗 、政权组织等出现了汉化现象,更使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具有了更深刻的认同,从而促成了统一王朝的形成 。民族融合发展的原因是山西独特的地理条件以及内迁各族主动的政治文化改革 。关键词 山

9、西 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下转第 159 页)历史研究131- - 20104CANGSANG吏治等各方面,都与汉族封建政权差别不大 。主要表现在:刘汉政权的官僚机构,除保留单于台等与游牧经济相适应的旧官制之外,从中央到地方都仿西晋的官僚体制 。前赵几乎完全继承刘汉制度 。此外,他们的政府官员中有大批汉族士大夫 。据统计,现存史籍所载汉赵 263 名官员中,刘渊家族有 44 人,宗室 30 人,其他匈奴族官员 40 人,汉族官员 131 人,其他少数民族官员仅 18 人6。鲜卑族的北魏政权建立后,也采取了汉族的政治制度 。北魏皇始二年,拓跋鲜卑入主并州 。道武帝立即延揽汉族士大夫,建台省,设北

10、官,为统治中原作准备 。他 “封拜公侯 、将军 、刺史 、太守,尚书郎已下悉用文人 ”7。二 、婚姻方面内迁各族接受了汉族的婚姻制度并出现了各族相互通婚的情况 。如匈奴深受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 。匈奴旧俗,父兄亡则妻其妻 。刘渊亡,子刘聪妻其皇后单氏本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是,由于受汉族伦理道德的熏陶,单氏之子竟然 “屡以为言 ”,而单氏也“惭恚而死 ”8。各民族间的通婚现象也有许多 。太原王氏为魏晋时期山西有名的高门士族,其家族内与鲜卑的婚姻很多 。如,王浚将女儿嫁鲜卑务勿尘,以获其军事援助 。在民间,由于各族人民混杂聚居,其通婚现象更多 。民族间的杂居使得双方的饮食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饮

11、食原料来看,进入山西境内的各少数民族的农耕化,使得五谷杂粮取代牛羊肉而成为饮食的主要部分,日常饮食基本和汉人一样 。十六国春秋 记载羯族石鉴 “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拆裂方食 ”。一般说来,民族间的隔阂与分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差异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影响极为深广 。中原历代汉族君主尽管在不断改朝换代,但都恪守夏 、商 、周三代同宗共祖的 “家天下 ”宗法传统,将自己的祖先纳入华夏族始祖黄帝谱系 。于是华夏族正统观逐渐形成 。为了生存和发展,进入山西境内的各民族也需要从民族血统上认同汉民族,藉以标榜新朝的正统地位 。于是他们纷纷从典籍中寻找族源依据,迈出了同汉族认祖归宗的重要步伐

12、 。如刘渊建立的汉国,即因汉高祖刘邦曾以宗女为公主妻冒顿,其子孙 “冒姓刘氏 ”,遂定所建政权曰 “汉 ”,意在继承汉王朝的正统地位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亦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将拓跋氏的姓氏渊源归之于 “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因以为氏 ”。汉族正统观被各族普遍认同,表明了民族融合的深入发展 。所以到了南北朝对立时期,北朝统治者都以汉族正统自居,称南朝统治者为 “岛夷 ”。其实,当时山西境内出现的这些民族融合现象就是当时全国性民族融合的缩影 。这就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谭其骧 .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 A.长水集 (下册 )C.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

13、.2后汉书 (卷一 )光武帝纪下 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3魏书 (卷一一零 )食货志 M.北京 :中华书局 ,2003.4晋书 (卷九七 )北狄匈奴传 M.北京 :中华书局 ,1996.5魏书 (卷八四 )儒林传 M.北京 :中华书局 ,2003.6周伟洲 .汉赵国史 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184.7魏书 (卷一 )序纪 M.北京 :中华书局 ,2003.8晋书 (卷一零二 )刘聪载记 M.北京 :中华书局 ,1996.闵 睿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责编 一 溪)血腥的手段镇压反对派,仅一天就处死七百余人,以至于渭水尽赤 。而秦始皇不顾人民疾苦

14、,修骊山陵墓 、筑长城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造成白骨累累 、横尸遍野的残酷的局面 。对于人民的反抗更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法律成了君主的工具和利器,使得人心惶惶无法平静生活 。曾对法治寄予希望的人们从中得到的却是更多的苦难 。“以法治国 ”甚至成为暴政的标志,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2.蔑视道德教育 。法家思想蔑视文化和教育的力量,以人 “性本恶 ”思想为指导单纯地依靠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而不重视道德教育,不提倡仁慈友爱,毫无人情可言 。法家认为人的关系是利害关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的利益关系 。而儒家则极力提倡道德教化的力量,灌输国家意识 、忠君爱国思想,使臣民团结在一起

15、保卫自己的国家 、家园,抛头颅 、洒热血而不计较酬赏 。所以法家的功利主义使其把物质和强制的力量看得太过重要,把教育变成了惩处,把矫正变成了统治 。3.扼杀人民自由 。我国传统思想之中,道家最重视人民自由,主张无为而治 。墨家强调 “以天为法 ”,主张爱人利人 。儒家虽也主张君主政治,但也要求行德政,以仁 、爱治国 。法家则过于重视国家权力,重视集体的利益,忽视个人的利益和自由 。在法的统治之下人们毫无自由可言毫无自我可言 。4.忽略人性之善 。法家法律思想在人性本恶的思想指引下忽略了人性之善存在,法家思想家一味强调只有通过强制的法律才能停乱止戈,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宁,在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中法律是

16、唯一可以维系社会稳定的因素,认为利益是人们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人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五 、结论我们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儒 、法两家思想的分析比较得出,法家思想当中过于强调 “法治 ”,忽略人性之善,忽略社会稳定是需要靠道德教化,而并非是靠严刑峻法建立的 “稳定 ”。在那种人人自危的 “稳定 ”下人们毫无幸福可言,因此这种思想无法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主流 。恰恰相反,儒家思想凭借其 “仁 ”、“义 ”、“德治 ”等主张在历经 “焚书坑儒 ”之后被汉及以后各朝君王认可并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参考文献:1徐祥民 .中国思想史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高秀琴 .中国哲学史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4张恺之 .中国思想史 M.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5张国华 .中国思想史新编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6幺峻洲 .孟子解说 M.济南 :齐鲁书社 ,2006.7墨樱 .韩非子启示录 M.北京 :京华出版社 ,2009.8张法祥 .荀子解说 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9.刘子元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硕士研究生(责编 樊 誉)(上接第 131 页)学术探讨15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