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上海徒步.docx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929516
  • 上传时间:2019-03-2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21.2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上海徒步.docx
    资源描述:

    1、上海徒步行文章分类: IT 生活 徒步路线 1 起点:3 号线虹桥路地铁站-淮海中路-武康路-诺曼底公寓(武康大楼)-黄兴故居-武康亭-开普敦公寓-湖南别墅-巴金住宅-99 号色戒拍摄地-复兴西路-伊朗驻上海总领事馆-巴西驻沪总领事馆-(沿淮海中路)宝庆路-上海第一私人花园-(沿常熟路)桃江路-普希金纪念碑-汾阳路-海上小白宫-(返回)东平路-席家花园-爱庐-衡山路 41 号-基督教国际礼拜堂-1 号线衡山路返回。about 5KM 徒步路线 2 常熟路地铁站出发,经过乌鲁木齐路华山路巨鹿路襄阳北路汾阳路东平路衡山路 徒步路线 3 衡山路余庆路武康路长乐路淮海中路黄陂北路人民大道福州路中山路

    2、徒步路线 4 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大连路欧阳路祥德路山阴路四川北路多伦路(长春路溧阳路)甜爱路虹口足球场 徒步路线 5 天潼路地铁站北苏州河路邮政博物馆上海大厦(百老汇大厦)外白渡桥礼查饭店俄罗斯领事馆外滩源河滨大楼四行仓库 路线图: 徒步路线 6 从徐家汇港汇广场余庆路武康路华山路巨鹿路茂名北路吴江路石门路成都路思南路重庆南路建国中路淮海中路黄陂路人民大道西藏中路南京路人民英雄纪念碑 私享:武康路 有上海最优雅马路的美称没有到过武康路的人,很难体会到上海老马路的静谧和幽雅。一条不算狭窄的路,斜斜地延伸着,没有丝毫张扬的意味。武康路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电影色,戒最后那段”,放走了老易的佳芝装得

    3、没事人一样叫了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张爱玲的小说里,王佳芝最后是要去“愚园路”的,电影中却改为“福开森路”。湖南路上住过赵丹,住过阮玲玉,这些风流人物为湖南路刻下了别样风情。 蹲点 武康大楼:位于淮海路和武康路的交界处,是武康路标志性建筑。武康大楼犹如等待起航的巨轮般,以前曾叫诺曼底公寓。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也曾居住在这里,现在,孙道临的妻子王文娟依然住在这里的新楼里,他们的寓所恰恰便是当年孔二小姐的闺房。 武康大楼 武康路 240 号开普敦公寓:就在湖南别墅的对面,湖南路武康路交叉口,是当年

    4、的英国公和洋行设立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如今的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海关大楼、渣打银行等建筑,都是公和洋行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简练动感的造型、清秀流畅的线条,为昔日的上海建筑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武康路 240 号开普敦公寓 湖南别墅:位于湖南路武康路路口,有一个气派的大宅门,终年紧闭,永远别指望着能进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少有人进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全窥它的风貌,只知道一幢掩藏在浓密的绿荫中的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解放后陈毅市长曾在此小住一段时间,后这里作为市委招待所,接待中央来沪的高级首长。在此居住时间最长的大概要推贺子珍同志,她在这里度过了从 1950 年直到“文革”中患病住进华东医院的

    5、这段时间。现在这里是兴国宾馆的分部,外墙上烫着的“湖南别墅”四个金色大字。 武康路 107 弄 2 号 (陈立夫、陈果夫在沪住宅):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这幢建于 1946 年的三层花园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这幢住宅内居住着好几户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私享:东平路 原名贾尔业爱路,有人说,从她的一头到另一头,一个人可以一直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去走。确实,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走在其间,内心也平静下来。没有公交车,行人也不多。因为她雅致、安逸、静谧的环境,而称为“申城第一情侣街”。这短短不过两百米的东平路本身就已经很有名气,被戏称为“最佳上海风光片”的大城小事就是在

    6、这里取景的。 蹲点 东平路 1 号(席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苏州东山有一户席姓人家,靠经营丝绸而成为当地最知名的富商。后来,席家后代到上海经商,他们大多从事金融业。其中,席德茂曾任上海汇丰银行买办,席德懿官至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这座 1913 年建造的欧式花园别墅就是席德懿的私人住宅。解放后,这栋别墅被收归国有,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办公室。1998 年此房被出租并改建成酒家,根据此栋别墅的来历取名为席家花园酒家。 东平路 9 号(爱庐):之所以将这所住宅称做“爱庐”,皆因这是蒋宋联姻以后在上海第一个稳定的家。而这第一个家并非蒋氏所置,而是宋子文赠予小妹的陪嫁,而蒋氏政治联姻理想美满实现

    7、后,乐极生趣便给这座洋房取名“爱庐”以讨得美龄欢心。 私享 3:衡山路 很久以前叫贝当路,法国人用他们一战英雄贝当元帅的名字命名。因为其雍容优雅、风情万种,因而衡山路还被冠之以“东方的香榭丽舍大道”。1000 多米长的路两旁,全是树龄超过半个多世纪的高大的几乎遮蔽了天空的法国梧桐,在夏天连成一片绿色的甬道,秋天,阳光悄悄地穿过变得色彩斑斓的树叶,洒下满地碎金。路旁线条流畅的艺术护栏、行人道上铺满的红色地砖,路旁一百多座罗马风格的铸铁球形街灯和有着移步换景之妙趣的欧洲古典油画与印象派油画的长廊,营造出一派浓浓的异国情调。 蹲点 衡山路 41 号:这幢公寓从 1993 年开始建造,历时整整 6 年

    8、,总投资达 1.15亿美元,被称为“天价公寓”。在建成后较长一段时间,衡山路颇为神秘,它不挂门牌号,也不显示大厦名称,进入大厦只能预约,因而它的传闻都十分离奇。其实它就是一个“拎个皮箱就能入住的酒店式公寓”,所有选材都是世界各国的顶级品牌,这里的服务员来自中法英德美丹麦澳大利亚等 9 个国家和地区,所以入住的客人都能用母语交流,门前这块“衡山路 41 号”就是这个酒店的名字,算是把衡山路的品牌用到了极致。 香樟花园:地址:衡山路 2 号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园,是上海很有气质的咖啡馆。那棵高大的香樟树穿墙而出,树与建筑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营造着独特的韵致。临街的一面,拥有明亮通透的开

    9、放式玻璃窗。如果走累了,可以在这里选一个靠窗的座位,点一杯蓝山咖啡,把思绪抛到九霄云外,只管看着窗外发呆,让路人成为自己的风景,也让自己成为路人的风景。 衡山路 53 号 国际礼拜堂:建于 1925 年,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为哥特式英国建筑风格,内有 1400 个座位。教堂由礼拜堂和一幢连屋顶在内的三层楼房组成,作 L 形平面布局,陡峭的两坡屋顶采用人字形木屋架,有英国乡村的风格。每逢星期天的上午都有举行礼拜,路人能听到里面的管风琴声,若逢圣诞节和复活节这里都会举办隆重的音乐礼拜,有时间不妨来看看 私享 4:汾阳路 汾阳路这条小马路原有个好听的法国名字“毕勋”(Pichon),因正好

    10、在法租界里,所以便以当年驻华法国领事的名字命名。现在的汾阳路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则是上海音乐学院。 蹲点 普希金纪念碑:汾阳路、东平路与桃江路构成了一个含蓄的三角街心花园,中央树立一座普希金纪念碑,是中苏协会为纪念俄国诗人普希金逝世一百周年于 1937 年建立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曾将铜像掠走,1947 年又重新制作,但文革中再次被毁,1987 年又再度重建。每年 6 月 6 日是这位伟大诗人的诞辰,纪念碑前都会摆满鲜花。 宝莱纳餐厅:从普希金铜像出发,沿汾阳路东走五六十米,宝莱纳餐厅,就是当年的“白公馆”。白公馆是旧时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的府邸,如今名气不小的台湾作家白先勇是他的后人,

    11、曾在此居住过几年。如今,这里中国台湾南侨集团旗下的上海宝来纳餐饮接手,改建为宝来纳餐厅,并投资 400万美元装修,但内部仍保留着原先的壁画。 汾阳路 79 号“海上小白宫”:这里原来是法租界公董局的官邸,因其墙面为白色,故称为“海上小白宫”,建于上世纪初,是法国鼎盛时期文艺复兴式住宅的典型。这是一栋法式宫廷气派的洋楼,楼房通体洁白,主体部分为一圆柱体弧形地突出,二层的半圆券拱落地窗上有浮雕装饰,细节处也不忘彰显她的气派。二层还有着宽阔的露台,一圈好看的栏杆装点着,就像维吾尔族姑娘起舞时的百褶裙,向南层层散开。楼前两侧各有一道流水般款款而下的合抱式楼梯,干净的就像经海水洗过一般。 私享:襄阳北路

    12、 当你快到襄阳公园时,往北边一抬头便能见到一座与莫斯科红场旁边那葱头式屋顶教堂十分相似的建筑,这便是上海的“东正教教堂” 私享:长乐路 长乐路以乌鲁木齐为界,划分为两个世界。往西是老建筑的天地,以民居为主,其中不乏历史保护建筑。安静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获得一些惊喜。这些还不是全部,穿梭在长乐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渐临,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树荫下养神,摇椅旁的收音机,播着咿咿呀呀的昆曲。往东则是有名的时尚一条街。服装店、饰品店一家挨着一家,吸引大小艺人名人出没。老外们会把店开在三层老洋房里,黑白色系,复古墙面,嘎吱作响的木头楼梯,时尚的衣饰,据说还可以度身定做。如果从东往

    13、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沪上有名的小饭店,像保罗酒家,阿毛餐馆。 蹲点: 私享:余庆路 这是一条温情脉脉的路,没有任何公交车的打扰,大多数的时光,路上行 人稀少,安静的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法国梧桐,夏日浓荫蔽日,宁静舒展,只闻一片蝉鸣,让走过的人似有相见恨晚之感慨。 蹲点: 余庆路 80 号:这是一幢有来头的房子,坐落在一千多平米的花园内,除三层平屋顶的现代风格的主楼外另外还有三幢洋房和附属建筑。这桩豪宅是邵式军担任苏、浙、皖税统局局长后为自己建造的花园别墅。现在这里是部队的招待所。私享 1:甜爱路 甜爱路由千爱里谐音而来,东侧围墙镶嵌着二十余副古今中外的情诗,构造了上海最浪漫的一面墙,这条路也被誉

    14、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老一辈的人有一个传说,说相爱的人手牵手走过这条路,爱情就会长长久久。相传这里曾有一个财主家,财主家里有一个女儿,芳名田爱,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家喻户晓,而田宅里有一个放牛的小伙,名叫祥德,聪明能干。他和田爱从小在一起,有时还陪小姐一起读书,两小无猜,日久生情,最终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从此,上海就有了甜爱和祥德两条相依相偎的幽静小路。与牛郎织女铸就七夕神话一般,田爱与祥德也有着自己的动人与甜蜜。 蹲点 爱情邮筒:在甜爱路的路口有一只爱情邮筒,从这座邮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将被盖上一枚英文爱的邮戳,让收件人通过这个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留作永久的

    15、纪念和收藏。(p.s.不能直接投递哦需要到附近的邮局老爷爷那里盖上爱心!) 千爱里:这是在甜爱路和山阴路之间的小弄堂。如果光靠自己能找到千爱里,要找到这有着甜蜜名字的地方恐怕颇费周折。卖个关子,要是找不到千爱里,就去找山阴路 2 弄,也许那里就有你要找的答案。 甜爱咖啡馆:位于甜爱路与甜爱支路的交界处,甜爱路上为数不多能歇歇脚的地方,显然,这里俨然就是为情侣开设的,门口的海报蛮有特色,累了也不妨进去一坐。 内山书店旧址:这里是鲁迅先生晚年经常散步的一条小道,当然也有在他散文中提到的内山书店,然而现在的内山书店旧址上是一座现代化的银行,只能从门口的纪念铜牌上拾取一丝回忆。 私享 2:多伦路 夕阳

    16、洒在多伦路上,一条不足 600 米的街道,沿街的书贩和古董摊吸引路人驻足。一条曾经同时住过鲁迅、叶圣陶的街道。里弄深处的老建筑流转着1930 年代风情,湿润的空气氤氲着怀旧的味道。 与上海的豫园老街、静安寺、南京路相比,多伦路虽有开发,但没有他们的奢华辉煌。然而这条外观看似平凡的观光景点,它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卧虎藏龙之地,二十世纪初文化界重地,也是许多彪炳史册的文坛名流曾经工作与居住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了鲁迅、茅盾、瞿秋白、丁玲等,台湾作家白先勇也在这里的白公馆里度过童年。 蹲点 老电影咖啡吧(多伦路 123 号):上海首家主题电影吧,二楼可以看由老式电影机放映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电影。一杯咖啡

    17、,一盏充满怀旧情调的街灯,一只被岁月封尘的邮筒,就如同这条街上不变的老建筑。 孔公馆(多伦路 250 号):孔祥熙、宋蔼龄夫妇在上海就有四处豪宅,多伦路上的“孔公馆”乃其中之一。漫步在多伦路上,向 250 号里张望,那气派的外墙,那华丽的拼花瓷砖,让老建筑的伊斯兰风情扑面而来。据说,孔祥熙喜欢在周末坐夜班火车到上海府邸,常在此设宴招待宾客。 从喧嚣的四平路弯进安详的溧阳路,喧闹一下子就被浓密高大的梧桐树荫赶走了。路旁尽是花园洋房,车子不多,行人寥寥,两旁矮墙上还有风景画,恍如衡山路的安静版。沿着溧阳路一直走,就是多伦路。 蹲点:上海邮政博物馆 邮政博物馆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邮票与集邮馆”内设立

    18、的珍邮馆和临展区。珍邮馆内的镇馆之宝当推集邮家马任全先生 1956 年捐献给国家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盖销八卦邮戳的邮票,此票目前仅发现一枚,为世界孤品。珍邮馆内展出的还有清代大龙邮票、小龙邮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部分珍贵邮品和设计图稿等。 上海邮政博物馆位于苏州河畔四川路桥北堍的上海邮政大楼内,地址是北苏州路 250 号。公交 25、928、19、21、14、939、66、17、801 路可到。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周三、四、六、日 9:00-17:00(16:00 停止入场)。 蹲点: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由英国人 Fraser 设计,1934 年为英商所建,是解放前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

    19、建筑,也是当时上海最高档的饭店之一。1951 年 5 月 1 日改名为“上海大厦”,现为挂牌五星级涉外饭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百老汇大厦一度成为“万国新闻记者俱乐部”长期聚会地点。1949 年 5 月,国共两军在外滩打响在上海最後一战,国民党 7374 部队借百老汇大厦地形优势,在大厦四周建碉堡,大厦也由此成为国民党军政在上海最後的指挥中心。1956 年,上海市政府成立机关事务管理局,上海大厦由此归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并长期从事外事接待工作,上海大厦 18 楼的观光平台一直到今日都是眺望上海浦江两岸风景的最佳平台之一,观景嘉宾包括美国总统尼克松、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等诸多要员。 私享:巨鹿路 巨鹿

    20、路是上海少见的一条没有公交线路的安静马路。身处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巨鹿路显得有点疏离,默默滤去了尘世的种种喧嚣和嘈杂。这是一条适合于独自悠悠漫步的路,不管是阳光明媚的午后,或是蒙蒙细雨的傍晚,抑或是月色融融的夜间,你都可以慢慢品味,与周围这些花园洋房无言地对话。 蹲点:爱神花园(巨路鹿 675 号): 这里是许多醉心文学的人心目中的圣殿,梦中的伊甸园。这里是上海作家协会的所在地,上海的一流的文学刊物收获上海文学萌芽以及海上文坛上海文化的编辑部也都设在这里面的。这里已成为上海的一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和文学活动中心,大都市的文学客厅。这幢巨鹿路上最著名的花园洋房,在上海解放以前,曾是一幢私人住宅,被叫作刘家花园,它的主人是旧上海著名爱国实业家刘鸿生的胞弟刘吉生。刘鸿生是解放前旧上海也是旧中国工商界四大天王之一。刘鸿生人称“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水泥大王”。刘吉生娶的妻子名叫陈定贞,青梅竹马,十分恩爱。1926 年,在购买了今巨鹿路 675 号及其 681 号共 4000 余平方的地皮后,请著名的匈牙利邬达克设计了这幢花园洋房,耗资 20 万银元,被公认为当时上海最美丽的花园住宅之一。这是刘吉生送给他爱妻 40 岁生日礼物-爱神花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上海徒步.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9295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